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銀髮住宅相關法規簡介.doc
《台灣銀髮住宅相關法規簡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灣銀髮住宅相關法規簡介.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台灣銀髮住宅相關法規簡介陳光雄摘要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人口老化衍生的相關醫療照護、年金給付、住宅及社會服務需求及扶養負擔提高,亟待正視,未來住宅規劃、建築、設施必須切合人口老化的需求。為因應上述趨勢,本署配合內政部社會司已陸續研訂或修訂銀髮住宅的相關法規。 本文將有關銀髮住宅的相關法規分為申請設置與營運管理以及實質空間與環境設計兩大類,涉及申請設置與營運管理方面有老人福利法、老人福利法施行細則及老人住宅綜合管理要點,涉及實質空間與環境設計方面有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老人住宅專章之老人住宅基本設施及設備規劃設計規範。本署盱衡當前國內政經發展,因應國際社會住宅趨勢,檢視整體住宅發展現況,特擬
2、定整體住宅政策,業奉行政院2005年5月24日核定。有關老人住宅方面,係將老人視為弱勢國民,優先予以輔助,並積極推動涵括老人住宅設計規劃理念之無障礙住宅及社區環境,以增加符合老人需求之住宅供給。內政部營建署通訊作者:陳光雄通訊處:台北市八德路二段342號3樓關鍵詞:銀髮住宅、法規壹、前言台灣地區因人口結構變化與醫療衛生進步,使平均餘命不斷延長,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逐年提升,於1993年9月達到7%,已符合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所訂的高齡化社會指標,截至2005年11月底老年人口共有221萬多人,已占總人口的9.72%。依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推估,至2127年時,每5個人中將有1個以上的老人,即老
3、年人口數將占總人口的20%以上。此外,據調查統計65歲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從7%增加到14%,英國約需45年,美國約需70年,瑞典約需85年,台灣約需26年,日本約需23年,顯示我國人口老化的速度,除與日本相當外,較歐美國家為快。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人口老化衍生的相關醫療照顧、年金給付、住宅及社會服務需求及扶養負擔提高,亟待正視,未來住宅規劃、建築、設施必須切合人口老化的需求。為因應上述趨勢,本署配合內政部社會司已陸續研訂或修訂銀髮住宅的相關法規,以下將分為申請設置與營運管理及實質空間與環境設計兩大部分,做一簡單的介紹。貳、申請設置與營運管理一、老人福利法該法共有6章34條,係本部社會司訂定
4、,其立法目的係為宏揚敬老美德、維護老人健康、安定老人生活、保障老人權益及增進老人福利,該法第15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視實際需要,專案興建適合老人安居之住宅,或鼓勵民間興建適合老人安居之住宅,且以上二種方式均應採綜合服務管理方式,並專供老人租賃。因現行條文對老人住宅居住對象、申請程序、營運管理、應提供之服務項目及行政督導均未予以詳細規定,目前雖定有老人住宅綜合管理要點以利實際運作及主管機關受理老人住宅之申請與審查,但因未有明確法源依據,無法訂定相關罰則。為維護老人居住安全與權益,本部社會司刻正辦理修法中,擬將老人住宅之設立、經營管理、輔導與監督等機制設專章明確規範。老人住宅專章
5、相關條文草案之研擬精神為:謀求老人最大福祉、提供老人多元化住宅居住使用選擇;民間接受政府高度獎勵者應予高度管理、低度獎勵者則給予低度管理;藉由提供相關行政措施或優惠,以引導之方式,鼓勵民間參與老人住宅建設。二、老人福利法施行細則本施行細則第10條規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專案興建適合老人安居之住宅,或鼓勵民間興建適合老人安居之住宅,其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一)提供老人寧靜、安全、衛生、通風採光良好之環境及完善設備與措施。(二)建築物之設計、構造及設備與措施,應符合建築法及其有關法令規定,並應具無障礙環境。(三)消防安全設備、防火管理、防燄物品等消防安全事項,應符合消防法及其有關法令規定
