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慢病防治形势任务与重点工作.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慢病防治形势任务与重点工作.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慢病防治形势任务与重点工作,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形势与任务分析第二部分 重点工作,第一部分 形势与任务分析,2004年10月12日上午10点卫生部王陇德副部长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向全国公众宣布“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主要结果并答记者问,形势,1、城乡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呈上升趋势2、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增加,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1.6亿高血脂患者1.6亿超重者2亿肥胖者6000万糖尿病患者2000多万,糖耐量低减2000万,2002年中国六类地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沉重的负担-影响劳动力人口成人高血压患者中劳动力人口的比例,城乡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
2、制率,全国四次高血压调查患病率比较,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的相对增长量为30.9%,患病人数的绝对增长量为9千万人。,1991及2002年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超重及肥胖率(%)The percentag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of Chinese People,Criteria for obesity:0-6 years:WHO-Z score,7-17years:WHO Criteria,18years:Chinese Criteria Overweight 24BMI28,Obesity BMI28。,OverweightObesity,我国不同
3、地区717岁儿童超重肥胖率(%)The percentag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7-17 Children in Different Area,城乡分别为19.3%和18.6%,大城市、中小城市、一类至四类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20.4%、18.8%、21.0%、19.0%、20.2%、12.6%。,超重肥胖率变化趋势 The Trend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cidence in Chinese People,Overweight Obesity 20 years,六类地区血脂异常患病率(%),18岁及以上成人血
4、脂异常率(%)The Prevalence of Dyslipidemia In Over 18-age Chinese People,DYS High TG Low HDL High Cholesterol,糖尿病率(%)变化趋势Trend of Diabetes Prevalence In Over 20-age Chinese People,20 years,Big City M/S City,警示信号与反思,多家媒体对“癌症村”的披露,引起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震动,也是全国肿瘤流行的警示信号。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健康为代价发展经济。,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抽样地区恶性肿瘤调整死亡率(1/
5、10万)变化趋势,西部地区,循环系疾病,肿瘤和慢性呼吸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几种危险因素对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和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PRC-USA 合作研究)危险因素 缺血型卒中 出血型卒中 RR PAR%RR PAR%高血压 5.45 42.13 5.30 41.78 糖尿病 2.74 3.05 0.89-高总胆固醇 1.62 4.86 1.15-吸烟 1.93 29.71 0.72-饮酒 1.06-2.15 21.28 高血压(140/或90mmHg),糖尿病(FG126 比110mg/dl),高总胆固醇(230mg/dl),吸烟(比不吸),饮酒(比不饮),几种危险因素对于冠心病
6、发病的相对危险和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RC-USA 合作研究)危险因素 患病率%RR 人群归因危险度%高血压 16.7 4.02 33.52 糖尿病 1.8 3.01 3.49高总胆固醇 8.1 1.15 1.20 吸烟 44.5 1.86 45.27高血压(140/或90mmHg),糖尿病(FG126比110mg/dl),高总胆固醇(230mg/dl),吸烟(比不吸),酒类摄入量与收缩压的关系,Tobacco Consumption and Tax in China,Tax:units of 100 million Yuan,Consumption:units of 100 thousan
7、d packs,Tax,Consumption,我国城市居民参加锻炼的比例(%)The percentage of physical exercise of Chinese People,Total Young Middle-age Old,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能量食物来源构成变化Change of energy food resources Composition,城市 Urban,农村 Rural,1982年2002年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克/标准人日,城市,Urban,农村,Rural,100,174,182,34,66,114,1982年2002年城乡居民谷类食物消费
