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作文.doc
《关于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作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作文.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作文 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下面整理关于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作文5篇,欢迎阅读。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1通过这次扶贫帮困实践活动,作为年轻的党员同志的我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要想为社会多做点贡献、去帮助那些在困难中挣扎的人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一些自己能够改变的东西,让更多有困难的孩子拜托物质和精神上的贫困。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结合学校扶贫办的统一安排,我不例外安排了一个扶贫对象-71班刘梦巧,该学生住在宜章县沙坪村小莲塘,四面环山,是一个交通极为不方便的地方,该村年
2、轻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谋生,只留下年老和年少的在家里,这给原本就交通闭塞的村庄增添了不少焦虑。刘梦巧性格孤僻,成绩一般,爱哭,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相依为命。面对这么一个家庭的孩子,我深知,她需要关爱,更需要父母的爱,也需要老师对她的关注,于是,我开启了我的扶贫之旅,从以下几点进行故事的开始:一、家访了解情况面对这样的家庭,我第一时间上门家访,在20XX年9月27日,我进行了第一次家访,从她爷爷口中得出,她家有独生子女,她很爱学习,很想读书,是一个文静的女孩,性格内向、孤僻,不喜欢与别人说话,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很多问题都暴露出来了,希望老师能帮助她。二、对她进行励志教育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
3、奶生活,这样的家庭,在生活上会有不同的地方,我深知这种缺乏关爱的孩子的心理问题,有空了,我给她讲一些名人的故事,讲一些生活中的常识,让她明白生活中不仅仅有学习,还有很多的乐趣,要把自己的心打开,走出去。通过一个学习的教育与鼓励,她有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念,有了正确的目标和方向,现在,她会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和奋斗。我想,她是长大了。三、学习辅导我教这个班的数学,在一年级的时候,我发现她学习不主动,不会举手回答问题,生性胆小,怕生,爱哭,做事情没有胆量,我也意识到她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于是我制定了长期的计划,每天给她一点小小的鼓励和惊喜,有时候不会做的题目耐心的指导她,有时候还会牺牲自己
4、的休息时间给她辅导没有掌握的知识,慢慢的有所进步,到了三年级,我发现她慢慢进步了,她的成绩由原来的倒数已经爬到了班级前几名,我为她感到高兴,现在她每节课都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上课的每一个知识点,她都能够掌握,她进步了,我也笑了。四、生活资助通个家访和平时的了解,我知道,她喜欢学习,爱上了学习,我给她买了些她自己喜欢看的书籍,她追求完美,给她买了一个与课本同步字帖,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掌握课本中的词语,有空了还给她买些她爱吃的水果,通过这些小小的爱心,我发现这问文静的小女孩,现在越来越大方了,对生活也有了自己的梦想,对老师有礼貌,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我希望她以后对生活充满阳光,越来越好。这以后,我
5、终于可以多看见一个阳光灿烂的女孩,活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爱的便笺原来是如此的神奇!期待她将来能够做一个对社会奉献爱心,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让我们拭目以待!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2面对着大屏幕,潘在华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这位家里的顶梁柱、扶贫办里的副主任,积累在胸间多年的情感化作眼泪喷涌而出,此刻的他像极了一个孩子。15年前,招行员工谢培和司马弘雷通过“1+1结对助学”项目相继资助了一名苗族少年,从他初中二年级,直到考上大学,而这名苗族少年正是潘在华。目前招行“1+1结对助学”项目已资助了约26000名像潘在华这样的贫困生,但这只是该行扶贫传承中的一项。“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自1999年