6、。(四)社區規劃及住宅設計,應符合國民住宅條例所定國民住宅社區規劃及住宅設計規則之規定。老人福利法第15條第1項第2款及第3款所定綜合服務管理,包括下列事項:(一)環境清潔之維護。(二)水電器材及房舍之維護維修。(三)門禁安全及緊急呼叫之受信及聯繫。(四)其他必要之住宅管理及服務。三、老人住宅綜合管理要點本要點計有15點,係由本部社會司訂定,於2003年12月31日發布施行,並於2005年8月15日第一次修正,其制訂目的係為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老人住宅之申請設置與營運管理規劃,維護老人居住安全及權益。其主要內容如下:(一)明定老人住宅之定義(第3點)老人住宅係指依老人福利法或依其他相關法令
7、規定興建,且其基本設施及設備規劃設計,符合建築主管機關老人住宅相關法令規定,供生活能自理之老人居住使用之建築物。(二)明定老人住宅之處分方式(第4點)直轄市、縣(市)政府專案或鼓勵民間興建之老人住宅專供租賃。民間以自有或租用土地興建老人住宅,未享有政府提供優惠者,依市場機制租售。(三)明定老人住宅之進住對象(第5點)以單獨居住或僅與配偶同住之老人為限。進住對象年齡得放寬為年滿60歲、原住民為年滿55歲以上,同住配偶年齡不限,並均應以生活能自理者為限。(四)明定老人住宅之興建、經營管理及輔導事項主管機關(第6點)老人住宅之興建、經營管理及輔導事項,除本要點另有規定外,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
8、理之。(五)明定興建老人住宅其建築基地面積所應符合之規定。(第7點)(六)明定老人住宅之經營管理方式(第8點)直轄市、縣(市)政府專案興建之老人住宅,得自行或委託老人住宅業經營管理。民間經直轄市、縣(市)政府核准興建之老人住宅,所有權人得自行設立或委託老人住宅業經營管理。(七)明定老人住宅登記證應載明事項。(第9點)(八)明定其他營運管理相關規定(第10至15點)參、實質空間與環境設計為因應老人安養設施列入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政策,本署於2003年12月29日於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增定第16章老人住宅專章,並訂定老人住宅基本設施及設備規劃設計規範,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一、建築技
9、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16章老人住宅專章本章共計5條條文,主要內容如下:(一)明定老人住宅適用範圍,及授權本署訂定設計規範指導基本設施、設備之規劃設計。(第293條)(二)明定老人臥室之設置面積最小基準(居住人數不得超過2人,樓地板面積應為9平方公尺以上)。(第294條)(三)明定服務空間為居室服務空間、共用服務空間及公共服務空間,並訂定服務空間之設置面積最小基準(例如:明定浴室含廁所者,每一處樓地板面積應為4平方公尺以上等等)。(第295條)(四)明定得額外增加容積樓地板面積之項目及額度。(第296條)(五)明定老人住宅應符合無障礙設施之項目及昇降機間依照緊急昇降機之規定設置,並考量老人行動
10、能力,訂定一定面積避難空間之規定。(第297條)二、老人住宅基本設施及設備規劃設計規範本規範係依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以下簡稱本編)第293條第2項規定訂定,適用範圍為本編第293條第1項規定,適用對象為供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無需他人協助之老人為居住者之老人住宅,應符合規範之規定。該規範針對老人住宅的外部空間規劃、居住單元與居室服務空間規劃、共用服務空間、公共服務空間、設備及設施等訂有規定,以下針對其內容做一介紹。(一)外部空間規劃1.戶外休憩空間除有緊鄰並可供使用之外部開放空間外,老人住宅應按居住人數每人1平方公尺設置戶外休憩空間,其最小規模不得小於4公尺乘以4公尺。休憩空間應設置戶外桌椅
