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润苏州中心市场定位方案(改).ppt
《中润苏州中心市场定位方案(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润苏州中心市场定位方案(改).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润苏州中心市场定位方案,2011-03-14,第一部分:苏州房地产市场概况(09、10年一级、二级、三级市场、政策等),1、苏州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社会消费水平快速提升,10年苏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617.82亿元,占全市GDP总额的40%,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房地产发展得到快速发展;10年苏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407.89亿元,保持19%的年增长势头,城市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快速提升。数据来源:苏州统计局网站,2、苏州全市口人逐年递增,增长稳定,目前,苏州人口总量呈现稳步增长迹象,10年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37.66万人,保持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比上年增加4.37万人,其中市区户
2、籍人口242.48万人,比上年增加2.27万人。截止到2009年12月,园区人口32.7万。数据来源:苏州统计局网站,3、第二产业为苏州核心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呈逐年递增趋势,第二产业一直是苏州的支柱产业,其城市较强的竞争力和经济地位也是拜强大的第二产业所赐,第三产业一直属于苏州整体发展的软肋,但随着城市的深入发展,其产业转型和城市综合水平的提升也日益明朗,第三产业占据经济的比例也逐步提高,城市转型带来的后续效应将日益显现,苏州将向更加国际化和综合型的城市发展。数据来源:苏州统计局网站,苏州全市历年房地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指标,数据来源:苏州市统计公报,4、苏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平稳增长,
3、苏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占GDP的比重从2003年的约6%,逐渐稳定到2004-2010年的9-11%之间,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平,苏州市房地产业保持健康稳定增长。,5、苏州市住宅市场由供求平衡转向供不应求态势,10年苏州供求市场受宏观政策影响明显,1-4月份上市量体的增加,处于供不应求态势;4月份后,市场受出台政策的影响,成交量大幅缩水,在8月趋于平衡;“金九银十”的到来,成交量快速增加,由于9.29新政,供求逐渐趋于平衡,随着春节各项目推量的减少以及市场需求的加大,市场转向供不应求。,6、成交量受政策影响波动明显,但价格持续坚挺,一路上扬再度过万,4.17政策,10年苏州市场受宏观政策影响明显,
4、4.17政策的出台对市场打击较大,成交量有所下滑;随着9.29新政的出台,市场下滑幅度不大,呈现波动走势,购房者心态回归理性。,9.29政策,1.26政策,随着苏州高端购房者数量和高端住宅供应的快速增长,高端住宅成交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自10年1月以来,180平米以上户型成交133.5万平米,与首置和改善型需求呈三足鼎立之势。,7、10年1月以来180以上高端住房成交133.5万方,市场份额快速攀升。,数据来源:苏州房产信息网,2010年1月-2011年2月成交房源中,吴中区继园区以146.72万方的成交量遥遥领先,已经成为苏州住宅市场的最热点区域之一。,8、吴中区目前已经成为苏州住宅市场的热点
5、区域,数据来源:苏州房产信息网,9、住宅二手房市场受政策影响明显,整体呈下滑态势,10年4月及9月成交量形成井喷之势,整体受政策影响明显。二手房住宅类成交与普通商品房市场走势相类似,受新政影响严重,观望情绪持续影响市场走势。,商品住宅市场与二手房市场成交比率逐年降低,10年成交比2.1。在新房源供应不足和价格飙升环境下,购房者的视线转向了二手房。新房市场成交均价走高对二手房价格行情起到了推动作用。,2010年苏州市场运营表现,1、2010年数字导读,2010年1月-12月(数据截止到12月30日),全市成交面积达518.54万,比09年减少45%;全市成交套数47226套,比09年减少39%;
