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_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ppt
《第十四章_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章_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篇 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共混物的加工成型,复合材料是多相材料,主要包括基体相和增强相。基体相是一种连续相,它把改善性能的增强相材料固结成一体,并起传递应力的作用。增强相起承受应力(结构复合材料)和显示功能(功能复合材料)的作用。,第五篇 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共混物的加工成型,复合材料的分类1、按基体材料分类,可分为聚合物基、陶瓷基和金属基复合材料。2、按增强相形状分类,可分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粒子增强复合材料和层状复合材料。3、按复合材料的性能分类,可分为结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第五篇 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共混物的加工成型,复合材料的应用航空航天,第五篇 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共混物的加工成型,B78
2、7客机(2007年7月首架飞机下线,复合材料占总质量50%,节省燃油20%)技术参数:翼展:50.3-51.8米;机长:55.5米;高度:16.5米;最大起飞总重:163000千克;巡航速度:0.85马赫(马赫=1126公里/小时);载客量:289;最大航程:15700公里,第五篇 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共混物的加工成型,B787复合材料机身,第五篇 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共混物的加工成型,交通运输:各种车身构件、车门、地板、冷藏车、座椅建筑工业:轻型房屋、建筑装饰及雕塑电子电器:层压板、电线杆、路灯灯具体育:撑杆、弓箭、赛车、滑板机械:各种配件、风机,第五篇 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共混物的加工成型,第五篇 高
3、分子复合材料及共混物的加工成型,第五篇 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共混物的加工成型,第五篇 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共混物的加工成型,第一节 概述,高分子复合材料分类:按高聚物类型分:塑料、橡胶、纤维复合材料按所用填料材质分:纸、木材、麻、棉、石棉、玻璃、合成高分子、碳、硼、金属按填料形状分:粉末、颗粒、长纤维、短纤维、碎片、织物,第一节 概述,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高强度、耐热性、卓越的电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耐磨性、耐燃性、耐烧蚀性、低透气性、尺寸稳定性应用:军工、机械、电机、化工、建筑、交通、轻工、农业、文教、体育、卫生、包装、食品,第二节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组成,一、高聚物可是主要成分也可是次要成分。应
4、具有的特性:良好的综合性能(电性能、热性能、力性能、腐蚀性能等)对填料具有强大粘附力(作用之一是作为粘合剂将填料粘接一个整体)良好的工艺性能(加工成型条件易控制,操作简单),第二节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组成,二、填料作用:改进高聚物的某项或某几项重要性能增强填料(玻璃钢):对高聚物具有突出增强效果的填料(玻璃纤维、织物)。特点:电性能、耐热性、耐腐蚀性、高强度分类:1、玻璃纤维及制品2、其他:纸、棉布、石棉,第二节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组成,第二节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组成,第二节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组成,碳纤维(CF),第四节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概述,主要工艺过程,要求,纤维均匀地按设计要求分布在制品各个
5、部分;树脂适量、均匀地分布在制品各个部位,并适当固化;尽量减少气泡,降低空隙率,提高制品的致密性;,第四节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概述,复合材料成型方法:不同组分、结构、形状,成型方法不同。常用方法:压制、挤出、注射、压延、粘合、综合方法等。本节着重介绍以玻璃纤维及其织物为填料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按成型压力分:低压、高压按工艺特点分:手糊成型、真空袋压法成型、压力袋成型、树脂注射和树脂传递成型、喷射成型、层压成型、模压成型、缠绕成型、热压罐成型手糊、层压、模压、缠绕,第四节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概述,成型工艺的选择产品外形构造和尺寸大小材料性能和产品质量要求生产批量大小及供应时间要求企业可能提供的设
6、备条件及资金综合经济效益,保证企业盈利,第四节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概述,一、手糊成型又称接触成型广义定义:通过手工在预先涂好脱模剂的模具上,先涂上或喷上一层按配方混合好的树脂,随后铺上一层增强材料,排挤气泡后后,再重复上述操作,直到达到要求的厚度,最后经固化后脱模,必要时再经过加工和修饰工序即得成品。分类1:常温 加热分类2:常压 低压,第四节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概述,狭义定义:手糊成型又称接触成型,采用手工方法将纤维增强材料和树脂胶液在模具上铺敷成型、室温(或加热)、无压(或低压)条件下固化,脱模成制品的工艺方法。,工艺流程,第四节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概述,手糊成型工艺的优点:1、不受尺寸、
