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安全管理及危险源辨识.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质安全管理及危险源辨识.ppt.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质安全管理及危险源辨识讲解,目录,一、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概述二、本质安全风险辨识和预控三、任务、工序、风险源辨识举例,一、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概述,一、相关术语(1)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2)风险: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3)危险源辨识:对 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4)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险的排序、分级。(5)风险预控: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
2、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的出现的过程。,一、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概述,一、相关术语(6)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监测、检查,并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危险源动态信息的过程。(7)风险预警:对生产过程中已经暴露或潜伏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风险大小进行预期性评价,及时发出危险预警指示,使管理层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的活动。(8)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又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员工的违规行为;而广义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也
3、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管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不尽职行为。对 的安全管理来说,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属于狭义的不安全行为,而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则属于广义的不安全行为。,一、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概述,一、相关术语(9)本质安全文化:本质安全文化是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精神,并为广大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信念、安全生产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行为方式与安全生产物质表现的总称,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所在。(10)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 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系统中已知的危险源进行预先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
4、现 人-机-环系统的最佳匹配,使事故降低到人们期望值和社会可接受水平的风险管理过程。(11)管理对象:是管理对象单元的一种划分,是对危险源的总结和提炼,是通过管住管理对象实现对危险源的控制或消除。,一、相关术语(12)管理标准:是一种标尺,是管理对象管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消除或控制危险源的风险的最低要求。管理(对象)标准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有关标准和企业标准从严制定。(13)管理措施:是指达到管理标准具体方法、手段。(14)PDCA:是戴明提出的一种循环管理模式,包括计划、实施、检查和改进,从管理的计划到改进是一种闭环的管理。,一、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概述,一、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概述,二、体系目
5、标 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的、持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进而实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切断安全事故发生的因果链,最终实现杜绝已知规律的、酿成重大人员伤亡的 生产事故发生的 本质安全目标。具体体现:,一、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概述,二、体系目标人员的本质安全。要求员工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较强的安全意识,具有良好的安全素质,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三违”,杜绝人为失误,实现人员的本质安全。实现人员无失误,进而实现人员的本质安全是
6、本质安全中的基础性环节。相对于物、系统、制度等三方面的本质安全而言,具有先决性、引导性、基础性地位。,一、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概述,二、体系目标设备的本质安全:一方面是对机器设备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要求,要求机器设备具有故障检测和安全防护功能,安全可靠性高;另一方面是要求,在使用过程中要确保机器设备正常运转不存在安全隐患,达到本质安全管理标准。环境的本质安全。生产环境应符合安全规程和标准的要求,且作业环境整洁卫生。,一、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概述,二、体系目标管理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科学、简洁、完善、高效。管理体系应包括完备的管理标准体系、管理措施体系以及保障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切实落实到位的管理保障
7、体系。管理标准应做到“每一条已知规律的风险的产生原因,都应有相应的管理标准予以消除”;管理措施应能够做到“只要员工按照管理措施要求,尽职尽责,每一条管理标准都能够得到落实”;相应的监督保障体系和预警系统应保障:“每一项管理措施都有具体的人员负责,如果责任人失职,能够及时发现、制止,并有反馈信息”。,二、本质安全风险辨识和预控,一、“风险”的定义及相关知识风险是一个二维概念,以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两个指标进行衡量。即:风险=R(事故发生的可能性)*C(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对安全风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以便于全面准确地分析风险,并有针对性的加以控制。(1)按风险的大小
8、可分为: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2)按照风险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可分为:泄漏事故风险;爆炸事故风险;火灾事故风险;中毒事故风险;机电事故风险;其他事故风险。(3)按照风险来源分类可分为:来自人员的风险;来自机(物)的风险;来自环境的风险;来自管理的风险。,二、本质安全风险辨识和预控,二、风险的特征(1)不确定性:风险是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综合的产物。风险的不确定性是指风险何时发生,以何种形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结果都不易确定、把握和描述。风险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空间上的不确定性、时间上的不确定性以及损失程度的不确定性。(2)客观性:风险是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而使
