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QM全面质量管理培训资料.ppt
《TQM全面质量管理培训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QM全面质量管理培训资料.ppt(2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TQM Training Program全面质量管理培训,课程大纲,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 全面质量管理介绍质量管理工具介绍质量成本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之QC小组,质量管理简史,世界质量管理百年历程,工业革命前:产品质量由工匠个人控制。1875年:泰勒制诞生:科学管理的开端。最初质量管理:检验活动与其它职能分离(检验职能:工人工长-检验员),1925年:(检验只能验证质量,不能制造质量和控制质量)休哈特:统计过程控制理论1930年:道奇/罗明:统计抽样检验方法。(最大问题:重理论,轻操作,造成“质量管理就是数理统计”),世界质量管理百年历程,1940s:贝尔、美国军方应用统计质量控制技术美军方:战时
2、标准Z1-Z1.3(最初QM标准)1950s:戴明:“领导职责十四条”(详细内容)戴明/朱兰:全面质量控制在日本推广统计技术应用:因果图/直方图/检查单/散点图/排列图/控制图(老七种)1960s:NATO:AQAP标准(引入设计控制),世界质量管理百年历程,1970s:TQC在日本取得巨大成功,TQC理论在世界范围产生影响主要方法:JIT(准时化生产),Kanben(看板生产),Kaizen(质量改进),QFD(质量功能展开),新七种工具1979:英国:BS5750(国家质量管理标准),世界质量管理百年历程,1980s:克劳士:“零缺陷”/“质量是免费 的”概念中国、美国、欧洲等设立国家质量
3、奖1987:ISO9000-1987问世(基于BS5750)1988:摩托罗拉(乔治.费西尔):六西格玛管理1994:ISO 9000-1994问世,世界质量管理百年历程,1990s末:全面质量管理:全过程,全员,经济性质量:从“符合规范”发展到“顾客满意”企业文化:CI(MI+BI+VI)策划新方法:并行工程,企业流程再造21世纪初(2000.12.15):ISO 9001:2000问世,世界质量管理百年历程,戴明:领导职责十四条,1.要有一个改善产品和服务的长期目标,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观点。2.要有一个新的管理思想,不允许出现交货延迟或差错和有缺陷的产品。3.从一开始要有一个改进产品
4、质量的办法,而不要依靠检验去保证产品质量。4.要有一个最小成本的全面考虑。采购上不要只以价格高低来决定对象。5.要有一个识别体系原因(85%)和非体系原因(岗位原因,15%)的措施。,6.要有一个更全面、更有效的岗位培训(怎样干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干)。7.要有一个新的领导方式(管+帮),领导自己也要有个新风格。8.要在组织内有一个新风气。消除员工不敢提问题、提建议的恐惧心理。9.要在部门间有一个协作的态度。帮助研制开发销售人员多了解制造部门的问题。10.要有一个激励、教导员工提高质量和生产率的好办法。不能只是喊口号、下指标。,戴明:领导职责十四条,11.要有一个随时检查工时定额和工作标准有效性的
5、程序。12.要把重大的责任从数量转到质量,使员工感到其技艺和本领受到尊重。13.要有一个强而有效的教育培训计划。14.要在领导层内建立一种结构,推动全体员工都来参加经营管理的改革。,戴明:领导职责十四条,光辉历程:1900年生于伊阿华州苏城,几次搬家后定居于怀俄明州的鲍威尔。1921年获怀俄明大学工程学士学位,1925年继续在科罗拉多大学深造并获数学及物理学硕士学位,1928年获耶鲁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闪光智慧:戴明14要点至理名言:质量无须惊人之举,戴明,光辉历程:1891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新坎顿,1917年获得加州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18年至1924年在西方电气公司任工程师。192
6、5年至1956年任贝尔试验室研究员,期间曾先后在伦敦大学、斯帝文理工学院、美国农业部研究生院和印度讲学。,休哈特,休哈特重要的著作是产品生产的质量经济控制,1931 年出版后被成为公认为质量基本原理的起源。1939年休哈特完成质量控制中的统计方法。休哈特的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循环观点被戴明和其他人广泛应用。,闪光智慧:控制图 至理名言:纯科学和应用科学都越来越将对精确性和精密性的要求推向极致。但是,应用科学,尤其是应用于可交换部件的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科学,在涉及特定的精确性和精密性的问题上,其确切性比纯科学有过之而无不及。,休哈特,光辉历程:1904年 12 月生于罗马尼亚一个贫
