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砌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
《干砌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砌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干砌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FHEC-QH-17-20071 适用范围 干砌是不用胶结材料,仅靠石块间的摩擦力和挤压力及自身重力互相作用使砌体的砌石相互咬紧的施工方法。由于它不用砂浆胶结,坚固性和整体性较差,施工比较困难。 干砌工程适用于边坡坡面、坡脚一般工程防护和冲刷防护,干砌片石盲沟、泥结碎石路面手摆片石基层、石料充足地段填石路基外侧干码片石边坡及干砌片石下挡墙等。 本标准主要指公路干砌片石护坡、干砌块石挡土墙,与砂浆工程工艺标准、浆砌工程工艺标准配合运用。干砌片石一般有单层铺砌、双层铺砌、编格内铺石等三种形式。2 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 2.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
2、TG F10-2006)。 2.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2.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3.1.1 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地形、地貌及水文资料,编制干砌片、块石单项施工组织设计,向工班组进行书面的一级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3.1.2 选择合适的片石及块石抬运方式,推荐的抬运方式有搭设梯步人工背运、设置简易滑道卷扬机抬运。 3.1.3 施工放样:测定要砌筑部位的中轴线、高程水准点后,在砌筑部位四周撤出基础开挖灰线。放样完毕后,办理驻地工程师
3、复核,签认手续。 3.1.4 基坑开挖到位后,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查,进行基底处理和基坑验收,基础施工前再次进行测量复核。 3.1.5 片、块石砌筑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操作、安全三交底,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和身安全。 3.2 机具准备3.2.1 挖掘设备:以挖掘机为主,以人工为辅助,配备铁锹、镐、钢钎等。3.2.2 提升设备:钢管、扣件、木板、慢速卷扬机等。3.2.3 砌筑工具:手锤、凿子、双刃斧、齿斧、木锤、小撬杠、准线、线锤、墨斗、量尺、角尺等。3.2.4 安全设备:安全帽、安全护栏等。 3.3 材料准备 原材料如片石、块石等,由持证材料员和试验员按规定程序进行检验,确保其原材料质
4、量符合相应标准。 3.4 作业条件 3.4.1 施工前场地应完成三通一平。场地规整,完成临时排水系统,临时电力线路及漏电开关等安全设施准备就绪。片石、块石及施工部位等标牌、标志应清楚齐全。 3.4.2 施工作业人员要求:应由工长或现场技术人员对操作工人进行培训、技术、安全交底,做到熟练掌握片、块石搬抬运、砌筑等技术,要有应对安全紧急救援措施;操作人员要保持稳定。 4 施工操作工艺 4.1 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地基承载力检验基坑验收(处理)片、块石砌筑填缝干砌片、块石成品检测、验收。 4.2 操作方法 4.2.1 测量放样 4.2.2 基础开挖 4.2.3 地基承载力检测 如路堤、路肩下挡墙
