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水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工程概况11 绪言1.1.1 工程概况 柴家峡水电站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梁家湾村境内的黄河干流上,是黄河干流龙羊峡青铜峡河段梯级开发规划的第18个梯级,上距八盘峡水电站17.7km,下距兰州市公路里程31km。坝址位于八盘峡至兰州西柳沟之间河段,该河段全长21 km,总落差20.8 m,平均比降0.99,呈较开阔的U型河谷,河谷宽100350m,两岸多分布阶地。柴家峡水电站工程控制流域面积220556km2,坝址处河道平均比降1.68。柴家峡水电站工程以发电为主,并可改善八盘峡柴家峡河段沿岸灌溉条件,同时美化兰州市的生态环境。水库正常蓄水位1550.5m,库容1660万m3,电站装机
2、容量96MW,单机容量24MW,额定水头6.8m,保证出力49.5MW,年发电量4.91亿KWh。在上游河口水电站未开工前,电站初期运行水位1551.0m,以获得较大的发电水头和发电效益。本电站为河床径流式电站,工程规模属等中型工程,枢纽主要建筑物为3级。枢纽主要建筑物由河床式发电厂房、泄水闸、左岸土石坝、右岸混凝土挡水坝等建筑物组成。枢纽全长339.4米,坝顶高程1555米,最大坝高33米。厂房内安装四台贯流式(灯泡式)水轮发电机组。该工程的施工导流方式为河床分期导流,整个工程分二段二期施工。一期枯、汛期围堰先后围护右河床,河水由束窄的左河床宣泄,主要进行混凝土纵向导墙和5孔泄水闸施工。二期
3、主河床截流后,河水由5孔泄水闸宣泄,在上、下游横向围堰和混凝土纵向导墙的围护下,进行河床电站厂房和左岸土石副坝等部位的施工。其中一期工程,永久工程范围为混凝土纵向导墙、泄水闸、右岸混凝土挡水坝、右岸防护和防渗墙、咕噜沟处理及右岸上坝公路工程。二期工程的永久工程范围为发电厂房、左岸土工膜心墙堆石坝及中间坝段。混凝土纵向导墙在施工期间为挡水墙,在运行期间为泄水闸坝段与厂房坝段间的导墙。柴家峡水电站一期工程要求工期12.5个月,正式开工进行围堰填筑,至一期汛期围堰全部拆除完毕。柴家峡水电站二期工程要求工期29.5个月,开工主河床截流,至1#机组开始发电完工。1.1.2 勘测设计工作过程简要回顾 19
4、89年12月甘肃院完成了黄河柴家峡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同现电力系统预可行性研究)。1991年5月和6月,甘肃院邀请了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对可研报告进行了咨询,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对可研报告进行了部分修改和补充工作。 1991年10月29日11月3日甘肃省计委在兰州市主持召开了黄河柴家峡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参加会议的有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省电力局、环保局、核七院、水电西北院勘测设计院、水电四局、504厂以及省市有关部门。会议审查通过了可研报告,甘肃省计委以甘计能(1991)851号文印发了审查纪要。 2002年11月25日省计委决定,由核工业集团公司兰州铀浓缩厂(以下简称
5、504厂)控股建设黄河柴家峡水电站。2003年3月504厂进行了柴家峡水电站总体设计方案招标,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责任方,以下简称西北院)与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合作方,以下简称甘肃院)组成的设计联合体中标,6月28日504厂与设计联合体签订合同,委托联合体承担柴家峡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等同原初步设计)、招标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工作。 2003年11月,设计联合体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规定要求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供咨询审查。1.1.3 参考书及主要设计原则1.1.3.1 参考书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上下测(魏璇主编) (2)水利