7、苦家庭。1925年获得电力工程专业理学士学位并任职于著名的西方电气公司芝加哥霍索恩工作室检验部。1928年完成了一本叫生产问题的统计方法应用的小手册。1951 出版的朱兰质量控制手册为他赢得了国际威望。他于 1954年抵日并召开中高级管理者专题研讨会。1979年建立了朱兰学院,该学院如今已成为世界上领先的质量管理咨询公司。,朱兰,闪光智慧:质量三步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核心:管理就是不断改进工作。至理名言:21 世纪是质量的世纪。,朱兰,质量三步曲,质量水平,跳跃型,渐进型,质量改进策略,光辉历程:1926年生于西弗吉尼亚的惠灵,1949年毕业于俄亥俄大学足病医学专业,并获足外科
8、学位。1952至1955在克劳斯莱公司任质量工程师,1957-1965在玛瑞埃塔公司任质量经理。1964年首次提出了“零缺陷”的概念,并因此获得了美国国防部的奖章。,克劳士比,1965至1979年在ITT(国际电报电话公司,时列 500 强之 11 位)任公司副总裁及质量总监。1979年他创立了克劳士比学院并出版的他的第一本书质量免费。1979至1980任美国质量协会主席。2000年获麦克菲勒奖,2001年被评选为美国质量协会荣誉会员。,克劳士比,闪光智慧:质量管理四项基本原则 至理名言:改变心智是最难的工作,但正是机会和金钱的隐身之处。,克劳士比:四项原则,原则一、什么是质量?质量即符合要求
9、,而不是好。质量的定义就是符合要求,而不是好。“好、卓 越、美丽、独特”等描述都是主观和含糊的。,克劳士比:四项原则,原则二、质量是怎样产生的?预防产生质量。检验不能产生质量。产生质量的系统是预防,不是检验。检验是在过程结束后把坏的从不好的里面挑选出来,而不是促进改进。检验告知已发生的事情太迟、缺陷工作产生,会遗漏一些缺陷,不能产生符合项。预防发生在过程的设计阶段,包括沟通、计划、验证以及逐步消除出现不符合的时机。通过预防产生质量,要求资源的配置能保证工作正确的完成,而不是把资源浪费在问题的查找和补救上面。,克劳士比:四项原则,原则三、什么是工作标准?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工作标准必须
10、是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好”,“差不多就好”是说,我们将在某些时候满足要求,或者是每次都符合大部分要求而已。而零缺陷的工作标准,则意味着我们每一次和任何时候都要满足工作过程的全部要求。它是一种认真地符合我们所同意的要求的个人承诺。如果我们要让工作具有质量,那么,我们决不向不符合要求的情形妥协,我们要极力预防错误的发生,而我们的顾客也就不会得到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或服务了,这还是“零缺陷”工作标准意义。零缺陷作为一种心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避免双重标准;“决不允许有错误”;“我们非常重视预防”;我们只有在符合全部要求时才能OK。,克劳士比:四项原则,原则四、怎样衡量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代价(金钱)
11、,而不是指数。质量是用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来衡量的,而不是用指数。指数是一种把不符合项用相关的坏消息进行软处理的方法。不管怎样,如果我们软化了坏消息,那么管理者将永远不会采取行动。而通过展示不符合项的货币价值,我们就能够增加对问题的认识。不符合要求的代价:当要求没有符合时产生的额外的费用。不符合要求的代价是浪费的代价:浪费时间、心力和物资。这是不必要的代价。,费根堡姆,历史地位:全面质量控制之父,光辉历程:1920年出生于纽约市,先后就读于联合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1951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工程博士学位。1942至1968年在通用电器公司工作。1958至1968年任通用电器公司全球生产运作和质
12、量控制主管。1992年费根堡姆入选美国国家工程学院,他发展了“全面质量控制”观点。1988年费根堡姆被美国商务部长任命为美国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项目的首届理事会成员。,费根堡姆,闪光智慧:全面质量控制 至理名言:质量并非意味着最佳,而是客户使用和售价的最佳。全面质量控制的基本观点:全面质量 为用户服务 预防为主 用数据说话,费根堡姆,石川馨,历史地位:质量控制之父、日式质量管理集大成者,光辉历程:1915年出生于日本,193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工程系主修应用化学。1947年在大学任副教授。1960年获工程博士学位后被提升为教授。他的质量控制一书获戴明奖、日本 Keizai 新闻奖和工业标准化奖。1
13、971年,其质量控制教育项目获美国质量控制协会格兰特奖章。1968年,石川馨出版了一本为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准备的非技术质量分析课本质量控制指南。,石川馨,闪光智慧:石川图 至理名言:标准不是决策的最终来源,客户满意才是。,课程大纲,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 全面质量管理介绍质量管理工具介绍质量成本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之QC小组,全面质量管理,“企业全体员工和有关部门同心协力,综合运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经济地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用户满意的产品的管理活动”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对工业企业全国质量管理的定义。,定义,特征,基础工作,全面质量的管理: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重点由事
