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茂高速公路扩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包茂高速公路扩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茂高速公路扩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一)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1编制依据及原则1.1.1编制依据 国家高速公路包头至茂名线(G65)陕西境黄陵至延安高速公路扩能工程(K47+000K153+909.826)路基桥隧工程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技术指南、陕西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交通部、陕西省交通厅、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关于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规范、条例及要求。施工现场行政归属、交通、风土人
2、情、地材等情况。1.1.2编制原则安全、质量、工期目标明确;施工部署、工艺方案先进科学;注意环保、文明施工;加强施工管理,控制工程造价。1.2工程概况1.2.1概述黄陵至延安高速公路扩能工程为西安至延安高速公路扩能工程的重要组成路段。黄陵至延安高速公路扩能工程(K47+000K153+909.826)起于富县羊泉峁头村北侧,止于安塞县沿河湾镇南侧,与既有包茂高速和在建延延高速以枢纽立交相接,全长106.909km,共设桥梁24874.73m/118座,其中特大桥4360.06m/5座、大桥18962.74m/71座、中桥1414.77m/30座、小桥137.16m/12座;涵洞189道;隧道1
3、9700m/15座(双洞);互通式立交6处(1处预留)、分离式立交2处、天桥2处、通道27处;服务区2处。黄陵至延安高速公路扩能工程LJ-13标段起止里程为K87+138.065YK94+300、ZK94+350,其中路基4.688km;涵洞23道;通道1处;大桥792.04m/3座,中小桥66.02m/2座;墩梁隧道1641m/1座(双洞)。1.2.2主要工程数量挖方:102.10万方;填方:156.37万方;涵洞:23道,通道1处;桥梁:大桥792.04m/3座,中小桥66.02m/2座;隧道:1641m/1座(双洞)。1.2.3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等级: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 2.设计速度
4、:100km/h;3.路基宽度:整体式33.5米;4.荷载等级:公路-级;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05;6.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他:1/100。1.3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3.1总体施工规划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将工期、质量、安全目标量化,实施阶段性控制,使施工生产保持在一个稳定、高效的水平线上,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并完成,具体安排如下:1.3.1.1工期目标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标段计划总工期为22个月,即拟计划2013年10月1日开工,2015年7月31日竣工。1.3.1.2 质量目标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优良。1.3
5、.1.3 安全目标安全零伤亡1.3.1.4 环境目标杜绝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杜绝施工生产污染物违规排放,工程项目驻地建设及文明施工达标,工程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全部达标。1.3.1.5文明施工目标建设工地所有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现场管理规范化。施工现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物流有序,标识醒目;工地、道路无飞尘、无泥泞、无坑洼;材料堆码整齐、机械设备摆放整齐、生产生活区规划整齐;生产办公区整洁、生活居住区清洁、伙房餐厅清洁、厕所排污区清洁;水管不漏水、电线不漏电、房屋不漏雨、车辆不漏油、通风管道不漏风,创建样板文明工地。1.3.2施工队伍布置、劳力组织及任务划分1.3.2.1组织机构设置根据本工程的特
