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数字兴农”工程的杭州模式.doc
《创建“数字兴农”工程的杭州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数字兴农”工程的杭州模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创建“数字兴农”工程的杭州模式自评报告杭州文广集团“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将农村发展列入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实现农村和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发展农村信息化的关键和难点是要实现信息服务的普及化、便利化、低成本和实用化,基于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数字电视服务、农村信息化服务、农村信息工作平台、宽带通信”四位一体“数字兴农”工程能较好地满足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同时可实现农村信息化建设“低成本、全覆盖、多功能”的发展目标。经过一年的努力,“数字兴农”工程顺利推进,并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的肯定,该项工程被国家广电总局定义为“下一
2、代广播电视网”(NGB)的农村版,并通过NGB项目的建设在全国推广。一、“数字兴农”工程的内容及其实施背景(一)目标内容在华数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总前端部署我市“数字兴农”工程总平台,在两区五县(市)各建立一个集中式农村信息化管理、支撑和运行平台,完善开发农网信息化机顶盒技术,建设农村信息化节目内容,构建农村信息化运行管理体系。对两区五县(市)农村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为数字电视,实现农村信息平台的全面接入。(二)实施背景 目前,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缺乏合适的网络载体,“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有效解决,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化终端成本高、操作复杂,使得农村信息化难以普及,阻碍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
3、发展。我市农村有线电视网络通过近几年的“村村通”工程建设,已完成有线电视全覆盖,实现了村村通光缆,具备良好的网络覆盖基础,具备网络双向改造的条件。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数字化改造后,可以完全实现对信息化应用和宽带通信的承载,使数字电视成为农村信息化普及的终端。因此,以有线电视数字化来推动农村信息化是现阶段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最为可行、最为现实的发展方式。二、“数字兴农”工程的创新创优亮点(一)打造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杭州模式”通过实施“数字兴农”工程,将完成我市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村村改造,实现大杭州有线宽带网络全覆盖。该工程计划在两区五县(市)各建立一个集中式的农村信息化管理、支撑和运行平台,构建农村
4、信息化运行管理体系,成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综合平台和主平台,并成为农村现代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功能应用方面,该工程将突破“电脑+宽带”的传统农村信息化模式,实现数字电视、有线广播、宽带网络的同步传输,通过数字电视机顶盒上实现语音会议、音频会议、信息数据广播、多通路视频轮播等信息化应用功能。(二)破解了农村信息化推广的成本制约华数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通过机顶盒接入实施有线电视网数字化改造,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基于机顶盒的农村信息化服务。利用技术优势降低农网机顶盒制造成本,结合有线电视网络降低信息化专项建设投资成本,“数字兴农”工程扫清了困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普及和使用等方面长期制约,破解了“最
5、后一公里”难题,形成了“投入省、门槛低、普及率高、功能多、集中式运行”的综合优势。此外,“数字兴农”工程多样化的应用功能、简便实用的操作方式降低了该工程的推广难度;管理系统和应用系统的集中式运行确保了系统的运行质量和服务质量,同时降低了系统运行成本省,增强了系统运行的可持续性。(三)满足了农民对信息服务的多样化需求基于“华数总前端+区县(市)分平台”的运行模式,各区县(市)的“数字兴农”运行管理平台根据当地农村、农民的不同需求,均因地制宜地建立了不同的信息内容服务体系,提供七大类普遍的信息服务,包括农业科技、农贸市场、常用信息、政策法规、村务信息、党员之家、视频点播等。各类信息服务都尽可能贴近
6、农村实际,满足农村农民生活、生产需要,注重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为涉农部门提供对农服务平台,推进发展全市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数字兴农”工程的完成情况(一)完成市、县、乡三级信息平台建成华数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在机房前端部署了全市“数字兴农”工程总平台,对农村数字电视用户统一进行授权管理,对信息发布及各类信息化应用实施监管,对用户数据管理系统、呼叫中心平台进行扩容,为集中运行管理创造条件。同时,在每个区县设立信息化分平台,对当地内容进行采集、制作、集成、审核、打包,其中包括:当地数据广播系统用于分发本地涉农信息;NVOD系统负责四个通道视频节目轮播,供农民点播;数字广播和“户户通”广播系
7、统,可接收当地农村广播;部署乡镇视频会议、村级广播会议、紧急会议系统和紧急信息发布系统,以及与之配套的客户服务与支撑系统。(二)成功完成低成本“农网机顶盒”开发低成本农网机顶盒开发是实施“数字兴农”工程的关键环节。华数数字电视传媒有限公司发挥数字电视技术优势,不断完善机顶盒软、硬件系统,优化机顶盒功能,提高机顶盒运行稳定性与可靠性。在对“数字兴农”试点总结和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对农网机顶盒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制定和梳理,完善制定了农网机顶盒对接农村信息服务平台系统(AISP)、内置软CA管理软件、内置广播喇叭运行、村村响广播运行、应急广播功能运行等技术标准和规范,同时帮助制造厂商完成这一新产品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建 数字 兴农 工程 杭州 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35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