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区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doc
《地铁区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区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投标).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篇 概 述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规模本工程为深圳地铁一期工程xxxx、xxxxxx(北)、xxxx湖三个半区间双线盾构地铁施工土建工程,分别位于深圳地铁项目一期工程1、4号线上。盾构单线全长为7384.302米;其中xxxx区间段单线长1211.637米,xxxx湖区间段单线长3084.915米,xxxx区间段单线长2135.725米,xxxx北区间段单线长923米。另xxxx区间盖挖法施工长度为58米(单层双线矩形隧道结构)、xxxx区间段暗挖法施工长度为80.002米。区间隧道盾构掘进起讫里程为:【一号线】第一盾构段:xxxx区间左线CK0+388CK1+183.32(短链189
2、.743米);右线CK0+388CK1+183.32(短链189.26米);(联络通道中心里程:左线CK0+785;右线CK0+787.618)第二盾构段:xxxx湖区间左线CK8+642.75CK10+225.1(短链41.365米);右线CK8+642.75CK10+225.1(短链38.42米);(联络通道中心里程CK9+650;泵站中心里程CK8+890);【四号线】第一盾构段:xxxx区间(盾构由金田站始发)左线SCK1+722.807SCK2+807.713(短链15.748m);右线SCK1+722.807SCK2+807.713(短链18.339m);(区间废水泵站中心里程SC
3、K2+320)第二盾构段:xxxx北区间左线SCK0+963SCK1+500.807(短链58.876m);右线SCK0+963SCK1+500.807(短链65.537m);(联络通道中心里程:SCK0+969.95)第二节 工程环境一、 xxxx区间隧道: 自罗湖站北出站折向东北至人民南路,沿人民南路北上至CK1+000处折向东北至国贸站南解体井处。线路两侧建筑物较多,地面交通繁忙,人民南路两侧有多条管线。二、 xxxx湖区间: 自益田站出站后折向北西,穿新洲路、新洲河、高尔夫球场及高尔夫球场别墅区后折向西进入深南大道中央绿化带,沿深南大道中央绿化带西行至香蜜湖站。该区间大部分为台地及冲积
4、平原,地形略起伏。在CK8+734处下穿电缆隧道,CK9+055CK9+160下穿新洲路及新洲河明渠,于CK9+350CK9+890处穿高尔夫球场及高尔夫球场别墅区,高尔夫球场内分布球场若干。三、xxxx区间:福民站车站型式为岛式站台,相应本区间隧道为单洞单线。地铁线路自福民站出发后沿金田路北行,在接近金田路与滨河大道立交桥附近线路以R=800m的曲线左拐,然后在滨河大道下斜穿而过,接着以R=600m的曲线右拐,从皇岗村工业区下方穿过,然后拐上11号路与金田站相接。本区间地处海积、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南段地表均已修成道路和建筑物,线路东侧主要高层建筑物有美华大厦、显悦大厦、华轩大厦和国皇大厦等
5、。地铁线路斜穿滨河大道,地下管线纵横交错。在滨河大道南侧皇岗村有3栋七层民宅,区间隧道从上述民宅基础与滨河立交桥基础间穿过,越过滨河大道进入皇岗村工业区,然后区间隧道穿过福华三路和11号路的交叉口,进入11号路;福华三路和11号路两侧有多条管线,部分须进行改移,以利于盾构工作井的布置。进入11号路后地面平坦,无地面建筑物。四、xxxx北段区间:自金田路与福强路交叉口东南角明挖段始发,沿金田路西向掘进至福民站东口明挖段。区间隧道所通过的地区为海冲积平原,地形平坦,金田路两侧建筑物密集,地下各种管道管线纵横交错。第三节 工程地质深圳大地构造单元属华南褶皱系的紫金惠阳凹褶断束,位于高要蕙来东西向断裂