6、点,我公司将抽调业务能力强、施工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组成精干高效的“黄陵至延安高速公路扩能工程路基桥隧工程建设项目HJ-13标段项目经理部”,作为现场施工的管理机构,按照项目法施工管理模式,对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成本等综合效益进行有计划、高效率的指挥协调管理,全面履行本标段施工合同。项目经理部配置经理一名、副经理一名、总工程师一名,管理职能部门设“六部一室”即:工程管理部、安质环保部、合同成本部、物资设备部、计划财务部、综合管理部和中心试验室,组成管理机构,下设两个路基工程队、一个桥梁工程队以及两个隧道工程队。该五个工程队具有丰富的高速公路工程及类似施工经验。劳力全部由我单位职工和长期合同工组
7、成。详见“项目管理机构”。本工程的质量管理实行项目经理终身负责制。1.3.2.2队伍布置、劳力配置及工程量划分项目经理部设在K88+200左侧1500m处,负责全标段的施工生产。路基工程一队:驻地设在K88+100左侧150m处,负责本标段K87+138.065ZK90+100、YK89+300范围内路基土石方及路基附属工程的施工。路基工程二队:驻地设在K92+300右侧280m处,负责本标段ZK91+810ZK94+350、YK90+783YK94+300段范围内路基土石方及路基附属工程的施工。桥涵工程队:驻地设在K93+500右侧200m处,负责全标段范围内桥梁、涵洞、梁体预制及桥梁附属工
8、程的施工。隧道工程一队:驻地设在ZK90+100左侧,负责府村川隧道左洞及其附属工程的施工。隧道工程二队:驻地设在YK90+800右侧,负责府村川隧道右洞及其附属工程的施工。劳力配置详见“附表六 劳动力计划表”。1.3.3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根据资格预审文件的要求,确定本标段计划总工期为22个月。即:拟计划2013年10月1日开工,2015年7月31日竣工。各分项工程工期安排如下:施工准备:2013年10月1日至2013年10月30日;路基处理:2013年11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路基填筑:2013年12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涵洞工程:2013年11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防
9、护及排水工程: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桥梁工程:2013年1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隧道工程:2013年1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竣工清理:2015年7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详见“附表一:施工总体计划表”、“附表二、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斜率图)”、“附表三:工程管理曲线”及“附表四: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1.4施工总平面图1.4.1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1.施工总平面布置充分考虑生产生活安全、少占草地、节约用地的原则。2.平面布置充分考虑保护环境、方便施工管理、员工工作生活、降低工程成本的原则。1.4.2施工总平面图详见:“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及
10、“施工总平面图文字说明”。2.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尤其对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及缺陷责任期工作2.1施工方案2.1.1路基工程本合同段主要为挖填路基交替,有大量的路基挖余方,纵向调运路基挖余方填筑路基。为确保路基施工工期,拟投入本项目工程的路基工程队配备不少于两套土石方施工机械分段落同时施工。路基土方开挖、填筑按照桥涵间隔分区段进行,基底处理完成后,按照填挖结合、分段施工的原则,采用挖装运摊铺平整碾压检测的施工顺序展开平行作业,用挖掘机自卸车装运,推土机摊铺,平地机精平,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的方法施工。路堤填料采用掺加3%石灰的路基挖余土方填筑;填方路
11、床利用路基挖余土方填筑,路床040cm掺加8%石灰,4080cm掺加5%石灰;挖方路床超挖80cm后掺灰回填。填方路基路面底面以下080cm压实度96%,80150cm压实度94%,150cm压实度93%;零填及挖方路基压实度96%。整体式填方路基基底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和填高小于4m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路段,清除地表后,采用强夯3便进行处理。对不宜采用强夯处理路段,清除地表后设置40cm厚灰土垫层;填方高度大于4m不宜使用强夯处理的路段采用灰土桩处理。灰土柱采用沉管法施工。过湿土路段基底采用碎石垫层或水泥搅拌桩处理。路基防护、排水工程等附属工程按路基施工顺序进行,路基填筑分段完工后,路基沉