8、量,克/标准人日,城市,Urban,农村,Rural,525,451,398,759,594,471,1982年-2002年全国城乡居民脂肪摄入量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Fat Intake,1982-2002,克/标准人日,Urban,Rural,第三次卫生服务总调查,慢性病患病率显著增加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日益突出,1993-2003年两周患者未就诊率变化(%),城市不同医保居民两周就诊率的变化(),1993-2003年门诊费用及其变化情况(可比价格),单位:元,未治疗患者:因经济困难未治疗比例(%),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发生变化,卫生服务利用方:保健意识增强,
9、就医目的不再单纯为看病;个性化意识提高,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迫切需要生活方式行为,自我监测,用药甚至就医指导。“健康超市”概念的提出,如何应对挑战,一边是不断增加的患病率,另一边是节节攀升的医疗花费,我们如何应对挑战?适合的政策适合的资源适合的策略,第二部分 重点工作,循证医学的证据,降低 平均百分比 脑卒中发生 3540%心肌梗死 2025%心衰 50%,降低血压的益处(JNC7),公共卫生,2003年7月,吴仪副总理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讲话中将“公共卫生”定义为: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服务,达到预防疾病,
10、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内涵包括:疾病预防、基本医疗、健康促进等活动。基本医疗,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卫生服务能力和大多数人的卫生服务需求,保证向全体居民提供一定水平的、负担得起的成本低效果好的医疗服务。,重点工作,3个人群 一般人群、高危人群、病人3个环节 控制危险因素、早诊早治、规范治疗3个领域 有效措施的推广应用(手段)政策开发和防治体系建设(保障)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基础),有效措施推广应用-开展符合慢病规律和群众需求的防治工作,病因预防健康管理疾病管理,病因预防(七项运动),控制高血压控烟控制肥胖和超重控制血脂控制血糖合理膳食加强运动,健康生活新起点,节制休息水阳
11、光空气运动营养,健康管理(针对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是一种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核心内容:收集健康信息 建立健康档案 评估健康状况 预测健康走向 制定并实施健康方案 追踪服务与干预,疾病管理(针对病人),寻求低成本高效率的管理方法推广适宜技术规范化管理,信息收集和利用,死因监测危险因素监测肿瘤登记疾病登记,政策开发和防治体系建设,明确慢病的政府职能调整卫生服务模式结构广泛筹集社会资源,慢病防治中的政府职能,慢病防治机构日常工作的投入规划、政策、法规、规范、标准的制定及实施效果评价探索、推广
12、和普及有效、价格低廉的预防保健措施慢病监测与评价人力资源开发针对特殊人群的预防性干预保证重点疾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各国控制心血管病的成功经验,英国:政府推动,与食品和饮料制造业合作,成功降低 1/4加工食品中盐含量;毛里求斯:通过政府努力,用大豆油代替棕榈油作为烹调用油,大大降低胆固醇含量;韩国:保留传统膳食成分,采用传统烹饪方法;日本:政府倡导健康教育,增加对高血压治疗,脑卒中下降 70%以上;,芬兰:以社区为基础的干预(健康教育和合理膳食),降低 胆固醇,减少心脏病的发生;美国:从60年代晚期通过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明显降低冠 心病死亡率;新西兰:开展多项活动推广健康食品,并改进加工食品质量
13、。,调整卫生机构和服务模式,建立既有利于防治结合,又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职能相对明确的慢病防治体系。,旧的防治结合模式,防疫站,医院,易感者,已染者,防治队伍分离,防治对象分离,保持健康,恢复健康,全人群健康,防治目的分离,防治目标结合,旧防治模式对慢性非传染病的不适应,健康教育,临床治疗,健康状态,危险状态,疾病状态,公卫医师,临床医师,理想的防治结合新型模式,防治兼能的医生,防治兼顾的医疗服务,健康教育,非药物和药物一级预防,临床治疗二级预防,健康状态,危险状态,疾病状态,公卫医师,临床医师,问题?,何处能够提供防治兼顾的医疗服务?由谁提供这种服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国务院
14、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 2006年2月21日社区卫生服务: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疾病预防控制等预防保健机构定期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社区卫生服务:地方政府要按照购买服务的方式,根据人口、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数量、质量和相关成本核定财政补助。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服务项目的准入,明确社区卫生服务范围和内容。将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卫生部已经开展的工作,制定规划、规范、指南建立国家
15、一级预防和医疗兼顾的防治机构营养与健康调查后续行动早诊早治试点和慢病综合干预信息收集利用,规划、规范、指南的特点,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减少发病和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服务入手服务对象既可以是病人,也可以是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或有健康需求的正常人防治结合,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制定规划、规范、指南,颁布和推广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1999年10月颁布,2005年10月完成修订,修订版即将颁布。高血压基层实用规范 2003年颁布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2003年4月颁布,制定规划、规范、指南,颁布和推广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2003年10月颁布 目前结合糖
