灵北施工组织设计.doc
《灵北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灵北施工组织设计.doc(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西汾西矿业集团灵北煤矿2012年度施工组织设计及灾害预防计划中煤五公司第一工程处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五日编 审 人 员设计名称: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河东煤矿灵北煤矿2012年度施工组织设计及灾 害预防计划编制姓 名职 务专业职称签 名日 期审查目 录1工程概况- 5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6 -2.1工程地质情况- 6 -2.2矿井瓦斯情况- 7 -2.3水文情况- 8 -3.施工方案与计划安排- 9 -3.1施工方案- 9 -3.2施工计划安排- 12 -4施工辅助系统- 16 -4.1提升系统- 16 -4.2运输系统- 25 -4.3压风系统- 26 -4.4排水系统- 27 -4.5供电
2、系统- 27 -4.6通讯、信号及照明- 33 -4.7供水系统- 33 -4.8砼搅拌、输送系统- 34 -4.9通风系统- 34 -5质量保证体系(质量计划)- 44 -5.1质量目标- 44 -5.2 质量保证体系程序- 44 -5.3作业指导书- 48 -5.4检验、实验和试验- 48 -5.5质量保证措施- 49 -5.6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49 -5.7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 53 -6环境管理- 57 -6.1废弃物处置- 57 -6.2危险品控制- 58 -6.3节能降耗- 58 -6.4对不符合的控制- 58 -6.5环境管理安全措施- 58 -7职业健康与安全技术措施- 59
3、 -7.1危险源辩识- 59 -7.2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确定及风险控制- 59 -7.3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 60 -7.4应急准备和响应- 60 -7.5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60 -7.5.1职业健康- 60 -7.5.2“入井人员安全技术措施- 61 -7.5.3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61 -7.5.4“一通三防”管理- 63 -7.5.5顶板管理- 67 -7.5.6运输管理- 67 -7.5.7电气设备使用安全措施- 68 -7.5.8防治水安全措施- 69 -7.5.9电机车运输安全措施- 69 -7.5.10综掘机使用安全措施- 69 -7.5.11超前钻探安全技术措施- 71 -
4、8.灾害预防计划- 72 -8.1矿井安全条件,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情况- 72 -8.2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和因素- 73 -8.3矿井灾害预防及处理措施- 73 -8.3.1水害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73 -8.3.2瓦斯灾害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75 -8.3.3火灾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80 -8.3.4顶板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81 -8.3.5煤尘爆炸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83 -8.3.6运输提升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84 -8.3.7机电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85 -8.3.8综合处理措施- 86 -8.4救灾物资和救灾组织- 86 -8.4.1救灾物资及管理- 86 -
5、8.4.2避灾组织及避灾路线- 87 -8.4.3矿井发生重大事故的抢救及有关人员职责- 87 -8.4.4必备的技术资料- 89 -8.4.5矿井应按不同场所和作业对象设置各种安全标志牌- 89 -8.4.6 煤矿救护一般规定- 90 -8.4.7事故汇报程序和单位领导通知方法- 91 -8.5灵北项目部2012年度教育培训计划- 91 -9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贯彻执行和实施- 93 -山西汾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灵北矿井2012年施工组织设计及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1工程概况山西汾西矿业公司灵北煤矿位于山西省灵石县两渡镇境内,距灵石县城约20公里,采用斜井开拓方式 。目前,主、副、斜三条斜井均已贯