6、成交均价为9955元/,环比上涨34%;2010年1月-12月(数据截止到12月30日),园区成交面积达174.84万,比09年减少45%;全市成交套数15835套,比09年减少39%;成交均价为11875元/,环比上涨39%;2010年1月-12月(数据截止到12月30日),全市新增供应568.28万,比09年减少7%,苏州商品住宅供销比为1.10;园区新增供应197.83万,比09年减少2%,商品住宅供销比为1.13,本月苏州商品房市场呈现供需均衡之势。2010年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103.20,比10月份回落1.68点。,量跌价涨,供销平衡,“政策年”导致市场冰火两重天,注
7、:本文数据统一截止到2010年12月30日,2、2010年市场数据表现量大幅看跌,价有力上涨,刚性需求为主要推动力,数据来源:苏州房产信息网,2010年市场数据表现:从近五年走势来看,全市成交量受政策的影响,走势高低错落,09年达到全年的最高峰,10年受两次调控影响,成交量暴跌45%,成交价格上扬力度则为历年之最;园区成交量受到“重创”,价格则有力上扬,本年度更是突破万元,再度成为全市领跑区域。,上涨34%,下挫45%,上涨39%,下挫45%,量跌价涨,供销平衡,“政策年”导致市场冰火两重天,注:本文数据统一截止到2010年12月30日,3、二次调控影响力政策不断紧缩,市场短期震荡,调控效力不
8、足再度止跌回升,苏州市场2010年4、9月均出现全年量价“高峰期”,10月份成交受刚需客群拉动,成交量基本保持不变,至11月份受一系列组合拳政策影响,市场信心度回落,成交量显现下跌趋势,12月成交量稍有回升,政策影响效力减弱,刚需仍活跃市场。,数据来源:苏州房产信息网,下跌78%,急速上涨,导致政策“变脸”,效应减弱,企稳回升,限购令出台,量价下挫,量跌价涨,供销平衡,“政策年”导致市场冰火两重天,注:本文数据统一截止到2010年12月30日,按照2011年推案计划,高端房源预推量将达到1813套,2011年的累积的可售房源约2479套(不含绿城);双湖板块2011年预计推出高端房源约782套
9、,占总量的27%,成为本案的核心竞争板块;预计2011年千万级以上房源占高端物业总供应的43%,预计总价1000-2000万的房源占有率将得到大幅度提高。,苏州高端产品竞争激烈,双湖板块作为园区新兴高端物业的代表性区域。预计2011年千万级预推量约达到780套,所推量体将达到历年来的高峰。,4、苏州高端物业推量预估总价1000-2000万成为主流产品,量跌价涨,供销平衡,“政策年”导致市场冰火两重天,注:本文数据统一截止到2010年12月30日,1、宏观政策来临对苏州的影响是明显的,但苏州市场对政策的消化周期呈现明显的缩短趋势,政策导致观望情绪蔓延,但只是暂时压抑需求,随着市场的回暖,供求关系
10、很快趋于平衡。苏州的购买力比较强劲,潜在购买力基础庞大,为2011年市场奠定了基础,楼市将经历一次“机遇”与“危机”并存的政策消化年。,5、年度总结及预判,基于我们对宏观政策的预判,我们认为苏州楼市未来2年内将以平稳发展为主,价格不会出现大幅波动。,量跌价涨,供销平衡,“政策年”导致市场冰火两重天,注:本文数据统一截止到2010年12月30日,第二部分:商业地产发展概况(一、苏州近年来商业地产发展情况),2010非住宅类(商业物业)年度供应情况回顾,从月度供应量来看:呈现出 型的走势,从下半年开始,供应量激增,第四季度新增供应达到全年最高峰值,值得一提的是自9月新五条出台后,各地开始全面实施限
11、购令,对住宅打压力度巨大,商业物业则成为了市场上的香馍馍,开发商在四季度新开盘项目和推盘量上均呈现大幅度的提升。可见商业物业抗政策风险能力已经得到开发商、投资者、购买者等多方的认同。,从区域供应量来看:吴中区、相城区是苏州市近两年房地产发展的重点区域,2010年二区域的供应面积比重占到全市60%之多,并呈现出继续加大的趋势,2010年该二区域商业项目的开发、推盘可谓如火如荼,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是主角;近2年新区商业物业的供应量相对稳定,占比维持在15%-20%的水平;古城区寸土寸金,相对来说开发商更倾向于将古城地块用于开发高利润率的别墅物业,商业物业的比重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2008-201
