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遂昌县溪边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遂昌县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遂昌县溪边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遂昌县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遂昌县溪边路道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遂昌县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遂昌县溪边路道路工程(下南门路-平昌路)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湖南大学HU NAN UNIVERTISY国环评证甲字第2704号二OO九年九月目 录1 总 论51.1项目由来51.2评价目的、评价原则及重点61.3编制依据91.4功能区划分101.5评价标准111.6评价因子、评价等级及范围141.7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52 区域环境概况172.1自然环境概况172.2社会环境概况182.3相关规划情况212.4 建设区域环境现状概况233 工程分析253.1项目概况253.2建设内容253.3污染源强分析354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414.1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
2、14.2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434.3声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34.4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45 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465.1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465.2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516 污染防治对策及水土保持措施596.1污染防治对策597 公众参与697.1参与方式697.2主要调查内容707.3主要调查对象707.4调查结果分析737.5公示情况757.6小结768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与经济损益分析778.1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778.2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779环境监测与管理计划789.1 环境监测计划789.2 环境管理计划8110、 环评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8510.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85
3、10.2规划符合性分析8510.3清洁生产原则符合性8710.4达标排放原则8710.5环保设施正常运行要求8710.6总量控制原则和减排要求8710.7保持环境质量原则8710.8风险防范措施问题8810.9项目的公众参与程度8810.10项目对促进持续发展、削减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8810.11小结8811 环评结论8911.1主要评价结论8911.2总结论93附图目录:附图一: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二:遂昌县溪边路现状图;附图三:项目周围环境图;附图四:溪边路道路工程示意图;附图五: 溪边路道路工程噪声监测点位示意图;附图六:遂昌县生态功能区划图;附图七:遂昌县水环
4、境功能区划分图;附图八 项目公示照片附件目录:附件一:遂昌县发展和改革局项目立项批文(遂发投200970号);附件二:遂昌县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系单附件三:遂昌县水利局关于遂昌县溪边路道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批复(遂水利2009 号);附件四:项目第一次环评公示内容及相关证明;附件五:项目第二次环评公示相关证明;附件六:项目公众参与团体调查样表(各2份);1 总 论1.1项目由来遂昌地处浙江西南,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美丽山区。县城是一个典型的山城,南溪、北溪穿城而过,妙高山矗立城中,占地4.3平方公里。由于老城区用地资源紧张,拓展余地小,为适应城市建设新形势,遂昌县委、县政府
5、结合本县实际,提出了“树框架、建新城、重山水、创精品”的城市建设发展思路,于2002年重新修编完成了新一轮县城城市总体规划,把县城建设定位于一个环境宜人的山水城市。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此吸引产业和人口集聚,从而使县城建成区面积从现在的4.3平方公里扩展到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从现状的4.3万发展到8万,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 遂昌县的城市建设主要是通过旧城改造来带动的,通过旧城改造推动新区开发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先后对县城老区进行了多次大规模地拆迁改造,累计拆迁各类房屋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拆迁住户1700多户。通过拆迁、拓宽改造了东街、北街、公园路、车站路、西街、南溪路、江滨路、南
6、门路等多条城市道路,开辟了城西道路网,新增城市道路面积42万平方米。根据新修编的规划,中心城区总体布置为“一廊一核二区四片”,“一廊”:区域交通生态走廊,包括已建成的龙丽高速公路和规划预留的衢丽铁路,是中心城区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大动脉;“一核”:二水(南溪、北溪)绕一山(妙高山)的城市生态内核;“二区”:以生态交通走廊为界,西部以老城区为核心的人居发展区,东部以东城工业园区为依托的产业发展区,形成东工西居的总体格局;“四片”:人居发展区的老城居住片,后江居住片,产业发展区的东城工业园区和云峰工业区域。溪边路所在地位于南溪东岸,地理位置属于叶坦社区。叶坦社区位于遂昌县县城的东北面,东起下杭山、
7、南到鲤鱼山、西临南溪、北止松阴溪,总面积2.5平方公里,有住户2536户、人口7627人,分为14个居民小组。辖区内有法院、检察院、电力局、广播电视台、凯恩集团等16家共建单位。溪边路是南溪东岸主要的交通干道,属于上述“一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区域的主要交通流量,同时是江滨绿化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太保殿车行桥、人行桥和东桥均为南溪两岸重要的交通联系,是跨溪平衡发展的必要基础设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2第77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遂昌县城市建设
