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方法.ppt
《计划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方法.ppt(1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计划方法,德鲁克指出:计划是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的一套行动方案,引例:松下电器工业公司的故事,30多年前,RCA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和齐尼思(Zenith)公司等统治着美国的电视机市场。,如今,这些公司的电视机产品都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日本松下电器工业公司的Panasonic和Quasar等牌号的电视机。松下公司的生产的各种录像机也充斥了市场。,松下电器工业公司的故事,松下电器公司是松下幸之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其目标是成为当时正在浮现的电子学领域的领导者,重建日本强国的地位。50年代初期,松下公司确立了控制美国电视机市场的目标,与其他日本电视机制造商组成了卡特尔,将进攻的焦点集中
2、在了美国市场上。,在20年的时间里,将他的美国竞争对手从25个削减到了6个,最终,所有的美国竞争对手不是破产就是被外国同行所兼并。目前,松下公司已经成长为世界第12位的大公司。1990年11月,又斥资60多亿美元买下了MCA公司,它是环球制片公司的母公司。,经过精心策划的、长期的计划,使松下公司成为世界消费电子产业的巨人,实际上,公司已经制定了250年的规划。松下公司的管理当局把公司看作经久不衰的企业,它试图不给竞争对手留下任何可乘之机。,松下公司的成功说明了什么呢?它说明了广泛的计划如何促进一个公司巨人的创建。讨论题:1.松下公司是如何取得成功的?2.说明计划对松下公司成功的作用?,第5章
3、计划方法,5.1 计划基础5.2 计划工作的程序5.3 计划技术与方法5.4 战略计划的制定5.5 MRP/ERP,5.1 计划基础,5.1.1 计划的含义5.1.2 计划与决策5.1.3 计划的性质5.1.4 计划的意义,计划内容,What-做什么?目标与内容Who-谁去做?人员When-何时做?时间Why-为什么做?原因Where-何地做?地点How-怎么做?达到目标的方式、手段,5.1.2 计划与决策,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和计划相互渗透,5.1.3 计划的性质,1.目的性。2.首位性。3.普遍性。4.效率性。5.创新性。,5.1.4 计划的意义,计划是一种协调过程,
4、它给管理者和非管理者指明方向。计划可以减少不确定性,使管理者能够预见行动的结果。计划还可以减少重叠性和浪费性的活动计划设立目标和标准以便于进行控制,5.2 计划工作的程序,5.2.1 计划的类型5.2.2 计划制定过程5.2.3 影响计划的因素,5.2.1 计划的类型 计划是对未来行动的事先按排。计划的种类很多,可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最普遍的划分计划类型的方法是根据计划的形式、职能、广度、时间跨度和明确性对计划进行分类。,哈罗德 孔茨和海因 韦里克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抽象到具体,将计划分为一个层次体系:宗旨、目标、战略、政策、程序、规则、规划和预算等,如下图所示。从他们的分类,我们可以理解,
5、计划是多种多样的。,计划的层次体系,budget,mission,program,objectives,strategy,policy,procedure,rule,任何计划工作,其工作步骤都是相同的,依次包括如下内容:,5.2.2 计划制定的过程,1估量机会。对机会的估量是在实际计划工作开始之前就着手进行的,虽然它不是计划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却是计划工作的真正起点。,其内容包括:,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和机会进行初步的分析,形成判断;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弄清自己所处的地位,了解自己利用机会的能力,列举不确定性因素,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在反复斟酌的基础上,确定切合实际的目标。,2制
6、定目标。计划工作的第一步是在估量机会的基础上,为组织及其下属的每个工作单位确定计划工作的目标。目标规定预期的结果,为管理者和每个人指明方向。,3确定前提条件。计划工作的第二步是确定一些关键性的前提条件,并使计划制定人员对此取得共识。所谓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就是计划工作的假设条件,即计划实施时的预期环境。,4拟定备选方案。在过去的计划方案上稍加修改或略加推演是不会得到最好的方案的。此外方案也不是越多越好,即使我们可以采用数学方法和借助电子计算机的手段帮助计划的制定,还是要对候选方案的数量加以限制,以便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少数最有希望的方案的分析方面。,5评价各种备选方案。计划工作的第四步是按照计划的
