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实施方案.doc(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红塔工业园区观音山工业区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实施方案红塔区人民政府2012年8月目 录第一章 前言41.1 项目背景41.2 项目区开发的必要性6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概述82.1 玉溪市红塔区基本概况82.2 项目区基本情况11第三章 项目区实施方案的编制过程133.1 项目区实施方案编制的依据133.2 项目区实施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及原则183.3 项目区实施方案编制的任务193.4 项目区实施方案编制的程序193.5 现有工作基础20第四章 项目区开发的可行性分析224.1 地形地貌224.2 地质灾害评估244.3 水土流失评价314.4 环境影响评价334.5 矿产压覆评估464
2、.6 地震危险性评价614.7 供水、供电可达性分析634.8 交通便利度分析644.9 综合评价结论与建议64第五章 项目区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655.1 项目区规划理念及建设目标655.2 项目区产业发展方向及空间布局665.3 项目区功能分区685.4 项目区用地布局与“三规”衔接情况分析70第六章 项目区综合开发方案设计726.1 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726.2 耕地占补平衡方案746.3 项目区建设用地开发方案766.4 项目区土地征收和转用及权属调整方案776.5 项目区开发进度及供地方案826.6 地质灾害的防治与处理856.7 水土流失防护措施876.8 环境影响减缓措施8
3、9第七章 项目区建设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937.1 项目区建设投资估算原则及依据937.2 项目区建设总投资估算947.3 项目区建设资金筹措1007.4 项目区建设效益分析101第八章 项目区建设的保障措施1038.1 统筹协调,强化组织保障1038.2 做好土地变更调整和确权登记1038.3 依法依规办理用地报批及征地手续1038.4 加强信息化建设及项目区建设的动态评估1048.5 落实资金保障,规范资金使用105附表:106附表1:项目区边界主要拐点坐标表106附表2:红塔区土地利用现状面积汇总表107附表3: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面积汇总表108附表4:项目区占用耕地坡度分级面积汇总表10
4、9附表5:项目区开发利用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对比表110附件:111附件1:项目区实地踏勘相片111附件2:上报实施方案的请示113附件3:各相关单位出具的项目区选址意见117附件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合同133附图: 137第一章 前言1.1 项目背景推进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是从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山地丘陵面积较大的国情出发,贯彻节约优先战略,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重要举措。2011年国土资源部下发了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指导意见,提倡不同地区因地制宜,转变现有的城镇发展方式,支持11个低丘缓坡资源丰富省份先期开展低丘缓坡山地开发的
5、试点工作,云南省作为唯一全省试点的省份,足以显示出国土资源部对云南省低丘缓坡开发工作的重视程度。低丘缓坡开发是贯彻“两强一堡”发展战略的支点,优化土地利用布局、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是促进国土均衡开发、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统筹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破解土地供需两难的必然选择。 “十二五”期间将是云南实现跨越发展关键时期,一方面是耕地保护迫在眉睫、建设用地瓶颈制约凸显的严峻形势,另一方面则是实现社会跨越发展绕不过的“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为了探寻一条山区“双保”之路,我省按照上级指示,在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全省坝子范围界限及地类面积核定、
6、三规衔接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其中,要求针对待开发的宜建低丘缓坡区域编制项目区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实施方案。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区块)实施方案的编制对于挖掘土地开发利用潜力,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确保林地,特别是生态用地的占补平衡,实施土地资源的分类管制,确保国土生态安全,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玉溪红塔工业园区2004年被定为云南省省级重点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5.44平方公里,布局分为高仓、大营街、红塔集团、高新区、九龙等五个片区,整个工业园区全部布局于坝区良田好地。园区产业定位为:卷烟、卷烟配套、生物制药、农特产
