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四矿风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doc
《伊犁四矿风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犁四矿风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doc(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伊犁四矿风 井 井 筒施工组织设计山东华新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0一O年三月目 录第一章 概 述1第一节 工程概况1第二节 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2第三节 编制依据、原则及主要控制目标5第二章 施工方案的选择7第一节 方案的提出与比较7第二节 方案的选择8第三章 井筒施工工艺9第一节 采用“四新”技术加快施工进度9第二节 井筒冻结段施工9第三节 与井筒相连接的相关工程及井底水窝的施工17第四节 井筒防治水18第四章 凿井辅助系统19第一节 凿井布置及机械化配套装备19第二节 提升系统21第三节 压风与供水系统25第四节 通风系统25第五节 排水系统27第六节 砼搅拌及下料系统27第七节 排矸与
2、翻矸系统27第八节 供电、避雷及接地系统28第九节 照明、通讯 、信号、监控及安全梯29第五章 地面工广大临布置30第一节 大临布置的依据和原则30第二节 总平面布置30第三节 场地平整31第四节工广临时供水31第五节 工广临时排水及防洪31第六节 工广废弃物排放31第六章 施工劳动组织及施工工期33第一节 施工劳动组织33第二节 施工工期34第七章 工程质量及工程质量保证体系36第八章 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39附图表:1、伊犁四矿风井井筒施工图2、伊犁四矿风井基岩段爆破图3、伊犁四矿风井冻结段掘砌循环表4、公司安全质量管理体系5、伊犁四矿风井井筒施工工广布置平面示意图6、伊犁四矿风井井筒施工平
3、面布置图7、伊犁四矿风井井筒提绞平面图8、伊犁四矿风井井筒提绞立面图9、伊犁四矿风井井筒施工天轮平台平面布置图10、伊犁四矿风井供电系统原理图11、伊犁四矿风井井筒施工网络图第一章 概 述第一节 工程概况伊犁四矿风井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东南部,行政区划隶属霍城县惠远镇及伊宁市英也尔乡。井田东起伊宁市干沟,西到霍城县肖尔布拉克沟,南自惠远煤矿北600m,北至卡拉苏沟。区内交通条件便利,井田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约700km。东距自治州首府伊宁市22km,西距霍城县城18km,南距与312国道相连的218国道10km,东北距亚欧大陆桥之北疆铁路精河站300 km。工作区内简易
4、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方便。地面自然标高+900.00m,工业广场地形地势起伏较大。该矿井由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设计能力为6Mt/a,矿井服务年限:112.1a。采用主斜井、副斜井、风井立井开拓方式,设主、副、风三个井筒,位于两个工广内,其中风井井口设计标高为+886 m。风井净直径6.0 m ,主要用于通风,井筒内装备梯子间(暂定)作为矿井的安全出口。井筒深度为217.967m,表土段厚度60m左右。井筒的表土段及基岩段均采用冻结法施工。井筒技术特征见下表。风井井筒主要技术特征表序号项 目单位数 值1井口设计标高m+886.002井口自然地坪m+885.003风道口、安全出口标高
5、m待定4井底连接处标高m+753.0/+673.7945表土段深度m约606井筒深度m217.9677冻结深度m2078井筒直径m69井筒壁后mm冻结段(400+350)/基岩段500/水窝50010井壁结构冻结段双层钢筋砼/基岩段素砼11井壁砼强度冻结段C45/基岩段C4012风井井筒与总回风巷连接处m待定第二节 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一、井田地质根据钻孔揭露及地质填图资料,区内地层由老至新依次有:古生代石炭系中统奥依曼布拉克组;中生代三叠系上统小泉沟群赫家沟组,侏罗系水西沟群八道湾组、三工河组;新生代新近系、古近系和第四系,现分述如下:1.石炭系中统奥依曼布拉克组(C2o)揭露厚度为17.60