5、等有地基承载力要求的,基坑开挖到高程后必须进行地基承载力检验,地基承载力要求在0.3MPa以下的可采用轻型触探仪,在0.3MPa以上的需采用重型触探仪进行检测。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的,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进行变更处理。 4.2.4 基坑验收(处理) 经检测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如有要求),测量人员对基坑高程、轴线进行复核,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有相当一部分干砌片石护坡的基础采用浆砌。 4.2.5 片、块石干砌施工 1)按基底规定在检验好的基坑内进行基础干砌施工。 2)砌筑方法 (1)试砌:将片石在基面或接触面上试砌,找出不平稳部位及其大小;再用手锤敲去较尖凸部位,但不要残留薄片及断裂
6、松脱石块。 (2)砌垒:翻开片石,在不稳定部位用大小适宜的小石块垫实,然后翻回片石。如位置不当,可用小撬棍或凿子拔移,并用手锤敲击,使片石坐稳。 (3)填槽塞缝:用大小适宜的石块,以手锤敲击填实缝隙,务使砌石稳固。当下层砌完后,再砌上层。 (4)石块尺寸须符合规格要求,片石要尽量大,很薄的边口须敲掉,露面石须稍加修整。铺砌时大面朝下,应自下而上分层进行,采用“丁”、“顺”、“楔”,使片(块)石间嵌挤紧密,空隙处应用大小适宜的石块填塞紧密,但不得在一处集中填塞小碎石,以免影响墙身稳定。要考虑上下、左右间的接砌,应将面石的棱角修整,以利砌筑和美观。 (5)分层干砌时,应于同一层的每平方米面积内干砌
7、一块值石,以便上、下层咬接。干砌顺序应先外后内,并要求外高内低,以防石块下滑。 (6)干砌挡土墙当墙的高度较大时,最好用块石砌筑。当墙高超过5.0m或石料质量较低时,可在墙高中部,设置厚度不小于500mm的浆砌水平层,以增加墙身的稳定性。 (7)干砌片、块石应分层、分段砌筑。分段位置应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 (8)干砌片石边坡防护施工完成后,及时在坡面上洒一层砂等细料,用扫把清扫使细料填塞砌缝,防止雨水将边坡掏空造成边坡塌陷。必要时可对干砌片、块石砌体外露面统一进行勾缝。 4.3 重要注意事项4.3.1 干砌片石护坡,当边坡为粉土、砂等容易被冲蚀的土质时,应在干砌片石下设不小于0.1m厚的碎石
8、或者砂砾垫层。4.3.2 干砌片石护坡时,片石应垂直坡面立砌。5 质量标准 5.0.1 施工前应对原材料进行检查,并有合格签证记录。同时对施工程序、工艺流程、检测手段等进行检查。 5.0.2 施工过程中应对地基承载力、砌筑等全过程进行检查。 5.0.3 砌体砌筑质量标准必须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表6.2.2-2、表6.10.2-2的实测项目。它包括干砌挡土墙、干砌片石等分项工程。6 成品保护 施工过程中应妥善保护好场地原始放样的水准点。7 质量记录 7.0.1 原材料(片、块石)进厂检验报告。 7.0.2 测量放样及复核记录。 7.0.3 砌体
9、施工记录如下(或按监理工程师给定表格填写):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班组: 工程负责人: 基地土质情况: 砌筑部位: 砌筑方法: 厚度: 砌体尺寸(m):设计: 实际:8 安全、环保措施 8.0.1 砌体基坑开挖时,要随时掌握土体情况,采用分段跳槽方式开挖,或砌筑工作紧随开挖工作面,不留间隔空隙,避免基坑或坑壁坍塌。 8.0.2 检查好电路,设置漏电保护开关,谨防触电,施工现场的电工必须持证上岗。 8.0.3 基坑较深或砌筑高度较高时,设置好片、块石运料安全通道,在行人通道上还应设置好安全维护栏。 8.0.4 施工现场应制定洒水防尘措施,制定专人及时运走废渣土。 8.0.5 及时回填基坑
10、,平整场地,恢复地形地貌。 执笔:田世宽 审定:刘昊 浆砌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FHEC-QH-18-2007 1 适用范围 浆砌工程所用石料有片石、块石、料石、混凝土预制块,一般采用挤浆法、铺浆法、抹浆法和灌浆法,使之成为整体的人工构筑物。该标准广泛应用于路基排水系统、涵洞工程、路基坡面防护、路基挡土墙等支挡工程、桥梁墩台。 2 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 2.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2.0.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11、F80/1-2004)。 