7、品出口加工、食品加工、软件开发、光电子、汽车配件加工。2011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69.95亿元、利税 298.6亿元、工业增加值380.02亿元。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强坝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的要求,也为红塔区寻求发展的空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工业园区重新规划调整至中心城区以西的观音山低丘缓坡建设,建设的核心区域即为本实施方案的规划设计范围:红塔工业园区观音山工业区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区。该项目区位于红塔区中心城区西部坝区以外,春和、大营街街道办事处村民小组低丘缓坡山地,北起观音山,南至黑龙潭,东至玉溪坝区边沿,西连龙潭路。项目区规划面积1281.61公顷,实施期
8、限为四年(2012年至2015年)。为解决目前急需的红塔区工业项目落地及承接中心城区工业企业的搬迁用地,加快推进红塔工业园区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研究观音山工业区建设,区政府成立园区建设领导小组,抽调相关人员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加速推进红塔工业园区观音山工业区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项目的申报。1.2 项目区开发的必要性红塔工业园区观音山工业区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项目区的开发是实现云南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客观要求。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四个翻番”、“两个倍增”,即:到2016年,云南省要实现生产总值、
9、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2011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倍增。这一系列宏伟目标的实现需要产业发展的支撑,产业园区是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成功模式,加快产业园区发展,对推动我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工业跨越发展的决定从7个方面明确了推动我省工业跨越发展的20条具体举措,其中在园区建设方面提出3个10千亿工程,在未来五年中,红塔工业园区被列入10个国家级工业园区名单重点加强建设,将建成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园区。其次,项目区的开发是化解玉溪市包括红塔区用地瓶颈,
10、实现“十二五”期间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需求。玉溪市至上可以承接昆明的产业和区划功能,至下能够从云南省中心区辐射周边州市以及东南亚、南亚国家,作为滇中城市圈的南大门,玉溪市成为了除昆明外,云南最具区域经济推动力的城市。红塔区作为玉溪市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是玉溪市建设的增长极与发展的火车头,在“十一五”期间红塔区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土地供需矛盾也日益凸显。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政策的出台为红塔区有效缓解土地供需矛盾,达到保护耕地、保障发展、保育生态的综合目标,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契机与保障。为了实现全区“十二五”期间的跨越式发展,为“产业强区、生态立区”的发
11、展战略提供用地保障,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1185号)及云南省国土资厅关于开展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的相关精神,须将红塔工业园区观音山工业区作为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项目区。再者,项目区的开发是落实贯彻国家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精神,作为试点,肩负着经验总结与模式提炼的任务。依据国土资源部、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相关规范、规程、标准、文件等相关规定,结合云南省山多坝少的省情,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有效减少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坝区优质耕地,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增加土地有效
12、供给,缓解用地供需矛盾,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必要用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促进土地资源高效与节约集约利用,推动乡村城镇化和城乡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相协调,同时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下,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的重要探索,开发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模式可在我省及全国大范围推广。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概述2.1 玉溪市红塔区基本概况2.1.1 地理位置玉溪市红塔区位于云南省中部滇中腹地,云贵高原西南边缘,位于北纬240830-243218,东经1021732-1024137区间,东与江川县相连,东南与通海县毗邻,西南与峨山县交界,北与晋宁县接壤。距省