6、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3)黄河柴家峡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3.2 主要设计原则 黄河八盘峡柴家峡河段补充规划报告中确定的开发方式已经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审批,柴家峡水电站枢纽布置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1)合理而充分利用该河段的水力资源,尽量保持上下游梯级电站水位的衔接,以提高中型电站经济指标;(2)充分认识电站位于兰州市的特殊位置,设计防洪能力不低于兰州市的设防标准,枢纽建筑物力求简洁美观;(3)减少或避免电站对周边的影响,避免施工对312国道和兰新铁路的影响,尽量减少淹没损失,做好环境保护工作;(4)黄河上游已形成梯级电站群,正确处理本电站在电站群和电网中的
7、位置及作用,应合理考虑梯级电站群的调节作用而提高电站效益;(5)充分利用建设单位位于电站左岸的有利条件,合理利用504厂资源,将施工及永久运用的重心置于左岸;(6)充分考虑和尊重业主意见及要求。1.2 水文、地质、气象条件1.2.1水文条件柴家峡水电站坝址位于兰州水文站上游,柴家峡至兰州区间流域面积1995km2,仅占兰州站积水面积的0.9%。柴兰区间无较大支流汇入,径流模数相对较小,加入水量甚微,因此以兰州水文站作为柴家峡水电站的设计代表站。黄河上游干流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一般涨落较缓,历时较长,一次洪水40天左右,洪水大多为单峰型。洪水主要发生在7月和9月,其次发生在8月、6月和10月上旬
8、。在实测的较大洪水中,出现在7月份的约占36%,出现在9月份的约占30%。一般来说,7月份洪水峰型尖瘦,9月份洪水峰型矮胖。7月份主要是高强度降雨,而9月份主要是长历时大面积的降雨。根据81年水文资料,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1040m3/s,年平均径流量328亿m3。上游刘家峡电站建成后,柴家峡入库悬移质年输沙量5110万吨,比天然情况减少了58.5%。年平均含沙量1.69kg/m3。根据黄河上游年内洪水特性和龙、刘水库联合调节的特点,将全年洪枯水时段划分为汛期(7月9月)、非汛期(11月4月)、汛前期(5月6月),汛后期(10月)。柴家峡水电站设计洪水及分期洪水成果见表1.1、表1.2。柴家峡坝
9、址天然水位流量关系见表1.3表1.1 受上游水库调蓄影响的设计洪水成果表 频率P(%)0.10.20.5123.335102050入库流量 Qm(m3/s)7350717069306500631061706050564048403640表1.2 柴家峡分期施工洪水表月份P% 101345679101112刘家峡控泄2600m3/s频率P10%1250158017202120415032501580125012501580172021205640325015801250不控泄表1.3 柴家峡坝址天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流量(m3/s)坝址水位(m)尾水水位(m)2001540.701540.050
10、01541.541541.1010001542.691542.2012501543.131542.6315001543.501543.0217501543.841543.4020001544.151543.7230001545.231544.9540001546.191545.9650001547.121546.9360001547.991547.8165001548.371548.1883501549.681549.49柴家峡右岸咕噜沟流域面积为3.0km2,平均坡降16.9%,沟长4.0km,沟谷宽浅,两岸山坡陡峭,河床基本由砾石和少量泥沙组成,在沟下游有横跨河流的铁路桥梁。经过分析计算,
