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房地产发展报告.doc
《长沙房地产发展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房地产发展报告.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长沙房地产2006年度发展报告同致行)第一节:官方数据研究2006年,针对房地产市场房屋价格上涨过快、供应结构不合理、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等突出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通过金融、税收、住房供应结构调整等政策,来引导房地产市场走上了健康、平稳发展的轨道。在国家调控政策的宏观背景下,长沙房地产投资基本保持稳步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供需基本持衡,且仍保持旺盛的购房需求,但同比增速减缓;商品住宅销售均价稳步上升,但商品房均价却有所下降。1、投资指数(1)2006年长沙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逐年增加,但涨幅有所放缓。(资料来源:长沙市统计局公报)2006年长沙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972.77亿元,
2、同比增长为21.76%。从2003年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来看,投资额不断增长,从2003年的443.95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972.77亿元,但涨幅不断下降。(2)房地产投资额逐年递增,但2006年增幅下滑较大。(资料来源:长沙市统计局公报)2006年长沙市房地产完成投资额为303.86亿元,达历史新高。但从其增长率来看,受今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呈快速下降趋势,2006年的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增幅较2005年回落27.51个百分点,回落趋势明显。受政策影响,部分社会资本力量对房地产业持一定观望态度,导致长沙2006年房地产投资额增速下滑较大。(3)近几年,长沙房地产投资额逐渐递增,
3、但2006年占有比重有所回落。长沙房地产投资额占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2003年的27.61%迅速提高到2006年的31.24%。这意味着长沙房地产业目前仍然分流着1/3强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房地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反应出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力度。同时,相对2005年,2006年房地产投资额绝对量虽有所增加,但其所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下降了1.16个百分点,显示出宏观调控的初步成效,但仍保持较高比重(4)2006年长沙房地产投资由过热暂趋合理。(资料来源:长沙市统计局公报)衡量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快慢的指标是房地产投资额增长率/GDP增长率,一般应该不超过2倍。从表及图可以看出,2
4、003年长沙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9.84%,为近年来最高,而200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8.53%,是同期GDP增长率的1.25倍。开发投资额超常增长可能意味着投机需求和虚高价格的形成。就2006年对比情况来看,其比值为1.25,下降幅度较大。就比值来看,在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下,长沙房地产投资额增幅日趋理性。当然,与新政出台后市场观望态势亦有一定关联。根据国际惯例,房地产销售额与房地产投资额的比例一般应在1.5:1。通过对以上数据的比较和分析表明:长沙近几年来,房地产销售额与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例过低,甚至低于1.0,但呈缓慢上升趋势。这说明长沙房地产市场正处于发展阶段,房地
5、产开发投资增长速度迅猛,商品房销售相比投资有一定的滞后期,因而房地产销售增长速度与房地产开发投资相比偏慢。2、开发指数(1)2006年长沙商品房施工面积仍保持高速增长。(资料来源:长沙市建设委员会)2006年长沙商品房施工面积为2614.85万,同比去年增长27.01%,增长幅度较2005年略有攀高。在调控政策组合拳的打压下,2006年长沙商品房施工面积能继续保持2005年的增长速度,意味着长沙房产市场潜力巨大,各开发企业对长沙市场环境仍相当看好。(2)受新政影响,2006年长沙商品房新开工面积虽有所增长,但增幅明显回落。(资料来源:长沙市建设委员会)2006年长沙新开工面积1339.85万,
