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USB接口技术new.ppt
《第5章USB接口技术new.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USB接口技术new.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五章 USB通用串行总线,目 录5.1 USB系统组成5.2 USB系统的接口信号和电器特性5.3 USB数据流类型和传输类型 5.4 USB交换的包格式5.5 USB设备状态和总线枚举5.6 USB外围芯片及应用,计算机接口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学院 司栋森,第 2 页,5.1 USB系统组成,“USB”的英文全称为“Universal Serial Bus”,中文名通常称之为“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它是一种串行I/O总线,带有5V电压,支持即插即用功能,支持热拔插功能,最多能同时连入127个USB设备,由各个设备均分带宽。USB技术诞生于1994年,当时是由PC界的几位巨头,如
2、康柏、IBM、Intel和Microsoft共同推出的,旨在统一外设如打印机、外置Modem、扫描仪、鼠标等的接口,以便于安装使用,取代以往的串口、并口和PS/2接口。USB发展到今天,总共有三种标准:.1996年发布的USB1.0.1998年发布的USB1.1.以及发布不久的最新标准USB2.0 此三种标准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数据传输率方面,在其它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改进。总体来说,目前的USB2.0而言,技术性能已经十分完善了,速度也上了一个新台阶。,第 3 页,1、USB 硬件概述,包括:USB主机、USB设备(HUB和功能设备)和连接电缆。,第 4 页,各部分说明,(1)USB主机(PC机内
3、),带有USB主控制器(和根HUB)的PC机以及相应的软件。USB主机是整个总线上的主控者,掌握所有的控制权,负责对各个外围设备发出各种设定命令与配置。主机提供的主要功能:检测USB设备的接入和拆除操作;管理主机和USB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流,并进行流量控制;搜集状态和性能统计信息;控制主控制器和USB设备之间的电气接口,提供有限的电源。,第 5 页,USB功能设备,(2)集线器(HUB),分成两类:集线器(HUB)、功能设备。,集线器是用来向主机提供2个以上的USB设备接入点的设备。一般一个主机只提供2个或4个USB接口(即:主机带有一个根HUB)。因此,只有利用HUB,才可能使一个主机带12
4、7个USB设备。利用HUB整个USB系统可构成一个树形拓扑结构。HUB的主要功能 连接主机和USB设备或USB设备与USB设备的互接。识别USB设备的添加和拆除。电源管理。总线故障检测和恢复。支持全速和低速率USB设备。,第 6 页,USB功能设备(外设),带有USB接口的计算机外围设备就叫USB功能设备。一般USB功能设备与计算机相连接时不需要驱动卡(实际上该设备中的USB接口就带有驱动卡的功能)。因此,USB功能设备与计算机连接变得非常简单。,第 7 页,USB设备驱动程序 实现对设备的初始化。采用分层的概念,降低驱动程序的复杂性。USB总线驱动程序 在设备设置时读取描述器以获取USB设备
5、的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在请求发生时组织数据传输。USB驱动程序可以是捆绑在操作系统中,也可以是以可装载的设备驱动程序形式加入到操作系统中。USB主控制器驱动程序 完成对USB交换的调度,是访问硬件的接口,并通过根Hub或其他的Hub完成对交换的初始化。,2.USB的软件,第 8 页,3 USB总线的拓扑结构,1、总线拓扑,USB系统拓扑结构呈星状的层层向上的结构。如图,允许最多连接127个USB设备。,主机(Host)一个系统只能有一个主机集线器(Hub)提供连接点,电源,终端自供电或总线供电设备(Device),接口(Interfaces)和端点(Endpoints)设备是一个接口的集合