2.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3-2002)。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3.1.1 选择合适的砂浆及石料、预制块抬运方式,推荐的抬运方式有搭设梯步人工背运、设置简易滑道卷扬机抬运、设置简易人字扒杆吊运。3.1.2 基坑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及验收标准。 3.2 设备、机具、辅助材料3.2.1 砂浆拌和设备:砂浆搅拌机或滚筒式搅拌机、原材料承重器具。3.2.2 石料提升设备:钢管、扣件、木板、慢速卷扬机等。3.2.3 安全设备:工作平台材料、安全警示牌、安全绳、安全防护栏等。 3.3 主要材料3.3.1 砂浆参照水泥砂浆现场拌
12、制施工工艺标准(FHEC-QH-19-2007)。3.3.2 石材:质地均匀,无裂缝,不易风化。石材强度等级:MU120、MU100、MU80、MU60、MU50、MU40、MU30。3.3.3 片石:经(爆破开采后)选择所得的形状不规则的、边长及厚度一般不小于15cm的石块,卵形片石不得使用。3.3.4 块石:经加工而成的形状大致方正的石块,具有两个大致平行的面,其厚度2030cm,宽度约为厚度的11.5倍,长度约为厚度的1.53倍。3.3.5 料石:经凿琢加工而成的形状规则的石块,外形方正,成六面体,其厚度2030cm,宽度约为厚度的11.5倍,长度约为厚的的2.54倍,表面凹陷深度不大于
13、2cm。 3.4 作业条件3.4.1 石料、砂浆在坡面上运输的设备已完成。3.4.2 一般情况下,砌筑前应使石料表面湿润。3.4.3 砂浆的和易性、保水性能满足要求。4 施工工艺 4.1 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地基承载力检验基坑验收砌筑砌体外露面修整勾缝养护浆砌成品检测、验收。 4.2 施工方法 4.2.1 测量放样 4.2.2 基础开挖 在开挖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基坑开挖边坡,如地质情况较差则应减少开挖长度或分段跳槽开挖或设置适当的支护,确保供人人身安全。开挖土及时运到指定的弃土场,不得在四周乱堆乱放,如为准备回填则应堆放在安全、合适的地点。为避免超挖,最后一般以人工清理基坑为主。 4.2
14、.3 地基承载力检测 路堤、路肩下挡墙以及涵洞基础等有地基承载力要求的,基坑开挖到设计高程层必须进行地基承载力检验,地基承载力要求在0.3MPa以下的可采用轻型触探仪,在0.3MPa以上的需采用重型触探仪进行检测,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的,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进行变更处理。 对于排水沟、截水沟、护坡、护面墙等浆砌片石工程,没有地基承载力要求的,可不检测,但应对基底进行拍实。 4.2.4 基坑验收 经检测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如有要求),测量人员对基坑高程、轴线进行复核,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4.2.5 砌筑 1)砌体砌筑方法 一般砌筑方法有:铺浆法、挤浆法、抹浆法和灌浆法。 铺浆法又称
15、坐浆法:砌筑时先在下层气体面上铺一层厚薄均匀的砂浆,压下砌块,借助砌块自重将砂浆压紧,并在灰缝上加以必要插捣和用力敲击,使砌块完全稳定在砂浆层上,直至灰缝表面出现水膜。 抹浆法:用抹灰板在砌块面上用力涂一层砂浆,尽量使之贴紧,然后将砌块压上,辅以人工插捣或用力敲击,通过挤压砂浆使灰缝平实。 挤浆法:综合坐浆法和抹浆法的砌筑方法。除基底为土质的第一层砌块外,每砌一块,均应先铺底浆,再放砌块,经左右轻轻揉动几下后,再轻击砌块,使灰缝砂浆被压实。在已砌筑好的砌块侧面安砌时,应在相邻侧面先抹砂浆,后砌石,并向下及侧面用力挤压砂浆,使灰缝挤实,砌体被贴紧。 灌浆法:将砌块分层水平铺放,每层高度均匀,空隙