13、会昆明88km。区内交通便利,213国道(昆玉高等级公路)和昆玉铁路纵贯南北,形成云南省南北交通枢纽。在历史上,玉溪市红塔区被称为“省会屏藩”,是通往滇南和东南亚邻国的重要通道,无论在交通和贸易方面,都处于重要地位,被誉为“滇中重镇”。2.1.2 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玉溪市红塔区平面呈北宽南窄不规则三角形状,区境四面环山,东有龙马山屏障,南有凤凰山拱卫,西有高鲁山雄峙,北有大黑山横恒。总体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北向南倾斜。全区最高点位于高鲁山,海拔2614m;最低点位于与通海县交界的曲江河滩,海拔1502m;城区海拔1630m。全区地形可分为坝区、山区、半山区三种类型。境内地层褶、断裂构造
14、复杂,水系比较发育。处于地震较活跃的小江断裂带附近,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2)气候玉溪市红塔区为中亚热带半湿润冷冬高原季风气候。在季风、地势、地形等因素影响下,年平均降雨量为901.7毫米(资料年代1980-2010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年内温度变化不大;光照条件较好,年平均日照时数有2027小时;境内一年四季无明显的季节界限,春秋相连可长达300天左右;区域内主导风向是西南风;年平均蒸发量为1514.5毫米(资料年代1980-2010年)。(3)土地、森林、矿产及水资源红塔区土地总面积94772.0公顷(1421580亩),其中耕地面积17507.25公顷(262608.75
15、亩),占总面积的18.47%,主要耕地分布在坝区及海拔2000m以下的山区和半山区;红塔区林地面积58656.63公顷,森林覆盖率62.6%;红塔区已发现各类矿藏资源23种,探明资源储量列入云南省资源储量简表的矿产有7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8种,非金属矿产14种。矿产地122个,有大型矿床3个,中型矿床10个,小型矿床78个,矿点31个。目前最具开采价值的优势矿产主要有铁矿、冶金硅石矿、水泥及建筑用石灰岩矿等;红塔区的水资源主要源于大气降水,多年平均降雨997mm,最多年降雨量1141mm,最小年降雨量647.2mm。红塔区多年平均径流量2.5684*108m3,平水年为2.4125*
16、108m3,中等干旱年为1.8321*108m3,特殊干旱年1.2332*108m3,根据玉溪市中心城区环境规划(2001年5月)中将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加上2015年前拟建的水利工程可供水量预测2015年可供水量为平水年1.6290*108m3,一般干旱年为1.5321*108m3,特殊干旱年为1.4321*108m3。从整个玉溪市来看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红塔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4)土壤红塔区土壤酸碱性适中,有机质含量和熟化程度高,宜种性广。土壤分布特征为:海拔2614m-2300m,分布黄棕壤;海拔2300m-1800m,分布红壤;海拔1800m-1600m,分布红壤性水稻土。2.1
17、.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2.1.3.1行政区及人口红塔区辖2个乡、9个街道办事处、81个村(居)委会、871个村(居)民小组。2010年年末总人口42.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91万人,非农业人口14.27万人。2.1.3.2国民经济状况红塔区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430.1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6%。人均生产总值90017元,比上年增长12.11%。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9.29亿元,比上年增长32.43%。全区共拥有工业企业1749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6户,占全市规模以上352户的30%。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8.0132亿元,占生产总值的1.86%,增长0
18、.2%;第二产业生产总值331.9457亿元,占77.18%,增长16.3%;第三产业生产总值90.1412亿元,占20.96%,增长9.0%。2.2 项目区基本情况2.2.1 项目区位置及规划范围项目区位于玉溪市红塔区中心城区西部坝区以外,春和、大营街街道办事处村民小组低丘缓坡山地,北起观音山,南至黑龙潭,东至玉溪坝区边沿,西连龙潭路。东经10227581023038,北纬242106242411。项目区规划面积为1281.61公顷(19224.15亩)。2.2.2 项目实施期限红塔工业园区观音山工业区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实施期限为四年(2012年至2015年)。2.2.3 项目区土
19、地利用现状及权属情况(1)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规划面积1281.61公顷。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2009年统一时点数据统计,项目区内现状农用地956.65公顷(14349.82亩),占项目区总面积的74.64%(其中耕地面积310.71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24.24%);建设用地294.96公顷(4424.45亩),占项目区总面积的23.02%;未利用地29.99公顷(449.84亩),占项目区总面积的2.34%。各地类面积见下表: 表2-1: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表地类面积(公顷)面积(亩)占项目区总面积的比例农用地小计956.6514349.8274.64%耕地310.714660.