6、接口是一个端点的集合可寻址127个设备和16个端点,第 9 页,5.2 USB系统的接口信号和电气特性,1、接口信号线,USB总线包含4条信号线。其中D+和D-是信号线,VBUS和GND是电源线。,第 10 页,第 11 页,USB主机或根HUB对外设可以提供5V的电源。最大输出电流500mA。USB主机有一个独立于USB系统的电源管理系统(APM)。主机具有电源挂起和唤醒操作。暂时不用的USB设备,USB系统和APM将其置于电源挂起状态。USB设备第一次被主机检测到时,设备吸入的电流100mA。USB设备的供电一般采用总线供给,当设备耗电量大时,要采用外接电源的自供电方式。,2、电气特性,第
7、 12 页,VCC,GND,高速设备,第 13 页,USB常用信号电平(高速设备),第 14 页,USB设备接入检测及设备类型的区分,在USB设备未连接至PC机时,由于D+、D-两条信号线因下拉电阻的关系,几乎视为接地(0V)。当某一个USB设备连接至PC机时,提升电阻(1.5k)与下拉电阻(15k)就会形成一个分压器,其中有一条信号线(D+或D-)的电位就会提升到VCC的90%,而另一条信号线电压维持在0V状态。根集线器测得此电压即可确定有一台设备已经连接上了。根集线器通过测得D+和D-上的电压即可确定有一台设备的类型(低速、全速/高速)。显然,当HUB测得两信号线电压小于0.8V,时间大于
8、2.5s时,即可断定该设备已脱离了。PC机会不断地轮询根HUB,检查D+、D-的电位变化,以了解设备的连接情况。,第 15 页,高/低速USB收发器(主机或集线器端口),高速USB收发器(高速设备),+5vdc,D+,D-,地,15K,15K,+3.03.6vdc,1.5K,D+,D-,高/低速USB收发器(主机或集线器端口),低速USB收发器(低速设备),+5vdc,D+,D-,地,15K,15K,+3.03.6vdc,1.5K,D+,D-,USB数据线,USB数据线,全速设备,低速设备,第 16 页,设备接入到端口上的过程,设备从端口上断开过程,第 17 页,数据包传送开始过程,数据包传送
9、结束过程,差分“0”/起始位,第 18 页,NRZI的编码方法不需独立的时钟信号和数据一起发送,电平跳变代表“0”,没有电平跳变代表“1”。在数据被编码前,在数据流中每6个连续的“1”后插入1个“0”,从而强迫NRZI码发生变化,接收端必须去掉这个插入的“0”。,3、NRZI编码(无回零反向码),第 19 页,5.3 USB数据流类型和传输类型,USB数据流类型有4种:控制信号流:当USB设备加入时,USB系统软件与设备之间建立起控制信号流,发送控制信号。块数据流:用于发送大量的数据。中断数据流:用于传输少量随机输入信号。实时数据流:用于传输固定速率的信号。,第 20 页,USB有4种基本的传
10、输类型:,2批传输:单/双向,用于大批数据传输,要求准确,出错重传。时间性不强。(打印机),1控制传输:双向,用于配置设备或特殊用途,发生错误需重传。每个设备必须要用端点0完成USB主机检测时和主机交换信息的控制传送。(初始化),3中断传输:单向入主机,用于随机少量传送。采用查询中断方式,出错时下一查询周期重新传。(键盘),4等时传输:单/双向,用于连续实时的数据传输,时间性强,但出错无需重传。传输速率固定。(音响),第 21 页,1、传输类型的特性,对于慢速设备仅支持控制型传输和中断型传 输。每一种传输类型都具有自己的特性:规定的数据结构 通信方向 分组大小 带宽限制 所要求的数据顺序,第
11、22 页,2、控制型传输,属于双向型传输。用于传输主机发往设备的命令(设备请求)、主机发往HUB的集线器请求、设备传向主机的设备描述符配置及状态等信息。这些信息叫控制型数据,组成的包叫控制包。控制型传输分三个阶段:设定(Setup)阶段、数据(Data)阶段和状态(Status)阶段。,(1)“设定阶段”交换的有三个包。它们是:主机发往设备的SETUP令牌包(包含请求的设备地址、端口号等);主机发往设备的,包含有“设备请求”的数据包;设备给主机的握手包。,第 23 页,(2)“数据阶段”交换的也有三个包。它们是(读:)主机发往设备的IN令牌包;设备发给主机的DATA1数据包;主机给设备的ACK