14、后检验转移到事前控制。全员性的质量管理:质量涉及企业所有部门和所有人员。综合性的质量管理:综合多样的方法体系。,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质量信息工作;质量教育工作;质量责任制。,TQM推行基础,TQM的含义,强烈的关注顾客。坚持不断地改进。改进组织中每项工作的质量。精确的度量。向员工授权。,TQM的目的,缩短总运转周期降低所需成本缩短库存周转时间提高生产率追求企业利益和成功使顾客完全满意最大限度获取利润,TQM八项管理原则,引言 为成功地领导和运做一个组织,需要采用一种系统和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针对所有相关的要求,实施并保持持续改进其业绩的管理体系,可使组织获得成功。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各项管理体
15、系内容之一,最高管理者可以应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引导组织改进业绩。,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当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原则二:领导作用 领导者将本组织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统一起来,并创造使员工能够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环境。,原则三: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效益。,原则四: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原则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原则六:持续改进
16、持续改进整体业绩应当是组织一个永恒的目标。,原则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分析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的。,原则八:互利的供方关系 通过互利的供方关系,增强组织和供方创造价值的能力,课程大纲,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 全面质量管理介绍质量管理工具介绍质量成本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之QC小组,简单图表,定义:现场的数据或情报,用点、线、面来表示 大概情况及细微变化的图形称为图表。,依使用目的:分析用图表 管理用图表 计划用图表 统计用图表 计算用图表 说明用图表,简单图表,图表的分类,依数据性质:静态图表 动态图表依表现方法(形状):棒形图、面积图、扇形图、折线图、带状图、进度图、工程能力图,
17、划线 文字书写 数字的排列 图例 资料来源,简单图表,图表制作要领:,图名 图形的大小 坐标轴 刻度 零基准,条形图,作图者及日期:张三,02.8.5X公司各部门02年7月份提案件数比较图,简单图表,推移图(又称趋势图、历史线图或折线图),1 2 3 4 5 6(月),B班,A班,(%)43210,不合格率,连杆A、B两班加工不合格率月推移比较,简单图表,雷达图,创意提案,简单图表,简单图表,质量管理活动进度表,简单图表,甘特图,流程图,简单图表,圆图(又称扇形图、饼图),参考基准线(12点的位置),N=16848件,简单图表,QC七工具用途,根据事实、数据发言图表、检查表、散布图。分析原因与
18、结果的关系,以探讨潜在性的问题因果图。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独用平均数来考虑,应了解事物都有变差存在,须从平均数与变异性来考虑直方图、控制图所有数据不可仅考虑平均,须根据数据的来龙去脉,考虑适当分层分层法。并非对所有原因采取措施,而是先从影响较大的2-3项采取措施,即所谓管理重点排列图。,分层法概念,分层法又叫分类法、分组法。它把所搜集到的质量数据性质相同、条件相同的归为一组,把划分的组叫作“层”。它是按照一定的特征,把收集到的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统计数据加以归类、整理和汇总的一种方法。,把杂乱无章和错综复杂的数据加以归类汇总,可以清楚地反映产品质量波动的原因和变化规律,以便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差别是