11、咕噜沟频率为3.33%的设计洪水为30.0m3/s。1.2.2气象条件柴家峡坝址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冷温带半干旱区,气候特征以兰州站为代表,根据兰州气象站19511990年40年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9.2,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12.3),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为22.3)。平均年降水量320.2mm,年蒸发量1448.7mm,最大风速17.0m/s,最大冻土深103cm。主要气象特性见表1.4。表1.4 柴家峡气象要素综合特性表月份气温平均平均最高平均最低极端最高极端最低降水平均mm一日最大mm平均蒸发量mm平均相对湿度%最大冻土深度cm极大风速m/s1-6.71.0-12.37.1-21.71
12、.43.421.95710312.82-2.15.4-7.819.9-17.62.24.641.45210218.435.212.6-0.727.5-16.38.315.0105.5489018.6411.819.35.431.8-8.618.130.2172.2487.025.4516.623.910.234.7-0.136.645.0211.8251022.9620.327.413.736.74.633.737.6227.153027.6722.229.216.339.19.760.136.4225.260023.0821.027.615.338.35.483.296.8191.86502
13、1.8915.722.010.733.00.449.539.6115.469023.6109.416.54.227.6-6.023.921.076.2698.019.4111.88.9-3.020.3-14.94.714.237.8643614.812-5.52.0-10.316.2-19.91.25.418.1648211.3全年9.116.33.539.1-21.7322.996.81444.45810327.61.2.3工程地质条件坝址位于梁家湾与对格台间的柴家峡河谷段。黄河从北往南流,基本为横向河谷,坝址区河道顺直,水面宽250 m260m,水深2.0 5.0m。河谷呈左岸较陡峻、右岸
14、平缓的不对称“U”型谷。河床较平整,基岩裸露,基本无覆盖层。岩层产状以桩号0+263.0处(Z1向斜轴部)为中心分为南北两部分,北侧为NW310315SW5561;南侧为NW275280NE4550。向斜轴面走向NW290,与坝轴线(方向NE68)呈42夹角。向斜轴线通过坝轴线的部位偏右岸。坝址区两岸基岩裸露,岩体以物理风化为主,以其颜色变浅和岩石强度明显降低为特征,风化层裂隙不发育,一般沿层面风化强烈,在左右岸、级阶地前沿,强风化带厚2.03.0m,弱风化带厚4.06.0m;在河床部位,强风化带厚2.53.5m,弱风化带厚5.07.0m。右岸第四系覆盖层中无孔隙水潜存。河床局部基岩风化带及裂
15、隙中的脉状基岩有裂隙水存在,其化学类型为氯氧化物硫酸盐钾钠镁水,CL-1离子浓度78009600mg/L,SO4-2离子浓度达31003900mg/L,对混凝土具有硫酸盐侵蚀性。帷幕、固结灌浆和基础混凝土水泥要求采用抗硫酸盐水泥。泄水闸坝段布置在河床右岸,右侧河床上覆砂砾卵石层,厚1.02.5m,坝基岩性为钙质砂岩、泥钙质砂岩以及泥钙质砂岩夹粘土质粉砂岩或粉砂质粘土岩,岩层倾角6168,强风化带厚2.53.0m,挖除后闸基地质条件良好。右岸混凝土重力坝位于右岸级阶地,覆盖层厚1.04.0m,岩层倾角5568,强风化带厚2.53.0m,将其挖除后,闸基地质条件良好。左岸副坝段坝基岩性主要为泥钙质
16、砂岩及泥钙质砂岩夹黏土质砂岩。上覆1.04.0m砂砾卵石层,岩石强风化带厚度2.53.0m,岩石倾角5568,基础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安装间、厂房及中间坝段基础岩石为钙质砂岩、泥钙质砂岩夹黏土质粉砂岩或粉沙质黏土岩,上覆1.02.0m砂砾卵石层,岩石强风化带厚度2.53.0m,岩石倾角5561,基础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左岸坝址基岩岸坡较高陡,上部坡度约40,坡脚处堆积有2.05.0m厚的崩坡积及人工堆积块、碎石土,并发育一个滑坡体和两个塌滑体。滑坡体地质条件:一号滑坡体位于左岸坝线上游51m处,发育在级阶地的前缘基岩斜坡上 ,高出水面75m,滑坡为白垩统河口群下岩组的泥钙质砂岩夹粘土质粉沙岩及钙质
