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朴村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
《小朴村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朴村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朴村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初步设计报告(送审稿)目 录第一部分 项目规划71前言71.1 项目来源81.2 项目建设的目的91.3 项目规划任务111.4 项目规划依据111.4.1 相关规划111.4.2 有关资料111.4.3 技术标准及行业规范121.4.4 有关法律法规政策122项目概况132.1 项目区概况132.1.1 项目区位置与范围132.1.2 自然条件142.1.3 社会经济条件182.2 农作物种植情况192.3 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192.2.1 水利设施现状192.2.2 交通设施现状202.2.3 电力设施现状202.2.4 其它设施202.4 项目区土地利用
2、现状212.3.1 土地利用结构212.3.2 项目区土地利用存在问题222.5 土地适宜性分析232.6 水资源平衡分析252.6.1 供水能力252.6.2 灌溉方式分析252.6.3 灌溉需水量262.6.4 供需水平衡分析292.7 新增耕地潜力分析292.8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303规划目标与原则323.1 规划目标323.2 规划原则324规划方案334.1 规划标准344.1.1土地平整工程344.1.2 田间道路工程344.1.3 农田水利工程344.2 规划工程布局354.2.1 项目总体布局354.2.2 土地平整工程364.2.3 田间道路工程374.2.4 农田水利工程3
3、74.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结果384.4 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方案394.4.1 土地权属现状394.4.2 权属调整工作开展计划394.5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424.5.1 规划工程类型424.5.2 投资概算依据424.5.3 项目投资规模及构成474.5.4 项目分年度投资计划484.5.5 资金筹措485规划方案评价495.1 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495.2 社会效益评价505.3 经济效益评价515.4 生态效益评价546实施规划的措施546.1 建立项目组织机构546.2 项目实施管理556.3 项目资金管理56第二部分 项目规划说明571项目规划过程571.1 成立规划领导
4、小组与技术小组571.2 资料收集与实地踏勘571.3 初步设计阶段581.4 检查校核阶段581.5 成果提交阶段582资料来源及引用592.1 图件资料592.2 文件资料603规划标准及有关技术问题603.1 规划标准603.2 地块形式603.3 田间道路工程613.4 农田水利工程613.5 有关技术问题624与有关部门规划协调625规划方案的择优635.1 土地平整择优方案635.2 水利工程布置方案的择优635.3 田间道路工程布置方案的择优64第三部分 项目工程设计说明641项目工程简介641.1 项目范围641.2 项目建设规模651.3 气候651.4 水文、地质661.5
5、 土壤、农作物种植情况661.6 地形、地貌671.7 自然灾害671.8 工程类型和数量682工程设计702.1 工程设计任务、依据702.1.1 设计任务702.1.2 工程设计依据702.2 土地平整工程设计712.2.1土地平整布局712.2.2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852.3 农田水利工程设计862.3.1 灌溉水源设计862.3.2 灌水模数、设计流量等参数的确定872.3.3 渠道设计882.3.4 蓄水池设计892.3.5 排水沟工程设计902.3.6 涵管工程设计932.4 田间道路工程设计932.4.1 道路工程量计算942.5 其它工程设计942.5.1 其它工程量计算942
6、.6 分类工程量汇总953施工组织设计983.1 施工准备983.1.1 技术准备983.1.2 施工现场准备1003.1.3 雨季施工准备1013.2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1023.2.1 总进度计划1023.2.2 工期保证措施1023.3 工程施工技术与方法1033.3.1 土地平整工程施工1033.3.2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1043.3.3 田间道路工程施工1063.3.4 其它工程施工1083.4 质量保证措施1103.4.1质量目标1103.4.2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1103.4.3 关键环节的质量保证措施1123.4.4 质量管理制度1133.4.5 技术资料管理措施1143.4.
7、6 工期保证措施1153.4.7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153.4.9 降低成本措施1173.4.10 与甲方协调配合措施118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设计经费预算118第一部分 项目规划1前言水圈、土圈、大气圈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土地资源又是土圈的主体,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土地开发利用的成败,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生产活动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进行西部大开发,面对西部不容乐观的生态环境现状,土地资源的总体生态环境建设显得举足而轻重;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小城镇建设、交通建设和水利建设等建设项目,不可避免地占用了一部分良田好地。此外,由于自然灾害的破坏以及水
8、土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等原因,使本来就不多的高产稳产田地不断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更好地为市“十一五”期间的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贯彻落实新时期国家耕地开发和保护的新思路和新要求,坚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县“十一五”期间生态建设的规划蓝图,统筹兼顾和协调好资源供求矛盾,使生态环境逐渐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减少水土流失,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人民群众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生存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贸易的发展,构建和谐县。急需对县现有未利用地进行开发整理,使全县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自然资源
9、能较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1.1 项目来源县由于优越的交通条件及地理环境,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得到提高,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镇企业的发展等因素,不可避免地占用了部分耕地或农田。其中:昆玉高速公路二复线建设在县境内用地96.61公顷,占用耕地61.27公顷;市政府引水济昆“2258”工程一期用地21.61公顷,占用耕地15.38公顷,二期用地44.37公顷,占用耕地18.87公顷;计划修建的(县)等级公路需要用地37.88公顷,占用耕地306.88公顷;按照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订报告),到2010年,县城镇
10、人口将达到126000人,人均用地7.16m2,农村人口158000人,人均用地122.94m2,规划期间合计占用土地616.96公顷,其中占用耕地406.55公顷,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和特殊用地等,到2010年预计用地249.45公顷,其中占用耕地130.00公顷;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以来,每年的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导致全县耕地面积急剧减少,进一步加剧了人地矛盾。为了更好的解决好县耕地锐减的现状,只有进行土地的开发整理,对适宜耕种的未利用土地,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艺措施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同时有效的保护耕地,提高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率,才能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通过对