7、前提条件和目标来权衡各种因素,比较各个方案的利弊,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价。显然,确定目标和确定计划工作的前提条件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方案的评价。,6选择方案。这是在前四步的基础上做出的关键一步。如果发现有两个可取的方案时,必须决定首先采取哪个方案,而将另一个方案也进行细化和完善,并作为候选方案。,7.拟定辅助计划。辅助计划是总计划的分计划。总计划要靠辅助计划来保证,辅助计划是总计划的基础。如雇用和培训各类人员的计划、采购和安装零部件的计划、建立维修设施的计划、制定飞行时刻表的计划以及广告、筹集资金和办理保险的计划。,8编制预算使计划数量化。计划工作的最后一步是将计划转化为预算,使之数字化。预算实
8、质上是资源分配计划。预算工作做好了,可以成综合平衡各类计划的一种工具,也可以成为衡量计划完成进度的重要标准。,5.2.3 影响计划的因素,组织的层次:管理层次与计划类型相对应。高层战略计划 基层作业计划组织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适应的计划类型不同。成长短期、成熟长期、衰退短期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大,越应是指导性的,期限也更短。,5.3 计划方法,5.3.1 目标管理5.3.2 滚动计划法5.3.3 网络计划技术,5.3.1 目标管理,目标指期望的成果,这些成果可能是个人、小组、或整个组织努力的结果。目标为所有的管理决策指明了方向,并且作为标准可用来衡量实际的绩效。因此,目标是计划的基础。,
9、1.目标管理的功能,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指导员工的行为,使员工的需要、期望与组织的目标挂钩。,2.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总目标需要由子目标支持管理人员和工人靠目标管理依据个人分目标进行考核和奖惩,3.目标的性质,(1)目标的层次性。从组织结构的角度看,组织目标形成一个有层次的体系,从社会经济目标到特定的个人目标,分层次、分等级组成。,(2)目标的网络化。一个组织的目标通常是通过各种活动的相互关系、相互促进来实现的。组织中各类、各级目标构成一个网络,网络表示研究对象的相互关系。,(3)目标的多重性。所有组织的目标都是多重的。企业除了追求利润,
10、还追求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等。80家美国最大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每家公司设立的目标数量平均为56个,最多的有18个。,(4)目标的可考核性。我们强调目标必须是可考核的,而使目标具有可考核性的最方便的方法是使之定量化。,(5)目标的可接受性。目标必须是可接受的,可以完成的。如果目标超过能力所及的范围,则该目标对员工没有激励作用。,(6)目标的挑战性。如果一件工作很容易完成,接受者也没有动力去完成该项工作。,(7)目标伴随信息反馈性。把目标设置、目标实施的情况不断地反馈给参与者,以改善其表现。,明确目标:MBO中目标应具体、明确,如,降低成本7%等。参与决策:MBO用参与的方式决定目标
11、,上级和下级共同参与目标的选择和对如何实现目标达成一致意见。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目标融合: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有机结合,4.目标管理遵循的原则,强调“自我控制”:目标管理的宗旨是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压制式的管理”。使管理人员能够控制他们自己的成绩,便于把工作做得更好。目标与权限对等:目标管理促使“权力”下放。集权与分权是组织的基本矛盾,“唯恐失去控制”是阻碍大胆授权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目标管理有助于协调这对矛盾,使局面更加具有生气。,规定期限:每一个目标的完成都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界限,如3个月、6个月或一年。动态管理:目标管理更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有一套完善的目标考核体系。MBO寻求不
12、断将实现目标的进展做情况反馈,以便调整自己的行动,组织上下级共同回顾和检查进展情况。,5.目标管理的过程,通过一种专门设计的过程,将组织的整体目标一级接一级地转换为各级组织,直至个人的具体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现目标的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绩效评定的依据。MBO不是用目标来控制下级,而是用它来激励下级。,(1)制定目标(2)明确组织的作用(3)执行目标(4)评价成果(5)实行奖惩(6)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目标管理的过程,6.目标的考核,阶段目标激励考核重点工作目标激励考核与罢免相结合的考核,5.3.2 滚动计划法,滚动计划是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制