9、人们遭受不幸或灾难的可能性,而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变化过程中的特征,故而风险也必然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客观存在,它普遍存在于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风险的客观性说明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而只能认识和控制风险,要求我们必须承认和正视风险,采取积极的态度,认真对待风险,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程度。(3)可测性:不确定性是风险的本质属性。但这种不确定性并不是指对客观事物变化的全然无知,并非表明人们对它束手无策。我们可以根据以往发生过的类似事件,立足统计资料和实践经验,通过分析,对某种风险发生的频率及其造成损失的程度做出判断,从而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与衡量。这个过程就是风险评估过程
10、,它对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决策和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风险的特征(4)损害性:在工程安全领域,凡是风险的发生都会带来损失,这种损失可能是经济上的损失,也可能是人身上的损害。风险的损害性要求我们在识别风险的基础上,必须预先控制防范风险。(5)潜在性:虽然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风险,但是这只是意味着人们时时处处面临着遭受损失的可能。这种可能要变为现实还有一段距离,还有赖于其他相关条件,这一特性就是风险的潜在性。因此,正确识别、认识风险,改变风险发生的条件,可以达到减小风险、控制和管理风险的目的。总之,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且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人们只能把
11、风险缩减到最小的程度,而不可能将其完全消除。,二、本质安全风险辨识和预控,二、本质安全风险辨识和预控,三、“风险管理”的定义及相关知识 本质安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生产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以达到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的科学管理方法。由此定义可以看出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由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等环节组成。其中风险识别和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的关键和目的。,二、本质安全风险辨识和预控,三、“风险管理”的定义及相关知识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对现实和潜在的风险进行鉴别的过程,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识别主要任
12、务首先是明确单位或企业所面临的所有风险的种类、可能发生的风险后果,其次是分析各种事故存在和可能发生的原因。分析这些事故存在和可能发生的原因是风险识别的重点工作,这个工作就是通常的 危险源的辨识。因此,危险源辨识是 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工作。,二、本质安全风险辨识和预控,三、“风险管理”的定义及相关知识 风险评估:是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险的排序、分级。,二、本质安全风险辨识和预控,三、“风险管理”的定义及相关知识 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其具体又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13、三个小环节。事前控制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在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基础上,针对风险产生原因危险源,制定合理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使得风险管理“有法可依”。事中控制主要是对危险源的监测过程,事实上也就是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贯彻落实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前面工作进行跟进审核的过程。事后控制是在对危险源监测的基础上,通过采集到的危险源动态信息,分析其风险状态,对已出现的风险进行预警、控制,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二、本质安全风险辨识和预控,四、风险管理的特点1)全方位管理。本质安全风险管理是要对生产作业过程中所有可能的危害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机和环境的危害状态、管理漏洞和缺陷等等)进行管理;2)全过程管理。本
14、质安全风险管理贯穿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从设计、建设、生产到报废,在每个工作环节都要实施风险管理。3)螺旋上升管理。本质安全风险管理也是一个动态的螺旋上升的管理过程,该管理过程起始于对危险源的辨识,接着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然后制定相应的危险源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对风险进行预先控制,进而对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控,并对监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分析、预警、纠正,同时辨识新的危险源,为下一阶段的安全管理循环提供经验累积。4)以预控为核心。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是预控,即在对危险源全面准确辨识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危险源,切断风险出现的渠道和条件,预先控制风险,使其不可能出现。,二、本质安
15、全风险辨识和预控,五、风险管理工作流程 第一步 是对危险源进行辨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考虑人-机-环-管四个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三种状态及时态、同时还要分析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及事故类型,这个过程事实上也就是风险识别的过程。第二步 是风险评估过程。此过程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衡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此过程是对风险(也是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的过程。第三步 是风险控制过程,此过程又可以细化为: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过程,危险源的监测、预警、控制过程。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的制定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识别)结果,确定管理对象、管理主要责任人、监管责任人及监管部门,
16、其次要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针对危险源制定合理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二、本质安全风险辨识和预控,六、危险源辨识(一)危险源辨识的依据 一般地,企业需要搜集以下几方面的资料:(1)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和其他要求。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监察条例、安全规程、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井下粉尘防治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等。(2)相关的事故案例、技术标准。(3)本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信息。(4)事故发生机理。(5)其他相关资料。比如:最新颁布的标准、条例、要求等,六、危险源辨识(二)危
