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井基础施工方案.doc
《挖井基础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井基础施工方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挖井基础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跨xx国道特大桥共有三处挖井基础分别是33#、34#、35#墩基础,对应桩号分别为DK473+339.02、DK473+379.87、DK473+443.87。其表层有少量的杂填土及粉质粘土,下部岩层主要为花岗片麻岩 0=4001500Kpa,基础开挖深度为78m,根据施工图纸,设计地基持力层0=8001500Kpa,本桥范围内地下水无侵蚀性。主要施工任务包括基坑开挖、基础护壁、基础混凝土浇筑及基坑原状土回填。主要工程量见下表:主 要 工 程 量 表项 目单位工程量备注石方开挖m33405基坑回填m31523原状土基础混凝土m31492.5C30护壁混凝土m3265.
2、5C30钢筋制安t12.235临时工程施工布置2.1组织机构跨xx国道特大桥33#、34#、35#挖井基础由四工区水电一局桥梁二队负责施工。2.2施工便道33#、34#、35#基础为跨xx国道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段桥墩基础,挖井基础在新xx国道两侧,施工便道已经贯通,施工交通方便, 满足施工生产需求。2.3施工用电跨xx国道特大桥临时用电已经接入现场可以使用,同时现场配备30kw柴油发电机,以备应急供电。2.4施工用水施工用水主要为混凝土拌和用水及混凝土养护用水,拌和用水采用ZSD-12#混凝土拌和站自来水提供,站内配备50m3水池。现场配备一辆洒水车经常性洒水,防止扬尘。2.5拌和站根据工
3、程施工进度计划和混凝土用量考虑,利用ZSD-12#混凝土拌和站为供应挖井基础混凝土。3沉降及变形观测沉降及变形观测网的测量设计方案严格按照设计、规范以及有关文件要求进行。挖井基础观测标埋设符合京沪桥通-32。3.1桥墩台沉降观测的设置和测量精度(1)沉降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1mm。(2)观测标的设置依据铁三院桥涵沉降观测标构造图(京沪桥通-32)具体设置情况如下:a隔墩埋设进行变形沉降观测。b在承台上布置2个临时观测标,观测标-1位于底层承台左侧北京方向角上,观测标-2位于底层承台右侧上海方向角上。c根据施工图纸及跨xx国道特大桥总体沉降观测标埋设设置,仅34基础底层埋有2个沉降变
4、形观测标。依据铁三院桥涵沉降观测标构造图(京沪桥通-32),挖井基础的埋设位置见下图:基础沉降观测频次见下表基础沉降观测频次表观测阶段观测频次备 注观测期限观测周期墩台基础施工完成/设置观测点,进行首次观测墩台混凝土施工全程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承台回填时,测点移至墩身或墩顶3.2观测标其他要求观测标的材料、型号及点之记的标注,严格按照铁三院桥涵沉降观测标构造图(京沪桥通-32)要求进行。4基坑开挖4.1开挖准备(1)施工前组织作业队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方案交底,根据挖井基础施工特点及内容学习相关规范规程。(2)根据地质条件、施工要求及安全环保要求,结合现场情况确定防、排水等措施。(3) 根
5、据施工及规范要求,应对高程控制点与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核。经核实无误后针对现场地质情况、原地面高程及基底高程对33、34、35基础进行施工放样,并钉边桩控制。4.2基坑开挖挖井基坑开挖前进行开挖边线复核测量。确定测量无误后,采用推土机进行表土剥离,剥离的表层土体由装载机装15t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弃碴场。并在距基坑开挖边线外50cm设置截水埂,以防止外来水流入基坑内部。基坑开挖采用反铲进行分层开挖,开挖边坡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执行。坚硬岩层采用冲击锤开挖,局部人工用风镐进行处理,基坑开挖在4.5m以内时采用反铲直接出碴,装15t自卸车运至弃碴场,坑深超过4.5m采用卷扬机配和人工出碴,装载机装15t
6、自卸车运输至路基填筑现场或弃碴场。基坑有水时,在基底中间设集水坑,集中将水排出坑外,保证工作面处于干燥环境下施工。基坑开挖78m,距xx国道较近,为不影响xx国道车辆通行,采取垂直开挖方式,为保证边坡稳定,挖井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方式对基坑边坡进行防护。为保证设计结构尺寸,基坑开挖时较设计结构边线扩挖30cm,坑深3米范围内采用20cm厚C30钢筋混凝土护墙对边坡进行支护,并保证护墙上部露出原地面30cm作为截水埂,以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兼做挡碴墙防止地面碴料滚入基坑,对坑内施工人员安全造成伤害。采用冲击锤开挖时,每下挖1m出碴结束后,立即采用20cm厚C30钢筋混凝土对边坡进行防护,护墙的
7、厚度及配筋不变,但为保证护墙的整体性,同层护墙四周混凝土须整体浇筑,不同层护墙上下搭接5cm。护壁形式、尺寸及配筋等见挖井基础配筋图。开挖至基底预留20cm保护层,保护层采用风镐开挖至设计高程,基底出碴结束后找设计地质工程师现场确认。基础现场确认后,找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资料完善后,立即浇筑一层50100mm厚混凝土垫层,垫层强度符合规范要求后进行基础砼施工,避免基底外露时间过长而降低地基承载力。5钢筋制安钢筋在加工厂集中按照施工图纸统一下料制作成型,按部位、级别、规格分批架空存放在仓库内,并分类设立标牌,达到文明施工标准。钢筋在运输、存储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避免压弯变形等,钢筋采用
8、平板汽车运输到施工现场绑扎,装卸钢筋时不得从高处抛掷。钢筋安装时,钢筋的位置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符合施工图纸要求,钢筋与模板之间采用混凝土垫块支垫,垫块的强度、密度高于本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密实度,垫块错开、分散布置,并不得横贯保护层的全部截面,垫块分布按规范要求执行。绑扎和焊接的钢筋骨架,在安装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得变形、开焊或松脱现象。安装钢筋骨架时,不得倾斜、扭曲,不得变更保护层的规定厚度,钢筋安装完成后,进行检查,做好验收记录并妥善保护。钢筋加工及安装允许偏差符合下表规定。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 号名 称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L5000L50001受力钢筋全长1020尺 量2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施工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49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