6、m。岩性为灰绿暗紫红色凝灰岩,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绿帘石为主。2.三叠系上统小泉沟群赫家沟组(T3h)钻孔揭穿厚度为374.73m。上部为一套灰绿、灰、灰褐色粉砂岩、泥岩及细砂岩,夹炭质泥岩薄层及薄煤线,粉砂岩中含菱铁质,局部含灰色粗砂岩及砂砾岩层。中部为一套灰褐、褐红、紫红色泥岩及粉砂岩层,夹绿色砾岩层。下部为一套暗红(紫)色泥岩及砾岩。3.侏罗系水西沟群井田内出露的侏罗系水西沟群为下统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a.八道湾组(J1b)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厚度58.03506.86m,平均256.37m,在本区南部地段沉积最厚(B8钻孔沉积厚度达414.53m)。本组为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分为上下
7、两段。八道湾组下段(J1b1)地层厚度12.80404.88m,平均厚度148.58m。其厚度变化趋势井田西部3644勘探线沉积最厚,厚度变化于206.64404.88m之间,平均293.56m。F5断层以东07勘探线中部地段沉积最厚,具有向四周变薄的趋势,但总体具有西厚东薄的特点。上部为一套灰色厚层状粉砂岩、泥岩夹中细砂岩,局部为灰白色厚层状砂砾岩层,内含大量炭屑,含煤251、煤252、煤261、煤26-2四层煤,其中煤25-1全区稳定发育,是良好的标志层。中下部为一套厚的含煤沉积,夹炭质泥岩及灰黑色粉砂岩薄层,含煤27、煤28、煤29、煤30四层煤,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其中煤27全区稳
8、定发育,为井田主要可采煤层。煤层多为半暗淡型煤,煤层中充填有黄铁矿薄膜,局部富含菱铁质鲕粒。底部为灰色厚层状粉砂岩、泥岩和灰白色中、细砂岩,分选较好。八道湾组上段(J1b2)地层厚度8.48374.11m,平均厚度139.19m。其厚度变化趋势由北往南,自东至西逐渐增厚,其中在铁厂沟向斜的核部沉积最厚,厚度变化于270.50363.20m之间,平均328.79m。 上部为一套厚层状灰色粉砂岩和灰白色细砂岩层,粉砂岩中含菱铁质薄层,局部含煤16、煤17、煤18及炭质泥岩。中部为一套厚层的含煤沉积,夹有炭质泥岩、粉砂岩薄层,含煤21-1、煤21-2、煤22、煤23-1、煤23-2、煤24六层煤,为
9、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其中煤21-1、煤23-2全区稳定发育,为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之一。煤层属半暗淡型煤,丝炭含量较少。下部为一套厚层状灰色粉砂岩及细砂岩层,局部夹有薄煤层及炭质泥岩薄层。底部为一套厚层状灰白色粗砂岩及砂砾岩,分选差,次棱角状,泥质胶结,为本区较好的标志层。b.三工河组(J1S)井田地表未出露,主要分布于井田中南部的铁厂沟向斜核部。区内B9、ZK406、ZK806、ZK1203-1四个钻孔揭露,厚度38.88148.27m,平均83.82m。上部以灰白色黄绿色细砂岩、粗砂岩、砂砾岩为主,砂岩分选中等,次棱角状,钙泥质胶结,松散易碎。中下部以灰色灰绿色粉砂岩、泥岩为主,夹中粗砂岩、
10、煤层及炭质泥岩。底部多发育一套灰黄灰白色厚层状砂砾岩、砾岩,局部为粉砂岩或细砂岩,与下伏八道湾组整合接触。砾石成分以火成岩为主,含少量石英、安山岩,砾径580,次圆次棱角状,胶结松散。本组岩层中含大量菱铁质结核,风化后呈铁红色。4.古近系(E)主要出露于井田中部和西部,厚度0.00213.04m,平均104.30m。岩性为灰灰白色细砂岩、泥岩、砂砾岩、红褐色铁质砂岩、泥岩等。该套岩性中一般细砂岩成岩性相对较好,泥岩和砂砾岩一般成岩性较差。该系底部多发育一层厚层砂砾岩,岩石呈灰褐黄色,砾状结构,厚层状构造,砾石成分复杂,以长英质岩石为主,另有火山岩、变质岩、砂岩等;砾石大小悬殊,大者10cm以上
11、,小者仅数毫米,磨圆相对较好,为次圆状椭圆状,分选较差,砾石占岩石总量的90%以上,泥质胶结。该套砾岩全区普遍发育,俗称“姜黄色砾岩”,为本区良好的标志层砾岩。5.新近系(N)井田地表未出露,主要分布于2勘探线以西地段。钻孔揭露厚度0.00265.50m,平均92.13m。沉积厚度呈现由东往西,由中部向南、北部逐渐增厚的趋势,在本区西部地段沉积最厚(ZK2201钻孔)。上部岩性为黄褐色砂砾质泥岩、泥岩夹细砂岩,泥质胶结,砾石磨圆度差。下部为褐红色含砾砂岩、砾岩。砾石成分以石英质、花岗质为主,另有少量火山质、泥质,砾径一般为5100,次棱角次圆状,钙质钙泥质胶结,岩石固结坚硬。地层中含薄层透明石