11、等供休憩使用之設施。戶外步行空間之寬度應有90公分以上,其有高低差時,儘可能設置為坡道。戶外空間包含陽臺、敞廊、平臺等,得考慮防風、避雨,以及留有足夠讓輪椅迴轉的空間,並達到通行的便利。2.人行道安全措施人行道之路緣高於車道不得超過20公分,人行道至車道之路緣開口斜坡坡度不得超過1比12。戶外地面設置之排水溝格柵方向應和行進方向垂直,格柵淨孔距不得大於1.3公分。3.室外引導通路室外引導通路淨寬度應在1.2公尺以上,坡度不得大於1比12,坡道長度每9公尺或在轉折處應設置長度1.5公尺以上之平臺,坡度在1比20以下時,平臺間隔可放寬至18公尺,坡度大於1比20且高低差大於60公分者,應設置扶手。
12、室外引導通路連接戶外出入口設置之門檻高度不得大於2公分,並應在室內及室外設置深度1.5公尺以上之輪椅等候空間。(二)居住單元與居室服務空間規劃1.居住單元組合方式老人住宅之居住單元規劃,得視服務對象及訂定之營運計畫,由單人房或夫妻房等單獨組合或混合組合。單人房組合得按性別予以適當的分區。2.基本簇群規劃原則居住單元規劃考量老人生活對安寧、舒適、私密性及日常活動交誼等需求,適當配置生活簇群,宜以6人至10人組成基本簇群。3.生活簇群配置宜以3個以上基本簇群組成生活簇群,應設置餐廳,公共廚房,公共洗衣間,並提供一處戶外共同活動空間。4.臥室設置及規劃設計原則臥室擺設之床位應有2面以上可供上下床。臥
13、室應考慮隔音、容易避難及輪椅使用空間。5.浴室及廁所規劃設計原則浴室及廁所以每一居住單元設置一處為原則,其寬度及深度均不得小於1.8公尺,但廁所及洗手臺使用部分與沐浴使用之部份以固定隔間或防水拉門分隔,能確保廁所及洗手臺地坪維持乾燥者,廁所及洗手臺使用部分之長度及寬度淨尺寸分別不小於1.6公尺及1.5公尺,其配置應使老人方便到達及考慮老人與輪椅使用者之容易使用。居住單元未設浴廁者,與其最近之浴廁距離不得大於10公尺。浴廁出入口高低差應為2公分以下,門扇應採外開式推門或橫拉門,並可由外面拆卸以利緊急救援,浴廁及臥室應設置呼救系統,並得考慮設計防震、防火構造,以作為就地避難場所。6.廚房配置及廚具
14、設計原則廚房料理臺應有合理之配置,並考量身高之不同,物品陳列要能取用方便。必要時得設可昇降之料理臺。餐桌及餐具存放櫥之空間留設,應考量老人遲緩行動之便利及輪椅迴轉之空間,其每一處面積不得小於4.5平方公尺。7.陽臺及平臺規劃設計原則室內至陽臺、平臺等出入口之高低差應在16公分以下,並考慮輪椅出入,至少每2戶陽臺間應相連通,陽臺之間應為容易開關之推開門,以供緊急救援人員得從陽臺進入救援。但依照本規則總則編第3條規定提具防火性能設計計畫書(包含緊急救援計畫)及評定書,向中央主管建築機關申請認可者,得依緊急救援計畫設置救援設施,不受陽臺應相連通之限制。(三)共用服務空間1.樓梯及平臺寬度、梯級尺寸樓
15、梯應有充足的採光及照明,並應設置緊急照明燈。樓梯淨寬度應大於90公分,樓梯二側均應設置扶手且不得於平臺上設置梯階或使用旋轉梯。凡樓梯轉角平臺之向上梯級應退縮一階併入為平臺。但平臺寬度大於1.4公尺者免退縮。設計時,所有樓梯之級深級高應統一,樓梯出口並應標示樓層號碼,室內樓梯之級高及級深依下列公式計算:652r+t55且r18,t26,r / t7/11r:梯級高 t:梯級深2.室內走廊室內走廊應平順,具自然通風採光,寬度為1.4公尺以上,二側應設置扶手,轉彎之牆角應為順緩修邊或防撞處理。走廊高低處、轉角處均應設照明燈或踏步燈,地板並應使用防滑材料。3.走廊及樓梯之扶手扶手高度距地板完成面或梯級
16、踏步鼻端起算75公分至85公分,扶手直徑應為2.8公分至4公分,採橢圓或扁平握把者,週長在12公分左右,並與牆面留設3公分至5公分之空隙。4.門廳出入口門廳出入口應設感知自動門設備、及充足之照明。出入口處應留設步行器或輪椅存放區,其淨寬度不得小於1.9公尺,淨深度不得小於1.5公尺。如為防止雨水倒灌,出入口設有階梯時,應有斜坡道或設置專供行動不便者使用之昇降設備。5.其他設施為服務居住者生活需求,得考慮設置相關其他服務設施。(四)公共服務空間1.設置與配置原則老人住宅應設置交誼室、公共餐廳、公共廚房及辦公室等公共服務空間。交誼室、公共餐廳、廚房等空間配置應使老人方便到達,並考慮老人及輪椅使用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台灣銀髮 住宅 相關法規簡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39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