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概论(1).ppt
《建筑结构概论(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概论(1).ppt(1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建筑结构概论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在线教务辅导网:http:/,教材其余课件及动画素材请查阅在线教务辅导网,QQ:349134187 或者直接输入下面地址:,http:/,第一章建筑结构概论,本章主要内容:1.1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在建筑物中的功能1.2 建筑结构的特点及应用1.3 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1.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规定 1.5 建筑结构课程的内容、任务和学习方法,1.1 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在建筑物中的功能,1.1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在建筑物中的功能,1.建筑结构的概念 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用一定的材料建造成的具有足够抵抗能力的空间骨架,用于抵御自然界可能发生的各种作用力,
2、和建筑物是分不开的有机整体。,1.1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在建筑物中的功能,2.建筑结构的类型 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1)按建筑材料划分 砌体(包括砖砌块、石等)结构 木结构 塑料结构 充气结构 墙体结构 框架结构 深梁结构 筒体结构(2)按结构型式划分 拱结构 网架结构 空间薄壁(包括折板)结构 钢索结构 舱体结构,1.1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在建筑物中的功能,2.建筑结构的类型 单层结构(多用于单层工业厂房、食堂等)(3)按体型划分 多层结构(一般27层)高层结构(一般8层以上)大跨结构(跨度大约在4050m以上),图1-1 建筑结构的各种形式(a)墙体结构;(b)框架结构;(c)深梁结构;(d)筒
3、体结构;(e)拱结构;(f)网架结构;(g)空间薄壁结构;(h)钢索结构;(i)折板结构,1.1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在建筑物中的功能,3.结构所要解决的问题(1)使骨架形成的空间能良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生产的要求和人类对美观的需要。前者是物质的,后者是精神的。这是结构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目的。(2)结构要抵御自然界各种作用力(地心吸力、风力、地震力等),因而需要有抵抗力的功能。这是结构之所以存在的根本原因。,1.1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在建筑物中的功能,(3)怎样充分发挥所采用材料的作用。这是结构的另一重要功能。材料是结构之所以存在的根本条件(4)结构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其它表现,如连接构造 问题、经济问题等
4、。,1.2 建筑结构的特点及应用,1.2.1 结构的特点,1.混凝土结构 优点:1)强度高;2)耐久性好;3)耐火性好;4)可模性好;5)整体性好;6)易于就地取材。缺点:结构自重大、抗裂性较差、一旦损坏修复比较困 难、施工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等。,1.2.1 结构的特点,2.砌体结构 优点:1)可就地取材。2)具有很好的耐火性,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气稳定。3)一般较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节约水泥和钢材,可以节 约木材,可连续施工。4)采用砌块或大型板材作墙体时,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加快施工进度,进行工业化生产和施工。,2.砌体结构 缺点:1)自重大。2)砌筑工作相当繁重。3)砂浆和砖石间的粘结力较弱
5、。4)粘土砖用量很大,往往占用农田,影响农业生产。5)砌块结构造价略高于砖石结构。,1.2.1 结构的特点,1.2.1 结构的特点,3.钢结构 优点:1)钢结构自重轻而承载力高。2)钢材最接近于匀质等向体。3)钢材的塑性和韧性好。4)钢材具有可焊性。5)钢结构具有不渗漏的特性。6)钢结构制造工厂化、施工装配化。缺点:1)钢材耐腐蚀性差,应采取防护措施。2)钢结构耐热性能好,但防火性能差。,1.2.1 结构的特点,1.2.2 结构的应用,1.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应用(1)房屋建筑工程(2)桥梁工程(3)特种结构与高耸结构(4)水利及其他工程,2.砌体结构(1)一般民用建筑中的基础、内外墙、柱、过梁、
6、屋盖和地沟等构件。(2)在工业厂房中,用来砌筑围护墙、烟囱、料斗、地沟、管道支架、对渗水性要求不高的水池等特殊结构。(3)农村建筑如猪圈、粮仓等。(4)在交通运输方面,砌体结构除可用于桥梁,隧道外,各式地下渠道,涵洞,挡土墙也常用砌筑。(5)在水利建设方面,可以用石料砌筑坝、堰和渡槽等。,1.2.2 结构的应用,3.钢结构(1)重型工业厂房(2)大跨度结构(3)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4)受动力荷载作用的结构(5)可拆卸和移动的结构(6)容器和管道(7)轻型钢结构(8)其他建筑物,1.2.2 结构的应用,1.3 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1.3 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1.3.1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
7、与极限状态1.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1.3.1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1.结构的功能要求 结构设计的基本目的:采用最经济的手段,使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各项预定功能的要求。“规定的时间”是指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规定的结构设计基准期(T),我国取T=50年。“规定的条件”是指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的条件,即不考虑人为的过失。“各项预定功能”包括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1.3.1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结构各项预定功能的具体要求如下。1安全性结构在规定的条件下,应该能够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包括荷载、外加变形
8、、约束变形等作用。而且,在偶然荷载作用下或偶然事件发生时(如地震、强风、爆炸等)结构应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不致倒塌;2适用性结构在正常使用时应能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其变形、裂缝或振动等均不超过规定的限度;3耐久性结构在正常使用、正常维护的情况下应有足够的耐久性能,不致因材性变化或外界侵蚀而影响预期的使用年限。,1.3.1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以上三个方面的功能总称为建筑结构的可靠性。结构的可靠性用可靠度来进行定量描述,即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的可靠度,结构的可靠度是衡量结构可靠性的重要指标。结构可靠性越高,建设造价投资
