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PPT】 .ppt
《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PPT】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PPT】 .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肿瘤化学治疗概述,抗癌药物的分类,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化疗不良反应及护理,肿瘤化学治疗患者的护理,化疗发展的历史,始于二十世纪40-50年代:氮芥治疗淋巴瘤;氨甲喋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氟尿嘧啶(5-Fu)、环磷酰胺合成并在临床使用获得成功60-70年代:细胞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证明了联合化疗优于单药,一些肿瘤的联合化疗方案更趋成熟80-90年代,进行耐药机制研究、生物反应调节剂提高化疗疗效的研究、免疫治疗与化疗合用的研究。骨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技术近年研究的新热点:靶向治疗,肿瘤化疗的形式,目的:完全杀灭肿瘤细胞,使病人获得治愈。主要应用于经积极化疗有望治愈的那部分肿瘤病人,如绒毛
2、膜上皮细胞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睾丸癌等,根治性化疗,根治性化疗应选择:联合化疗 足够的剂量强度 足够的疗程综合治疗应积极预防及处理毒副作用,并给予积极的支持治疗,恶性肿瘤在局部有效治疗(手术或放疗)后所给予的化疗目的:杀灭微小转移病灶,辅助化疗,原则:术后2-4周内开始 按肿瘤病种 病期 高危因素决定治疗方案,肿瘤化疗的形式,新辅助化疗,局限性肿瘤手术或放疗前所给予的化疗目的:1.使局部肿瘤退缩,缩小手术或放疗的范围,减少手术或放疗的损伤。2.清除或抑制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病灶.,肿瘤化疗的形式,姑息性化疗,晚期癌症,已失去手术治疗的价值,化疗也仅为姑息性。目的:
3、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寿命。,联合化疗,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抗癌药物的联合应用,旨在取得多种药物杀伤癌细胞的不同时相的协同作用,以达到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和减少耐药性的作用。,考虑因素:药物作用机制 细胞动力学 抗癌谱 毒性 合用非抗癌药物 给药方法,化疗适应征,对化疗敏感的全身性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等化疗为首选治疗。化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手术前后或放疗前后需辅助化疗者。无手术和放疗指征的播散性晚期肿瘤或术后、放疗后复发转移的病人。姑息性治疗,如用化疗缓解上腔静脉综合征。采用特殊给药途径做化疗者。,化疗禁忌征,诊断不明确,用化疗做诊
4、断性治疗。明显衰竭或恶液质。骨髓储备功能低下,治疗前白细胞低于3.5109/L、血小板低于80109/L者。心血管、肝肾功能损害者。严重感染、高热、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者。胃肠道梗阻者。,肿瘤化学治疗概述,抗癌药物的分类,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化疗不良反应及护理,肿瘤化学治疗患者的护理,化疗药物的刺激性毒性分类,传统分类法,作用机制分类法,细胞动力学分类法,抗癌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分类法,直接破坏DNA的药物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插入DNA中干扰模板作用的药物影响蛋白质的合成的药物影响微管蛋白的药物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抗癌药作用机制,G0期(细胞分化),细胞周期,TIME,M期(细胞分裂),G2
5、 期(DNA合成后期),S期(染色体复制),G1 期(DNA合成前期),细胞增殖动力学,细胞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细胞周期时间(cell cycle time)。细胞周期可分为四个时相,G1:DNA合成前期S: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M:有丝分裂期,细胞动力学分类法,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A)各期,主要是G1期及M期,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剂量呈正相关,因此大剂量间断给药优于小剂量连续给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CCSA)作用于某一期,如S期或M期。只对细胞群中的一部分细胞有作用,持续给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可提高疗效。,CCSA 抗代谢类
6、药物和植物类药物CCNSA 烷化剂和抗癌抗生素,化疗药物的刺激性毒性分类,根据抗癌药物渗漏后对局部组织的作用结果分为发疱剂:指能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或腐烂的药物刺激剂:仅引起渗漏部位发生炎症或疼痛的药物非毒剂:指不易引起组织炎症或坏死的药物,常用抗癌药物渗漏后的局部反应,发疱剂:HN2 ACTD DNR ADM EPI MMC VLB VCR VDS NVB,刺激剂:CTX IFO 5-FU BLM VM-26 VP-16 taxol taxotere CPT-11 CBP DDP,非毒性剂:AraC L-ASP MTX,举例,化疗药物:长春新碱(VCR),长春瑞滨(NVB),分类:,抗肿瘤的植物
7、类药物影响微管蛋白的药物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发疱剂,肿瘤化学治疗概述,抗癌药物的分类,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化疗不良反应及护理,肿瘤化学治疗患者的护理,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静脉化疗腔内化疗椎管内化疗动脉插管化疗口服化疗,肿瘤化学治疗概述,抗癌药物的分类,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化疗不良反应及护理,肿瘤化学治疗患者的护理,抗癌药物不良反应概况,目前临床所应用的抗癌药物均缺乏特异性,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器官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化疗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化疗方案的制定;对不良反应的处理,不良反应分类(按毒性发生的系统),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NVB外渗,NVB外渗,ADM外渗,ADM外
8、渗,泰素帝(多西他赛)外渗,VCR外渗,换药三月余,5-FU,栓塞性静脉炎,表现为从注射部位沿静脉走向出现发红、疼痛、色素沉着、血管变硬等,静脉炎,外渗致穿刺部位肿胀,外渗后局部出现水疱部分破溃,静脉外渗后局部坏死,静脉外渗后局部坏死结痂,药物外渗,局部过敏,静脉滴注或推注某些药物时(如NVB ADM)沿静脉走向出现皮疹,病人有痒的感觉,化疗药物血管外渗漏,与渗漏发生有关因素,药物血管问题注射部位穿刺其它因素,临床表现,渗漏部位皮肤红、肿、皮下硬结、疼痛,重者出现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甚至侵及肌腱,皮肤毒性分度标准,皮肤毒性分为0度 0度:皮肤无红斑度:皮肤有红斑度:皮肤有干
9、性脱皮、水疱、瘙痒度:皮肤有湿性脱皮、溃疡度:皮肤有剥脱性皮炎、坏死 WHO抗肿瘤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化疗药物外渗,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国内报道为0.1%6.0%戴勤等.化疗过程中预防静脉渗漏的系统管理 中华护理杂志,2003,化疗外渗处理应急流程,出现化疗外渗 停止注射,保留针头、接空针抽吸残留的药物 局部封闭(DXM+利多卡因+NS)冰敷24小时;硫酸镁湿热敷 做好教育与解释工作 填写化疗外渗处理报告表(双联一份留存在病史中,一份交护理部)家属签字确认,护士长签字,二人处理(其中一人必须为穿刺护士),护理对策(给药操作注意点),合理选择静脉,充分暴露静脉避免下肢、乳腺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PT 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PPT】 肿瘤 化疗 患者 护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30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