20、6724.24%园地13.43201.521.05%林地539.828097.2642.12%牧草地17.90268.551.40%其他农用地74.791121.825.84%建设用地小计294.964424.4523.02%城乡建设用地265.613984.1020.72%交通水利用地25.59383.902.00%其他建设用地3.7656.460.29%未利用地小计29.99449.842.34%水域0.000.000.00%自然保留地29.99449.842.34%合计1281.6119224.11100.00%项目区内耕地较少,面积为310.71公顷(4660.67亩),占项目区总面积
21、的24.24%,且多为缺水干旱的劣质耕地。(2)项目区土地权属项目区土地总面积为1281.61公顷。对二调数据库中的土地权属信息进行查询,项目区土地分属于大营街镇和春和镇。项目范围内国有土地143.79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1.22%,分布于赤马、郭井、刘总旗、春和、王大户、飞井、黑村等七个村民委员会辖区范围内。项目范围内农村集体土地1137.82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88.78%,分属于项目区涉及的十个村民委员会。详见表2-2。表2-2 项目区土地权属现状单位:公顷区域范围土地总面积行政辖区内国有土地面积行政辖区内集体土地面积大营街镇赤马村民委员会205.7429.13176.61郭井村民
22、委员会92.9024.0568.85龙潭村民委员会261.500.00261.50春和镇中所村民委员会0.740.000.74刘总旗村民委员会119.8313.72106.11春和村民委员会22.404.0518.35王大户村民委员会25.236.4718.76飞井村民委员会12.701.6411.06马桥村民委员会60.040.0060.04黑村村民委员会480.5364.73415.80合计1281.61143.791137.82第三章 项目区实施方案的编制过程3.1 项目区实施方案编制的依据3.1.1 有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23、(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6)云南省土地管理条例;(7)云南省土地整治条例;(8)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5-2010);(9)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 1022-2009);(10)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标准(TD/T 1028-2010);(11)云南省土地开发整治项目管理实施细则2007年修订稿;(12)土地开发整治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13)土地开发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14)土地开发整治工程建设标准云南省国土资源厅行业标
24、准;(15)土地开发整治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建2005169号);(16)国土资发199816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17)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18)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文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建2005169号;(19)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20)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试行稿2005年);(21)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22)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
25、钩试点工作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云过土资201164号);(23)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1185号);(24)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意见的实施意见;(25)云南省坝区耕地质量补偿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试行);(26)云南省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技术指南;(27)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强耕地保护调整完善城乡规划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28)云南省林业厅关于支持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29)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26、)2004年3月1日施行;(30)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云国土资环 2004267号文);(31)云南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54号);(32)云南省灾害研究关于印发一、二级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审查规定的通知(云地灾研20062号);(33)云南省灾害研究会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云地灾研20092号);(34)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国民经济评价要点的通知(云国土资200825号);(35)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批工作的通知(云国土资2010399号);(3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
