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报告与设计说明(终稿).doc
《某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报告与设计说明(终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报告与设计说明(终稿).doc(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部分 规划报告第一章 前 言11.1项目建设背景112规划编制过程11.3规划目的21.4规划任务21.5项目规划依据31.6项目规划建设期限4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62.1自然条件62.2社会经济条件92.3土地利用现状102.4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12第三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163.1指导思想163.2原则163.3规划目标16第四章 规划方案174.1规划标准174.2总体布局174.3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8第五章 投资规模205.1投资概算过程205.2投资内容205.3投资结构215.4项目分年投资计划21第六章 规划方案评价226.1经济效益分析226.2社会效益276.3生态
2、效益27第七章 项目实施措施297.1组织机构297.2项目管理制度297.3土地权属调整方案31第二部分 设计说明第一章 综合说明341.1绪言341.2水文341.3气象351.4土壤351.5工程任务和规模361.6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361.7施工361.8主要工程量371.9投资预算37第二章 设计基本资料382.1农业、气象382.2 水文392.3工程地质40第三章 工程任务及规模423.1工程任务423.2工程规模42第四章 水资源平衡分析434.1作物灌溉制度434.2需水量计算434.3可供水量计算444.4水资源平衡计算45第五章 工程设计465.1设计依据465.2工程
3、总体布置465.3农田平整工程设计475.4农田水利设施工程设计485.5电力工程设计535.6道路工程设计535.7农田生态防护林工程设计54第六章 施工组织556.1施工管理机构的建立556.2施工计划556.2.1土地平整556.2.2农田水利设施工程556.2.3施工交通运输556.2.4施工总体布置556.2.5施工总进度56附表 57附图59图1 *市土地整理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61图2 *市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图61图3 *市土地整理项目典型田块规划设计平面布置图61附件61附件 1 土地整理项目区预算说明书61附件2 土地整理项目区主要建筑物统计表61附件3土地整理项目区设计
4、图册(包括主要渠道和建筑物结构图纸设计要素表等)61第一部分 规划报告第一章 前 言土地开发整理是提高土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措施,也是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积极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对于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土地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开展*市土地整理项目工作,特编制本规划。1.1项目建设背景*市位于*省东南沿海地区,东临东海,隔*湾与玉环、洞头县相望,南隔瓯江与温州市相对,西接永嘉县,北临黄岩市,东北与温岭县接壤。*市土地整理项目位于*市乐虹平原沿海地带,该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率较高,后备土地资源比较少。经国土资源部审查,
5、*市土地整理项目被批准为2002年国家投资土地整理示范项目,项目区土地总面积2000.56公顷,涉及4个镇,41个村庄,投资规模为4128.46万元。通过对项目区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不仅可以增加耕地面积,而且对确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远景目标纲要的实现,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建设与吃饭的争地矛盾,实现*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12规划编制过程*设计院受委托从2002年3月中旬开始进行*市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和预算编制,历时近两个月,于2002年5月初完成规划初稿。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制订的有关土地整理的规范和规程,结合项目区的实际,
6、努力提高规划质量,使规划成果能达到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市土地管理局的密切配合下,项目规划设计组成员对项目区范围内的现有基础设施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实地勘察,并收集了*市及项目区内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林业、水利、相关规划、社会经济状况、各种图件资料等,经过内业整理,为项目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必要而详细的基础资料。整个项目规划编制程序如下:(1)准备阶段 设计组到实地进行踏勘,根据当地的实际和要求,制定了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确定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目标。(2)收集资料 按照技术方案的要求,收集了大量资料、图件和数据,以全面了解该项目区的土地利用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水利交通条件
7、、气象水文特点、自然灾害状况,以及现有的农田排灌设施。(3)土地整理潜力调查 用1:2000的项目区土地整理现状图,到实地进行土地整理潜力调查,查明项目区土地整理潜力的类型、数量及其分布。(4)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和预算编制 在资料收集和整理潜力调查的基础上,经室内数据整理和分析测算,编制规划方案,确定格田、道路、灌溉渠道和排水渠的位置、等级;确定产权调整方案;编制土地整理工程预算。(5)成果编制 编写规划设计报告初稿,绘制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图。(6)方案论证 将规划设计初步成果提交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论证,提出修改意见。(7)根据修改意见完善规划方案。1.3规划目的(1)通过对项目区田、水、
8、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产、稳产的标准农田。(2)完善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生产的稳定性。(3)改善和创造项目区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土地生态环境。(4)增加项目区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5)通过该项目实施,为滨海滩涂区开展土地整理提供示范效应,引导土地开发整理走向社会化、产业化的轨道。 (6)土地整理2000.56公顷,新增有效耕地达200公顷。1.4规划任务(1)分析项目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2)分析项目区土地整理潜力,合理安排项目区各项用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3)根据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水平、土地