6、通,形成了主、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的全负压通风系统,工程项目已全面进入二期工程的施工。根据施工计划,+620m水平胶带巷、+620m水平回风巷在年初施工完成后,上组煤进行一采区轨道、一采区胶带大巷、一采区回风大巷、5#煤层甩车场的施工,期间实现2104工作面的投产;下组煤进行+530m水平轨道大巷、+530m水平胶带大巷、+530m水平回风大巷,期间实现下组煤采区的投产。2012年施工作业计划,上组煤:+620m水平回风大巷、+620m水平胶带大巷、一采区轨道巷、一采区胶带大巷、一采区回风巷、5#煤层轨道大巷、5#煤层甩车场;下组煤+530m水平轨道大巷、+530m水平胶带大巷、+530m
7、水平回风大巷、通风联络巷、9101工作面回风顺槽。附:工程平面图(图1)、灵北矿井2012年度工程施工计划表及工程技术特征表1-1。灵北矿井2012年施工主要工程技术特征表序号工程名称工程技术特征工 程 量m2012年计划完成量 m掘进断面净 断 面支护形式1+620m水平回风大巷17.2315.67锚网喷7591362+620m水平胶带大巷18.9818.32锚网喷7591273一采区轨道巷13.7112.28锚网喷20569164一采区胶带大巷16.7314.34锚网喷20849215一采区回风大巷13.7112.28锚网喷211593065#煤层轨道大巷16.7815.21锚网喷7597
8、3075#煤层甩车场16.7815.21锚网喷374.7593158+530m水平轨道大巷19.5116.82锚网喷2463.96029+530m水平胶带大巷19.5117.32锚网喷2195.042185010+530m水平回风大巷19.5117.82锚网喷2487.34210611通风联络巷18.9817.32锚网喷2525129101工作面回风顺槽18.9817.32锚网喷2525合计8680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井田内出露地层及钻孔、井筒施工实际揭露的地层老至新有: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峰峰组(O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9、)、下石盒子组(P1x),上统上石盒子组(P2s)、第三系(N)、第四系(Q)地层。2.1工程地质情况2.1.1上组煤巷道施工主要地层自上而下为:细粒砂岩,层厚4.25m,灰色,中厚层状,波状纹理含大量植物根茎化石,中部夹薄层泥岩,石英为主,长石次之;泥岩,层厚3.7m深灰色,薄层状均匀层理,平坦状断口,含少量植物根茎化石,局部破碎;粉砂岩,层厚3.45m,深灰色,薄层状,波状纹理参差状断口含少量植物根茎化石;砂质泥岩,层厚3.1m灰色,中厚层状,均匀层理,层次状断口,具斜裂隙,含不完整植物根茎化石;2#煤层,层厚0.7-1.5m,黑色,粉末状,亮煤为主,暗煤次之,玻璃光泽,煤层结构复杂,含0
10、-3层夹矸,夹矸厚0.05-0.69m。煤层发育较稳定。煤层的直接或间接底板为含泥质薄层的细粒砂岩,具典型的潮汐层理,即波状、脉状、透镜状层理,是确定该煤层的重要依据;泥岩,层厚0.89m,深灰色,厚层状水平纹理,平坦状断口,具垂直裂隙,方解石填充,含大量植物根茎化石;砂质泥岩,层厚3.5m,灰色,中厚层状均匀层理,层次状断口,具斜裂隙,含不完整植物根茎化石,上部有薄层菱铁质泥岩。细粒砂岩,层厚4.15m,灰白色,中厚层状,波状纹理,含星闪状云母片,分选中等,石英为主,长石次之;砂质泥岩,层厚4.25m,深灰色,中厚层状,均匀层理,松软,局部破碎;粉砂岩,层厚3.05m,灰色,中厚层状,波状纹
11、理,参差状断口,具斜裂隙;细粒砂岩,层厚1.3m,灰色,薄层状,波状纹理,含泥质条纹,具斜裂隙,方解石填充,石英为主,长石次之;砂质泥岩,层厚2.55m,中厚层状,均匀层理,松软,局部破碎;泥岩,层厚3.5m,厚层状水平纹理,平坦状断口,具垂直裂隙,方解石填充,含不完整植物根茎化石;粉砂岩,层厚4.45m,深灰色,中厚层状,水平纹理,参差状断口;泥岩,层厚3.63m,厚层状,水平纹理,平坦状断口,具垂直裂隙,含不完整植物根茎化石,岩层中夹0.29m后煤线;5#煤层,层厚0.56-1.8m,黑色,粉末状,亮煤为主,暗煤次之,玻璃光泽,属半亮型煤,层位稳定,结构简单,长具炭质泥岩伪顶和伪底,直接或
12、间接底板K6砂岩,为褐灰色,中粗砂岩,屑石英砂岩,表面极为粗糙;砂质泥岩,层厚1.41m,深灰色,中厚层状,均匀层理,松软,局部破碎;2.1.2下组煤巷道施工主要地层自上而下为:K2石灰岩,层厚7.5m,灰色,厚层状,隐晶结构,参差状状断口,与酸起反应。9#煤层,层厚1.3m,黑色,粉末状,亮煤为主,暗煤次之,玻璃光泽,属半亮型煤。泥岩,层厚3.6m,灰黑色,厚层状,水平纹理,参差状断口,局部松软破碎。 10#煤层,层厚4.3m,黑色,粉末状,亮煤为主,暗煤次之,玻璃光泽,属半亮型煤。中间夹矸两层,分别为0.45m,0.37m。泥岩,层厚2.75m,深灰色,厚层状,均匀层里,平坦状断口,含少量