11、县土地后备资源的调查,县乡小朴村委会小朴村东北面的29.19公顷土地是较好的土地开发与综合整治区域。该区域为丘陵地貌,地面坡度适中,以荒草地、坡耕地为主,而且集中连片,基本满足和符合云南省土地整理开发整理项目选址的相关标准、要求,项目地处县南部,有着非常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区位优势,土壤富含有机质,适宜农作物生长需要的条件,但长期以来由于水资源匮乏和分布不均,使大量适宜开发的耕地只能种植一般的粮食作物,经济效益十分低下,未能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体现更好的经济价值,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加大了对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从而使乡的农田灌溉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对拟开发整理区现有耕地
12、和待开发的土地灌溉用水提供了保障,其它土地开发整理的各种相关条件也日益成熟,因此,县国土资源局也将市县乡小朴村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补充)项目作为市县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申请上报,县国土资源局上报了市县乡小朴村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项目建议书,市政府、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踏勘调查肯定了该项目后,向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呈报,经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相关专家现场踏勘后,同意转入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单位按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有关要求,于2007年12月完成了市县乡小朴村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于2008年1月完成,并通过了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的初步技术
13、经济评审,为方便上级土地主管部门顺利组织实施本项目,编制本项目的初步设计报告。1.2 项目建设的目的1、 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和现有的各种资源,完善区内灌排水系和交通路网;2、分析项目区的基本情况,通过对土地适宜性、水资源状况,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土地开发整理潜力、项目区社会经济及自然地形环境条件、气候条件等的综合分析,合理布局各种工程措施,做到措施功能有序,形成整体,发挥工程最佳效益;3、贯彻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国策,落实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现新增耕地面积6.05公顷;4、科学合理地
14、规划改造田(地)块,系统规划布置灌排水、道路和林网设施,建成田、水、路、林、村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为农业生产质量的提高提供良好的操作平台;5、消除群众占地纠纷,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地方经济,缓解社会的劳动就业压力,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6、通过农田综合整治,采取改土与治水相结合、工程与生物相结合的措施,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增加耕地的蓄水、保土、保肥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控制水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增加,肥力提升,地块更加连片和完整,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搞好生态农业建设;促进人口与土地资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
15、然的和谐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1.3 项目规划任务1、规划实施总面积29.19公顷,农用地总面积为20.36公顷,未利用地8.83公顷,对原有坡耕地进行土地整理,对荒草地进行土地开发,新增耕地6.05公顷,新增耕地率为20.73%;2、确定项目区土地利用方向、各类用地的面积数量及布局;3、确定灌溉、排水方式和主要工程措施内容、布局和数量;4、确定交通方式、布局,道路数量和标准;5、通过技术经济论证,确定规划方案;6、按照确定的规划方案的工程内容,做出工程预算,为投资决策和控制提供可靠技术依据;7、拟定初步的设计方案实施和工程管理的相关组织管理措施。1.4 项目规划依据1.4.1 相关规划
16、1、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订报告1998年;2、县土地利用现状详查报告;3、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1.4.2 有关资料1、云南省县乡小朴村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项目建议书(2007.5);2、云南省县乡小朴村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1)。1.4.3 技术标准及行业规范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2、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颁发的财建2005 169号文颁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试行)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试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规定(试行);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17、GB/50288-99);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6、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 T1013-2000;7、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1989。1.4.4 有关法律法规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166号;7、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
18、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号;8、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9、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号。10、国土资发2003287号关于做好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工作的意见;11、国土资发200529号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作的通知。2项目概况2.1 项目区概况2.1.1 项目区位置与范围项目区位于市县乡小朴村东北面的丘陵山区,上蒜小朴村委会小朴村和观音山村之间,总面积29.19公顷,地理位置为东经10242581024320 之间,北纬244309244015之间,北部至小朴村,南部至观音山,西部至上六公路,东至小朴大山分水岭。距县
19、城昆阳15km,距省会昆明51km,人口密度257人/km2,交通比较便利。项目区边界拐点坐标详见表1。 项目区边界拐点坐标表表1拐点编号东 经北 纬拐点编号东 经北 纬J11024303244015J211024319243954J21024305244012J221024338243952J31024306244009J231024316243951J41024306244005J241024318243950J51024306244004J251024318243949J61024309244003J261024316243948J71024314243955J2710243142439
20、48J81024319244004J281024311243947J91024320244004J291024309243944J101024318244003J301024304243946J111024318244003J311024303243944J121024317244003J321024302243947J131024317244003J331024300243947J141024315244001J341024258243951J151024310243956J351024301243958J161024311243955J361024259244002J17102431424
21、3955J371024259244004J181024317243956J381024301244010J191024319243956J391024302244012J201024318243955J4010243022440142.1.2 自然条件2.1.2.1 地形、地貌1、地貌该区为滇中高原浅切割的中山平原丘陵地貌,地层地质较为复杂,岩石矿物种类较多,岩石主要以砂岩、百页岩、砾岩为主,有少量磷矿石。由于抗风化、抗冲刷能力较弱,地表的冲沟极为发育,上游地区森林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现象明显减少。2、地层岩性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Zbd),次为第四系残、坡积物(Cel+dIQ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朴村 土地 开发 整理 补充 耕地 项目 初步设计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9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