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街道红庙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情况汇报(精简篇).doc
《永昌街道红庙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情况汇报(精简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昌街道红庙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情况汇报(精简篇).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永昌街道红庙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情况汇报永昌街道红庙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情况汇报 红庙社区位于XX区永昌街道西北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便捷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辖区环境。面积6.23平方公里,总户数1657户、人口5955人,下设3个议事会、15个村民小组。辖区内有官房房地产开发公司、奥新集团、XX区法院、消防大队、XX市第二示范小学、XX学院等重点单位,建有XX中心城市标志之一的奥新体育馆,其附属的奥新文化娱乐广场是XX市最重要的群众休闲娱乐广场。 近年来,社区紧紧围绕文化惠民示范村 八个一 创建标准,大力实施 文化惠民 工程,积极探索文化建设新模式,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
2、系,着力构建文化服务网络,以形式多样的 文化盛宴 ,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基本情况 新建的红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资金投入达45万元,拥有 社区文化展室 一间,展出独具地方历史特色、带有浓郁农家气息的生活用品共计40多种;建有农家书屋一间,现有图书58种,2500多册,报刊杂志20种,100种电子音像制品,配备了阅读桌椅,为居民进行阅读、学习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电子阅览室 现有文化信息共享工程配备的电脑2台,电视机一台,影碟机一台;新建了 棋牌娱乐活动室 1间,配备羽毛球4副,象棋4副,扑克牌10副,跳棋4盒,用于提供居民进行各种休闲娱乐活动;设置 舞蹈排练室 1间,专门用于红庙社区3
3、个老年娱乐团排练。目前,社区办公大院中文化建设的配套设施面积达到490平方米。 二、主要做法 (一)夯实基础设施,创造条件实施 文化乐民 。 2016年,社区建起了综合文化活动室,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配备了相应的文化、健身、娱乐、培训等设备。自投入使用以来,前来参加活动的村民约2万多人次。社区还建起一块300平方米的 文化晒场 ,每天前来参加健身、娱乐等活动的群众络绎不绝,形成 全家老少齐上阵 的喜人局面。同时,社区设有3个老年分会,各分会均拥有2亩左右的文化活动场地,积极开展文化活动,真正把文化活动与构建和谐社会结合了起来。此外,积极扶持民间文体队伍,以综合文化活动室为依托,组建了3支
4、业余文艺演出队,经常组织训练和表演,开展唱歌、舞蹈、 擦大拨 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演出活动,深受社会各界群众的关注和喜爱,树立起村级文化品牌。 (二)充分发挥文化沟通协会等机构的作用,努力实现 文化育民 。 1、成立社区文化沟通协会。依托社区两委和老年协会,组织党员、社区居民、低保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组成了 社区文化沟通协会 ,旨在整合社区资源,倡导 大众创造,全民参与,人人享受 的理念,让每个居民都加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极大地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举办 一个邻里节、一堂文化讲座、一场电影、一次培训、一场比赛、一次好人好事评比表彰、一次闲置家用物品交换、一间谈心室
5、、一间社区市民素质教育网络学校、一次文化低保 等活动,使社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变得更加优美,文化氛围更为浓郁,实现了 社区一家亲 。海棠小组的王安菊大妈,因滴水纠纷与邻居吵了十多年,两家虽为近邻却从不来往,甚至常常恶语相向,社区沟通协会成立后,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做两家人的思想工作,创造条件让两家人一起参与文化活动,使冰封了十多年的邻里关系逐步融解。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纷纷通过社区文化沟通协会的工作予以化解,达到了 文化育民 的目标。 2、建好一所农文网培分校。2016年以来,社区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起了一所面积140平方米、能容纳130余人、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工程相结合的农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永昌 街道 社区 公共 文化 服务 建设 情况 汇报 精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58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