9、越大。如何在结构可靠与经济之间取得均衡,就是设计方法要解决的问题。,1.3.1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2.结构的极限状态结构在使用期间的工作情况称为结构的“工作状态”,结构能够满足功能要求而良好地工作称为结构“可靠”或“有效”,反之则结构“不可靠”或“失效”,区分结构工作状态的可结与失效的标志是“极限状态”。极限状态:若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的某一功能要求,则此特定的状态就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是结构失效与可靠之间的临界状态。,1.3.1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这类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包括连接)达到最大承
10、载力或达到不能承载的过大变形。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了平衡。2)结构构件或其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能继续承载。3)结构或构件某些截面发生塑性转动,从而使结构变为机动体系。4)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如细长压杆达到稳定临界荷载后压屈失稳破坏。,1.3.1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1.3.1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这类极限状态对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规定限值。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1
11、)影响正常使用或有碍观瞻的变形。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破坏。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1.3.1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上述两类极限状态中: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的安全性功能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的适用性功能和 耐久性功能 根据上述两类极限状态设计的要求,对于一般结构或构件,均应进行承载力计算、稳定计算和刚度计算。至于是否还要进行疲劳、倾覆或滑移计算,以及抗裂度及裂缝宽度验算,则需根据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受力特点,不同的使用要求等具体情况而定。,1.3.1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3.作用效应S 和结构抗力R 作用:指使结构产生内力、变形、应力
12、、应变的所有原因。作用分为:直接作用: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荷载和分布荷载,即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等。间接作用:指引起结构外加变形和约束变形的其他作用,如地震作用、基础沉降、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焊接变形等。,1.3.1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作用效应S 指荷载、地震、温度、不均匀沉降等因素作用于结构构件上,在结构内所产生的内力和变形(如轴力、弯矩、剪力、扭矩、挠度、转角和裂缝等),当“作用”为“荷载”时,其效应也可称荷载效应。荷载与荷载效应之间一般可按线性关系考虑。即 S=CQ 式中,常数C为荷载效应系数。由于结构上的作用是不确定的随机变量,所以作用效应一般说来也是一个随机变量。,1.3
13、.1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结构抗力R 整个结构或结构构件承受内力和变形的能力(如构件的承载能力、刚度等)。结构构件抗力是材料性能(温度、变形模量等物理力学性能),几何参数以及计算模式的函数,考虑到材料的变异性,构件几何特征的不定性和计算模式的不定性,由这些因素综合而成的结构抗力也是一个随机变量。,1.3.1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4.结构的功能函数及极限状态方程 结构的功能函数:结构构件的工作状态可以用作用效应S和结构抗力R的关系式来描述,这种表达式称为结构的功能函数,以Z表示这个函数,当结构处于极限状态时的表达式称为极限状态方程。R=S 可表示为 Z=R-S=g(R,S),
14、1.3.1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可以用来表示结构的三种工作状态:当 Z0时,结构处于可靠状态;当 ZS是非确定性问题。,1.3.1 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与极限状态,1.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1结构可靠度理论(1)随机变量的分析和处理1)随机变量的参数统计 平均值(1-1)式中:第i个随机变量值;随机变量的个数。,1.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2)标准差(1-2)(3)变异系数(1-3),1.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2)正态分布曲线 结构的作用、作用效应和 抗力的实际分布情况是很 复杂的,但统计分析表明,它们有的服从正态分布,有的通
15、过数学变换可以化 为当量正态分布。正态分 布曲线是数理统计中最常用的曲线(图2-1)。,1.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曲线方程式中: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频率密度;即随机变量在横坐标某一区段 上出现的百分率(或称频率)与该区段长度的比值。,1.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曲线特征a.曲线对称于;b.曲线只有一个峰值点;c.当 趋于 或 时,趋于零;d.对称轴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反弯点,反弯点距峰值点水平距离为,它也对称于对称轴。,1.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特征值 我们通常要求出现的事件不大于或不小于某一数值,这个数值就称为特征值。(1-5)式中:特征
16、值;与特征值取值保证率相应的系数。,1.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图1-3 概率分布与特征值,1.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2)结构的可靠度、失效概率、可靠指标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又称近似概率法。近似概率法的基本概念是从概率的观点来研究结构的可靠性。把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可能性大小用概率来表示,并定义这概率为结构的可靠度。结构可靠度就是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1.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结构能够完成预定功能(RS)的概率即为“可靠概率”。不能完成功能(RS)的概率即为“失效概率”。显然二者是互补的。即(16),1.