6、同比2005年增长32.35%,相对2005年59.10%的增长幅度,下降26.75个百分点,由图可以明显看到:增长速度在逐年提高的情况下,2006年虽然新开工面积保持稳步增长,但升幅急剧下降,这说明新政对长沙开发企业带来一定影响,由此导致部分开发企业在新政后形成观望态势。同时,预示后期的市场供应量仍然较大,并不会因为宏观调控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3)2006年长沙商品房竣工面积回暖趋势明显。(资料来源:长沙市建设委员会)2006年长沙竣工面积768.06万,相对于2004、2005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比增长率由2005年的负增长,转为2006年的22.64%,上调36.97个百分点,回暖
7、趋势明显。从另一角度来看,通过与2006年销售面积690.19万对比,2006年长沙基本保持供需均衡的态势。(5)开发企业对长沙市场预期充满信心,但呈过热趋势。(资料来源:长沙市建设委员会)新开工面积是反映12年后预售供应量和23年后现房供应量的重要指标。而其占施工面积的比例高低,又反映了当前市场运行的状况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市场预期的信心。2006年,长沙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与施工面积之比为0.51,超过了国际标准(0.250.33),住宅比值则更大。一方面是因为开发商之前手中积累了大量的土地,另一方面也表明开发商对房地产市场预期充满信心,但呈过热趋势。(6)开发高速发展,未来供应量会进一步放大。
8、(资料来源:长沙市建设委员会)从施工面积与竣工面积的倍数比来看,施工面积通常为竣工面积的3.50.5倍,故施工面积反映了12年后现房供应量,其值小于3.0倍,会出现供应短缺;大于4.0倍,未来供应量将会放大。2005年,长沙市商品房施工面积为2058.81万,商品房竣工面积为626.28万,商品房施工面积是竣工面积的3.29倍;2006年,长沙市商品房施工面积是竣工面积的3.40倍,比2005年上升0.12,住宅则上升0.17。这表明由于对市场预期充满信心,导致现阶段长沙市房地产开发高速发展,未来全市增量供应会扩大。3、供需指数(1)2006年长沙商品房供应量保持稳步增长,且达到近几年最高峰。
9、(数据来源:长沙市房屋产权管理局信息中心)从以上数据来看,长沙的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与销售面积在2004出现负增长,但在20022005年间整体呈上升的趋势,这是市场理性回归的表现。从2005年起,随着市场的规范化,商品房的供给向稳步增加的趋势发展,并在2006年达到近几年高峰值,与去年相比,上浮28.62%,增幅较大。(2)新政下,2006年长沙购房需求仍呈小幅上升趋势。(数据来源:长沙市房屋产权管理局信息中心)从2004年起,长沙商品房销售面积逐渐呈上升趋势。2006年国家一系列宏观政策出来后,仍保持8%左右的增长速度,达690.19万。这说明长沙房地产市场基本健康,居住购房需求旺盛,随着居
10、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及居住品位的不断提升,长沙购房需求还将有较大的提升空间。(3)近几年长沙住宅销售面积一直大于产出面积,2006年非住宅部分出现滞销情况,市场活跃度有所下跌。2006年商品房消化系数(销售面积/ K*竣工面积)为1.12,结合住宅来看,为1.36,对比来看,2006年长沙非住宅部分出现较为严重的滞销情况,而住宅则一直保持较好的消化情况。同时,也可看出,2006年商品房、住宅消化系数相比2005年均有一定幅度的下跌,这说明与2005年相比,2006年国家新政出台后,导致长沙市场活跃指数有所下降。(3)近几年,长沙房地产市场由供需失衡逐渐转向供需均衡。由上图及表可知,2003年
11、商品房供销比(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商品房销售面积)为0.65,住宅供销比亦呈逐年递增趋势。2003年,长沙商品房、住宅此后,长沙商品房供应面积远小于销售面积,此后供销比逐渐上升,意味着在需求进一步释放的情况下,政府相关部门亦在逐年增加供应面积,以缓和前几年供销失衡的情况。预计2007年仍将保持供大于销的局面。4、价格指数(1)2006年长沙商品房价格同比呈小幅下滑。(数据来源:长沙市房屋产权管理局信息中心)根据数据显示,从2003年起,随着市场的逐步规范化,商品房品质的不断提升,长沙的商品房价格开始稳步上升。但相比2005年,2006年长沙商品房销售价格却出现小幅下滑,为2991元/,下降了1
12、.29%。这与2006年商品房供应结构有一定关系,2006年非商品住宅供应量相比2005年有一定的下滑,为29.60万。(本数据已剔除单位集资建房、定向开发和经济适用房)(2)2006年长沙商品住宅价格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数据来源:长沙市房屋产权管理局信息中心)从图来看,近几年来,长沙商品住宅价格连续保持平稳上升的发展趋势。2006年,长沙商品住宅销售均价达到2691元/,但涨幅有所趋缓,且从2004年起长沙住宅均价涨幅基本呈逐年回落态势,由此可以说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宏观调控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数据已剔除单位集资建房、定向开发和经济适用房)5、销售指数2006年,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震撼