12、膏晶体。底部以厚层砾岩与下伏地层为界。6. 第四系(Q)第四系在全井田广泛分布,按照第四系岩性组合特点、成因类型及相对位置关系自下而上划分为坡残积物(Q3),风积及冲洪积沉积物(Q4)。a. 上更新统坡残积物(Q3)全区广泛分布。地层厚度0.00543.34m,平均厚度89.36m。沉积厚度F5断层以东由南往北、由东部向西部逐渐增厚,在本区西部地段沉积最厚(ZK2201钻孔543.34m)。岩性为黄褐色、灰色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局部地段含有下伏基岩的砾石。底部为冲洪积的砾石层。砾石成分以石英质、花岗质为主,另有少量火山质,砾径一般为2100,次棱角次圆状。b. 全新统风积及冲洪积沉积物(Q
13、4)分布于井田北部河流沟谷及28勘探线以西一带,主要由冲洪积及风积物质组成。冲洪积主要分布于井田各大河流的河床、河漫滩之上,岩性为灰色、黄褐色粉砂质粘土、粘土质粉砂夹砂砾石薄层或透镜体,厚度大于5m。与下伏各时代地层均呈不整合接触。二、水文地质井田内含水层的划分,是依据含水层的时代成因、岩性结构、简易水文地质及埋藏条件,自上而下可分为五大层。即:A、第四系冲洪积孔隙弱中等含水层; B、古近系砂砾岩孔隙中等含水层;C、侏罗系三工河组粗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弱含水层;D、侏罗系八道湾组粗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弱含水层;E、烧变岩及煤27煤29空洞裂隙含水层。各主要含水层特征见表。矿 区 含 水 层 特 征 表
14、号编征特平均厚度(m)单位涌水量q(L/s.m)渗透系数K(m/d)水化学类型水温()pH值涌水量(m3/h)第四系(H1)30.380.781.18S04ClNa1516.57.98.2自流量约30m3/h古近系(H2)88.820.060.910.0520.815S04ClNa15227.58.013.455.73m3/h三工河组(H3)23.450.0010.004/ClS0 4Na1417/弱八道湾组(H4)61.670.0010.0290.0000.018S04ClNa14187.18.2弱烧变岩及煤(H5)8.800.0020.1170.0000.254S04ClNa218.00.
15、84m3/h第三节 编制依据、原则及主要控制目标一、 编制依据1.新疆伊北煤田霍城县界梁子井田勘探报告。2.伊犁四号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3.建井工程手册及相关技术资料。4.有关煤矿建设的规范、规程。二 、编制原则:1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井筒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总的原则组织快速、优质、安全、高效施工,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速度,努力提高经济效益。2.合理组织各工序的平行交叉作业,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3.在公司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4.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尽可能利用永久设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大临投入。5.井筒
16、进度指标适当高于组织设计的进度安排,以确保矿井建设工期。三、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控制指标:施工准备 2个月井筒试挖段20m施工 15天冻结段表土外壁施工75m/月冻结基岩段外壁施工 75m/月套内壁9m/天井底连接处施工 700m3/月第二章 施工方案的选择风井井筒施工以实现安全、优质、快速为目的,优选最佳施工方案。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严格按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GB/T19001“2000”、 GB/T24001“2004”、GB/T28001“2001”)管理体系运行,结合工程特点和华新公司井筒施工的经验,确定风井井筒施工机械化配套设备,确保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全优。我