12、握手包。(3)“状态阶段”交换的也有三个包。它们是:主机发往设备的OUT令牌包;主机给设备的DATA0数据包;设备传向主机的ACK应答(握手)信号。,第 24 页,USB协议规定:控制型传输只能用端点0进行传输。每当USB设备第一次连接到USB主机时,就用控制型传输,设定USB设备的地址和读取设备的描述符。,第 25 页,3、中断型传输,它属于单向传输,且只能从设备传到主机。由于USB不支持硬件中断(不占用系统的中断类型等资源),主机实际是采用“轮询”的方式。使用该种传输的有USB键盘、USB鼠标和USB摇杆等人机接口设备(HID)。在中断传输类型中进行数据交换一般有三个或两个步骤:请求包、数
13、据包(可有可无)和握手包。即:主机往设备发送IN令牌包;设备往主机发送数据包;主机往设备发送握手包。,第 26 页,如果主机往设备发送IN令牌包后,设备无数据发往主机,则发送NAK作应答:主机往设备发送IN令牌包;主机往设备发送NAK握手包。,第 27 页,4、批传输,批传输用于大量数据的,准确的,但无速度限制(不考虑带宽)的传输。其特点是出现错误后,可以重传。应用这类传输的有USB打印机、USB扫描仪等。在批传输类型中进行数据交换一般有三个或两个步骤:请求包、数据包(可有可无)和握手包。即:主机往设备发送IN令牌包;设备往主机发送数据包;主机往设备发送握手包。,第 28 页,第 29 页,5
14、、等时传输,用于传输连续、实时的数据。其特点是:要求稳定的带宽,实时性强,但可忽略错误。应用这类传输的有视频设备、数字声音设备、数字相机等全速设备。在实时传输类型中进行数据交换一般有两个步骤:请求包、数据包(可有可无)。即:主机往设备发送IN令牌包;设备往主机发送数据包;,第 30 页,第 31 页,5.5 USB数据交换的包格式,1、帧,USB中信息传输以“帧”为单位,一帧中可以包含多种“包”,每一个包又包含多种类型的“域”。USB系统在数据交换中常见的有五种包:令牌包、数据包、握手包、帧开始包和特殊包。“包”中的“域”有7种类型:同步域、标识域、地址域、端点域、数据域、帧标识域和校检域等。
15、各类包中所包含的域的种类和数量依包而定。1桢=令牌包、数据包、握手包、等 1包=同步域、标识域、地址域、端点域、数据域、帧标识域和校检域,第 32 页,标志包,数据包,握手包,一次交换(事务处理),等时传输无握手包,交换完毕,进入帧结束间隔区发送方把D+和D-上的电压降低到0.8V以下,并保持2个位的传输时间,然后维持1个位传输时间的J状态表示包结束,之后进入闲置状态。,每次交换均由主机发起,对中断传输,亦由主机发送查询包取得中断信息。,帧结束间隔区,2、信息传递的过程,第 33 页,3、域类型(7种):,SYNC(同步)域。每一种包的前面均有此域,占8位二进制位,取固定值:00000001
16、PID(分组标识域);跟在SYNC域后面,表示数据包的类型,占8位二进制位。传输时,首先传LSB,后传MSB:PID0 PID1 PID3 PID4 PID0 PID1 PID3 PID4 令牌包有三种类型的PID:SETUP(配置令牌)PID、OUT(发送令牌)PID和IN(接收令牌)PID;数据包有二种类型的PID:DATA0(偶PID数据)PID、DATA1(奇PID数据)PID;握手包有三种类型的PID:ACK(无错应答)PID、NAK(不能接、发应答)PID、STALL(端点被禁止)PID。,第 34 页,PID(分组标识域),第 35 页,地址域 表达设备地址,由7位组成。可寻址1
17、27个外设。每当新的外设刚接入时,主机系统赋予默认地址0,其后再赋予该地址域表示的地址。端点域 表达设备中的端点号,由4位组成。一个设备最多可有16个端点。该域只出现在OUT分组、IN分组和SETUP分组中,因此,对全速设备可有16个发送端口和16个接收端口。慢速设备只有端口0及7个端点1作为中断传输模式(如CY7C63?系列USB微控制器)。帧标号域 仅存于SOF分组内。由11位组成。通常,目标设备根据其帧标号来辨别起点帧。常用于实时型传输,因此,一般出现在全速设备的传输中。,第 36 页,数据域 仅存于数据分组中。数据域的大小从0-1023位。校检域 循环冗余校检。除数据分组采用16位校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USB 接口 技术 new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13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