7、形状的限制;2、设备简单、投资少;3、工艺简单;4、可在任意部位增补增强材料,易满足产品设计要求;5、产品树脂含量高,耐腐蚀性能好。手糊成型工艺的缺点1、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卫生条件差;2、产品性能稳定性差;3、产品力学性能较低。,第四节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概述,手糊制品缺陷:胶衣起皱:胶衣层太薄;固化剂不足;气温太低;胶衣层厚度不均;胶衣层固化不足龟裂:胶衣层太厚;固化时热量过大;固化剂用量过多;变色:固化剂用量过多;胶衣流挂;颜色分离;胶衣层厚度不均,第四节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概述,制品收缩:拐角处圆弧半径过小;脱模剂用量太多;制品局部厚度过大;胶衣层厚度不均,后固化加热不均制品翘曲和
8、变形:固化剂用量过大;制品太薄;制品厚度不均匀或不对称;树脂集聚;脱模太早,树脂固化度不够;后处理过早或温度不均,第四节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概述,模具的结构与材料,单模,对模,阳模,拼装模,阴模,第四节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概述,阳模:制品内表面尺寸准确,光滑。成型方便,便于通风。阴模:制品外表面尺寸准确,光滑。阴模深操作不便、通风 条件不好、卫生条件差。对模:由阴阳模两部分组成,制品内外表面均光滑,厚度准 确。不适合成型批量少及大型制品(模具、设备投资 大)。拼装模:一些形状复杂的产品,为了脱模方便,需要利用拼 装模,即把模具分成几块进行拼装,脱模时可以分块 进行,比较方便。,第四节 复合材料
9、的成型工艺概述,材料木材、石膏、水泥、石蜡、可溶性盐、玻璃钢、陶土、金属等。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满足产品尺寸、精度、外观及数量的要求;(2)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不易变形、损坏;(3)不受树脂及辅助材料的浸蚀,不影响树脂固化;(4)易脱模,使用周期长;(5)价格便宜,材料易得。,第四节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概述,真空袋成型工艺:1)工艺简单,不需要专用设备;2)压力较小,最大为0.1MPa,只适用厚度1.5mm以下复合材料制品,第四节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概述,压力袋成型,第四节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概述,真空袋-热压罐成型柔性柱塞法,第四节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概述,二、层压成型:是指将浸有或涂有
10、树脂的片材层叠,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固化成型获得玻璃钢制品的一种成型工艺。工艺过程如图见P301。,第四节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概述,工 艺 特 点:,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产品质量稳定;但一次性投资较大,适合于批量生产。,层压板可分为:,纸层压板、木层压板、棉纤维层压板、玻璃纤维层压板等品种。,主要应用范围:,电绝缘部件;薄板适合于各领域;可用于制造齿轮、轴承、皮带轮等结构材料;用于飞机、汽车、船舶、电气工程等领域。,第四节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概述,原材料:增强材料和树脂浸渍:增强填料被树脂液充分、均匀的浸渍,达到规定的含胶量。浸胶机:立式、卧式(各自优缺点)影响浸胶质量的因素:树脂液浓
11、度、粘度、时间、增强填料张紧程度、挤压辊夹紧程度等。,第四节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概述,烘干:去除树脂液中含有的溶剂及其它发挥性物质,控制树脂流动度。剪裁:获得适当尺寸的浸胶材料叠块:将一定厚度的材料,逐层叠放,获得厚度层压:将坯料放入多层压机上,利用模具加压加温,使树脂熔融流动更均匀地浸入到增强填料中去,并定型。,第四节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概述,层压法成型工艺因素:温度、压力、时间温度与树脂类型、固化速度、含胶量、树脂中挥发成分、不溶性树脂含量、层压制品厚度有关。层压法温度曲线可分5个阶段:1、预热阶段,从室温升到树脂开始显著反应的温度。目的是使树脂熔化,进一步均匀浸透填料,并驱赶一部分挥发组
12、分。压力为最高压力的1/3-1/2。,第四节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概述,2、保温阶段,目的是使树脂以较低的反应速度硬化。3、升温阶段,温度应控制,需加压。4、热压保温阶段,使树脂充分交联。5、冷却阶段,定型,在压机上先冷却一定温度再出料,避免速度过快产品翘曲变形。层压分为:预热预压阶段和热压阶段。,第四节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概述,热压工艺五个阶段的升温曲线示意图,第四节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概述,成型压力:作用:压力起到压紧浸胶材料、迫使粘稠树脂流动的作用,冷却保压还可防止残余挥发成分引起变形等。压力选定标准:成型压力根据树脂特性、板厚、树脂含量、流动度和升温速度确定。硬化时有低分子物排出,压力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四 高分子 复合材料 成型 加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19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