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doc
《日常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常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doc(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日常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是学院生存发展的基础。良好的教学组织管理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为做好教学组织管理工作,切实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定。一、教学组织管理工作内容1、教学基本文件的执行与检查;2、教学基本运行管理;3、实践教学管理;4、教学检查与教学工作评价。二、教学文件的执行与检查1、教学基本文件(1)教学基本文件是教学工作的蓝图和依据,教学过程必须围绕教学基本文件展开。教学基本文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为人才培养模式、规格设计即专业培养方案;第二为教学内容、方法设计即课程教学大纲;第三为课堂教学组织设计即教案、讲稿和教学日历。(2)专业培养
2、方案是所有教学基本文件的核心,是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总设计,其他教学文件都必须围绕该文件展开。(3)课程教学大纲是对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各门课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内容的措施要求的设计,是教师授课必须遵守的法规性文件,授课内容必须围绕教学大纲展开。(4)教案、讲稿和教学日历是授课教师个人所应用的授课文件,必须围绕教学大纲设计。2、教学运行科负责组织落实培养方案的实施,根据培养方案(包括经批准调整后的方案)中的教学进程安排每学期各教学单位的教学任务,并根据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情况编排课表,保障教学有序进行。3、任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和精选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好教学各个环节;教研室
3、应对任课教师执行教学大纲的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大纲的执行;教务科也应通过各种形式对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了解。4、教案、讲稿、教学日历是教师执行教学任务的具体计划。按照相关教学管理规定,由教师本人进行控制,教研室、教学运行科应对其规范化程度及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三、教学基本运行管理教学基本运行管理包括教务管理、考务管理及学生学籍管理,由教学运行科相应岗位管理人员负责。1、教务管理教学工作应有计划、有秩序地安排、落实,由教务科制定学期课表,发给各任课教师,作为教学工作具体运行的基本依据,各教学人员应严格执行,以稳定教学秩序,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证。教学调度(调课、停课及教室等)应根据有关规
4、定进行,全院各级组织及个人都应自觉按章办事。任课教师应认真执行有关的教务规定,凡是不能按时、按质完成教学任务者,以未完成培养方案对待。2、考务管理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各教研室、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都应予以重视。教学运行科组织制定各门课程考试安排表,各教研室、教师根据考试安排表进行考试工作。教师、学生均应遵守课程考核的各项规定,保证课程考核成绩的真实、有效性,以使考核真正起到检查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3、学籍管理教学运行科应对学生的入学资格、在校学习情况及毕业资格等进行严格的检查、考核和管理。学院制订并严格执行本校的学籍管理办法,建立学籍档案。在日常学籍管理中应重点管理好成绩表和
5、学籍卡,做到完整、准确、规范、及时。每学期末及下学期初对学生学籍进行集中处理,根据学生学籍变动情况编制学生名册。学籍管理工作应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四、实践教学管理1、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由实践教学科管理岗位人员负责组织管理、监督落实。2、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都要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指导书、执行计划和方案,并进行严格考核。3、各教学及相关部门应遵守实践教学管理相应制度,积极探索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拓展实践教学基地的方法和途径,最终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五、教学检查与教学工作评价1、教学检查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学院应坚持经常性的、多
6、种形式的、随机性的教学检查,及时了解教学情况。要加强对教学信息的管理,建立通畅的教学信息采集、整理和反馈渠道,使检查真正成为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院各科室都应积极组织、参与教学检查,从不同角度了解教学工作各方面的情况,认真对待检查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体现以教学为中心、服务教学一线的理念。2、教学工作评价教学工作评价是一种宏观调控教学工作的手段,学院领导、各科室、教职工都应予以重视,真正理解评价工作的意义,积极参与,坚持“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原则。要认真学习、研究评价理论,逐步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目标,有重点地开展周期性的评价工作。要坚持教学工作评价的经常化和
7、制度化,通过评价,面对现实,寻找差距,积极整改,搞好建设,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工作分委员会条例第一条为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院成立教学工作分委员会。第二条教学工作分委员会是在院长领导下,对学院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审议、评估、咨询、指导的专家组织。第三条 分委员会工作职责1、研究学院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提出建设和改革方案;2、审议和论证学院的教学改革方案、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等,并学院批准后实施;3、审议学院的专业、师资队伍、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教学基本建设规划并指导其建设;4、指导学院内部的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监控,对各教学部
8、门的教学与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5、论证新增专业,审议校级教改立项、教学研究成果、校级精品课程、校级品牌专业、校级优秀教学质量奖等,并向学校推荐上报省级以上的教改立项、教改成果、教学奖项、精品课程、品牌专业等;6、监督和检查院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教学运行情况。第四条分委员会人员组成1、分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委员若干名。主任委员由院长担任。2、委员一般由有较高学术水平,治学严谨,热爱教学工作,有较丰富的教学或教学管理经验的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组成。第五条院教学工作分委员会会议应有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委员出席,其决策结果方为有效。第六条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下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教学运行
