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溪河右线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
《朱溪河右线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溪河右线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编制依据1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J162-2002)。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J286-2004)。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J283-2004)。4关于发布(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的通知(铁建(2005)157号)。5襄渝线安康至重庆增建第二线朱溪河右线大桥施工图修改设计。6工地现场踏勘、自行调查工地周边环境及咨询有关公益单位所获取的资料。7依据本投标人的施工能力、现有机械设备、技术实力和类似工程施工实践积累的施工经验。8依据国家及陕西省及铁路有关施工安全、劳动保护、工地使用与管理、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法令条款及具体规定和技术
2、标准;尊重和保护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及行为贯例。二、编制范围及编制原则1本施工组织设计适用于朱溪河右线大桥。2编制原则:安全第一的原则: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当、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优质高效的原则: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既定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质量目标的实现。方案优化的原则: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确保工期的原则:根据合同工期要求,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程进度,搞好工
3、序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科学配置的原则: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实行科学配置,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机、物、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合理布局的原则:从节省临时用地、减少植被破坏、搞好环保、防止水土流失、认真实行文明施工等方面出发,合理安排生产及生活场地、房屋布局,做好环保工作。三、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本桥桥址地处川陕交界的大巴山山脉北部、秦岭褶皱系南缘,汉江水系任河西岸之中,低山河谷区。桥址所在地为朱溪河。地形主要为陡峭的坡面山地和山间狭小的深切“V”字型沟谷相连,多悬崖峭壁,地面平均自然坡度为2550。局部为陡崖
4、相对高差约130米,山坡有落石,河内有少量滚石,大量卵石。桥址处人烟稀少,安康端有毛坝关至瓦庙的公路通过,重庆端交通较为不便。 朱溪河右线大桥中心里程桩号YDK413+063全长287.10m,主跨128m,采用(72.85+128+72.85)m连续钢构跨越朱溪河。1#、2#墩嵌固基础位于朱溪河的两边陡峭的山坡上,地面平均坡度为2550,相对高差很大,地表为旱地及灌木覆盖;主要地层岩性:1#墩所处为灰质岩,表面强风化带约3m,属级软石,2#墩所处右侧斜坡地以灰岩和辉绿岩为主,厚度为03m,属级软石。斜坡缓坡地段主要为残积层粉质粘土,硬塑状,1020%的辉岩、页岩及辉绿岩碎石,角砾;桥址内不良
5、地质主要为岩溶,岩性以灰岩为主,岩溶为裸露型,结合地下水垂直分带性,局部历史上由于上层滞水水平运动,两岸标高504506米;桥址区辉岩地层中夹炭质页岩,地下水可能存在酸性侵蚀性,地下水侵蚀性表现离散性较大,施工时核查后使用。 1#墩桩号YDK412+999.00基坑底标高为:490.89,顶标高为505.89。结构尺寸为:92012001500;2#墩桩号YDK413+127.00基坑底标高为:482.21,顶标高为499.21。结构尺寸为:92013201500。周边为C30砼,内为C15片石混凝土。2设计技术标准表1 主要技术指标表项目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一综合指标1铁路等级级2设计行车速
6、度Km/h1403牵引类型电力二桥梁指标1桥面总宽m2桥涵设计洪水频率1/1003设计活载中-活载4纵坡10.33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本工程区属于川陕交界的大巴山山脉北部、秦岭褶皱系南缘,汉江水系任河西岸之中,低山河谷区。进口端为任河支流冉家沟,出口端为任河支流朱溪河。地形主要为陡峭的坡面山地和山间狭小的深切“V”字型沟谷相连,多悬崖峭壁,平均自然坡度为2550地质构造断层:嵌固基础区域内断裂较为发育,既有区域性的大断裂,也有局部性质的小断裂,岩体较破碎,裂隙发育灰岩及碎岩呈灰层状。因此在开挖时应比常规放坡系数略大一些。 节理:桥址区发育节理主要有3组,J1产状N3366W/6875NE,开度0.
