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案例(cgs).ppt
《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案例(cgs).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案例(cgs).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规划管理及容积率变更专项治理,一、规划管理与容积率,法规管理技术管理规划研究规划编制规划管理(实施和监督)不同时期重点不同,容积率变更是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建设用地容积率是实施规划管理的重要指标,也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重要内容。容积率的高低,不仅与与群众的人居环境质量紧密相关,也与开发利益得失密切关联。容积率的确定和变动,关系到各方面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抓好房地产开发的容积率控制问题,将从根本上解决城乡规划工作关键环节的腐败问题,房地产开发领域特别是涉及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环节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城乡建设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否
2、可以变更为什么要进行变更谁来变更公共政策属性的稳定性,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的因由,制定程序的漏洞决策过程的偏差实施条件的变化利益需求(判断标准:利益取得是否合法)合法调整违规调整侵犯公共利益侵犯他人利益,容积率的高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人口密度居住质量问题安防问题,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的主体,建设单位规划管理部门,容积率调整的程序,(1)调整申请(2)行政审核(3)下达任务(4)技术论证(5)专家论证(6)现场公示(7)行政汇总(8)重编控规(9)上报批准,二、规划管理和容积率变更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施行,至2008年1月1日废止)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三十四条、第
3、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执行)第十九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施行)第二十二条、第五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07年8月30日施行)第十八条、第四十四条 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12月1日施行)第十五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7月1日施行)第二十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八条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6年3月1日施行)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年3月1日施行)第十一
4、条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年2月1日施行)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11月1日施行)第十一条,政策文件,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关于印发中共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转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市场经济活动,为个人和亲友谋取私利的处理规定的通知(中纪发2004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31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监察部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通知(建规20
5、08227号)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规定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1)用地性质;(2)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地块面积);(3)建筑控制高度;(4)容积率(建筑总面积/地块面积);(5)绿地率(绿地总面积/地块面积);(6)交通出入口方位;(7)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共设施。2.指导性指标一般为以下各项:(1)人口容量(人/公顷);(2)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要求;(3)建筑色彩要求;(4)其他环境要求。,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学校的建筑容积率可根据其性质、建筑用地和建筑面积的多少确定。小学不宜大于0.8;中学不宜大于0.9;中师、幼师不宜大于0.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一、建筑设计应符合当
6、地城市规划部门按用地分区制定的建筑覆盖率和建筑容积率。二、在既定建筑覆盖率和建筑容积率的建筑基地内,如建设单位愿意以部分空地或建筑的一部分(如天井、低层的屋顶平台、底层、廊道等)作为开放空间,无条件地、永久提供作公众交通、休息、活动之用时,经当地规划主管部门确认,该用地内的建筑覆盖率和建筑容积率可予提高。开放空间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部门制定的实施条例。,现有规范中有关容积率的条款,容积率既有严格的规定,又有灵活掌握的余地。,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土地开发的容积率应与交通网的运输能力和道路网的通行能力相协调。支路规划应符合下列要求,在市区建筑容积率大于4的地区,支路网的密度应为表7.
7、1.6-1和表7.1.6-2中所规定数值的一倍。市中心区的建筑容积率达到8时,支路网密度宜为1216km/km2;一般商业集中地区的支路网密度宜为1012km/km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各类城市道路网的平均密度应符合表7.1.6-1和表7.1.6-2中规定的指标要求。,三、违规改变容积率问题,规划部门不按法定程序修改规划条件从“技术层面”上提高容积率 通过故意违规超建提高容积率,案例:项目地块规划设计条件为:土地用途为居住和商业,土地面积8.87万平方米,容积率小于1.8,地上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以下。开发建设单位申报建设项目方案设计批复及用地许可证,设计方案中住宅按跃层式设计、层高
8、为2.8米,但是做了较大面积的空中花园和客厅挑空(层高5.6米)。由于相关规定不完善,找不到相关的可以不予审批的依据,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行政审批原则,市规划局经多次讨论,发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批复通知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该项目批复总用地面积8.87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75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8。,案例:某项目违反建设审批程序,在未取得建设审批手续的情况下开工建设。因种种原因,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为开发公司补发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在补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B座为9层,而实际B座建设了31层,核准建筑面积92127平方米,实际建筑面积10726
9、1平方米。由于B座严重超批建设,严重影响了相关居民的采光,引起居民的不满,造成了不良影响。鉴于该项目B座违规开发建设问题,省建设厅、监察厅作出了该开发公司按有关规定对挡光住户进行经济补偿,并按规定对其罚款1030万元的处罚决定。,改变用地性质的问题,不按规划要求改变用地性质不按规定程序改变用地性质,案例:某项目在未取得任何规划、建设手续的情况下开工建设,压占城市总体规划中两条规划道路红线,并压占110220千伏高压供电走廊用地和规划绿化带。目前该项目已建成违法房屋建筑框架41座,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其中:压占一条规划道路红线的三层框架结构楼房16座,总建筑面积33221.90平方米;压占
10、另一条路规划道路红线的二层框架结构楼房3座(5386.89平方米)、钢架结构大棚2座(40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466.89平方米;压占高压供电走廊(同时压占绿地)的二层框架结构楼房10座,总建筑面积17940.33平方米;其他压占绿地的违法建筑10座,总建筑面积39063.71平方米。,案例:某市占用城市公园绿地建商品房案件 1999年,某市政府主管领导提出要加快城市化绿化建设,争取在一年内城市绿地人均增加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增加1%。按照这一指示,该市建委园林处拟定了具体方案,计划建成10个广场等大块绿地,但因资金短缺,该方案未能立即实施。为解决资金不足问题,1999年底,该市建委园林
11、处向市领导提出了置换土地、出让包括某公园南墙土地在内的两块土地,以土地出让金弥补绿化建设资金的建议。,案例:某市占用绿地和水面开发房地产,该市(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某风景区中水面过半,湖水面积大约46公顷。根据1993年3月国务院批准的市城市总体规划,该地块为水面和绿化用地。为解决旧城改造资金短缺问题,该市于2001年6月违反法定程序,擅自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将800余亩用地改为居住用地,分三期出让给某公司进行房地产开发。截止2002年5月,一期工程占地369亩,以5800万元出让,已动工建设了41栋住宅楼,并有70%已预售;二期工程占地200余亩,已由该公司支付
12、预付金1000万元。,四、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通知建规2008227号,在城乡发展建设中,城市和镇人民政府依据城乡规划法制定本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建设项目进行规划管理是法律赋予的权力和责任。容积率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要指标之一,既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必须规定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城乡规划行政许可时必须严格控制的关键指标。近年来,一些地方城乡规划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在城乡规划的行政审批中,对容积率的调整搞“暗箱操作”,涉及容积率管理的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对城乡建设产生了不良影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强化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行政意识、切实加强建设用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违规 变更 规划 调整 容积率 案例 cgs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21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