12、降基本稳定,进行边坡防护施工及排水设施施工。2.1.2桥梁工程本标段桥梁上部结构采用20m和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20m的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部构造采用柱式墩(台)和肋板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梁工程由桥梁工程队分段进行施工,按照架梁先后顺序展开施工,平行流水作业。每座桥按照先施工基础,然后进行墩台身施工,待梁体架设后进行桥面系及防撞护栏的施工。具体施工方案如下:钻孔灌注桩根据地质条件采用冲击钻机或回旋钻机成孔,泥浆护壁,钢筋笼提前制作,人工配合吊车安装;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台身采用整体钢模,一次浇筑混凝土,墩柱、盖梁模板均采用厂制定型钢模板,承台、基础模板用大块钢模组拼。墩柱采用整体
13、式大型组合钢模,吊装支立;盖梁采用支架法施工。箱梁在桥梁预制场集中预制,以拖车运输,架桥机进行架设。预制梁体连续施工采用临时支座法。待湿接缝及端横梁浇筑完成,预应力张拉完成后,电热法拆除临时支座,完成体系转换。湿接缝、桥面铺装及防撞护栏人工绑扎钢筋、立模、浇筑砼,机械振捣。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合,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泵送及吊车入模。附属结构人工实施。砼养生采用洒水覆盖养生或涂养生剂。2.1.3涵洞及通道工程涵洞及通道工程较相应区段的路基工程先开工或同时开工,争取早日竣工,为路基填筑创造条件。涵基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清理基底;涵身支模现浇;盖板在预制场集中预制,汽车运输,吊车架设;混凝土在
14、搅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泵送或吊斗入模。及时施作防水层对称回填台背的路基土方。基础顶面以上的涵身结构外侧全断面涂热沥青两层进行防水处理,涵背路基填筑采用透水性材料回填,小型夯实机具夯实施工。2.1.4隧道工程本标段隧道工程为墩梁隧道。该隧道左洞进口为削竹式洞门,其它洞门形式均为端墙式洞门。隧道左线长为1712米,右线长为1570米。洞口土方采用机械开挖,并根据设计进行锚喷混凝土加固。按相应围岩类别初期支护措施安全进洞,并做好洞口原地面的绿化。隧道洞身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隧道采用小切口开挖进洞,隧道采用进出口左右洞同时掘进的方式。复合式衬砌以锚杆、湿喷混凝土(钢筋挂网)、钢拱架为初期
15、支护,大管棚、超前注浆小导管、超前锚杆等为施工辅助措施。洞口采用普通钻爆法施工,隧道级围岩采用单侧壁导坑开挖法。洞身采用凿岩机和人工台架钻孔。洞身开挖施工中按图纸要求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设置逃生通道,逃生管管壁厚不小于10mm,管径大于600mm,管长150m200m。二次混凝土衬砌采用移动式液压模板台车和泵送混凝土整体模筑。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泵车泵送入模,机械振捣。隧道出碴采用装卸机装渣,汽车无轨运输,运至指定弃碴场弃放,并按要求作好防护。2.1.5防护及排水工程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及时进行防护及排水工程的施工,保持排水畅通和路基边坡的稳定。2.2施工方法2.2.1路
16、基工程2.2.1.1场地清理场地清理采用推土机推运,人工配合,装载机挖装废弃物,自卸汽车运输。场地清理完成后,对基底全面进行填前夯压实。2.2.1.2路基处理本标段地基处理类型主要有换填碎石、砂砾垫层、灰土垫层、灰土桩、水泥搅拌桩、强夯等。(1)碎石、砂砾垫层在清理的基底上分层铺筑符合要求的碎石,分层铺筑,松厚不得超过200mm,并逐层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压实的方法采用碾压法,同时控制最佳含水量。碎石、砂砾采用自卸汽车运输,人工配合推土机水平分层摊铺,压路机碾压。(2)灰土垫层灰土层施工前对下卧地基进行检验,若发现局部软弱坑,挖除并用石灰土填平夯实。施工前先进行试验段施工,确定有关施工参数。摊
17、铺土料: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松铺厚度,用摊铺机摊铺土料并粗平,洒水闷料后整平,用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摊铺石灰:将消石灰过筛,消除大于5mm颗粒及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然后根据设计掺灰量,将石灰均匀地摊铺在整平的土面上。拌和:用路拌机进行拌和,拌和过程中及时检查含水量,使其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值。拌和深度深入下承地基58cm,并使土和石灰充分拌和均匀,颜色一致,消除“素土”夹层。碾压:路拌均匀,并整型合格后,立即按试验路段确定的施工工艺、压实速度和遍数进行压实,连续碾压到规定的压实度。接缝处理:两工程段衔接处采用搭接拌合,前一段拌和后留5080c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一段未压部分一