9、利用现状分析、土地整理潜力调查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结果,确定土地整理目标和整理后土地利用方针;(4)根据项目区现有农田水利设施、道路和林带状况,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工程,确定土地整理工程量;(5)综合评价规划方案;(6)制定规划实施的相关政策和措施。1.5项目规划依据1.5.1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8)国务院颁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9)国土资发1998166号关
10、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10)国土资发199939号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11)国土资发199950号关于设立土地整理项目区的通知;(12)国家投资土地整理复垦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1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号)。1.5.2省级有关法律、标准、文件 (1)浙政发(1999)190号关于开展1000万亩商品粮基地建设的通知;(2)浙政办发(1998)91号关于鼓励开展农村土地整理有关问题的通知;(3)浙土法(1998)41号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管理的通知;(4)浙土发(1998)96号转发国土资源
11、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5)*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6)*省森林管理条例。1.5.3市县有关文件、规划、计划(1)*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2)*市石帆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3)*市蒲岐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4)*市乐成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5)*市天成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6)*市水资源调查和水利区划报告;(7)*省*县土壤志;(8)*市统计年鉴(1999年,2000年,2001年);(9)*市可开发水资源调查报告(讨论稿)1999年12月。1.5.4可行性研究报告
12、及评估意见(1)*省*市三万亩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市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电力等各相关单位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评估意见。1.5.5行业技术标准(1)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4)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6)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97);(7)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
13、.1-16453.6-1996)。1.6项目规划建设期限本项目规划建设期限为2002年6月至2003年12月。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2.1自然条件 2.1.1地理位置与范围*市位于*省东南沿海地区,东临东海,隔*湾与玉环、洞头县相望,南隔瓯江与温州市相对,西接永嘉县,北临黄岩市,东北与温岭县接壤。*市土地整理项目区东面频临*湾,南靠乐成镇中心区,北与虹桥镇、南岳镇接壤,涉及到*镇、*镇、*乡、*镇四乡镇的41个行政村,总人口6.24万人。项目区东西最大跨度为10.57公里,南北最大跨度为9.8公里。土地总面积2000.56公顷,有耕地总面积1542.53公顷。其中废弃宅基地10.16公顷、低利用园
14、地23.29公顷,废弃坑塘14.63公顷以及未利用土地200.63公顷,共计潜力248.71公顷。所在4个乡镇总面积157.69平方公里,2001年总人口22.8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7.80万人。项目区处于*市乐虹平原沿海地带,位于东经12042,北纬2814。2.1.2地形地貌项目区地貌类型为海积平原,属于乐虹平原的东部。区内地势平坦,一般在2.15.1米之间(黄海高程系),地势基本走向为西高东低。区内土壤肥沃,境内河网纵横交织,水陆交通方便。西干河、慎海河(乐涫运河慎海段)、东干河三条主干河呈南北走向,众多支河与之相连接。104国道、甬台温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公路交通便利,项目区内有部分机
15、耕路与104国道相通。2.1.3水文地质该项目区内平均降雨量为14001700毫米之间, 79月份台风活动往往带来暴雨、大潮,而且风、暴、潮交织在一直危害特别深重。项目区内径流时空分布与降雨量基本一致,多年平均径流深1047毫米,多年平均潮水位0.26米,最大潮水位5.55米(1994年8月22日),最低潮水位-3.49米。内河排水受潮水位影响较大。地下水按埋藏情况,自西向东由潜水逐步过渡到承压水,水网平原地区地下水位受地表水水位影响很大,洪水期几乎上下贯通,地表水位即为地下水位。浅层潜水为壤中含水,其给水度低,水质差,不能作为工农业及人畜饮用,104国道至天成沿海一带分布有深层承压淡水,砂砾
16、石含水层顶面埋深在地表100米以下,层厚1030米,23层韵律层,单井出水量在1000立方米/日以上,矿化度小于1克/升,水质良好,可用于生活及工业用水,年开采量为6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但不能过量超采。2.1.4 气候项目区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整理区多年平均气温17.7,多年日平均稳定通过大于0积温6480,大于10积温5350,年无霜期为268天,热量资源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二、三熟生长。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82mm,降雨的类型主要是锋面雨、台风雨和热雷雨,雨量充沛,但分布上不均匀,有两个多雨季和小雨季,深秋至初春(10月翌年2月)是个明显的
17、小雨季,另一个是盛夏七月小雨季:一是春末夏初56月梅雨期,占全年的22.5%左右;二是台风期(8、9月份)雨量最多,占全年的25.8%34.7%。该区盛行风向为春季东南东,夏季东南东,秋季西北,冬季西北西。表2-1 *站多年各月平均气象情况 月份项目123456789101112年平均气温(C)7.37.710.915.920.424.127.727.925.120.215.39.917.7最高气温(C)24.823.428.128.730.733.535.536.633.530.627.924.536.6最低气温(C)-4.8-4.9-0.80.410.015.920.519.213.03.
