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解释1.ppt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解释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解释1.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富贵2012.5,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国家卫生城市概况,爱国卫生运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和全国爱卫会第八次委员扩大会议精神,改善城市卫生面貌,提高人民群众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1989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早期典型山东威海、江苏张家港。,爱国卫生运动,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卫生区。以民为本、科学发展观,系统工程。整合资源、完善机制、提高执政能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改善环境卫生面貌,加强卫生防病工作。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和综合素质。改善民生,扩大政府影响、提高公信力。为人民服务,爱国卫生运动,截止2010年。从1990年开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以
2、来,全国爱卫会已先后命名国家卫生城市(镇、县城)603个 国家卫生城市118个,国家卫生区29个。国家卫生镇(县城)456个 覆盖26个省、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西藏自治区 0个。,截止2011年为止,全国爱卫会已经累计命名了153个国家卫生城市,32个国家卫生区,其中比较多的是江苏、山东、浙江,卫生区比较多的是北京、上海,国家卫生城市中地级以上的城市有96个,县级54个。因为现在有一些行政区划的变更,现在这个数字有一些变动,据掌握,现在的情况是还有149个国家卫生城市,因为有的城市合并了,撤销了,所以名字就没有了。还有30个国家卫生区,如北京市就有好几个区就合并了,就变成一个区了。分布情况现在
3、看,东中西部,全国基本覆盖了,只有个别的省没有,就西藏没有,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它不是发达地区的专利,西部有一些城市做得也很好。截止2011年为止:国家卫生镇(县城)456个。,截止2010年,爱国卫生运动,爱国卫生运动,爱国卫生运动,爱国卫生运动,国家卫生城市省会城市10计划单列市5地级市为54县级市为39,爱国卫生运动,爱国卫生运动,2009年底,国务院在清理评比达标表彰项目时,保留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卫生镇(县城)创建活动。创建周期由单数年申报,双数年考核验收改为3年一周期。2009年为第一个周期申报年(2009-2011)。,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现行)二0一0年六月三日,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
4、康教育;市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治;病媒生物防制;社区和单位卫生;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卫生。十大项内容,六十六条(病媒生物防制),800余点位;,背景,“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2007年7月 十七大报告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2009年3月17日颁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将农村环境卫生与环境污染治理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推动卫生城市和文明村镇建设,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卫生环境。”2007年-2010年4年连续召开了1次现场会和3次全卫会,布置环境整治,除害防病。20
5、10-2012年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 2010年6月11日颁发 经国务院同意 发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背景,2009年12月30日国务院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工作联席会议发布了关于公布行政等系统中央单位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保留项目的通告。国家卫生城市作为评比达标表彰的项目予以保留,但周期改为三年。全国行政系统撤消7万项,保留2千项。保留项目十分宝贵,要求更加认真对待。,背景,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爱卫办(征求意见稿)1990年6月1日(修订稿)1994年10月28日 爱卫会 2005年8月4日 2010年6月3日,背景,国家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 爱卫办(征求
6、意见稿)1990年6月1日(修订稿)1994年10月28日全国爱卫会关于加强国家卫生城市和卫生城市监督管理的通知 1996年7月25日全国爱卫会关于 2000年10月23日,背景,爱卫会 2005年8月4日 爱卫会 2007年2月2日 爱卫会 2008年12月29日全国爱卫会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城市、区标准及其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 2010年6月3日,国家卫生城市标准,除直辖市以外的城市。以建成区为主。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县级市其他,创建要点一个中心:以民为本。二个积极性:领导与群众(群众的头头是领导)三个基础:决策与政策、机构与机制、人员与经费;四个重点:农贸市场、城中村、
7、旧居民小区和流动人口聚集地、五小行业(食品安全)、窗口单位、铁、公路沿线(水系治理)与商业闹市区;五个要素:政策、规范、投入、保障、宣传。,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红色为修改或增加内容),(一)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主要领导重视,率先垂范、真抓实干,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二)各级爱卫会组织健全,在爱国卫生工作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中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爱卫会成员单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责任落实。,一、爱国卫生组织管
8、理,(三)市、区爱卫会办事机构具备与所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编制、人员、经费和工作条件,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基层单位有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四)爱国卫生工作每年有计划、有部署、有总结,并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爱国卫生活动。(五)有本市爱国卫生工作的管理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六)设立群众卫生问题投诉平台,畅通群众投诉渠道,认真办理群众投诉,群众反映问题解决或答复率90%,群众对全市卫生状况满意率90%。,一、领导重视,主要领导担任爱卫会主任,有爱卫会的组织机构(近2年委员会调整文件),主要领导有创建工作的讲话,定期召开爱卫会全体委员会议,有各委员部门职责分工,有工
9、作督查材料和问题解决通报,有领导参加创建活动简报和影像纪录,有部门工作任务责任书,爱国卫生工作列入地区发展规划(十二五发展规划),二、工作开展的具体体现,七有:有计划、有方案、有经费、有检查、有活动、有氛围、有总结 一纳入:纳入目标管理(纳入政绩考核范畴)一规范:档案管理规范,三、爱卫会办事机构建设,爱卫办要具备与工作相适应条件,卫办建设在创建工作中至关重要。做好四有: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 有工作条件 工作条件:办公用房、交通工具、办公自动化设备、信息采集设备、专业和管理书籍,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1、汇报制度(直通车)2、爱国卫生月的制度 3、检查评比竞赛制度 4、群众举报问题处理制度 5
10、、舆论监督通报制度 6、各项工作制度 7、其他,五、群众满意度调查,由统计流调队进行专业性统计调查形成分析报告。,二、健康教育,(一)全市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和网络健全,人员、经费落实;机构能够承担起业务技术指导中心的职责,社区、医院、学校等健康教育网络能够发挥作用。(二)中、小学校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80%;中专、中等职业学校及高等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三)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病人及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
