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学商业步行街社会调查报告.doc
《城市社会学商业步行街社会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社会学商业步行街社会调查报告.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社会学商业步行街社会调查报告篇一:城市社会学调查报告 摘 要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开始变的渐渐不协调起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索取超过了自然界的供应。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人类生存环境恶化,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环境问题成为了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党和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通过对赣州市市民的进行民意调查,了解市民对环境的态度与看法,从而为保护赣州城市环境提出有效建议,同时宣传并增强市民环保意识。 关键词:环境问题;赣州城市;态度与看法;对策 1.赣州市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 赣州市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东邻福建省三明市和龙岩市,南毗广东省梅州市、韶关市,西接湖南省郴州市,北
2、连本省吉安市和抚州市。全市总面积39379.64平方千米,占江西总面积的23.6%,为江西省最大的行政区。赣州市是珠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的腹地,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也是连接长江经济区与华南经济区的纽带。 社会经济条件 中心城区人口69.26万,建成区面积71.2平方公里。2030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200-300万,建成区面积200-300平方公里。全市生产总值(GDP)94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2.调查目的 当今环境污染时人类面临的一大严重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每年废水排放量360亿吨,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严重污染。据调查523条河流中有43
3、6条受到污染;在47个有地下水的城市中受到不同层次污染的有43个;在2亿城市居民中仅有1/2能获得安全的饮水,而农村中仅有17人口能得到安全饮水。我国每年排入大气的粉尘约2000万吨,二氧化碳1500万吨,氮氧化物400多万吨,大气中有害物质含量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此外我国每年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高达7亿吨,占用了大片土地,造成污染。 赣州市一直以其优美的环境博得人们的喜爱,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城市环境状况受到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解赣州城市环境状况及市民对当地环境的认识与看法,进行了本次赣州城市环境调查。 3.调查问卷 赣州城区环境调查问卷 您好!占用您的宝贵时间我们深感歉
4、意。非常感谢您参与我们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是为我们课程调研,不存在任何商业用途,更不会泄露您的任何隐私。谢谢您的合作! I个人WwW.cSpengBo.cOm 蓬 勃范 文网:城市社会学商业步行街社会调查报告)信息情况。(请您在“”内打“” ) 1、您的性别:男女 2、您的年龄:18岁以下 1830岁3150岁 50岁以上 . 以下问题有关赣州城区环境相关问题的调查请选择。(可多选,请您在“”内打“” ) 1、您对目前居住环境的满意度: 满意 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2、您认为赣州城区环境状况的变化: 较前几年有所改善,各方面问题都采取了措施,但效果一般 污染问题更严重了 环境有较大改善,各方面
5、问题都采取积极措施,效果显著 没有变化,这个问题好一点了,那个问题又严重了 3、您认为赣州城区的哪些城市坏境问题影响了居民生活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影响到了生活质量 城市垃圾、污泥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 河道里脏臭的污水影响到了城市环境 土壤里的农药、化肥和重金属,工厂机器、建筑施工的噪音已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威胁 放射性污染、电磁污染影响到自己 4、您对下面的环保观念哪些有了解 低碳 节能 可持续发展 绿色消费 5、您在日常生活中下面几项中实际做到的有 上班出行尽可能使用公交 多使用环保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选用节能电器,及时关闭电源,少使用空调 交换、捐赠、改造废旧物,将生活废物分类回收处理 少
6、用餐巾纸、一次性用品 6、您认为现在赣州城区的环保措施怎么样 有待改进 还很大欠缺 不好,亟待改变 做得很好 7、您认为下面对改善赣州城区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建议较合理的有 谁污染,政府就给他罚款 所有人都应该有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 强化环境管理,制定法规和标准 建立环境管理部门,加强监督 国家应该调动大量资金来做环保用 4.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实际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调查的对象是赣州城市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其中以1830岁年龄段为主,占36%,18岁以下占12%,3150岁年龄段占30%,50岁以上占22%。 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采取现场发放问卷,经