27、办法;(37)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3.1.2 工程规划设计相关政策及技术标准(1)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9-90);(3)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94);(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9);(5)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Z/T0218-2006);(6)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11);(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1);(9)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10)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
28、B/T16453-1996;(11)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T346-1999;(12)矿产储量登记统计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源部;(13)固体矿产地质勘察规范总则(GB/T3908-2002);(1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15)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1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SDJ338-89编制说明;(17)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95);(1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1.3 工程规划设计相关基础资料(1)玉溪市红塔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玉溪市城市总体规
29、划2011-2030年;(3)玉溪市红塔区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4)玉溪市红塔区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5)玉溪市红塔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6)项目区地质、矿产、水利、气象、农业、林业、物价、统计等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7)项目区1:500实测地形图;(8)踏勘和实地调查资料。3.2 项目区实施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及原则3.2.1 实施方案编制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桥头堡建设重大机遇,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整体规划、效益兼顾的原则,从我区山多地少、耕地资源紧缺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统筹和合理调整项目区土地
30、利用结构,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工业提档升级,为落实“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3.2.2 实施方案编制的原则(1)整体性原则观音山工业区既是玉溪市红塔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域,又是玉溪市工业产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区实施方案的编制要统筹考虑区域功能布局、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与周边城镇的密切联系,从整体上达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配置。 (2)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建则建”的原则,以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为基础,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合理确定项目区土地开发利用的用途、规模与布局,合理安排开发的时序,科学制定保障与管理措施。(3)前瞻性与现实
31、性相结合原则既要着眼长远,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又要立足现实,考虑建设开发的实际可操作性。此外,实施方案还应保持适度弹性,提高土地利用率,科学开发土地资源,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项目区开发建设中,必须遵循效益优先的原则,注重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同时必须兼顾公平发展的原则,逐渐消除城乡差别,营造和谐社会。3.3 项目区实施方案编制的任务观音山工业区实施方案的编制要在做好地质灾害评估、矿产压覆评估、水土流失评价及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建设开发、农用地保护和生态建设,合理划分用地功能区,确定土地开发利用的规模、用途、布局和时序,提出土地征转和供
32、地方案,制定区块土地开发实施的保障措施。3.4 项目区实施方案编制的程序(1)成立组织机构。成立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发改、国土、林业、建设、交通、水利、工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区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与协调红塔工业园区观音山工业区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编制、综合开发利用工作;(2)基础资料收集。会同相关部门收集玉溪市、红塔区及项目区范围内的基础资料、数据及图件;(3)实地踏勘及开发条件评估。形成项目区内业工作底图,并通过查阅前期有关资料及现场踏勘,查清相关地块的区位、面积、权属、自然条件、利用现状。从地质灾害易发性、开发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地震危险性等方面分析评估区域的开
