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ppt网孔分析和节点分析(2).ppt
《电路分析基础ppt网孔分析和节点分析(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分析基础ppt网孔分析和节点分析(2).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网孔分析和节点分析,第二章 网孔分析和节点分析,2.1 网孔分析,2.2 互易定理,2.3 节点分析,2.4 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2.5 电路的对偶性,1.掌握网孔分析和节点分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2.理解互易定理和电路的对偶性。3.了解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及分析方法。,本章要求,线性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1)普遍性:对任何线性电路都适用。,复杂电路的一般分析法就是根据KCL、KVL及元件电压和电流关系列方程、解方程。根据列方程时所选变量的不同可分为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和节点电压法。,(2)元件的电压、电流约束特性。,(1)电路的连接关系KCL,KVL定律。,方法的基础,(2)系
2、统性:计算方法有规律可循。,2.1 网孔分析(网孔电流法loop current method),基本思想,为减少未知量(方程)的个数,假想每个回路中有一个回路电流。各支路电流可用回路电流的线性组合表示来求得电路的解。,一、网孔电流法,以基本回路中的回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当取网孔电流为未知量时,称网孔分析法。,网孔电流是在网孔中闭合的,对每个相关节点均流进一次,流出一次,所以KCL自动满足。若以网孔电流为未知量列方程来求解电路,只需对网孔列写KVL方程。,b=3,n=2。网孔数m=b-(n-1)=2。选图示的两个网孔,网孔电流分别为iM1、iM2。支路电流 i1=iM1,
3、i2=iM2-iM1,i3=iM2。,网孔1:R1 iM1-R2(iM2-iM1)-uS1+uS2=0,网孔2:R2(iM2-iM1)+R3 iM2-uS2=0,(R1+R2)iM1-R2iM2=uS1-uS2,-R2iM1+(R2+R3)iM2=uS2,沿网孔电流绕行方向,电压降取“+”;电压升取“-”。,可见,网孔电流法的独立方程数为b-(n-1)。与支路电流法相比,方程数可减少n-1个。,R11=R1+R2 网孔1的自电阻。等于网孔1中所有电阻之和。,令,R22=R2+R3 网孔2的自电阻。等于网孔2中所有电阻之和。,自电阻总为正。,R12=R21=R2 网孔1、网孔2之间的互电阻。,当
4、两个网孔电流流过相关支路方向相同时,互电阻取正号;否则为负号。,uSM1=uS1-uS2 网孔1中所有电压源电压的代数和。,uSM2=uS2 网孔2中所有电压源电压的代数和。,当电压源电压方向与该网孔电流循行方向一致时,取负号;反之取正号。,由此得标准形式的方程:,一般情况,对于具有 m=b-(n-1)个网孔的电路,有,其中,Rjk:互电阻,+:流过互电阻两个网孔电流方向相同,-:流过互电阻两个网孔电流方向相反,0:无关,Rkk:自电阻(为正),k=1,2,m。,网孔方程的一般形式,本网孔电流自电阻+(相邻网孔电流互电阻)=沿本网孔电流方向电压源电压升之和,注:1.不含受控源的线性网络 Rjk
5、=Rkj。2.当网孔电流均取顺(或逆)时针方向时,Rjk均为负。,二、网孔分析法的一般步骤,(1)选定m=b-(n-1)个独立回路(网孔),并确定其绕行方向;,(2)对m个独立回路(网孔),以回路(网孔)电流为未知量,列写其KVL方程;,(3)求解上述方程,得到m个回路(网孔)电流;,(5)其它分析。,(4)求各支路电流(用回路电流表示);,适用范围:平面电路,平面电路:可以画在平面上,不出现支路交叉的电路。,非平面电路:在平面上无论将电路怎样画,总有支路相互交叉。,是平面电路,总有支路相互交叉是非平面电路,例1.,用网孔分析法求各支路电流。,解:,(1)设网孔电流(顺时针),(2)列 KVL
6、 方程,(3)求解网孔电流方程,得 iM1,iM2,iM3,(4)求各支路电流:i1=iM1 i2=iM2-iM1 i3=iM3-iM2 i4=-iM3,(5)校核:,选一新回路,列写KVL方程。,将VCVS看作独立源建立方程;,找出控制量和网孔电流关系。,例2.,求含有受控电压源电路的各支路电流。,校核:,1I1+2I3+2I5=2.01,(UR 降=E升),将代入,得,各支路电流为:,I1=Ia=1.19A,I2=Ia-Ib=0.27A,I3=Ib=0.92A,I4=Ib-Ic=1.43A,I5=Ic=0.52A.,解:,例3.,列写含有理想电流源支路的电路的网孔电流方程。,方法1:引入电
7、流源电压为变量,增加网孔电流和 电流源电流的关系方程。,方法2:选取独立回路时,使理想电流源支路仅仅属于一个回路,该回路电流即 IS。,三、分析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当电路中含有电流源(包括含受控电流源)时,应尽量把电流源移到边界支路上去,或者进行等效变换,否则,一定要在电流源两端假设一个电压,并标出参考极性,在列写KVL方程时,必须把这个电压包括在内,并要补充一个KCL方程。2)假设各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方向尽量取一致。,3)根据规律,分别写各网孔的网孔方程,注意互电阻的正负号,流过互电阻的两个网孔电流方向相同时取正号,相反时取负号。4)当电路含有受控源且控制量不是网孔电流时,必须补充一个方
8、程。5)联立求解各网孔电流。6)由网孔电流和支路的伏安关系求各支路的电流和电压。,2.2 互易定理(Reciprocity Theorem),一、互易定理,对一个仅含电阻的二端口电路NR,其中一个端口加激励源,一个端口作响应端口,在只有一个激励源的情况下,当激励与响应互换位置时,同一激励所产生的响应相同。,情况1,当 uj=uk 时,ikj=ijk,则两个支路中电压电流有如下关系:,情况2,则两个支路中电压电流有如下关系:,当 iS1=iS2 时,u2=u1,(3)互易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阻网络在单一电源激励下两个支路电压电流关系。,(1)互易前后应保持网络的拓扑结构不变,仅理想电源搬移;电压源
9、激励,互易时原电压源处短路,电压源串入另一支路;电流源激励,互易时原电流源处开路,电流源并入另一支路的两个节点间。,(2)互易前后端口处的激励和响应的极性保持一致(要么都关联,要么都非关联);,(4)含有受控源的网络,互易定理一般不成立。,应用互易定理分析电路时应注意:,I,例1,求(a)图电流I,(b)图电压U。,解,利用互易定理,4,1,6,2,例2,求电流I。,解,利用互易定理,I1=I2/(4+2)=2/3A,I2=I2/(1+2)=4/3A,I=I1-I2=-2/3A,2.3 节点分析(节点电压法 node voltage method),一、基本思想,节点电压法:以节点电压为未知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路 分析 基础 ppt 网孔 节点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19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