7、515mm,延伸0.510m,节理面略粗糙;J2产状N1020W/4078SW,开度12mm,延伸315m,节理面较平直;J3产状N220E/7886NW,开度13mm,延伸26m,裂面较平直。 地震:该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 岩溶:桥台范围内岩溶弱发育,主要形式为小的溶隙及小溶孔等,在桥址2号主墩基础轮廓范围内有1m大小溶洞,桥址外有一大高8.55m的溶洞。 滑坡:桥址区内主要为浅表土层牵引式滑坡,分布于沟槽地段的斜坡地带。4.施工条件水文气象条件本工程区域属亚热带温湿型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8、降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为10001300mm,最大年降雨量为1683.2mm,79月份为雨季。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风速0.8 m/s,最大风速为24.3 m/s,最大积雪厚度为11cm。水、电及通讯条件水:本桥所在朱溪河,为常年流水,施工用水采用从上游截取,生活用水引山上的泉水净化后使用。电:本桥用电采用从毛坝关隧道出口高压线接进,在生产区安装1台450KVA变压器,可作为桥梁施工用电所需。通讯:工区内通讯条件较好,有移动通讯信号,另接入地方有线通讯网。交通运输条件铁路交通:工程区域有既有襄渝铁路纵贯其中。公路交通:有瓦庙至毛坝关公路连接至省道S310,道路为泥结碎石路面,环山绕行,路面窄,
9、多急弯,多处路段雨天易坍坡或塌方,道路维修工作量大,长、重车辆通行受限制,材料运输困难。桥梁地段只有山间小道相通,山高路陡,交通甚为不便。5.工程特点及技术难点运输道路条件差,机械、材料进场不便。工区地形条件差,引入线长;场地狭小,布置困难。本桥为高墩身桥梁,起吊施工难度大、危险性高。工期紧,任务重。6.主要工程数量表(设计图部分到位,工程量不完整)本桥桥墩台均均采用明挖基础,其中0#、3#台为扩大基础,桥台平面尺寸为10.28.2m;1#、2#墩为嵌固基础,1#墩平面尺寸为12.09.2m,2#墩平面尺寸为13.29.2m,基础高均为15m。1#、2#墩墩身型式采用变截面矩形空心墩,墩身高度
10、依次为68m、76m,具体工程量见表2。 表2 朱溪河右线大桥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分项目单位工程量一桥台(03)1台身C30混凝土m3603.82顶帽、道渣槽C40钢混筋凝土m3253台顶、支撑垫石、托盘m3101.24基础C25混凝土m32875钢筋制安t28.5二桥墩(1#2#)1C15空心墩填充片石混凝土m38242C30混凝土基础m32653.63C35混凝土墩身m35914.54C55混凝土墩身m3196.65钢筋制安t476.6三大临1便道(1#、2#墩用)项12便桥(2墩用)项13山体防护项1四、施工总体方案1.施工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分布XYNS-03标段工程范围内由中铁大桥局襄渝
11、二线安康项目经理部统一组织施工,项目部下设两分部,朱溪河右线大桥属一分部管辖。一分部共设有六个工区,负责本项目的桥隧施工,朱溪河右线大桥位于六工区内,一分部共设有四部一室,即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部、计财部和综合办公室,配合指导协调本项目施工现场的工作,具体负责本桥梁的施工管理及技术工作,下设三个桥梁施工作业队,负责本桥的为朱溪河大桥桥梁施工作业队。2.朱溪河右线大桥大临布置施工场地在本工区施工场地十分有限,在本着少用,最好不用农田的原则,在朱溪河右线大桥桥址右侧朱溪河的上游河滩侧面用浆砌片石砌筑挡墙,围砌出一块场地,用石渣回填,作为生产用地。详细布置见附图1:朱溪河右线大桥施工平面布置
12、图,主要临建设施面积见表3。表3 朱溪河右线大桥临建设施表序号名 称面 积()序号名 称面 积1水泥、外加剂库605油库152拌和站506钢加工车间1003木工房157电工及机修房504配电房258砂石堆料场130图2工区组织机构图见图工地负责人高永物质部王磊安 全 室徐道知技术部肖志伟调度蒋正国采 购 员:李小勇计 划 员:蒋正虎质 检 员:刘东阳安 全 员:梁红江测 量 员:王茂春技 术:赵振江试验员任宝国试 验 员:任宝国资 料 员:宋 磊施工作业队杨世寨施工道路根据1桥墩周边地势地貌,选取以安康方向挡土墙为起点,沿峭壁的内侧向毛坝方向以爆破为主挖掘机配合出碴的施工方法修筑便道至控制点D