12、0非住宅类(商业物业)年度成交情况回顾,2008年的调控可谓给开发商上了宝贵的一堂课,并且逐渐认识到商业类物业的抗政策风险的能力以及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得到开发商的认可,并于2009年开始逐步加大商业类物业的开发和推盘量,但从其价格来看,仍基本维持2008年的水平,可见开发商对商业类物业的营销、操盘手法尚不够成熟,仍以低价策略为主导。经过09年的狂热,迎来了2010年的调控,历经调控之后的开发商更为成熟,看待市场较之前明显沉着冷静,此次调控,商业物业再次显现出其抗政策风险的能力,开始受到开发商、投资者、购买者等多方的认可,在多方的共振效应下,加之开发商经过09年商业物业的开发、操盘、营销经验,2
13、010年商业物业的价格大幅上涨,成交量亦维持高水平。,2008-2010非住宅类(商业物业)年度成交走势回顾,从成交套数来看:2010年商业物业在4月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出台后,5月出现短暂的缩减后迅速得到回调,并且自下半年开始,成交一路走高。并且之后9月的二次调控并未对商业类物业产生太大的影响,反而引发了市场对商业类物业的关注和认可度;2010年商业物业成交套数的走势与09年走势大体相似,总体来看均是一路走高的趋势,但2010年波动性相对要大些。,4.3.2 2008-2010非住宅类(商业物业)年度成交走势回顾,从成交面积来看:2010年商业物业的成交面积走势亦是呈现出一路走高的趋势,下半年
14、涨幅尤为明显,主要是由于2010年商业物业抵抗政策风险的能力已经于09年得到市场验证,开发商对商业项目的开发和推盘的力度、信心逐步加大;在政策调控对象重点为住宅的大环境下,市场对商业物业也相当的买账;随着苏州城市格局的拉开,各区域级的大型综合商业是2010年苏州商业物业的发展特点之一,其中如亿象城、苏州中心、汇金新地等项目均为各自所在区域的典型代表,大苏州的发展趋势也是使得成交面积逐步走高的原因之一。,4.3.3 2008-2010非住宅类(商业物业)年度成交走势回顾,从成交均价来看:2010年商业物业整体均价较前2年有大幅度的增长,2010年商业物业的总体均价水平已经稳定突破10000元/平
15、米,2010年各月的成交均价亦在9000-13000元/平米的区间浮动;期间重点高品质商铺物业如(亿象城、汇金新地、苏高新国际广场等)的推出亦是影响商业物业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2009年商业物业的成交走势总体看是量升价平,2010年总体看是量价齐升,横向比对09年和2010年,加之各年度的政策环境,足见商业物业的优势日渐明朗,开发商青睐程度日益提高。,从市场的大环境来看,2008年受政策影响,商业类物业供销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两个指标都未能跨过百万方的门槛;伴随着2009年楼市的火爆行情,商业类物业亦受到市场的大力追捧;从供销比看,2009年商业物业供应不足的情况明显,新增供应量虽然较之20
16、08年大幅增长,但成交的商业物业中仍然有很大的比例是消化之前的库存;2009年的火爆行情迎来了新一轮的2010年调控,商业物业的政策特性使其持续受到热捧,在2009年供应不足的问题凸显下,开发商2010年新增供应明显加大,全年亦维持了高位水平的成交,供销指标开始向150万平米的指标迈进;2008至2010,商业物业供销比呈现出V型走势,供销比跌至0.73,供应不足情况出现之后,开发商在2010年的反应动作较为迅速(加大项目开发速度和推案量),全年商业综合体、专业市场、社区商业等各类物业形态的项目呈现出百家齐放的发展格局。,2008-2010非住宅类(商业物业)年度供销比分析,2010非住宅类(
17、商业物业)存量状况,从月度套数存量走势来看:全年套数存量总体呈上涨趋势,年末存量较年初增加4452套,上涨16.7%,为2011年的供应奠定了充足的房源基础,亦可见诸多开发商对商业物业2011年行情的乐观态度;,从月度面积存量走势来看:全年面积存量总体呈上涨趋势,年末存量较年初增加53.1万平米米,上涨27.34%,为2011年的供应奠定了充足的房源基础,亦可见诸多开发商对商业物业2011年行情的乐观态度;,通过套数存量和面积存量年末年初的增长比例对比研究:2010年大面积段的商业物业存量增幅较大,可能由于年末多个写字楼项目通过预售的原因。,(二、苏州商业地产展望),一、宏观政策总体展望 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州 中心 市场 定位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21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