33、发利用条件;(4)项目区开发实施方案编制。提出项目区规划理念及空间布局安排,确定项目区功能分区,编制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征地方案及工程建设方案,并对项目区建设投资进行匡算;(5)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成果,进一步与林业保护规划、城市规划、“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相衔接,编制项目区总体规划布局方案;作出可供建设用地利用的近期及中远期开发利用规划;(6)按步骤提交专家组验收评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按照反馈的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组织评审,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后正式提交成果资料。3.5 现有工作基础(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按照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要求,红塔区已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
34、作,确定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红塔工业园区观音山工业区范围划定及建设用地布局安排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结果,且项目区布局于坝区范围界限以外。(2)符合规划及规划衔接情况项目区建设符合红塔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城镇近期建设规划,已在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定的可调整利用空间内,并在省政府组织的土地、林业、城市“三规”审查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玉溪市城镇近期建设规划进行了充分的衔接,达到了“三规”统一。(3)项目区地形图测绘根据项目区规划建设要求,现已完成项目区1:500的地形图测绘,并已完成项目区内地类认定及土地权属调查。(4)控制性详细
35、规划编制以现有红塔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为基础,把观音山近13平方公里作为红塔工业园区核心范围进行统一规划,现已完成红塔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观音山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5)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观音山工业区一期开发林业手续,已委托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昆明分院做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生态分院做使用林地现场查验报告,并由林业部门组织上报审批。(6)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环境影响等各项评价工作现已委托相关资质单位开展项目区地质灾害评估、水土流失评价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7)一期开发区域的勘测定界及土地整理开发规划设计施工方案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开发”的基本原则,确定项目区东部范围为
36、262.42公顷(3936.30亩)的区域为一期开发范围。现已完成一期开发范围的勘测定界工作及土地整理开发规划设计施工图件和方案,按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方案要求,进行土地整理及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施工设计,达到“五通一平”。(8)一期开发区域的征地补偿工作为全面推进红塔工业园区观音山工业区征地补偿工作,成立以区长为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常务副组长,信访、国土、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区属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征地补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制定了工作方案,召开了观音山一期开发征地工作动员会,要求按期完成征地补偿工作。(9)红塔工业园区项目入园管理办法的制定为规范园区生产加工型建设项
37、目的管理,提高入园项目的质量和水平,发挥工业园区土地资源的投资效益,加快园区主导产业及相关产业集聚,促进红塔工业园区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结合红塔区实际,已制定红塔工业园区项目入园管理办法。第四章 项目区开发的可行性分析4.1 地形地貌红塔区位于云贵高原西南部近边缘地带,其地貌特征:原面破碎,山地逶迤,东西部山地间夹玉溪断陷盆地,地势略成北西高、南东低之势。项目区位于玉溪断陷盆地以西低丘缓坡区域,内地貌成因主要有构造剥蚀堆积地形(由河流冲、洪物堆积形成)、溶蚀地形(个体形态由岩溶洼地、落水洞、溶洞、暗河等)、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形以及构造侵蚀中山地形(沟谷呈“V”或“U”字形)等四种地貌类型。