9、科长担任,负责院教学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教 学 工 作 规 范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全体教师的工作责任心,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使全院的教学及管理工作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第一章 教师的修养 一、教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二、教师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及学校、学院各项规章制度,品行端正,作风正派,严于律己,教风严谨,文明礼貌,语言净美。三、教师要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刻苦钻研业务,积极承担教学任务,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严谨治学,勇于创新。四、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
10、不断学习和接受先进教育观念,努力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章 开课与任课条件一、教师任课资格(一)教师岗位培训1、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应参加相关的岗位培训班,学习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大学教学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课程。获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者,方有担任教学工作的初步资格。2、每年新进校的教师均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岗位培训,学习学校有关规章制度,了解教师的工作职责、义务及规范。经培训合格者方可受聘上岗。(二)凡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获得硕士学位,其他人员担任课程主讲应根据人事处教师任课资格审批暂行规定履行审批手续。(三)对新开课教师或以往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
11、,拟安排课程教学任务时,教研室必须向院主管领导申报,说明其所具备的条件及教研室对保证教学质量所要采取的措施,经批准后方可予其以教学任务。二、教师开设新课条件1、教师对这一学科领域做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工作,并积累有一定数量的相关资料;2、提出合格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计划、方案;3、开设新课的教师应提前一学期向教研室提出申请,由教研室组织试讲,经同行教师评议认为已达到开课的基本要求,教研室主任批准后报院,主管教学的院长审定后,报教务处备案,并安排其承担该课程的讲授任务。三、开课前的基本准备1、有符合要求的教学大纲,没有教学大纲的课程,不予开课;2、每门课程必须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由教研室研究和讨论慎重选
12、择或编写教材,必修课教材由院长批准,选修课教材由教研室主任批准。教材要求符合培养目标,具有体系和内容方面的科学性、先进性;体现学习对象的层次特点和学校实际特点,具有实用性;3、任课教师还应明确与教材相匹配的中外文必读书目、辅助教学用书和参考资料,精选练习题和思考题,以便于学生课外学习。第三章 课堂教学工作规范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学生系统地接受知识,相应地构成学科体系的基础,教师应通过开阔的、系统的、严谨的、连续的方式组织教学,完成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统一任务。 一、备课 1、有教学小组的要坚持小组集体备课制度,以更好地发挥集体智慧和协作精神,统一教学基本要求和进度; 2
13、、任课教师须阅读研究专业培养方案,明确所授课程在课程结构体系中的地位、作用、目的和要求; 3、任课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教育目标、内容范围与结构,以及教学法要求;教师必须严格执行教学大纲,不得对其基本内容作变动;不得随意变更教材; 4、任课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大量阅读参考文献资料,抓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各章节基本要求,明确重点、难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要注意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科发展和实际应用的需要; 5、 任课教师要做到四个了解,即:了解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了解先修课程教学情况、了解后续课程需要和安排、了解教学班级学生的总体情况和学习基
14、础,以处理好课程衔接,减少重复,提高课时效益和学生学习的兴趣;6、任课教师要按照大纲要求,根据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安排教学进度,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确定对优异生和差生的个别辅导方法,并填写教学日历。教学日历填写一式两份,开课前送教研室主任审批。审批后的教学日历一份交到教研室以备检查;一份任课教师自留,以备执行课程结束后,再交到教学运行科。7、任课教师要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在开课前应至少完成课程教案的1/3以上内容;8、课程教学相关人员要一起讨论、研究各教学环节(讲授、习题课、讨论课、实验实践等)和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具、挂图、电化教学等)的相互配合要求,并通过预做、预演、预展等共同加
15、以落实;9、任课教师于每次课前应写好教案。教案作为教学实施的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本次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讲授内容提要、重点、难点及其阐述或解决方法,教学手段和方法、实施步骤、教学后记等。二、课堂讲授1、开课伊始,教师应以适当方式作自我介绍,以增进师生之间的联系和了解;并应扼要介绍本课程教育目标、基本内容和基本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课程考核的方式与安排,考勤方法及基本要求等。 2、按照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及教案精心组织每次课,教学内容充实,反映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新成果、新进展,有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同时,注重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3、讲求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要注重目的和实际效