16、尿病防治项目(世界糖尿病基金会支持)推广,将覆盖直辖市、重点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中的三级医院900家,培训医生3600人;全国300个重点地县级医院1000家,培训医生3000人。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2005年1月颁布(卫办疾控发200511号)已在全国20多个省针对临床医生开展培训,制定规划、规范、指南,颁布和推广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 2002年1月卫生部办公厅颁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预防医学诊疗服务 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诊疗-周期性健康检查-危险因素评价-生活行为方式指导(营养、运动、控烟)-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健康促进诊疗管理-精神卫生和心理咨询-口腔卫生保健-化学预
17、防,制定规划、规范、指南,正在制定 中国慢病防治规划 中国成人体力活动指南 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治指南 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国家心血管病防治中心,是卫生部积极应对心血管病对人民健康危害所做出的策略调整。防治中心的建立,赋予了医院除临床以外的更多职能,如:预防、研究、康复、信息、培训等。防治中心应积极探索“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一体、全程管理、终身服务”的新型健康服务模式。,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后续行动3个层面的开发,政策市场大众,政策层面,发布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白皮书,提出改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建议起草营养管理条例推动公共营养工作纳入“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市场层面,加强对农
18、业、食品加工、销售流通领域的科学指导加强与食品生产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召开食品企业圆桌会议,开发企业指导手册举办“营养、健康、发展”北京论坛,发表北京宣言,公众层面,充分调动媒体的积极性 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 媒体论坛 核心记者研讨会实施对大众的指导 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早诊早治试点和慢病综合干预,慢病综合防治示范点 示范点自1997年开始建立,目前共计32个。分布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4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特点:1、以社区为基础 2、以多种慢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治为目的,提高防治效果和成本效益 3、以健康促进和行为危险因素干预为主要技术手 段和内容 4、针对各示
19、范点实行分类指导,各地根据实际情 况开展工作,早诊早治试点和慢病综合干预,糖尿病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模式试点 目的:探索医院与社区糖尿病管理如何有机结合。上海、成都、厦门、长沙4个试点,癌症早诊早治示范基地,癌症早诊、早治示范基地(9个)第一批(2004年12月22日)子宫颈癌:山西襄垣、广东深圳食管癌:河南林州、河北磁县第二批(2005年12月20日)大肠癌:浙江嘉善及海宁肝癌:江苏启东及广西扶绥鼻咽癌:广东四会及广西苍梧,中央支持地方项目-子宫颈癌及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主要内容:癌症筛查和早期治疗目标:1、提高早诊早治率,五年生存率,降低死亡率。2、提高目标地区技术水平。项目经费使用原则:支
20、持筛查,治疗费用由地方、社会、单位或个人解决,子宫颈癌及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覆盖范围:子宫颈癌:山西襄垣、江西靖安、湖北五峰、湖南慈利、重庆涪陵 食管癌:河南林州、河北磁县和涉县、山西阳城、山东肥城、四川盐亭、江苏扬中和泰兴 经费:2005年 500万 2006年?万,信息收集利用,全国居民死因监测系统(DSP)-167个县区作为监测点(分布图)-总监测人群7300万,样本具有全国代表性-每年估计将收集50多万死亡个案(含死因)-每年从相关部门获取出生个案、人口数据危险因素监测,160个DSP监测点地理分布图,目前全国居民死因监测系统的运行情况,制定工作规范、培训教材、工作软件完成国家级和省级
21、培训,建立监测网络06年监测点已经开始报告数据06年将开展死因调查工作工作经费已下拨到位,信息收集利用,居民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 2004年开始,每三年进行一次 18-69岁的常住居民31个省,共79个监测点 样本量:32,000人监测内容 问卷调查: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慢病主 要危险因素,主要慢病患病情况,卫生保健服务 体格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信息收集利用,城市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2005年开始,每二年进行一次 中学、大学在校学生 每省按经济发展水平选好、中、差3个地市调查 自愿参加。样本对省有代表性。2005年19个省参加,调查22万学生监测内容:饮食相关行为 体力活动和生活习惯 物质成瘾行为(吸烟、饮酒、药物滥用)非故意伤害行为(车祸、溺水、其他)故意伤害行为(自杀、部分心理情绪障碍)精神成瘾行为(玩游戏、网络成瘾、赌博)性行为(意外怀孕、性传播疾病相关行为),信息收集利用,国家肿瘤登记系统 2002年建立 22省 31个点 问题:覆盖人口不足及分布不均衡 代表性差 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 目前,以医院为基础,将来,发展为以人群为基础,谢谢!Thank you!,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20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