19、一种客观存在,差别的输入必然产生差别的输出,分层就是要找出这种客观差别并加以区别。有差别之处就可应用分层法,分层法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分层法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模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应用好分层法对工作对生活都非常有用。例:员工考评。,意义,定义,目的,分层法概念,分层法又叫分类法、分组法。它把所搜集到的质量数据性质相同、条件相同的归为一组,把划分的组叫作“层”。它是按照一定的特征,把收集到的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统计数据加以归类、整理和汇总的一种方法。,把杂乱无章和错综复杂的数据加以归类汇总,可以清楚地反映产品质量波动的原因和变化规律,以便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差别是一种客观存在,差别的输入必然
20、产生差别的输出,分层就是要找出这种客观差别并加以区别。有差别之处就可应用分层法,分层法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分层法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模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应用好分层法对工作对生活都非常有用。例:员工考评。,意义,定义,目的,应用步骤,确定研究主题和收集数据的范围,按不同的分层标志对数据分类,画分层数据表,分层数据观察分析,操作人员:按个人、年龄、性别、工龄、班次、技能等。机器设备:按设备类型、新旧、工装模具等;原材料:按供方、产地、成分、批次、库存时间等;产品:规格型号、复杂性、成熟与否、使用地域等;加工方法:按加工方法、生产工艺等;环境:按气象情况、室内环境、操作环境等;测量:按测量手段
21、、测量工具、测量人员等;时间:按上、下午分,按年、月、日分,按季节分;其他:按发生位置等。,一般可采用以下因素分层:人、机、料、法、环、量、时,其他。,选择分层标志,设计表格并收集数据,分层标志的选择,注意事项,用多种因素进行分层由于事先不知道是哪个因素产生的影响最大,因此不宜简单的按单一因素分层,必须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效果。注意分层的原则分层的原则是使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小,而层与层之间的差别尽可能大。不同层次的数据应按相同的方法进行统计,以利于相互比较。其他统计方法,如直方图、排列图、散布图等结合运用。,讨论:我们工作中做了哪些分层法分析,调查表概念,调查表又称检查表,是记录
22、、收集数据的一种统计图表。是指为使数据好整理,便于分析,而事先设计好的表格和图表。,定义,在日常生产或管理过程中,对相关的事项进行事先检查和检验,以防止出现问题。为留下记录而检查,便于日后进行分析。通过观察全体的情况,以判断是否发生定期的变化。利用调查表可以依靠简单的检查就可以获得重要的情报。检查时不会遗漏掉重要的项目。,作用,思考:我们工作中用了哪些调查表,思考:我们所用调查表的作用是什么?,调查表分类,记录用表:把数据分为几个项目类别并加以表示的表格和图表。这种调查表实际就是每天的记录用表。如不良品记录、修理记录等。检查用表:是指把事先确认的东西罗列在表格上,并按罗列的项目一一进行检查的表
23、格和图表。这种调查表会对事情的确认有帮助,无论谁做都可以事先预防事故。如故障检查表、设备点检表等。,分类,调查表细分,数据分布调查表不良项目调查表缺陷位置调查表不合格原因调查表检查确认调查表,注意:还有其他类型调查表,调查表应用,确定检查的项目。确定检查的频率。确定检查的人员及方法。相关条件的记录方式,如作业场所、日期、工程等。确定调查表格式。(图形或表格)确定检查记录的符号。如:正、+、。,基本步骤,1、定出要处理的数据和分类项目数据和分类项目可以以因果图的结果和因素来实现 2、根据目的的不同定出记录的方式使用表格可以处理许多分类项目使用图表可以标明位置3、根据调查表的要求收集和记录数据可以
24、直接用数据表示,也可以加入通过*#¥等符号表示的更多数据,调查表制作,注意事项,对需要调查的项目应划分层次,便于数据分析;要做到简单易懂,能够一目了然;使记录的项目没有遗漏;要做出合计、平均、比例等计算栏,以使检查后容易计算;标明调查人、调查时间、调查目的等。,练习:今日听课人员调查,按本企工龄分段调查,按所在部门分类调查,按职务层次分类调查,要求:作数据分布调查表,并实际调查;可分三个组各选一主题进行调查。,帕累托原理,J.M.Juran“少数重要因素原则”用于质量管理,在日本引发质量管理革命,从而帮助日本在战后赶上并在部分领域超过美国。80/20原则是质量运动的主要理论支柱:“少数重要因素
25、原则”-原则:很少百分比的质量因素导致极大百分比的质量缺陷-分析:发现重要的导致质量问题的因素-解决:集中精力解决这些少数重要问题,而不是解决所有问题-TQC:事先解决,而不是事后校正日本企业50-60年代运用这一原则在众多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排列图概念,排列图是对于不良、缺点等事情发生的结果,按照其产生的原因或现象进行分类,再按类别大小顺序排列,以图表的形式表达的图。,不合格项目,排列图分类,排列图是用来确定关键的少数的方法,根据用途,排列图可分为分析现象用和分析原因用排列图。1、分析现象用排列图(不良结果)A质量:不合格、故障、顾客抱怨、退货、维修等B成本:损失总数、费用等C交货期:存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QM 全面质量管理 培训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27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