11、(四)街道、社区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居民健康基本知识知晓率8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70%、基本技能掌握率70%。,二、健康教育,(五)各行业结合本单位特点开展有关职业病防治、疾病预防、卫生保健、控制吸烟等方面健康教育活动,职工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六)市、区各新闻媒体设有健康教育栏目,能紧密结合卫生防病工作和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卫生热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对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七)机场、车站、港口、广场等大型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有健康教育内容。(八)认真履行世界卫生组织
12、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城市建成区无烟草广告。,着重点:,一、健康教育的工作机构,健康教育所,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工作体系,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疗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行政,家庭,人员 经费 三落实工作条件,技术指导,二、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模式,1、无处不在 宣传传播材料2、无处不有 档案材料3、无处不考 卫生知识测试卷4、无处不见 电子屏幕、专栏、公益广告5、无处不热 媒体有栏目、群众特关心,三、健康教育各项指标得以落实,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80%;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住院病人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居民健康基本知识知晓率 80%。居民健康行为形成和基本技能掌
13、握率70%。职工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0%。认真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城市建成区无烟草广告。,三、市容环境卫生,(一)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规,各级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经费落实。(二)各级政府把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发展需要,编制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三)市容环境卫生达到城市容貌标准要求。城市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下水道无垃圾堵塞现象;主要街道两侧建筑物整洁美观,无乱张贴、乱涂写、乱设摊点现象,广告、牌匾设置规范,居民楼房阳台屋顶无乱堆放和乱
14、挂衣物等现象;沿街单位“门前三包”等责任制度落实,车辆停放整齐;废物箱等垃圾收集容器配置齐全,无乱扔乱吐现象;城区无卫生死角,街巷路面普遍硬化,无残垣断壁、乱搭建、垃圾渣土暴露和违章饲养畜禽现象;城市亮化、美化,照明设施完好,路灯亮化率95%。,三、市容环境卫生,(四)建成区清扫保洁制度落实,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定时定点收运;主要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2小时,一般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8小时,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含高压冲水)20%,垃圾、粪便收集运输全面密闭化。(五)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场建设、管理和污染防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省会城市和东部地区城市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90%,
15、其他城市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80%。(六)生活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符合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要求,布局合理,数量充足,管理规范。其中,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管理符合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规范与设计要求,城市主、次干路、行人交通量大的道路沿线、公共汽车首末站、汽车客运站、火车站、机场、码头、旅游景点所设置的公厕不低于二类标准。环卫设施标示规范,符合环境卫生图形符号标准的要求。,三、市容环境卫生,(七)各类市场要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农副产品市场管理规范,商品划行归市,摊位摆放整齐,无占道经营,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良好;有卫生管理和保洁人员,环卫设施齐全,给、排水设施完善,公厕、
16、垃圾站建设符合卫生要求;设有专门的卫生管理部门和蔬菜农药现场检测机构,适时开展监管和检测工作;经营食品的摊位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和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亮证经营;严格控制活禽的销售,有活禽销售的市场设立相对独立的区域,污物(水)处置和消毒设施完善,实行隔离屠宰,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全市无违禁野生动物销售。临时便民市场、疏导点设置要有短期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周边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造成影响。达到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服务管理规范要求的农副产品市场 70%。,三、市容环境卫生,(八)建筑工地管理符合建筑工地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要求,施工场地设置的隔离护栏规范,
17、临街施工工地围墙高度不低于2米,市政设施、道路挖掘施工工地围墙高度不低于1.8米;施工现场清洁,物料堆放整齐;建筑垃圾管理规范,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全面实施密闭运输,无偷倒乱倒现象;职工食堂、宿舍符合卫生要求,厕所、洗浴间保持清洁。待建的工地管理到位,无乱倒垃圾和乱搭乱建现象。(九)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完成,绿线管制制度得到落实.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绿地率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5平方米。(十)城市河道、湖泊等水面清洁,无飘浮垃圾;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着重点:,洁净卫生美化 绿化有序,着重点:,一、洁净、卫生、美化、绿化、有序1、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 无卫生死角、硬化到位。2
18、、建成区(特别是弃管小区)保洁 制度落实。3、建筑物立面整洁,牌匾规范。4、门前三包制度明确,工作落实。5、绿化达标,无空坑、有层次。,二、硬化覆盖率高,城市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街巷路面普遍硬化。路牙条石人行步道整齐完好。,三、设施配置齐全、完好、规范,废物箱、果皮箱等垃圾收集容器照明设施道路机械化清扫设备和高压冲水机械设备垃圾、粪便收集运输全面密闭化 生活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 给、排水设施 消毒设施,四、农贸市场、公厕、建筑工地、河道,农副产品市场管理规范,商品划行归市,摊位摆放整齐,无占道经营,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良好;有卫生管理和保洁人员,环卫设施齐全,给、排水设施完善,公厕、
19、垃圾站建设符合卫生要求;经营食品的摊位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活禽的销售,有活禽销售的市场设立相对独立的区域,污物(水)处置和消毒设施完善,实行隔离屠宰,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全市无违禁野生动物销售。,四、农贸市场、公厕、建筑工地、河道,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符合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要求,布局合理,数量足够,管理规范。其中,公共厕所的建设和管理符合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规范与设计要求,城市主、次干路、行人交通量大的道路沿线、公共汽车首末站、汽车客运站、火车站、机场、码头、旅游景点所设置的公厕不低于二类标准。建筑工地管理符合建筑工地现场环境与卫生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卫生 城市 标准 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19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