16、果,理论联系实际,承上启下,注意背景知识的介绍;注重因材施教,积极采取启发式教学,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致力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寓科学思想方法论于教学之中,努力形成自身教学特色。4、讲求授课艺术。讲课纯熟,思路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循序渐进;概念准确、分析深刻、论证严密、逻辑性强;重点突出、难点讲透;语言规范、清晰准确、精炼流畅、表达得当;板书工整、图文醒目;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教学手段运用得体。力戒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寓美的教育于教学之中。5、做好课堂管理工作。任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秩序的第一负责人,应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学风,端正学习态
17、度,遵守学习纪律;任课教师要敢于管理,要求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及时制止违纪现象;要严格执行上课初始学生起立、师生互致问候的制度和学生考勤制度,对缺勤学生给予必要的教育;并及时与学生所在学院主管学生工作人员、班主任沟通,共同做好学生工作。寓学风教育于教学之中。三、习题课1、根据课程性质设计习题课的基本结构,习题内容侧重于课堂讲授的新概念、新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选择综合性强、能开阔思路的典型题目,旨在帮助学生独立思考,掌握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学生个别差异。2、习题课一定要有准备地进行,担任习题课的教师要充分备课,写好教案。3、注意培养学生严密、严谨的科学作风,对计算、
18、绘图、制表、使用手册、查阅和引用资料等方面要严格要求。4、设辅导教师的课程,习题课教学任务一般由辅导教师承担。四、讨论课1、课堂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形式,旨在加深和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2、须预先做好准备工作。任课教师要对讨论课有明确的目的要求,选题方向和原则;预先根据课程基本理论的重点问题,拟好并向学生预发讨论题目、明确讨论的目的和要求,指定学生需要预做的内容,启发学生做好发言提纲。3、采用适当方式方法,努力创造发挥学生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条件,精心组织课堂讨论,并做好讨论小结。4、设辅导教师的课程,讨论课教学任务可由辅导教师承担。第四
19、章 课外指导 课外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必要补充,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一、课外作业1、课外作业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正确的思想方法,消化、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必要环节。批改作业则是了解教学效果、以便及时改进教学的重要环节。 2、各门课程要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及培养方案所安排的该课程课内外学时比例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师预做的基础上,布置相应的作业量。作业内容既要密切联系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又要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分析能力;作业量既要促使学生抓紧时间完成,又要防止学生负担过重。 3、教师检查批改作业要及时、细致、认真
20、、严格。对布置给学生的思考题和为培养学生解题技能及熟练程度的练习题,可通过课堂提问、抽查作业本等方式进行检查;对加深概念理解、培养能力又必须完成的基本作业,要全部按时收齐、全部批改;对学生自行增做的作业,可酌情批改。 4、设辅导教师的课程,作业的批改工作由辅导教师承担,但主讲教师也应批改部分作业以了解教学情况。 5、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要指出作业中的错误并督促学生自行纠正,要有适当措施检查其纠正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错误,要及时予以解答、辅导。 6、学生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要记录在学生学习情况记录表上,作为学生参加课程期末(结束)考核资格及课程考核成绩的依据之一。对不按时完成作业者
21、要督促其限时补做,对抄袭他人作业及作业不合格者要认真记载并及时给予批评,令其重做。未补齐作业及无故缺交作业超过布置作业量者,按照课程考核工作规范、关于考试管理的暂行规定,取消其参加课程期末(结束)考试资格,该门课程考核成绩以不及格论处。 7、教研室(或系)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期中与期末应抽查学生的作业,以了解教与学的情况。二、辅导、答疑 1、辅导是教师面对面帮助学生自学的一种必要方式,通过质疑、答疑等形式,继续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作为对课堂讲授的重要补充。 2、各门课程都要有辅导答疑环节,辅导答疑要定时间、定地点、定教师,并向学生公布。 3、设辅导教师的课程,辅导、答疑工作由辅导教师承担,但主
22、讲教师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答疑,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4、任课教师要做好辅导准备,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设想如何答疑、如何指导的方案,做到胸有成竹。 5、辅导答疑一般以个别答疑为主;对共性问题也可以进行集体辅导。 6、在辅导答疑时间内,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质疑,尤其是对一些提问欠主动、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进行质疑,并多加个别指导。 7、教师应注意在辅导答疑过程中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以积累资料、总结经验,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三、课外学习指导1、 指导学生制定自学计划,阅读有关书籍、资料、参加有助于教学的实践活动(实验、上机、竞赛、科学研究与发明活动等)。2、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规律和科
23、学的学习方法。3、 开展有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第五章 实践教学一、实验(一)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任务是使学生学会运用实验手段(自然科学手段),获得知识,从而加深理解知识内涵和扩大知识外延,受到实验基本技能(操作、测试、计算、绘图等)的训练,培养科学实验能力,养成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和劳动态度。(二)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及培养方案的整体优化出发,设置课程实验或独立的实验课,并科学合理地确定该课程实验培养目标,拟定实验教学大纲,保证其达到在不同类别、年级、层次、阶段的具体要求。实验教学体系的确定和组织实施时,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单项实验到综合实验,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日常 教学 组织 管理工作 若干规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52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