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台湾博物馆的原住民数位典藏.ppt
《国立台湾博物馆的原住民数位典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立台湾博物馆的原住民数位典藏.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原住民數位典藏,李子寧(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組組長),國立臺灣博物館的臺灣原住民典藏,國立臺灣博物館人類學門現有典藏品38,860件,其中包括臺灣歷史、民俗文物15,572件、臺灣原住民文物6,694件、南洋地區文物2,355件、史前考古遺物9,562件、世界各國貨幣4,627件、北美洲印地安文化文物48件。其中,臺灣原住民文物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批典藏。淵源自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的收藏,入藏年代約自1900至1930年間,可說是是臺灣目前收藏年代最早的原住民文物。至國民政府時期,接收了台東鄉土館典藏之原住民文物1300件,民國53年間再接收台中州立教育博物館之原住民文物176件
2、,這些橫跨日治時期全期的原住民文物,再加上臺灣省立博物館時期的購藏品,構成了堪稱目前臺灣地區最完整、且具歷史意義與研究價值的原住民文物典藏。,藏品特性與意義,年代:大部分藏品無絕對年代,但大體而言,藏品代表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臺灣原住民的傳統文化。特性:典型的民族學收藏,反映早期民族學的理論方向,也隱含殖民的背景。,藏品類別,類別:本館原住民藏品計12大類,其下又有若干次類別。整體而言,幾含蓋各類型傳統工藝與物質文化單元,系統完整,其中以服飾類、生活雜器、武器數量最多。,族群分佈,藏品含括原住民所有族群,其中尤以泰雅、排灣、達悟特別完整。另外,平埔族群物質文化收藏也是一大特色。,臺博館原住民
3、收藏的數位化,自民國93年起,分年分族進行藏品數位影像拍攝、後設資料建置。至今已完成8個主要族群,累積數位影像12,232筆,後設資料5,653筆,專題網站2個,資料庫系統2個。,後設資料,文物後設資料之訂定:與文物數位化同時進行。主要參考:DC、CDWA、CIDOC與國內單位如民族所、故宮。特色:基於典藏管理與紀錄文物歷史之需要,因此相關欄位較複雜。,藏品分類架構的制訂,服飾:A1 服裝、A2身體裝飾、A3服飾配件、A4帽履、A5雨具、A6化妝、A7其他生產工具:B1農具、B2漁具、B3畜養、B4紡織、B5鍛冶、B6製陶、B7工具製造、B8水利、B9其他宗教信仰與儀式:C1儀式用具、C2祭儀
4、服飾、C3占卜用具、C4紋面(身)用具、C5民間知識、C6其他飲食調理:D1食具飲具、D2加工保存、D3調理烹飪、D4食物、D5其他居處生活:E1家具、E2寢具、E3照明用具、E4清潔用具、E5其他F.屋舍建築:F1建築構件、F2建築裝飾、F3其他交通運輸:G1舟車、G2搬運用具、G3其他武器防禦:H1刃器、H2弓弩、H3投射武器、H4火槍及配件、H5防禦護具、H6其他商業交易:I1計量、I2契約、I3貨幣、I4交易品、I5其他工藝藝術:J1 陶器、J2雕刻雕像、J3工藝品、J4其他娛樂玩具:K1陶偶、K2陀螺、K3其他樂器:L1吹奏樂器、L2弦樂器、L3敲擊樂器、L4其他嗜好品:M1煙具、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立 台湾 博物馆 原住民 数位 典藏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52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