8、发展有限公司委托湖南大学承担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我们会同遂昌县环保监测站在资料分析、研究和现场踏勘、调查以及现状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有关资料的整理、计算和分析,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报请审查。1.2评价目的、评价原则及重点1.2.1评价目的(1)对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监测与评价,全面了解沿线的环境质量现状。(2)通过对本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可能带来的各种环境影响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评述、预测,评价其未来影响范围和程度,为合理选择工程施工方案提供依据。(3)根据拟建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提出
9、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和建议,并反馈于设计,将工程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达到开发建设和环境保护两者协调发展的目的。(4)结合公众参与,弥补环境影响评价可能出现的疏忽和遗漏,进而使拟建项目的设计更趋完善与合理,力求拟建项目的建设及运营在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取得最优化的统一;为项目运营管理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2评价工作原则1、坚持环评为环境管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通过对溪边路涉及范围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和监测,了解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依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可能产生的污染物排放、生态影响、水土流失以及相应环保治理措施,分析其主要的环境
10、正面与负面影响。1.2.3评价重点1.2.3.1主要环境问题识别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并结合项目地区的环境特征,对本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识别,其结果见表1.2-1。表1.2-1 主要环境问题识别结果施工期社会环境工程拆迁本工程道路建设,需拆迁临路的部分房屋、占用部分空地、迁移树木等。道路、桥梁施工本项目的施工,局部地段要暂时中断通行,采取绕行等临时措施,将给沿线居民的出行、工作、生活带来影响和不便。桥梁施工给东岸居民出行造成影响。管线拆迁工程施工中,对红线范围内原来埋在地下各种管线实施拆迁或改移,会对正常的社会生活会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移除两侧树木、铲除花草等工程施工将破坏或占用部分道路两侧的绿化带
11、、植被,减少绿化面积;南端局部边坡开挖损坏植被。各种施工施工中施工机械的设置、基础开挖、地下管线的埋设等将造成城市道路的破坏,影响沿线景观,会产生少量施工废水;栈桥、桥梁施工使河水浑浊。土方工程工程弃土、建筑垃圾的堆放会占用部分土地,如措施不当,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并造成局部水土流失。环境空气道路、桥梁施工、车辆运输、拆迁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回填、拆迁以及水泥、粘土、砂石等在装卸过程产生粉尘,运输过程中沿途散落及运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施工机械使用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增加,必然导致尾气排放量的增加。噪声拆迁、车辆运输、各种施工机械使用各种施工作业如大型挖土机、钻孔机、打
12、桩机、空压机及压路机等以及各种重型运输车辆、建筑物拆除以及已有道路破碎等作业产生的噪声。废水工程施工及施工人员边坡开挖和钻孔、桥墩施工产生的泥浆水,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和洗涤水、施工机械运转中跑冒滴漏产生的油污水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固废工程施工施工工地产生大量余泥、渣土(包括拆除旧建筑物的渣土)、地表开挖的余泥、施工剩余废物料等。运营期社会环境车辆行驶本工程的实施,提高了机动车的平均运行速度,改善非机动车、行人与机动车的冲突,提高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安全度,改善机动车的出行,促进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绿化工程本工程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并新增一些绿化带景观建设工程,将给局部生态环境和景观带
13、来有利影响。环境空气车辆行驶道路的改善将使车流量相对增加,汽车排放的尾气含有CO、NO2等污染物质,可能增加沿线的大气污染负荷,但从整个遂昌城区范围看,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噪声车辆行驶项目完成后,交通噪声源距环境保护目标距离变近,各类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对线路两侧的敏感点产生不同程度影响。1.2.3.2主要环境影响要素识别与筛选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并结合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对本工程的主要环境影响要素进行识别和筛选,其结果见表1.2-2。表1.2-2环境影响要素识别与筛选环境要素项目社会环境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交通居民生活景观绿化施工固废施工废水环境空气噪声施工期拆迁-1S-1S +2L
14、-1S-1S-1S使用施工机械-1S-1S-2S管线埋设-1S-2S-1S桥梁施工-1S-1S-1S-1S-1S-1S-1S土方工程-1S-1S-1S施工人员-1S-1S运营期车辆行驶+2L+1L-1L-2L绿化工程+1L+1L注:“”表示正影响,“”表示负影响; “1”表示影响较小,“2”表示影响中等,“3”表示影响较大; “S”表示短期影响,“L”表示长期影响。由表1.2-2可以看出,拟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存在短期、可恢复的影响,也存在长期的正面、负面影响。施工期主要表现为短期的负面影响,在施工活动结束,影响即消失。本项目对涉及拆迁的居民来说短期会给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但移居新房