13、植物根茎化石;11#煤层,层厚0.91m,黑色,粉末状,亮煤为主,暗煤次之,玻璃光泽,属半亮型煤。泥岩,层厚1.19m,灰黑色,厚层状,水平纹理,平坦状断口,具斜裂隙未充填。2012年施工区域内无大的断层、褶曲、陷落柱等地质构造。附:地质柱状图2.2矿井瓦斯情况根据施工时实测得到的数据,矿井的最大绝对涌出量在0.375m3/min左右。2.3水文情况矿井2#、5#、9#、10#、11#煤层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属弱富水性含水层。上组煤(2#、5#)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下组煤(9#、10#、11#)离奥灰较近,局部地段为带压施工区域。2.3.1 2#煤层充水因素2#煤层顶板充水主要为掘采时形成导水
14、裂隙带内砂岩裂隙含水层水,即2#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地下水,但该含水层段裂隙不发育,补给条件差,地下水为静储量为主。井田内2#煤层位于太原组K2岩溶裂隙含水层及峰峰组二段碳酸盐岩岩层裂隙含水层水位之下,存在熔岩裂隙水通过断层或陷落柱对煤层产生侧向突水的可能。生产施工中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2.3.2 5#煤层充水因素5#煤层顶板充水主要为开采时形成导水裂隙带内砂岩裂隙含水层水,但该含水层段裂隙不发育,补给条件差,地下水以静储量为主。勘探区内部分:5 #煤层位于太原组K2岩溶裂隙含水层及峰峰组二段碳酸盐岩岩层裂隙含水层水位之下。存在熔岩裂隙水通过断层或陷落柱对煤层产生
15、侧向突水的可能或存在熔岩裂隙水通过断层或陷落柱沟通其他含水层对煤层产生侧向突水的可能。生产施工中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制后采”的原则。井田内地形不利于大气降水入渗。对矿床充水的含水层富水性弱,且井田内断层及陷落柱稀少,对岩层破坏程度小,含水层之间联系微弱或无联系。综上所述,井田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井田2、5号煤层开采以上覆砂岩裂隙含水层为主要充水含水层。井田水文地质勘探类型确定为二类一型。2.3.3 9、10、11#煤层充水因素9、10、11#煤层顶板充水主要为开采时形成导水裂隙带内太原组岩溶裂隙含水层水,即K2、K3、K4岩溶裂隙水。K2岩溶裂隙水富水性弱强。局部受构造影响,
16、富水性好。 9、10、11#煤层底板充水:煤层位于峰峰组二段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水位之下。由设计可知施工下组煤二期工程时,+530m水平轨道巷标高最低,根据矿方提供的193号钻孔质料显示,+530m水平轨道巷距奥陶系灰岩铅垂距为24m,奥陶系灰岩含水层静水位为+544.000m。因此,施工中注意观察突出预兆,施工中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防治水原则。勘探区内9、10、11号煤层位于峰峰组二段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水位之下,存在岩溶裂隙水通过断层或陷落柱对煤层产生侧向突水的可能或存在岩溶裂隙水通过断层或陷落柱沟通其他含水层对煤层产生侧向突水的可能。因此在断层或陷落柱附近一定要留防水煤柱,防
17、止侧向突水。3.施工方案与计划安排3.1施工方案目前,灵北矿井已形成了主、副斜井进风,回风斜井回风的全负压通风系统,主斜井皮带、一采区胶带巷皮带、上组煤煤仓、2#煤轨道巷1#溜煤眼、一采区轨道巷1#溜煤眼、上组煤一采区2#溜煤眼已投入使用,根据工程衔接情况分两阶段施工。3.1.1第一阶段:2104工作面系统形成之前:掘进工作面一:施工完北侧段的+620m水平回风大巷后,转入施工一采区轨道巷。该段巷道排矸利用上组煤一采区2#溜煤眼、一采区胶带巷皮带、上组煤仓及主斜井皮带提升至地面。掘进工作面二:+620m水平胶带大巷完成后,转入施工一采区回风大巷。该段巷道排矸利用与2101工作面轨道顺槽的交叉立
18、眼将矸石溜到2101工作面轨道顺槽里,再利用耙矸机将矸石耙至上组煤一采区2#溜煤眼内,然后转载至一采区胶带大巷皮带上,通过上组煤仓及主斜井皮带提升至地面。掘进工作面三:正南方向施工+620m水平回风大巷,直至与2#煤层轨道巷联络巷贯通。该段巷道排矸利用2#煤层轨道巷溜煤眼、一采区胶带巷皮带、上组煤仓及主斜井皮带提升至地面。掘进工作面四:施工副斜井5#煤层甩车场及其与轨道巷连接,直至施工完成。该段巷道排矸利用副斜井主提提升系统串车提升至地面。下组煤工作面一:+530m水平胶带大巷采用综掘机械化掘进,该段巷道排矸利用+530m水平胶带大巷的皮带、下组煤仓及主斜井皮带提升至地面。3.1.2第二阶段:
19、2104工作面系统形成后:掘进工作面一:一采区轨道巷暂停施工后,转入下水平+530m水平轨道巷的施工,该段巷道排矸利用耙矸机配套皮带、刮板输送机及+530m水平胶带巷皮带、下组煤仓、主斜井皮带提升至地面。掘进工作面二:一采区回风大巷暂停施工后,转入一采区胶带大巷的施工,该段巷道排矸利用一采区胶带大巷皮带、上组煤仓及主斜井皮带提升至地面。掘进工作面三:+620m水平回风巷暂停施工后,转入5#煤层轨道大巷的施工,该段巷道排矸利用副斜井主提串车提升至地面。下组煤工作面一:+530m水平胶带巷施工结束后,将施工通风联络巷、+530m水平轨道巷、9101工作面回风顺槽。下组煤工作面二:副斜井5#煤层甩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61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