17、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假定功能函数中仅包含两个正态分步的基本变量R和S,且相互独立。由于R和S是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其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和、。所以功能函数也是正态分布,其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1-7),1.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Z0 部分的面积就 是失效概率Pf,即 Pf=P(Z0)。结构的失效概率Pf 与功能函数Z的平均 值 至原点的距离 有关,令。由图可见 与Pf之间 存在着相应的关系,小Pf则大),值大则Pf小。因此 和Pf一样,可作为衡量结构可靠性的一个指标,故称 为结构的“可靠指标”可靠指标与结构失效概率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1.3.2
18、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表1.1 表,1.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3)目标可结指标及安全等级 根据建筑结构的重要性不同,即一旦结构发生破坏对生命财产的危害程度以及对社会影响的不同,统一标准将建筑结构划分为三个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很严重的重要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一级;破坏后果严重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为二级;破坏后果不严重的次要建筑为三级。其相应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目标可靠指标见下表1.2。,1.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表1.2 不同安全等级的目标可靠指标,1.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4)概率设计法 当荷载(作用)的效应S及结构的抗
19、力R的概率模型和统计参数为已知时,可利用公式(1-8)计算。对于一般常见结构,直接采用目标可靠指标值来进行设计是没有必要的,过于繁琐。我国规范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1.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2分项系数设计法(1)分项系数 研究表明,目标可靠度指标可以通过三个分项系数来表达,这三个分项系数是:结构重要性系数,材料分项系数,荷载分项系数。,1.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1)结构重要性系数 考虑建筑物破坏后果(危机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在计算结构件截面承载力时引入与建筑物安全等级有关的分项系数;即结构重要性系数,其取值见下表:表1
20、.3 结构重要性系数,1.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2)材料分项系数 材料强度的标准值 材料的强度检验指标就是材料强度的标准值,用 表示,强度标准值是材料强度的主要依据,也是生产中对材料强度提出质量要求的主要依据。主要用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各种材料强度标准值详见附录。材料分项系数 材料分项系数等于材料强度的标准值与材料强度的设计值之比值,其值大于1。亦即材料强度的设计值等于它的标准值除以材料分项系数,而材料分项系数是大于1的。故材料强度的设计值小于它的标准值。,1.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1-9)钢筋的强度设计值(1-10)砌体的强度设
21、计值(1-11)式中:混凝土的材料分项系数,取为1.4;钢筋的材料分项系数,其取值与钢筋的种类和级 别有关,例如热轧级钢筋,1.15;热轧级钢 筋,1.1;砌体结构的材料性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宜 按施工控制等级为B级考虑,取1.6;当为C级 时,取1.8;,1.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3)荷载分项系数 荷载是指结构上的直接作用。荷载的基本分类是按荷载随时间的变异情况来进行的,有恒荷载、活荷载和偶然荷载三类。恒荷载,也称永久荷载,用符号G表示;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制的荷载。例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2、活荷载,也称可变荷载,用符号Q来表示;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且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例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偶然荷载,在结构使用期间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其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例如爆炸力、撞击力等。,1.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荷载的代表值 荷载的主要代表值有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建筑结构设计时,对不同荷载采用不同的代表值。恒荷载标准值;活荷载根据设计要求标准值、组合值、频遇值 或准永久值;偶然荷载按建筑结构使用特点确定。,1.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荷载标准值加下角码K
23、表示,、。是荷载的基本代表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结构构件短期的变形以及抗裂或裂缝宽度时,都采用荷载的标准值;恒荷载的标准值:对结构自重,可按结构构件的设计尺寸与材料单位体积的自重计算确定。对于自重变异较大的材料和构件(如现场制作的保温材料、混凝土薄壁构件等),自重的标准值应根据对结构的不利状态,取上限值或下限值。常用材料和构件可参考附录。活荷载的标准值:其中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的标准值见附录采用。,1.3.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及其实用表达式,风荷载作用于建筑物的外表面,对建筑物的表面形成压力或吸力。风荷载的大小与房屋高度、房屋体型及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作用在房屋上的风荷载标准值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结构 概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55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