13、定一定时期内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调整和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后移动,把短期计划和中期计划结合起来的一种计划方法。适用范围:适于长期计划,和产品品种比较稳定的生产、销售和物资供应计划。,按“近细远粗”原则制定一定时期的计划在一个滚动期终了时,分析执行结果根据情况变化修订原计划将计划期向后滚动一期,制定下一期的计划,制定程序,计划修正因素,计划与实际的差异客观条件的变化企业经营方针的调整,滚动计划的优点,使计划的实施更切合实际使不同时期 的计划相互衔接加强了计划的弹性,5.3.3 网络计划技术,1917年,亨利甘特发明了著名的甘特图,使项目经理按日历制作任务图表,用于日常工
14、作安排.1957年,杜邦公司将关键路径法(CPM)应用于设备维修,使维修停工时间由125小时锐减为7小时;1958年,在北极星导弹设计中,应用计划评审技术(PERT),将项目任务之间的关系模型化,使设计完成时间缩短了2年。,(1)网络计划技术的分类,根据活动和事件的表示方法 双代号网络和单代号网络 根据网络图的时间值类型 确定型网络和不确定型网络 根据事项与工序的相互关系是否确定 结构确定网络和随机网络,(2)双代号网络图,双代号网络图构成活动“”事项“”虚工序“”线路,从网络始点事项开始,顺着箭线方向,到网络终点为止,中间由一系列首尾相连的节点和箭线构成的通路。,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不能
15、出现循环线路;任一节点可与许多箭线相连,但两节点之间只能有唯一的一条箭线;箭线的首尾必须都有节点;任何一个网络图只能有一个始点和一个终点;,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规则,每道工序只能出现一次;箭线方向一律指向或斜向右方,沿箭线方向节点编号由小到大;正确反映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绘制网络图应注意的问题,冗余关系问题 两道工序之间存在不必要的紧前或紧后关系。网络图的分解与综合 视工序多少、范围大小而定,绘制网络图应注意的问题,虚工序问题 仅用于表明平行工序间的逻辑关系;虚工序越少越好。网络图的布局 使网络图简便易读;不改变逻辑关系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工序间的相对位置,尽量避免箭线交叉。,根据下列作业关系表绘
16、制网络图,(3)网络时间参数与关键路线,工序作业时间的确定,最乐观时间:在最顺利的情况下,完成某道工序的最短时间,a;最保守时间:在最不顺利的情况下,完成某道工序的最长时间,b;最可能时间:在正常情况下,完成某道工序的时间,m。,工序作业时间的确定,工序事件的期望值:,网络时间参数的迭代计算,得最晚结束时间,工序,得最晚开始时间,工序,的最早结束时间,工序,的最早开始时间,工序,的最迟时间,节点,的最早时间,节点,作业时间,工序,),(,),(,),(,),(,),(,),(,),(,),(,),(,),(,),(,),(,j,i,j,i,LF,j,i,j,i,LS,j,i,j,i,EF,j,
17、i,j,i,ES,i,i,LT,i,i,ET,j,i,j,i,t,-,-,-,-,-,-,-,-,-,-,-,-,-,-,节点的最早时间 以该节点为起始节点的所有工序的最早(可能)开始时间。网络始点的最早时间为0;,网络时间参数的迭代计算,其它节点的最早开始时间:箭头节点的最早时间等于所有直接指向该节点的各箭尾节点的最早开始时间与该箭线所表示工序作业时间之和的最大值,节点的最晚时间 以该节点为终点的所有工序的最迟必须结束时间。网络终点的最晚时间等于网络终点的最早时间;,其它节点的最晚时间:箭尾节点的最晚时间等于所有从该节点直接出发的各箭头节点的最晚时间与该箭头所表示工序作业时间之差的最小值。,
18、工序的最早开始时间 工序在其所有紧前工作都结束后的最早可能开始时间。,工序的最早结束时间 工序的最早可能结束时间,即工序最早可能开始时间与工序作业时间之和,工序的最晚开始时间 为了不影响项目以最短时间完工,工序最晚必须开始的时间工序的最晚结束时间 以该节点为终点的所有工序的最晚必须结束时间。,时差与关键路径,工序总时差 在不影响整个项目最早结束的条件下,工序最早开始(结束)可以推迟的的时间。,),(,),(,),(,),(,),(,),(,),(,),(,j,i,t,i,ET,j,LT,j,i,EF,j,i,LF,j,i,ES,j,i,LS,j,i,TF,-,-,=,-,=,-,=,工序单时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划 方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57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