16、间填塞碎石,在其中灌以流动性较大的砂浆,边灌边捣实至砂浆不能渗入砌体空隙为止。 当基底为岩石时,应先将基底表面清理、湿润,再坐浆砌筑;当基底为土质时,可直接坐浆砌筑。如基底为斜坡,应做成防滑台阶。 2)浆砌片石 (1)浆砌片石的一般砌石顺序为先砌角石,再砌面石,最后砌腹石。角石应选择比较方正、大小适宜的石块,否则应稍加修凿。角石砌好后即可将线移挂到角石上,再砌筑面石(即定位石)。面石应留一运送填腹石料缺口,砌完腹石后再封砌缺口。腹石宜采取往运送石料方向倒退砌筑的方法,先远处,后近处。腹石应与面石一样按规定层次和灰缝砌筑整齐、砂浆饱满。(2)气体外侧定位行列与转角石应选择表面较平、尺寸较大的石块
17、,浆砌时,长短相间并与里层石块咬紧,分层砌筑应将大块石料用于下层,每处石块形状及尺寸搭配合适。定位砌体砌完后,应先在圈内底部铺一层砂浆,其厚度应使石料在挤压安砌时能够紧密连接,且砌缝砂浆密实、饱满。砌筑腹石时,石料间的砌缝应相互交错、咬搭,砂浆密实。挤浆时可用小锤敲打石料,将砌缝挤紧,不得留有空隙。竖缝较宽者可塞以小石子,但不能在石块下用高于砂浆层的小石块支垫。排列时,石块应交错,坐实挤紧,尖锐凸出部分应敲除。(3)浆砌片石一般采用挤浆法和灌浆法砌筑。采用挤浆法应分层、分段砌筑,一般23层组成一个工作层,每一工作层应大致找平。分层内的每层石块,不必铺通层找平砂浆,而可按石块高低不平形状,逐块或
18、逐段铺砌。分段位置应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两相邻段的砌筑高差不得大于1200mm,分层水平砌筑大致水平。各砌体的砌缝应互相错开,砌缝应饱满。分层与分层间的砌缝则必须错开,不得贯通。采用铺浆法,每层石块应选择高度大致相同的石块,每一层应用砂浆砌平整理,而不是砌23层石块再找平。具体砌法是:先铺一层坐浆,将石块安放在砂浆上,用手推紧。每层高度视石料尺寸确定,一般不超过400mm,并随时选择厚度适宜的石块,用作砌平整理,空隙处先填满较稠的砂浆,用灰刀或捣棒插实,再用适当的小石块卡填紧实。然后再铺上层坐浆,以同样方法继续砌上层石块。(4)浆砌片石时,除按挤浆法和灌浆法砌筑外,还需注意应利用片石的自然形
19、状,使其相互交错地衔接在一起。因此,除最下一层石块应大面朝下外,上面的石块不一定必须大面朝下,做到犬牙交错、搭接紧密即可。同时在砌下层石块时,即应考虑上层石块如何接砌;石块应大小搭配、相互错叠、咬接紧密,并备有各种尺寸的小石块,作挤浆填缝用;石料不得无砂浆直接接触,也不得干填石料后铺灌砂浆;片石砌筑时,应设置拉结石,并应均匀分布,相互错开。(5)砌筑片石时定位砌块表面砌缝的宽度不得大于40mm。砌体表面与三块相邻石料相切的内切圆直径不得大于70mm,两层间的错缝不得小于80mm,每砌筑1200mm高度以内应找平一次。填缝部分砌缝应减少,在较宽的砌缝中可用小石块塞填。(6)角石、面石应采用比较方
20、正的石块且首先选出备用。砌体下层应选用较大石块,向上逐渐选用尺寸较小石块。(7)考虑砂浆强度增长速度,要求一天内完成的砌体高度不超过1m。在冬天气温较低时,当天的砌筑高度还应减少。3)块石砌筑施工(1)浆砌块石亦多用铺浆法和挤浆法。先铺底层砂浆并打湿石块,安砌底层。分层平砌大面向下,先砌角石,再砌面石,后砌腹石,上下竖缝错开,错缝距离不应小于80mm,镶面石的垂直缝应用砂浆填实饱满,不能用稀浆灌注。填腹石亦应采用挤浆法,先铺浆,再将石块放入挤紧,垂直缝中应挤入1/31/2的砂浆,不满部分再分层插入砂浆。厚大砌体,若不易按石料厚度砌成水平时,可设法搭配成较平的水平层。为使面石与腹石连接紧密可采用
21、丁顺相间,一丁一顺排列,有时也可采用两丁一顺排列。(2)块石应平砌,应根据墙高进行层次配料,每层石料高度大致齐平。(3)块石应分层、分段砌筑,分段位置应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4)用作镶面的块石,表面四周应加以整修,尾部略小,以利于安砌,镶面石应丁顺排列。镶面石灰缝宽为2030mm,不得有干缝和瞎缝。上、下层竖缝应错开不小于80mm。(5)填腹块石水平灰缝的宽度不应大于30mm,垂直灰缝的宽度不应大于40mm,灰缝也应错开,灰缝中可以填塞小石块,以节省砂浆。4)浆砌粗料石与预制块施工 浆砌粗料石与预制块的大小尺寸及排列、水平和垂直砌缝应事先进行设计,严格控制,避免出现竖向通缝。(1)每层镶面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施工 工艺 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47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