6、带南侧,北东向莲花山断裂带的南西段,并且是莲花山断裂带北西支五华深圳断裂带南西段展布区。五华深圳断裂带南西段穿越罗湖区称之为横岗罗湖断裂,该断裂是五华深圳断裂的次级断裂,它是由一系列走向近于平行的北东向隐伏断裂破碎带组成。一、地层岩性本标段区间隧道范围内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海积冲积层(Q4m+al)及第四系中更新统残积层(Q2el),除xxxx区间下伏侏罗系中统(J2)凝灰岩和石炭系下统(C1)千枚岩外,xxxx湖区间、xxxx区间、xxxx北段区间均下伏燕山期花岗岩(53)。各区间段地层岩性特征列表详述如下:地层岩性特征表 表1-1-1区 间土 层岩 性厚度(m)罗湖国贸
7、1)第四系全新统(Q4)素填土、成分复杂、结构疏密不均、厚度变化达、工程性质较差1.06.32)第四系全新统海冲击层(Q4m+al)粉质粘土、呈透镜体或薄层状、工程性质一般04.8砂质粉土、呈透镜体或薄层状、工程性质一般03.3罗湖国贸饱和中砂、稍密中密,层内加粘性土透镜体,下部局部变为圆砾、卵石,工程性质较差05.2饱和砾砂、稍密中密,层内加粘性土透镜体,下部局部变为圆砾、卵石,工程性质较差03.53)第四系中更新统残积层(Q2el)粘土、工程性质一般09.0粉质粘土、工程性质一般03.44)侏罗系中统(J2)凝灰岩全风化、工程性质较差01.6强风化、工程性质较差0.85)石炭系下统千枚岩(
8、C1)强风化、工程性质较差7.1益田香蜜湖1)第四系全新统(Q4)人工堆积层(Q4ml)素填土(粉质粘土):硬塑至坚硬,含砾砂0.07.6冲击层(Q4al)粘土:坚硬,局部可塑,含砂砾局部加砂砾薄层0.05.2粉质粘土:硬塑至坚硬,含砾砂02.3砾砂:稍密至中密,饱和06.52)第四系中更新统残积层(Q2el)砾质粘性土:可塑至坚硬,含沙砾021.63)燕山期花岗岩(53)全风化:岩芯呈土加砂砾状09.1强风化:岩芯呈砂砾状2.37.3中等风化:岩芯呈块状1.39.1微风化:岩芯呈柱状1.9福民金田1)第四系全新统(Q4)(1)人工堆积层(Q4ml)素填土(粉质粘土):褐黄至褐红色,可塑至坚硬
9、2.56.7粘质粉土:灰白深灰色,稍湿湿,中密密实,夹砂砾,中密层为地震可液化层05.4淤泥质粉质粘土:灰黑色,流塑,局部加贝壳03.6粉砂:深灰色,松散,饱和,为地震可液化层01.7中砂:灰白深灰色,松散中密,饱和,松散层为地震可液化层04.0砾砂:灰白深灰色,松散密实,饱和05.7(2)海冲击层(Q4m+al)粘质粉土:灰黄灰白色,湿,中密01.4粉质粘土:灰白黑灰色,软塑03.6(3)冲击层(Q4al)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含少量细砂,呈透镜体分布01.1粉砂:灰色,松散,饱和,为地震可液化层,03.4中砂:灰白灰黑色,松散稍密,饱和,为地震可液化层05.3福民金田砾砂:灰白、褐黄
10、、灰黑色,稍密密实,饱和018.92)第四系中更新统残积层(Q2el)砂质粘性土:灰白褐红,可塑硬塑,08.5砾质粘性土:灰白褐红,可塑硬塑013.63)燕山期花岗岩(53)灰白、褐黄、褐红色,中粗砾斑状结构全风化:岩芯呈土状04.3强风化:岩芯呈砂砾状013.7中等风化:岩芯呈块状05.4微风化:岩芯呈柱状1.1皇岗福民北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素填土(粉质粘土):可塑至坚硬,厚4.57.1杂填土:可塑,主要由粘性土组成,仅分布于起点处2)第四系全新统海冲击层(Q4m+al)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含腐殖质及贝壳2.111.7淤泥:流塑,含少量细砂及有机物。呈透镜体分布0.02.