6、开始,招商银行累计向武定投入各类扶贫资金6370万元,先后援建了21所希望小学,投入助学资金855万余元,资助贫困学生11000余人次,帮助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圆了求学梦。特别是近两年,就有600余名被资助学生考上了大、中专院校,为这片彝族大山的脱贫致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打断了贫困代际传递“魔咒”的潘在华走出大山后返回大山,机缘巧合下在武定县县政府办公室工作的他又负责起联络招商银行扶贫干部的工作。15年后,作为该县100名扶贫干部中的一位,潘在华不仅参加了招商银行定点扶贫“双一百”培训活动,更通过招行人员安排的视频连线见到了资助他考上大学的大哥哥、大姐姐,于是便有了开头动人的一幕。潘在华的家乡武
7、定县,群山环绕、雾气飘袅,如此幽美风光下缠绕着贫困的枝蔓。“苗族住山顶,彝族住山腰,汉族住坝子,傣族住河底”鲜为人知的是,在云西南地区住的越高,往往生活条件越差。武定县最高海拔2954米,好多山区乡镇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在这样海拔之内无论是人的身体还是农作物的生长,不免会受到一些影响和限制。谈到贫困的诸多原因时,武定县常务副县长周廷质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97%的山区面积,平原1公里以上的坝子都很少”。然而,该县区域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的问题更突出,目前为止,仍缺水3393万立方米,相当于农夫山泉2018年全年售水量的3倍。山高、坡陡、水冷、堑深的武定县,早在1986年就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
8、国家级的贫困县,20XX年又被列入了乌蒙山区区域发展的扶贫攻坚县。27.8万武定人中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就达10.57万人,这意味着每3人中就有一个是贫困者。相似的情形也是刚刚得以“摘帽”的永仁县的真实写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1999年,招商银行开始了对武定、永仁这片彝族山区、红色热土的扶贫工作。扶贫干部的选派可谓是招行扶贫事业的另一项重要传承,从藏金贵到王炳华、刘小青,已有75位招行员工先后来到两县担任驻村干部,为这片彝族大山的发展,奉献着青春和热血甚至是生命。20年前的4月12日,臧金贵告别了深圳,踏上了永仁县这块贫瘠的土地,从来时的满腔热忱,到目睹眼前的荒凉景象,他对身边的人说“我不是
9、来这里镀金的,是实实在地想为贫困人民办事情,我相信自己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来到这里我无怨无悔。”果不其然。臧金贵在永仁工作的365天里,他走访了该县65个村所,足迹遍布106个村寨,访问180余户贫困之家,这一年的70多个节假日里,他没回过一次家,在田间地头、村寨窝铺里践行着自己的扶贫承诺。通过没日没夜的调查研究,臧金贵得以掌握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不仅找准了永仁的扶贫切入点,更摸索出适合当地发展的旅游产业,多次向上级汇报了自己的具体措施和方法。然而就在自己的扶贫事业刚刚有起色之时,49岁臧金贵却因突发脑溢血,倒在了扶贫工作的路上,让人扼腕叹息。藏金贵虽然倒下了,但他的精神却像一面旗帜竖立在
10、招行人的心中,更激励着更多的招行人来到大山完成他未竟的扶贫事业。扶贫之花处处开,寒冬腊月永不败。在联系了5批次10名招行扶贫干部的县办公室副主任潘在华看来,王炳华这个从繁华都市来到穷山僻壤的副县长是其中特别的一个。我的扶贫故事我的脱贫故事征文3真没想到,我拄了两年的拐杖竟然能扔掉了,我又重新站起来了,这要没有王书记前前后后地这么帮我,我真是连想都不敢想啊!说这话的,是小街基镇福林村村民刘国清,两个月前,在驻村第一书记王鑫的帮助下,拄双拐已经两年多的他,在开鲁县第二医院接受了复原性接骨手术,预计再过一个多月,他就能扔掉双拐正常走路了。任福林村第一书记的王鑫今年34岁,是小街基镇中心校的一名教师,
11、自从开始驻村扶贫以来,他就全身心扑在了大大小小的村务上,不仅负责全村的精准扶贫工作,还包联了村内的五户贫困户,做接骨手术的刘国清就是其中之一。刘国清的腿伤在两年前,因为那天下雨路滑,他骑车不小心撞在了路边的树上,造成了严重车祸,全身多处骨折。当时家境就很一般的刘国清筹借了四万多元在市医院做了手术,因为没有后续的治疗费,他只在医院住了几天便回家了,导致术后养护不周,落下严重的后遗症,断裂的骨缝处空隙较大,不能正常行走,只能靠双拐支撑走路。而刘国清的妻子温桂英患小儿麻痹症严重,走路都很吃力,被鉴定为二级残疾,七岁的儿子还小,也需要人照顾。刘国清没出车祸时,家里所有的事情都是刘国清去做,这一出事,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扶贫 故事 脱贫 征文 作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5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