17、公司在立井施工中,历来以短段掘砌见长,特别是短段掘砌一次成井,近年来,随着立井机械化装备程度的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日臻完善,成井速度连创新高,基岩段最高月成井已达160 m。锚喷临时支护,拆卸式金属模板砌壁等也积累了一定经验。根据伊犁四矿风井地质条件、井壁结构特点,结合华新公司井筒施工的经验,谨提出两种方案作一比较选择。第一节 方案的提出与比较一、方案一:采用综合机械化配套,短段掘砌混合作业方式,短段掘砌外壁一次砌筑,内壁二次套壁的方法。1、开凿方式:使用YT-27型风钻人工凿岩,HS-4型长绳悬吊式抓岩机出岩。2、支护形式:外壁采用YJM-2.0/6.8整体移动式金属模板,内壁采用1m拆卸式块
18、状金属模板。3、管线吊挂方式:压风管、吊盘、模板、安全梯、放炮电缆等采用地面稳车悬吊;风筒采用封口盘固定式悬吊。4、砼搅拌及下料方式:使用JS-500强力搅拌机和PLD-800A配料机组合搅拌站,2m3底卸式吊桶下砼。5、排矸方式:矸石落地,铲车装、排矸。二、方案二:锚喷临时支护,拆卸式块状金属模板套壁成井。1、开凿方式:使用YT-27型风钻人工凿岩,HS-4型长绳悬吊式抓岩机出岩。2、支护形式:采用锚喷临时支护(局部加金属网),长段高采用拆卸式块状金属模板套壁成井。3、管线吊挂方式:压风管、吊盘、模板、安全梯、放炮电缆等采用地面稳车悬吊;风筒采用封口盘固定式悬吊。4、砼搅拌及下料方式:使用J
19、S-500强力搅拌机和PLD-800A配料机组合搅拌站,2m3底卸式吊桶下砼。5、排矸方式:矸石落地,铲车装、排矸。三、方案比较1、施工速度:方案二显然低于方案一,总算下来其施工速度慢1520左右,所以从施工速度上看,方案一具有较大优势。2、施工质量:方案一、方案二井壁接茬较少,整体性好,封水效果好,两方案都能满足施工质量要求。3、安全:方案一围岩暴露时间短,安全性能好,从我公司施工队伍业务熟练程度的实际出发,方案一的施工方法是我们的特长。方案二的施工方法与之相比,熟练程度稍差,且每个循环的工序相对来说比较繁琐,锚喷作业工人不很熟练,故安全环境条件方案二不如方案一。4、井筒成本:从井筒综合费用
20、测算,方案二费用高于方案一。第二节 方案的选择综上所述,通过比较分析,方案一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安全快速施工,本着“安全快速”的原则,我们选用方案一作为施工方案。 第三章 井筒施工工艺施工中坚持以人为本,发挥人才优势,推动技术进步,组织科研攻关。积极配合支持院校和科研单位搞好科研攻关,克服施工技术难题。加强管理,采取激励机制,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职工操作机械设备的熟练程度,确保正规循环,缩短循环时间,提高劳动效率,加快施工速度。加强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实行包机、定人、定岗维修,使设备处于100%完好状态。严把材料进货验收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程实体,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严
21、格按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保证工程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工程质量全优。第一节 采用“四新”技术加快施工进度一、机械化作业新工艺风井井筒施工采用YT-27型风钻或ZQS-25/1.9型风煤钻人工凿岩, 一台HS-4型长绳悬吊式抓岩机出矸;MJY-2.0/6.8型整体移动式金属大模板砌壁,提升绞车为JK-2.5/20型绞车,配3m3大吊桶装矸;使用JS-500强力搅拌机和PLD-800A配料机组合砼集中搅拌站,2m3底卸式吊桶下料;自卸汽车排矸等配套的机械化作业新工艺。二、新技术采用自动计量、自动搅拌、自动下料的砼搅拌系统;绞车、稳车电控均采用PLC
22、控制新技术。三、新材料、新设备采用箱式配电所和螺杆压风机等新设备。四、管理创新运用适合冻结井快速施工的“三掘一砌”等新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月平均进尺。第二节 井筒冻结段施工一.施工方案风井井筒冻结段207m,其井壁结构为:+874m+734m(上段),+751m+654.588m(下段)为双层钢筋砼结构,外层井壁厚度350mm,内层井壁厚度400mm;+768m+762m为井筒中部回风巷壁座,+689m+683m为井底总回风巷壁座,两壁座均为单层井壁双层钢筋砼结构,井壁厚度750mm;+753 m、+673.794 m的两个马头门为钢筋砼结构,井壁厚度详见井筒连接处施工图;+671.794+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伊犁 四矿风井 井筒 施工组织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17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