17、砂岩中的基岩滑坡,上部顺层滑动,下部切层滑动,总体积约20万m3。两个塌滑体分别发育在坝轴线下游40m、90m处,均为基岩塌滑体,体积小。总体地形较为平缓,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坝区地下水埋藏类型,第四系覆盖层中无孔隙水潜存,局部基岩风化带及裂隙中有脉状基岩裂隙水。对混凝土具硫酸盐侵蚀性。1.3 水工设计资料 见附图水利枢纽总布置图、枢纽中主要建筑物的平面图、剖面图、细部结构图及枢纽设计说明1.4 其他条件1.4.1料源条件 土料产地选在坝址左岸级阶地上部(号土料场)及右岸梁家湾村后的级阶地上(号土料场)。号土料产地地形平坦开阔,储量丰富,便道通行,交通方便,且距坝址近,开采较方便,作为围堰
18、土料,质量良好。储量117万m3(开采层厚度按10m计)。号土料场勘探的土层厚3040m,表层有12m的坡积黄土状土,需剥除,下部为风积马兰黄土,厚815m。地形平坦开阔,储量丰富,有便道通往坝址,交通方便。作为围堰土料,质量良好。储量26.5万m3(开采层厚度按20m计)。、号土料产地合计储量143.5万m3,远大于设计需要量。 块石料产地选在距坝址上游约1处的黄河左岸边低山区,地形较陡峻,岩石裸露。岩性主要为下白垩统河口群灰白色灰绿色钙质砂岩、灰褐色砖红色泥钙质砂岩和砖红色粘土质粉砂岩。钙质砂岩、泥钙质砂岩呈中厚层状,而粘土质粉砂岩则多为夹层产出。钙质砂岩岩性较坚硬。据取样试验成果,其密度
19、2.51g/cm3,饱和抗压强度57.8MPa,软化系数0.72,冻熔损失率0.1%,软化系数略低,块径40cm的储量为47.8万m3,块径420cm的储量为139万m3,合计187万m3,钙质砂岩作护堤块石料质量和储量均可满足要求。 因前阶段所选的几个黄河边滩砂砾石料场已被大量开采,目前已消耗殆尽。因此本阶段对砂砾石料场进行了重新选定和复核,并根据设计和业主的要求,重点对504厂区的砂砾石料场进行了详查,并对庄浪河口料场和沙井驿料场亦进行了调查和取样分析。在普查和初查的基础上,选定了504厂区的西岛(号骨料场)、东岛(号骨料场)作为工程的砂砾石料产地。号料场(西岛)距坝址6km,号料场(东岛
20、)距坝址3.5km。 号料场(西岛)位于504厂区西部,老羊沟沟口下游的黄河级阶地上,界面宽平均240m,平均长780m,面积18.46万m2,其中鱼池水面占了80%以上,其次沿河边有防护林和灌木丛等。无用层主要为鱼池底部的淤积层和人工堆堤的砂砾土,淤积层厚度一般0.10.3m,人工堆堤砂砾土厚一般1.53m,开采时均应予剥除。下部砂卵砾石层,较密实,无无用夹层,砂卵砾石磨圆较好,分选性较好,卵砾石成分复杂多以变质岩、灰岩、花岗岩及砂岩为主。水上有用层按1.01.2m计算,水下开采按2.04.0m计算,计算得:混合砂砾石总储量80.81万m3,其中平均含砂率10.93%,平均含砾率78.4%。
21、细骨料(净砂)的储量为13.39万m3,粗骨料(砾石)的储量为74.14万m3。该料场细骨料质量较差,含泥量偏高(26.6%),需冲洗后使用,细度模数1.11,颗粒偏细,其平均粒径0.28mm,为细微细砂。其余指标均满足质量技术要求。 号料场(东岛)位于504厂东部抽水站下游黄河左岸级阶地上,面积(包括黄河边滩)6.78万m2,其中鱼池面积占了70%左右,沿河边亦有防护林和灌木丛等。无用层主要为鱼池底部的淤积层和人工堆堤的砂砾土,淤积层厚度一般0.10.3m,人工堆堤砂砾土厚一般1.52.5m,开采时均应予剥除。下部砂卵砾石层,较密实,无无用夹层,砂卵砾石磨圆较好,分选性较好,卵砾石成分复杂多
22、以变质岩、灰岩、花岗岩及砂岩为主。开采厚度按1.03.0计算,计算得:混合砂砾石总储量20.07万m3,其中平均含砂率28.56%,平均含砾率64.73%。细骨料(净砂)的储量为8.03万m3,粗骨料(砾石)的储量为14.73万m3。该料场粗骨料质量较好,指标均满足质量技术要求。而细骨料则质量略差,孔隙率偏大(45.2%),含泥量偏高(8.3%),需冲洗后使用,且颗粒偏细,其细度模数1.97,平均粒径0.34mm,为细砂。 综上所述,本次选定的504厂区的二个砂砾石料场,其混凝土粗骨料质量较好,指标均满足质量技术要求,总储量为89.8万m3,而混凝土细骨料(总储量34.73万m3)质量较差,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电站 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58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