17、险源辨识常用的方法 可分为直接经验分析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两大类。1、直接经验分析法就是在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依据安全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和工艺技术标准等进行分析,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作出定性的描述。目前实践中常用的直接经验分析法主要包括:工作任务分析法;直接询问法;现场观察法;查阅记录法等。2、系统安全分析法是利用系统安全工程理论分析。主要包括:安全检查表法、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因果分析、预先危险性分析、危险性和可操作性分析等方法。在实践中比较常用主要是:安全检查表方法和事故树方法。,二、本质安全风险辨识和预控,六、危险源辨识(三)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内容 为了能相对较为全面的辨识出 的所有
18、危险源,根据系统工程的原理,危险源的辨识须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分别考虑,这样既能够保证危险源辨识结果的全面性和合理性,且方便对危险源进行分类控制和管理。危险源辨识过程中除了需要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考虑,还需要考虑三种状态及时态。三种状态分别指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三种时态分别指过去、现在和将来。此外,危险源辨识过程中还要分析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及事故类型。,二、本质安全风险辨识和预控,六、危险源辨识(四)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风险值=可能性损失,二、本质安全风险辨识和预控,风险评估矩阵图,返回,六、危险源辨识(五)风险预控与隐患消除的区别 风险预控不同于隐患消
19、除,隐患消除是在实际出现了危险源(隐患)之后对其进行控制或消除,而风险预控是对 辨识出的可能会出现但尚未出现的危险源进行预防性的控制或消除。风险预控过程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落实针对危险源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二、本质安全风险辨识和预控,六、危险源辨识(六)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1)列出工作任务和工序。首先由各车间风险管理小组成员以清单的形式列出车间所有岗位,再以岗位成员为小组,对其工作任务所对相应的工序进行辨识梳理。工作任务和工序的罗列须全面、准确,语言上尽量精炼。然后由车间风险管理小组汇总、审核后上报厂部,厂部风险管理小组成员组织相关熟悉一线工作岗位特点的人员一起对其进行审核、定稿。(2)危险
20、源辨识。在工作任务和工序审核定稿的基础上,才可以开始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按照危险源辨识的要求对各工序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进行辨识。(3)分析风险及其后果。辨识完危险源,紧接着分析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明确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二、本质安全风险辨识和预控,六、危险源辨识(六)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4)风险评估(划分风险等级)。最后,需要对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即评估每一条危险源对应的风险水平,划分风险等级。(5)审核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结果。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初步完成后,组织人员对初稿进行审核、修订完善。这个过程一方面需要矿井风险管理小组成员进行系统审核,另
21、一方面需要将初稿下发到本单位员工,集思广议,征求大家的意见,对初稿进行修订、完善。(6)形成风险概述。在对初稿审核定稿的基础上,对危险源进行归类总结,形成各单位风险概述,最终形成矿井风险概述。,二、本质安全风险辨识和预控,二、本质安全风险辨识和预控,六、危险源辨识(七)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制定的目的 管理措施制定的目的是通过让员工自己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提炼管理对象,并编写相应的针对管理对象的控制和消除危险源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明白每一项任务应该如何做,以及为什么应该这样做,进而控制和消除 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本质安全风险辨识和预控,六、危险源辨识(八)管理标准
22、具体内容 管理标准是针对管理对象的,管理标准一定要做到只要达到这条标准就能够消除相对应的危险源,标准要明确、具体。标准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统一,目前没有标准的考虑增加新的标准,要认真考虑定性标准。人的管理标准即各基层员工的行为标准,管理对象在何时何地应该以什么顺序和方式做什么,以及不应该做什么。机的管理标准包括管理对象的完好标准、数量标准、质量标准和正常运转状态。环的管理标准为管理对象处于安全范围的标准。管的管理标准为现有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完备。,本质安全风险辨识和预控,二、本质安全风险辨识和预控,六、危险源辨识(九)管理措施具体内容 监督检查、激励机制、安全培训以及挂警示牌提醒
23、等消除基层各岗位工的不安全行为的具体方法和手段。为对机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检修、维护以确保管理对象数量充足、性能可靠、运行正常。环的管理措施包括对环境对象的监测,以及环境对象不符合管理标准时应采取哪些措施,保证不在不安全的环境中作业。管的管理措施即对现有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进行完善的方法和手段。,三、任务、工序、风险源辨识 举例,一、任务、工序的辨识梳理原则 前面定义讲过,工作任务和工序的罗列须全面、准确,语言上尽量精炼。就必须得按每个岗位进行梳理,不能集中全班人对所有岗位进行梳理,因为本岗位的任务工序只有本岗位明白,管理人员进行审核确定。按岗位集中辨识梳理,针对性强,效果要佳。任务工序的辨识梳
24、理,是一个对岗位工作步骤或流程的规范要求,所在以辨识时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依据本岗位职责,先将工作任务区分开,再辨识确认完成每个工作任务分几个步骤或程序。完成工作的步骤和采取的措施不是一个概念,(就类似隐患和危险源一样),采取措施可以是一个步骤,但采取的措施绝对不能是一个步骤,它只能是一个措施标准。辨识梳理工序前,必须先把公司定编的岗位清单打出来,逐项辨识,三、任务、工序、风险源辨识 举例,说明 由于机、电工种的特殊性,岗位相对较少,任务较多,这种情况下,要根据检修特点划分工作任务后,再辨识工序。如机修工任务:电焊、气焊、切割、高空、塔罐容器、吊装、安装设备、拆除设备、更换皮带、易燃易爆介
25、质管道或设备、易腐蚀管道设备、易中毒介质管道设备、泵维修、巡检等作业,作为工作任务划分工序后进行辨识危险源;如电工工作任务:高空、吊装、拆除设备、安装设备、电机维修、停电、送电、接临时用电、配电柜除尘、仪表检修、更换空开、巡检等作业,作为工作任务划分工序后进行辨识危险源;。,岗位任务辨识表 举例,任务工序辨识表 举例一,任务工序辨识 举例二,任务工序辨识 举例三,危险源辨识,根据已梳理出来的任务工序,对每个工序的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辨识要以“人、机、环、管”四方面进行。同时要考虑三种状态及时态。三种状态分别指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三种时态分别指过去、现在和将来。对辨识出的危险源,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预计损失程度进行风险大小评估,确定风险源等级。具体见风险评估矩阵图,危险源辨识表(鼓风机岗位)举例一,危险源辨识表(推焦装煤车)举例二,危险源辨识表(皮带工)举例三,岗位任务工序统计表,车间:辨识统计时间:,岗位任务工序辨识清单,车间 岗位 辨识统计时间:,岗位危险源辨识表,车间 辨识时间:,危险源统计表,本质安全及风险源辨识讲座,谢谢大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29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