15、后由于规划合理、配套完善,生活质量会有所提高。因此施工期拆迁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是短期的,而以长期、正面效应多些。在运营期由于本项目的完成,车流量增大,交通噪声是负面长期影响,局部环境空气有可能受汽车尾气影响;在运营期对环境产生的正面长期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交通的改善、居民出行方便、生活条件的改善等方面。根据本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状况、项目工程分析、环境影响识别和筛选结果等,确定本次评价的重点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及运营过程汽车噪声、尾气的影响。此外,还要着重进行公众参与专题的调查和分析,同时兼顾到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的影响分析和评价等。1.3编制依据1.3.1法律及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
16、89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0第3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8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6第7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1第4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发200038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9、浙江省人民政府令2003第166号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04.3.
17、1起施行);10、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1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12、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浙政办2005109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省环保局关于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13、浙江省环保局浙环发20071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14、浙江省环保局浙环发200712号关于印发等文件的通知;15、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6296号关于发布实施和的通知16、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审批的意见(浙江省环境保护局 浙环发200561号); 17、关于印发(2006201
18、0年)的通知(浙发改规划2006281号);18、其他相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律法规。1.3.2评价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1.3.3项目文件、材料1、遂昌县发展和改革局遂发投200970号关于遂昌县溪边路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遂昌县环保局环评联系单;
19、3、遂昌县中心城区总体规划(20052020年);4、遂昌县城及行政中心城市设计; 5、遂昌县人民政府、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遂昌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修正稿);6、遂昌县溪边路道路工程(下南门路-平昌路)水土保持方案及其批复;7、遂昌县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8、遂昌县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委托湖南大学编制环评报告的技术咨询合同。9、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082020)。1.4功能区划分1、环境空气根据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本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2、地表水本项目所在位置地处遂昌县城的南溪东岸,南溪
20、和北溪会合后称为襟溪,襟溪和濂溪水汇合流入松荫溪最终流入大溪。根据浙政办2005109号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省环保局关于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成屏二级电站大石(遂昌松阳交界)水功能区为松荫溪遂昌饮用农业用水区,水环境功能区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执行类水质标准。项目所在区域水环境功能区划见附图4。表1-2 大溪水环境功能区划表河流序号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功能区范围现状及目标水质编码名称编码名称松荫溪瓯江39G0301101903011遂昌饮用农业用水区332527GB10150002饮用水源保护区成屏二级电站大石(35km)现状:目标:3、声环境本项目位于遂昌县南溪东岸,根据
21、遂昌县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所在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域标准。另据遂昌县中心城区总体规划(20052020年),溪边路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级,沿路一侧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区域标准。1.5评价标准1.5.1环境质量标准1、空气环境评价区内的空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具体指标见表1-3。表1-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mg/Nm3 标准级别采样时间SO2NO2TSPCO二级小时平均0.500.24/10日平均0.150.120.304年平均0.060.080.20/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遂昌县 城市建设 发展有限公司 边路 道路 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12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