13、2-42-7附近。便道结构为泥结碎石路面;路面宽3.5M-4.5M、靠山内侧设3030排水沟,防止雨水汇集冲刷路基边坡,确保安全。爆破施工开始前,首先确定危险区的边界,并设置明显的标志;为确保附近高压电线不被损坏采取须定向爆破、多次爆破、分层爆破、多循环等爆破方法施工,确保高压电线的安全;危险区边界设置岗哨,使所有通路经常处于监视之下。爆破前10分钟禁止车辆和行人进入,同时发出声响和视觉信号,使危险区域的人员都能清楚听到和看到及时撤离到危险区域以外。破爆后,爆破员按规定的等待时间后进入爆破点,检查有无冒顶、危石、盲炮等现象。如果有,及时处理,未处理前在现场设立危险警戒或标志。对滚落到现有公路上
14、的石渣和碎石及时安排挖掘机(或装载机)转运至规定的弃碴场,确保公路交通的畅通。2桥墩便桥(道):根据土质和现场地势,采取以挖掘机为主,爆破配和的施工方法顺毛瓦公路沿坡直下至朱溪河边,靠近2#墩坡面设挡土墙,墙脚填高0.8m后(也可保护挡土墙)修筑便道宽3.5m-4.5m可直接到达2桥墩基坑下,修建“之”字型便道至2桥墩墩顶,石碴顺滑至河床下游,汽车运至急需回填处;同时选取安康端挡墙至重庆方向跨径最小断面处修筑便桥。桥宽3-3.5m,采用50工字钢做桥梁,两边焊接安全护栏;重庆端桥头和桥中需采用C2O混凝土砌筑简易桥墩,安康端可直接利用挡墙加固后做便桥桥墩。混凝土拌和站在朱溪河上游靠近朱溪河右线
15、大桥的河滩地段,在回填的基础上设混凝土拌和站一座。砂石料场及外加剂库紧靠混凝土搅拌站,所有材料分开堆放,并插牌标明。3.施工用水、用电及通讯条件水:本桥侨址所在地朱溪河右线大桥,为常年流水,施工用水就近取用,在其上游设蓄水池,供生产区用。生活用水引山上的泉水净化后使用。电:业主已统一将永临电网全线拉通,本桥用电采用从毛坝关隧道出口及朱溪隧道进口接进,施工时在生产区安装1台550KVA变压器,可作为桥梁施工用电所需。通讯:工区内通讯条件较好,有中国移动、联通通讯信号,另接入地方有线通讯网。4.施工测量朱溪河右线大桥桥位处在朱溪河V形谷内,地势险峻,这给桥梁施工的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增加了很大难度。
16、为了保证全桥施工的平面、高程、线型等方面的精度,确保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必须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确的测量控制。施工前进行工程测量控制网的交接桩工作,然后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光电测距仪、钢尺等仪器进行精确三角测量,和监理工程师共同复核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准确性及精确度。确认控制网符合要求后,即对控制网点进行保护,并进行加密,建立健全本工程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做到桥梁、线路中心线、墩位里程点的准确无误。根据朱溪河右线大桥首级控制网的精度等级,结合桥墩位所需的交会条件要求,合理安排岸上控制点的位置,尽可能地使各墩位交会角在90左右,利用全站仪测设的方法,精确得出控制点的坐标值,主要的测量技术要
17、求数据参照表4。表4三角测量的技术要求等级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起始边边长相对中误差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测回数三角形最大闭合差()DJ1DJ2DJ3二等3.01.01/2500001/12000023.5三等2.01.81/1500001/70000697.0高程控制测量应符合下表的技术要求,首级网控制和高程网加密可按三等水准要求执行。水准测量的等级、精度、限差应符合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表1.0.7的规定。表5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公里高差中数 误差(mm)水准仪型号水准尺观 测 次 数往返误差、符合或环线闭合差(mm)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W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二等12D
18、S1因 瓦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4L0.5三等36DS1因 瓦往返各一次往一次12L0.5DS3双 面往返各一次施工测量必须有两人以上相互检查校对并填写和检查核对测量记录。复测及施工所用测量仪器在开工前应送有资质机构进行检定,拥有有效检定证书后再投入使用,以确保施工的正常开展。测量规范本项目主要依据的测量规范如下: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BJ041-2000);控制网的复测平面控制网复测采用设计单位布设的控制点,按原网形原精度复测。控制网的复测采用