18、起进行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3)灰土桩本工程桥头路基及路桥过渡段基底采用灰土桩加固。主要施工方法如下:施工前进行桩位放样,然后成孔。成孔采用打桩机或洛阳铲进行。成孔后应于当日夯天完成。填料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运输车覆盖运输。冬季施工时,采取防冻保温措施。桩孔填料前,应将孔内杂物、积水和落土清理干净。每次填料按试桩确定的填料量填入。回填夯实时,单点夯击能及分层填料厚度按照试桩所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灰土回填采用连续施工。现场检验按桩孔总数的2%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对于施工完毕桩逐个与施工图对照检查,如发现问题应立即补打。灰土桩施工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按设计要求及时施做垫层。(4)水泥搅拌桩水
19、泥搅拌桩的施工采用二喷四搅一停的施工工艺。施工准备搅拌桩施工前进行成桩试验,根据现场的地质情况,确定其粉喷率,并检验搅拌桩的桩长,鉴定桩的承载力,验证桩的设计参数,检查桩及喷粉的均匀程度,确定喷粉及搅拌速度,喷粉气压等。施工记录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表格认真记录,对每根桩的施工时间、孔位、孔深及每个钻孔的地质情况和喷灰量等涂详细的现场记录。送灰组及拌灰组独立进行行记录,并随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检查。施工工艺搅拌桩采用二次复搅施工工艺a根据桩的平面位置布桩并编号,桩机按施工放样对准桩位。b下钻 启动搅拌桩机后开动空气压缩机,以防钻机钻进进堵寒喷灰口。c钻进结束钻机钻进土层,一般钻机显示电流值I=60
20、时,如果此时与设计深度基本相同,认为钻机钻入设计深度。如果此时钻探与设计深度相差较大,则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通过试桩确定合理的深度,按变更设计程序报业主批准。d提升当钻机钻入设计深度后,钻机原位反向施转,启动水泥发送装置,等水泥料送出后开始慢慢提升钻杆,钻头至设计桩顶标高后停止送灰。e复钻当喷分停止后,将钻头拉出地面或抬高不少于50cm,然后钻机继续下钻至设计桩底标高,当钻至设计桩底标高有困难时则至少钻至桩身上部1/2,桩长且不小于5m的范围内,然后钻机中速提升,桩体形成,移动下一桩位。(5)强夯平整场地:由夯沉量决定夯前的地面标高,以考虑挖填土方数量,用推土机平整、碾压,以利吊机作业。
21、夯击点布置:夯点采用正三角形布置,夯击点间距2d,定出各夯点位置,用白灰或小木桩标出,为保证每遍施夯位置准确,在强夯区域外设置护桩并加以保护。夯击遍数:共夯击三遍。前两遍以1200kNm(或800 kNm)的单击夯击能跳夯,最后以低能量满夯一遍,满夯采用轻锤或低落锤多次夯击,锤印搭接。吊机就位:机具设备进入工点,试吊夯锤,试验脱钩器开启情况,测定起吊高度,确定脱钩缆绳长度,起吊高度由工艺性试夯决定。强夯:第一遍和第二遍单点夯击约10击,第二遍在各主夯点中间穿插进行。满夯采用夯点彼此搭接1/4夯锤直径连续夯击,单点夯击约3击。夯击点的夯击次数,最后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同
22、时满足下列条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夯坑周围地面不发生过大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每个夯点的各次夯击,记录其平均下沉量。夯击一遍后用推土机将强夯区域填平,并测量计算出平均沉降量,根据强夯区外控制桩放线定点,再进行下一遍夯击。两次间隔时间在一周以上。满夯之后,清理场地,撤出夯机。准确测量场地的最终沉降量。效果检验:在最后一遍夯击完成一周后,检验强夯效果,对效果作出评价。2.2.1.3土方开挖按照运距长度不同,100m以内采用推土机纵向推运的方法施工;100m以上采用挖掘机、装载机挖装、自卸汽车运输的方法施工。路堑施工前先修好地表排水系统,开挖从路堑最高处自上而下逐层纵向
23、进行。双壁路堑挖方从两侧边坡顶部开挖线开始,先挖边缘后挖中心,以保证设计的坡率及边坡坡面平顺。开挖时工作面设微小的纵向排水坡,以利排水。半壁路堑开挖由外向边坡方向逐层开挖。施工时按照开挖长度、深度,制订相应方案,开挖与路堑边坡加固紧密配合,做好永临结合的防排水设施。2.2.1.4土质路基填筑路基填料采用掺加石灰的路基挖余土方填筑,挖方路床超挖80cm后掺灰回填。填料粒径应符合规范要求,填筑前按监理工程师及规范规定铺筑试验段,确定摊铺厚度、压实机械组合、碾压遍数、工序组合等参数。施工准备:认真复核设计图纸及资料无误后,现场实测地面标高,准确绘制横断面图交监理单位审核。路基填筑前严格按规范规定和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速公路 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37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