11、8粉质粘土:软塑硬塑,呈透镜体分布0.02.3中砂:松散中密,饱和,松散层为地震可液化层05.0砾砂:灰白深灰色,松散密实,饱和05.73)第四系中更新统残积层(Q2el)粉质粘性土:可塑硬塑06.14)燕山期花岗岩(53)中粗粒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全风化:岩芯呈土状05.8强风化:岩芯呈土夹碎块状04.9中等风化:岩芯呈块状01.2微风化:岩质坚硬,岩芯呈柱状01.2二、不良地质现象1、xxxx区间根据详勘钻探资料,结合深圳市区域稳定性评价资料综合分析,本区间存在F10F8六条近于平行断层。该组断层沿黄贝岭北侧延伸至区间,穿越深圳河进入香港呈舒缓波状,并被北西向断裂错移。主要由断层糜棱岩,断层
12、泥和断层角砾组成,局部可见25m厚断层泥。(1)断层带F10(K0+928CK0+380)、F10(CK0+495CK0+510)、F9(CK0+618CK0+682)、F9(K0+905CK0+920)、F8(CK1+068CK1+083)、F8(CK1+105CK1+117);产状分别为3122550、3186070、3176575、3216575、3176575、3176575。F10、F9、F8为区域性次级断裂,其宽度约为1015m,断层两侧岩体受构造挤压而破碎,软硬不均,易形成洞顶坍塌、突水、突泥。F10、F9、F8为区域性断裂,F9断裂带宽约65m,是中侏罗凝灰岩和早石炭千枚岩的分
13、界断裂,断层带存在大量的断层泥和凝灰岩构造透镜体,起伏不均,工程地质条件差;F10、F8规模相对较小。该组断裂具多期活动特征,活动等级为级;但不具备突发活动的可能。且断层之间可能存在小规模更次级断层;另外,上述各断层均是地下水的良好通道,渗透系数为3m/d。(2)右线CK0+540CK1+195及左线左CK0+500CK0+800洞底主要位于残积层中,局部有风化残砾,且与上覆砂层及下部断层水力联系较紧密,易形成突水、突泥。(3)左线洞顶及左线CK0+280CK0+570洞顶位于砂类土层中,成洞条件很差,施工中极易形成洞顶突水、坍塌、涌砂及洞壁失稳;淤泥质土为软弱层,施工中极易引起土体水平及垂直
14、滑动,造成隧道洞壁及周围道路破坏。砂类土为强含水、强透水层,施工中若突水不及时有效封堵,可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右线CK0+280CK0+540及左线CK0+280CK0+500洞底亦位于砾砂、卵砾石层中,易形成洞底突泥、涌砂、突水现象。2、xxxx湖区间CK8+643.25CK8+708.03段及左线CK8+643.25CK8+708.03段洞身通过饱和砂砾层,砂层中地下水丰富,易产生涌水、流沙、洞顶坍塌、洞壁失稳现象,工程地质条件差;其余地段洞身均在花岗岩残积层或花岗岩风化层中穿行,残积层及全风化层均为中高压缩层,土质不均,围岩分类为类,易产生沉降变形和坍塌现象,工程地质条件较差;CK9+02
15、1.0CK9+230.0上部有松散的中砂层,为地震可液化层,且其上为新洲河河床,易产生冒顶、坍塌、突水、涌砂、甚至河水灌入等现象。3、xxxx区间SCK1+724.31SCK2+101.0段及左线SCK2+729SCK2+750段洞身通过饱和砂层,富水,易产生涌水、流砂、洞顶坍塌、洞壁失稳,工程地质条件差;SCK1+870.0附近分布一花岗岩风化残留体,高程-8.5m,厚度4.7m;SCK2+100附近发育一逆断层,编号为F1,产状15425,断层角砾岩为弱透水性,且断层破碎带横穿洞身,为地下水的良好通道,易突水。4、xxxx区间(1)本区间中砂松散层为地震可液化层。(2)本区间普遍分布淤泥质
16、粉质粘土,地铁洞身基本在松软地层中穿行,工程地质条件很差。三、围岩分类区间隧道覆土厚度为6.1020.59m,洞身经过岩层围岩类别如下表(表1-1-2):区间围岩类别里 程长度(m)说 明罗湖国贸左线CK0+330CK0+800280.257区间隧道穿过6条F10F8断层破碎带CK0+800CK1+183.32383.32右线CK0+330CK1+183.32664.06益田香蜜湖左线CK8+642.75CK10+225.11540.985大部分地段全断面通过砾质粘性土,约500m隧道上部为砾质粘性土,下半部为风化花岗岩右线CK8+642.75CK10+225.11543.930福民金田左线S
17、CK1+722.807SCK2+683944.445隧道洞身穿过岩层为砾砂、砂质粘性土、砾质粘性土、风化花岗岩,砂层中含水较丰富SCK2+683SCK2+77794SCK2+777SCK2+807.71330.713右线SCK1+722.807SCK2+675933.854SCK2+675SCK2+780105SCK2+780SCK2+807.71327.713皇岗福民北左线SCK0+963SCK1+500.807478.931隧道洞身穿过地层为淤泥质粉质粘土、砂质粘性土、中砂(松散、为地震可液化层)右线SCK0+963SCK1+500.807472.270第四节 水文与气象一、水文 xxxx
