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姜线改扩建工程.doc
《柳姜线改扩建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姜线改扩建工程.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柳姜线改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简本建设单位:大连金州新区公路管理环评单位:大连市环境保护有限公司二一六年五月1.建设项目概况1.1相关背景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于2002年5月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建立,原位于登沙河街道,占地面积18km2,2009年11月,园区通过科技部评审验收,正式批准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0年,大连金州新区成立,金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决定园区核心区由登沙河街道北移至华家街道,总面积扩大至128.22 km2,成为金州新区10个功能园区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园区。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管我会率先启动核心区内起步区(5.20 km2区域)的开发建设。为加快起
2、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大连金州新区公路管理段拟投资3750万元进行柳姜线改扩建工程。工程起点本项目起点现状柳姜线华家屯北桥南侧、向南穿越华北线、201国道、途径李家沟村,终点与现状柳姜线相接,全长3.217km,道路建设标准为城市主干路公路,设计时速60km/h。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中的有关规定,受大连金州新区公路管理段的委托,由大连市环境保护有限公司承担柳姜线改扩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2建设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柳姜线改扩建工程项目性质:改扩建建设单位名称:大连金州新区公路管理段工程投资:3750万元元建
3、设地点:柳姜线改扩建工程位于大连金州新区华家街道。地理位置见图1.2-1。图2.2-1 地理位置图1.3工程建设内容工程全长3.217km,红线宽度50m、路面宽度24m、双向六车道、公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时速60km/h,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全线永久占地313.85亩。全线涵洞10道,平面交叉3处。1.4线路走向及主要控制点线路走向:本项目起点现状柳姜线华家屯北桥南侧(桩号为K0+000)、向南穿越华北线、201国道、途径李家沟村,终点与现状柳姜线相接(桩号为K3+217)。线路走向图见示意图2.3-1。主要控制点:华北线、G201国道1.5交通量 项目工可研交通预测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交
4、通基础设施需求进行考虑趋势增长交通量、转移交通量、诱增交通量,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1.5-1。表1.5-1 柳姜线改扩建工程交通量 单位:pcu/日年份路段20152020202520302034柳姜线8590 13678 19312 24829 27945 1.6工程设计方案(1)路基断面设置采用整体式路基,整体式路基宽度50.00m,其中:中间双黄线宽度0.50m,行车道宽度63.75m,路缘带宽度20.50m,绿化带宽度44.00m,人行步道宽度25.00m。图2.6-1 路基横断面图 (单位:m)(2)路基设计填方边坡坡率:填方路段填方高度小于8m时路基边坡坡率采用1:1.5;填方高度大
5、于8m时08m以内为1:1.5,8m以下为1:1.75。护坡道宽度:为节约土地资源,本项目未设置土路肩、护坡道。挖方边坡坡率根据地质情况采用1:0.51:1.5的边坡坡度。当挖方高度大于20米时,每隔8米设一道护坡平台,平台宽度2米,坡脚处设2米碎落台,坡口5米外设截水沟。挖方边坡坡率:根据挖深及地质情况和所采用的坡面防护型式一并考虑,挖方坡率变化点高度、台阶高度,均按地质变化高度确定。一般情况下土质挖方段、全风化石质挖方段边坡坡率采用1:1.5,中风化石质挖方段边坡坡率采用1:1.0,微风化石质挖方段边坡坡率采用1:0.7;当挖方边坡高度大于8m时,每隔8m设宽度2.0m的平台。挖方路堑坡顶
6、取消折角,采用贴近自然的圆弧过渡,与原地貌融为一体,以美化环境,力争经过几年的生态恢复,使边坡融入周围环境中,看不出明显的人工痕迹。碎落台宽度:为节约土地资源,当挖方深度H1m时,不设碎落台;挖方边坡高度大于1.0m时,挖方边沟外侧设宽度1.0m的碎落台,挖方边坡高度大于8.0m时,挖方边沟外侧设宽度2.0m的碎落台。1.7工程占地、施工布置及土石方平衡(1)工程占地本项目拟征用永久性占地约313.85亩,其中苗圃39.38亩、荒地6.6亩、旧路6.79亩、宅基地22.41亩、耕地238.67亩。(2)施工布置施工时施工单位租住村落民房中。(4)土石方平衡挖土方68947m3,填方11534m
7、3,其中填土方8179m3,填石方3355m3,借土方5032m3,借石方3355m3,利用土方3147m3,弃土方65560m3。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状况本项目所在地区位于大连金州新区华家街道。2.2评价等级(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项目为城市主干道项目,属于道路项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对于公路、铁路等项目,应分别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本项目无集中式排放源。据(HJ2.2-2008)5.3.2.3.5 的规定:“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
8、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因此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2)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地面水评价等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中对地面水评价等级的划分标准,是依据污水的复杂程度及污水排放量来确定。本项目排水主要为施工期废水和营运期路面径流,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施工期废水经妥善处理后达标排放,运营期路面径流直接排放。本项目不涉及直接影响的地表水体,因此评价侧重施工期废水和营运阶段路面径流影响分析地下水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的规定,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为类(城市道路 报告书 无加油站),因此不开展地下水环
9、境影响评价。(4)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关于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项目所在噪声功能区为1类区,因此确定本项目噪声评价等级为二级。(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19-2011),本线路总长3.217km,小于50km,项目占地面积0.354km2,小于2km2。路段影响范围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属一般区域。因此,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评价等级划分见表2.2-1。表2.2-1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工程占地(含水域)范围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km220km2
10、或长度50km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6)风险环境评价等级本工程建成运营后,项目本身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的风险影响,风险主要体现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发生事故后可能对人群及周围产生的影响,重点是危险品运输车辆发生事故后,危险品泄漏污染环境空气及对人群健康产生的危害。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技术要求,本次风险评价仅进行风险识别并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等。2.3评价范围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005-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
11、水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11)及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本项目沿线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特征,本次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见表2.3-1。表2.3-1 拟建项目评价范围一览表 序号环境要素评价范围1大气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2声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3生态环境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4水环境简要说明所排放的污染物类型、数量、给排水状况、排水去向等2.3环境保护目标表2.2 柳姜线改扩建工程沿线敏感目标分布表序号敏感目名称桩号位置/高差(高于敏感点为正值)距边界线/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柳姜线改 扩建工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56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