18、9-1.3-5.8-5.8平均相对湿度(%)75798185858886838176737581降水量(mm)47.676.3106.1148.3229.9219.2133.2216.5221.680.457.944.91581.9蒸发量(mm)62.255.874.588.7104.8106.1173.3178.2145.1128.698.269.812852日照时数(h)129.7107.0113.4115.1109.0113.6219.3227.1189.0175.6149.6141.217902.1.5 植被该市植被属亚热带针阔叶林带,由于砍伐,天然植被已大部分不存在。整理区主要种植粮
19、食作物,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分布大量的桉树、榕树、樟树等,道路两侧植有水杉、海提、河岸之侧种植木麻黄、杨柳护堤。2.1.6 土壤 该土地整理项目地处水网滨海平原,即发育汪海沉积母质上的水网滨海平原,属古海湾地形,是人工围塘修建挡潮堤坝后,加建了本区滩涂的成陆过程。滨海土壤形成之前,因受海潮周期性淹没或浸润的影响,成土地母质含盐量很高,一般为1.53.0%。但经人为围堤,修河道,海潮挡在堤外,海涂脱离了海水浸没,多年在雨水淋洗和经过改良土壤及各种农艺措施作用下,逐渐向脱盐发展,土壤从脱盐过程进入脱钙过程,其盐分明显下降,石灰性减弱。成土地年代先后从滨海向内陆,年令由小到大,脱盐脱钙和熟化作用逐渐
20、增强,越靠内陆,成土年代越久,受人类活动影响越深,土壤发育也越高,顺次分布着涂粘土咸粘土淡涂粘土淡涂粘田青紫甲粘田。全市第二次土壤普查和近几年土壤监测资料表明:整理区内104国道左侧(石帆镇境内)土壤属脱潜潴育型水稻土亚类青紫甲粘田土属,其土壤质地为轻粘土。该土种植水稻时间久远,成土时间长,耕作层养分含量比较丰富,目前种植作物有蔬菜、瓜果、水稻等作物。104国道之右乐成镇、蒲岐镇范围土地整理项目区的土壤属潴育型水稻土亚类淡涂粘田土属,其土壤质地轻粘中粘土。在自然雨水和灌溉、耕作的影响下,土壤已经脱盐脱钙淡化,含盐量均在0.1%以下。该土耕作时间100500年,已具备高产土壤的土体构型,土地层深
21、厚,养分贮备丰富,具备高产的潜力和基础。104国道两侧天成乡范围整理区项目土壤属淡涂粘田约占55%,属青紫甲粘田约占45%。表2-2 项目区土壤化学性质分布耕作层厚度PH有机质(%)全N (%)碱解N (ppm)速效P (ppm)速效K (ppm)石帆镇015cm6.06.63.384.920.200.2613122331050158乐成镇蒲岐镇015cm6.36.83.144.280.200.23129198310801802.1.7 自然灾害据有关资料表明,项目区历年自然灾害中以洪涝、台风风暴潮灾害影响最大,其次是寒潮和冷空气、干旱。由于该区处于平原河网,其水源主要来自上游山区和平原降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 整理 项目 规划 报告 设计 说明 终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54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