19、GPS静态定位技术来完成。GPS外业数据采集完成后,用相关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并将平差结果与设计院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确认其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后方可作为放样的依据并在后续工程中使用。如有较大差别,需上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共同协商解决。应用GPS方法进行控制网复测,其作业方法和观测精度按铁路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BJ066-98)的规定执行。高程控制网朱溪河右线大桥高程采用85国家高程系统。高程控制网的复测利用精密水准仪,将沿岸的水准点进行联测并闭合。用S1级精密水准仪按三等水准测量来进行,其测站观测精度执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规定。水准测量的外业数据经水准网平差并确定无
20、误后使用。控制网的加密为了保证加密控制网的精度和控制点的密度,我们首先进行GPS首级控制网的同等精度的复测,然后进行加密点的布设,利用岸上部分首级控制点和加密点组成施工控制加密网。 所有参加测量的仪器设备均按有关计器器具检测规定进行检定,各项检定指标均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a.数据处理要求:数据解算采用精密星历,并加入气象数据,采用测量软件进行基线解算,再在84坐标系下进行自由平差,得出各未知点的84坐标,然后在施工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下进行约束平差,得出各未知点的平面坐标。平面加密网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与设计采用的坐标系统相同,其精度应达到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b.基线的复测为了保证GPS网的
21、测量精度,在两岸各选择一条可通视的基线边进行距离测量,作为GPS网的检测边,采用LeicaTCA1800,按照测规要求进行施测,同时加入温度、气压、倾斜和投影等各项改正,通过精密测距对GPS基线边进行检核。岸上三等水准加密。根据桥区高程控制网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高程控制点的加密,其精度应达到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规定的三等水准精度,测区的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施工测量方案基础施工测量基础施工阶段的施工放样主要是进行基坑、墩的平面控制。而基坑、墩定位测量的内容就是准确地定出基坑、墩的中心位置和它的纵、横轴线。本桥段共4个桥墩台,基础包括明挖桥台基础、嵌固基础两
22、种形式,墩身为带有一定坡比的空心墩。a.嵌固基础沉降观测基坑施工完毕后,即将水准点引至各承台顶沉降观测点上。水准点的引测可用三角高程法,采用对向观测按照有关规范来完成。这些沉降观测点,还是墩身施工中高程控制的依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予以妥善保护。沉降观测点一般埋设在承台的四个角上,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观测,以掌握地基的稳定性、桥梁的安全性及指导后期的施工,所以保证其精度非常重要。基础施工完毕进行联测,对高程点、基坑控制点进行精确定位,并将结果报监理部门审核。桥台施工测量平面控制:在基础施工完毕以后,桥台的测量主要是控制其十字轴线,依靠常规测量手段即可达到,每施工一层,即进行平面控制测量一次,以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朱溪河右线 大桥 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53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