13、出台,给长沙商品住宅销售带来一定影响,最为明显的莫过于90*70新政出台后,长沙楼市岁末突然发力。从期房来看,2006年销售85422套,月均销售约7119套;从现房来看,销售10189套,月均销售约849套;从二手房来看,销售15890套,月均销售约1324套。从上述数据来看,长沙住宅交易仍以期房为主,接近交易总量的八成。(数据来源:长沙市房屋产权管理局信息中心)(1)期房2006年长沙住宅期房销售基本呈现月度递增趋势,但在9月份长沙新政细则出台后,期房交易量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为9.32%。此外,受新政影响,楼市“金九银十”效应并未突出,反而在11月、12月却大幅度上扬,并达到全年波峰。这说
14、明,在经历新政观望后的长沙楼市供需依然保持两旺势头,年末市场放盘量较大,新推项目较多,楼市供应充足,供应、需求量都有所增加。(2)现房2006年长沙现房成交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57月及911月处于波谷阶段,3月及12月达到高峰值。在9月份长沙新政细则出台后,长沙住宅需求量逐渐稳步上升,并带动现房交易。纵观全年成交量,长沙现房月度成交量整体偏低,月均销售849套,远远小于期房月均销售量,这说明长沙目前商品住宅交易以期房为主,市场成熟度越来越高。(3)二手房从3月起,长沙二手住宅交易一直保持较为平稳态势,多为13001400套之间。810月,二手房交易量逐步下滑,但旋即上扬,意味着8月1日实施的二
15、手房转让强征个税政策对长沙二手房交易起到一定制约作用。在当前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个税及营业税的调整、出台在事实上有可能加大二手房交易的成本,对存量房市场的交易、发展造成一定压力。但从二手房与新房交易比来看,比值为0.17,这说明长沙住宅交易基本以新房为主。房地产市场越是成熟的国家或地区,交易越侧重于存量市场。可见,长沙二手房市场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6、空置指数2006年长沙商品房空置面积略有涨幅,但住宅泡沫风险较小。(资料来源:长沙市建设委员会)房地产市场的空置状况,是反映需求强度的指标,它的大小将影响投资者对未来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判断。当市场中的商品房屋空置面积持续上升,房屋空置率居高不下时,就
16、说明房地产实际上是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市场形势将不利于房地产市场上的供给者。反之亦然,但出现一定的空置率是较为正常的。按照国际标准,空置率计算方法为当年空置面积除以前三年竣工面积之和,空置率5%10%是属于合理正常范围。就空置率来看,住宅空置率要明显低于商品房屋空置率,这说明房地产开发中的风险大都集中于商业营业用房和办公楼等商业经营性项目,而在住宅方面的风险则相对较小。此外,2006年长沙商品房空置面积略有涨幅,但通过住宅对比发现,其空置涨幅主要集中在商业及写字楼等方面。第二节:民间数据研究2006年长沙楼市月度指数2006年,国家系列宏观调控重拳出击,长沙楼市短期内波折起伏,为进一步梳理20
17、06年长沙楼市,特从如下几方面指标进行阐述。(一)开发指数(1)受新政影响较大,但建筑面积、项目数量及产品套数总体呈递增趋势,多以低密度物业竞争为主。2006年5月24日,建设部等9部委“新政”出台,成为长沙楼市“分水岭”,导致全市在售市场总建筑面积在7、8两月呈现一定反差,但整体来看,仍呈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在9月长沙细则出台后,增长趋势逐渐明显。10、11、12月持续出现强劲攀升,截止12月底,全市总建筑面积达1936.69万,相比3月,增长了111.87%,涨幅迅猛,政策因素作用效果明显。在长沙楼市平稳发展的进程中,新政的影响可见一斑。(备注:占地、建筑面积为在售项目的总体面积,而
18、非目前各项目推出量。)从2006年长沙在售市场综合容积率来看,其曲线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1.60左右,但2006年上、下半年相对比来看,2006年下半年综合容积率出现明显的上升迹象,意味着物业形态结构发生了一定的调整,虽以中高密度竞争为主,但仍呈现出低密度物业竞争迹象。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部分是利用2003年之前的存量土地开发,还有一部分不能算是真正的别墅项目,产品主要以“亚别墅”为主。从项目数量走势图可以看出,从5月份开始,在售项目数量逐渐增多,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并在9月以后逐渐达到全年最高峰,12月份长沙市场上约有106个楼盘在售,相比3月份,增长了70.97%。后新政时代,长沙楼市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沙 房地产 发展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10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