38、项目区区域内低中山(丘陵)呈波状起伏,总体呈西高东低之势,海拔最高处为1820米,海拔最低处为1632米,平均海拔为1710米,区域内高差188米。以项目区1:500地形图为基础,生成项目区坡度分析图,分析得出:区域内坡度相对平缓,平均坡度为13.7度,其中最小坡度为0度,最大坡度为79.63度。表4-1:项目区坡度分级统计表坡度级面积比例25度以上411.9032.14%8度25度687.7053.66%8度以下182.0114.20%总面积1281.61100.00%25度以上坡地411.90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 32.14%;8度25度坡地687.70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 53.66
39、%;8度以下面积为182.01公顷,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4.20%。其中,25度以下坡地较为适宜建设,随着坡度的减小建设施工工程量也相应较小。可见,项目区内有67.86%的面积范围较适宜开发建设;随着地形坡度的增加,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大、成本高的不适宜建设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为景观景观用地予以保留。4.2 地质灾害评估4.2.1 岩体特征分析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将规划红塔区内地层、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及岩性组合,将区内岩土体划分为土体和岩体两大类,又根据岩土体成因及结构类型、发育特征进一步将土体和岩体划分为10个亚类(如下图、表所示)。岩体 1.较硬中-厚层状
40、砂岩、粉砂夹软弱泥(页)岩组 2.较硬块状岩浆岩岩组 3.较硬薄-厚层状强岩溶化石灰岩组 4.较硬薄-厚层状中等岩溶化白云岩组 5.较软层状(碎屑)岩组 6.软弱层状(碎屑)岩组 7.极软半成岩层状(碎屑)岩组;土体 8.卵砾石、砂土、粘土多层土体 9.粘性土单层土体 10.岩组分界线 11.断层 12.地级市界 13.地级市行政中心 14.乡镇图4-1 岩土工程地质岩组分布图表4-2 岩土工程地质岩组特征一览表类型工程地质岩组命名地层代号岩性组合结构面形态结构体特征可能发生的岩土体工程地质问题土体卵砾石、砂土、粘土多层土体QpQh冲洪积卵砾石、砂、粘土层、淤泥质土、残坡积碎石土分层界面,土石
41、分层界面,土体基岩界面松散土状粒状河床碎石层欠固结、易移动,各土层承载力低。土质边坡易沿土石界面及分层界面崩滑,淤泥质土高压缩性粘性土单层土体Qh红粘土、次生红粘土分层界面松散土状承载力低,具膨胀性岩体较硬中-厚层状砂岩、粉砂夹软弱泥(页)岩组ZacD2hT3s砂砾岩、岩屑砂岩、石英砂岩、粉砂岩,间夹泥(页)岩、白云质灰岩互层或夹层相间结构面中等发育岩体较完整变形和强度受层面控制,为各向异性弹塑性体,可沿结构面滑塌,软岩可产生塑性变形较硬块状岩浆岩组Pe辉绿岩、玄武岩、变余粒状花岗岩有少量贯穿性节理裂隙,一般2-3组,轻度发育岩体较完整结构面互相牵制,岩体基本稳定,接近弹性各向同性体较硬薄-厚
42、层状强岩溶化石灰岩组Pt2dC2hP1y石灰岩、白云岩层面、溶蚀裂隙、溶洞发育岩体较完整变形和强度受层面控制,可沿结构面滑塌、岩溶塌陷较硬薄-厚层状中等岩溶化白云岩组ZbdZbdnD3z白云岩、石英砂岩夹页岩、粉砂岩层面、溶蚀裂隙中等发育岩体较完整变形和强度受层面控制,可沿结构面滑塌,覆盖层冲蚀沟发育较软层状(碎屑)岩组ZbnC1wJlP1l层状石英砂岩、粉砂与泥(页)质岩不等厚互层互层或夹层相间不规则块体所夹泥岩易风化和湿解,局部易形成滑坡软弱层状(碎屑)岩组Pt2hsPt2fPt2m板岩夹变质砂岩、粉砂岩不等厚互层板理、节理不规则块体易风化剥蚀形成滑坡及冲蚀沟,常构成泥石流物源,边坡稳定性
43、差极软半成岩层状(碎屑)岩组N2c半固结砂砾岩、粉砂岩、粘土岩夹褐煤层面、节理不规则块体岩体抗力强度低,粘土岩具膨胀性,易形成滑坡散体状结构岩组F断层破碎带、强风化及全风化带节理裂隙发育,呈散体结构碎块状碎屑状结构较破碎,欠固结,易移动,承载力低4.2.2 不良地质作用分析与预测(1)不良地质作用分析红塔工业园区观音山工业区内的不良地质作用主要以崩塌、小型滑坡和不稳定斜坡,区域边缘有采空区、地面沉降等为主。对于区内易发生崩塌点主要分布在项目区北侧的王家山采石场、长白坡土场等地,黑村采石场存在不稳定斜坡,下龙潭附近有已发生的滑坡点。在规划区边缘外围的平滩煤矿和郭井一带则有发生的滑坡和地面沉降。另
44、外在规划项目区内分布有南北走向的逆断层和北东南西走向的推测断层。图4-2 项目区内不良地质作用分布图从规划区内不良地质作用的形成地质灾害的条件看,主要有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岩体特征等基础条件和降雨、人工活动等动力条件。基础条件。第一,规划区70%以上的滑坡产生于25以上的陡坡区,“V”型河谷,地形陡峻,高差大,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分布较为集中,具有群发性、密集性和滑坡泥石流链式灾害的特点;第二,泥岩、页岩、千枚岩、板岩等软岩和松散堆积物分布区易发生山坡地质灾害,规划区90%的滑坡产生于第四系残坡积层中;第三,斜坡岩土体的风化作用和地下水的活动,降低了斜坡稳定性,加大了山坡地质灾害活动的可能。
45、丘陵区主要分布在覆盖土层厚度较大、人工切坡活动较强地带,危害程度相对较弱。动力条件。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全区80%以上的山地灾害发生于雨季。区内的砂石矿、褐煤矿的采掘与金属矿的开采活动,使得局部地质环境遭受较大破坏,常留下陡峭崩塌危岩体、采空塌陷区及不稳定斜坡等,采矿、选冶等活动形成的废弃渣石、水渣和炉渣等沿凹形山坡堆放而构成的不稳定斜坡,由于处置不当,常常是泥石流物源的重要补给点之一。沟渠渗漏、坡地灌溉等大量地表水渗入地下,使岩土体抗剪强度降低,诱发地质灾害。从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上看,崩塌、滑坡大多发生于雨季内(5-10月)。旱季发生的地质灾害,一般出现在人类工程活动剧烈(如露采矿山边坡、排土场和公路沿线地段)。地质灾害类型仍以小型滑坡、崩塌山地灾害为主,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2)地质灾害预测由于项目区内地形高差较大,以构造剥蚀堆积地形、溶蚀地形、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形以及构造侵蚀中山地形为主,工程项目建设的场地平整和道路修建过程中需要大量切坡、挖方和填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40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