18、区间 本区间段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分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及断层带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粘性土、砂层、圆砾层及卵石层中,其中粘性土地下水含量较少,透水性较差,为弱含水、透水层;砂层、圆砾层及卵石层中地下水丰富,透水性较好,为强含水、透水层。局部孔隙潜水微具承压性。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强风化层、中等风化层内,局部地下水微具承压性。全风化及微风化层地下水含量较少,透水性较差,为弱含水、透水层;强风化层中地下水含量较丰富,透水性较好,为中等透水层。断层带水分布于F10F8各断层破碎带内,由于断层的多期活动及所含断层泥、角砾不同,不同的破碎带及破碎带的不同部位的含水性和导水性差别较大
19、。经综合分析确定地层渗透系数为:砾砂层渗透系数K=30m/d,断层带渗透系数K=3m/d。勘探期间地下水埋深在1.85.4m(高程3.39-1.2m),水温2426,水位变幅1.01.5m。主要补给来源为布吉河水、深圳河水及大气降水。地下水水质类型属于淡水。地下水流向整体自北向南,流速缓慢。另外,经取样化验,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中等分解性腐蚀、弱酸性腐蚀,综合评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等级为中等腐蚀;地下水对钢结构具弱腐蚀;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强硫酸盐腐蚀,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强腐蚀性。 xxxx湖区间 本区间隧道于CK9+130处跨越新洲河,河床已经混凝土砌护,上游是梅林水库。地下水是第四系
20、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砂类土、粘性土及残积层中,其中砂类土层含水丰富,具中等透水强透水性,为场地主要透水层,粘性土及残积层具弱透水性,为相对隔水层。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花岗岩风化带内,风化基岩为弱透水层,其中强风化岩、中等风化岩透水性较强。地下水水流方向由北向南;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旱季新洲河补给地下水。勘探期间地下水埋深1.53.1m,高程4.3-3.06m,水位变幅为0.52.0m,水温26.530.0左右、属淡水。 另外,经取样化验,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强腐蚀性。水位以上的砾质粘性土对混凝土结构具中等腐蚀性
21、,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强腐蚀性。 xxxx区间 本区间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少量基岩裂隙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及北侧地下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砂类土层、粘性土层及残积层中,砂类土层含水丰富,具中等透水透水性,为场地主要含水、透水层,粘性土层及残积层具弱透水性为相对隔水层。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花岗岩风化层及断层破碎带内,花岗岩全风化岩、强风化岩、中等风化岩及断层破碎带具弱透水性,由于节理裂隙不均,各处含水性和透水性差别较大,并且受上部残积层的阻隔,局部基岩裂隙水地下水微具承压性。地下水径流方向由北向南。地下水埋深1.18.3m,水位高程-3.064.3m,水位变
22、幅为0.52m,地下水温2327左右,属淡水。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中等分解性腐蚀;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xxxx北区间 本区间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少量基岩裂隙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粘性土及砂层中,粘性土中地下水含量较少,透水性较差,微弱含水、弱透水层;砂层中地下水丰富,透水性较好,为场地主要含水、透水层。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花岗岩风化层内,全风化层及微风化层中地下水较少,透水性较差,;强风化层及中等风化层中地下水富水性、透水性相对较好,由于第四系残积层及全风化带透水性较差,因此局部基岩裂隙水微具承压性。地下水径流方向由北向南。地下水埋深0.66.4m,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铁 区间 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 投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41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