7、赣州市民填写后回收问卷的形式 调查时间: 2015年5月30日 小组成员: 闫雯霞、詹星如、葛娴娴、彭春蕾、郑自程 调查资料的处理: 调查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比较法、归纳法、总结法进行统计。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对调研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再分析,得出结论。 5.调查结果及分析 1、对目前居住环境的满意度 调查市民中对目前居住环境表示不满意人数最多,占总调查人数的40%;其次是觉得一般的占37%;表示较满意的占36%;表示满意的占24%。可见,赣州市市民对赣州城市的居住环境满意度较低,赣州城市环境质量较差。 2、赣州城市环境状况的变化 被调查市民中半数认为赣州城市环境较前几年有所改善,各方
8、面问题都采取了措 施,但效果一般;15%的被调查市民认为污染问题更严重了;认为环境有较大改善,各方面问题都采取积极措施,效果显著的市民占29%;剩余9%的市民认为没有变化,这个问题好一点了,那个问题又严重了。调查结果表明赣州市环境有所改善,成效不大,同时污染问题突出。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废气污水的增加,污染日益严重。各方面虽然采取了措施,效果有限;环境保护要统筹全局,防止顾了这头顾不到那头的尴尬局面,突出防止污染的重点。 3、哪些城市坏境问题影响了居民生活 对于哪些污染影响到自己生活?43%的认为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影响到了生活质量;57%居民认为城市垃圾、污泥影响正常的生活质量;31%的
9、人们认为河道里脏臭的污水影响到了城市环境;14%的认为土壤里的农药、化肥和重金属,工厂机器、建筑施工的噪音已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威胁;1%的被调查者认为放射性污染、电磁污染影响到自己。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人们认为空气污染、噪音、垃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赣州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文化古城的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赣州市面临着和其他城市一样的城市病。 4、对环保观念的了解 对于市民了解的环保观念中,43%的被调查市民对“低碳”较为了解,对“节能”比较了解的市民占总调查对象的44%;对“可持续发展”了解的市民占39%;对“绿色消费”了解的市民有38%。“低碳”、“节能”等环保观念被经常性地提出,宣传,贯彻力度强
10、,广大市民对他们的了解较深刻。而“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观念的宣传较少,范围小;同时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人们迫于生计,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观念深入人心。 5、市民日常生活中做到的环保行为 从上图可以看出,市民愿意为赣州城市环境实际行动中的调查表示,大家普遍能做到的环保行为有“上班出行尽可能使用公交”,占53%;"多使用环保塑料袋”,占45%;“选用节能电器,少使用空调”,占50%;而能够做到"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和"少用餐巾纸、一次性用品"的人却很少,仅占23%和17%。 6、市民对赣州城区环保措施的评价篇二:城市社会学
11、调查报告 城市社会学调查报告 城市广场调查 班 级: 小组成员: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商业的繁荣,城市广场的建设显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城市广场是一个城市的象征,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城市精神、特质的一种体现。同时它作为城市的公共活动空间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他以风格、体量、色调、高度、功能等形态元素向外界展示各个城市的文化和风貌。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城市,广场形态更是趋向多元化。一个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多样性和丰富的层次,某种程度反映该城市的经济、市民文化素养、行政效率、投资环境的好坏。城市广场正式扮演了这个角色;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空间的中心,是市民活动、聚会、休闲
12、的主要空间,是一个城市向外界自身展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同时也是是塑造城市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它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是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也是城市构成的一种重要元素。因此,城市广场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硬件之一,同时,广场文化也成为了城市社会的一种重要意识形态。 广场文化,是指在城市广场中呈现出来的文化现象以及在广场之中所展示出来的文化。广场文化中体现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广场建筑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如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品位的广场建筑、雕塑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另一方面则是指在广场
13、上开展的文艺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文化。所以,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是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直接体现,在城市建设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开展广场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活动中可以增加城市的人文气息感染力。政府、社会和部门要积极行动,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把握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上正确引导组织开展各类主题示范活动。如:利用节假日、休闲人群流量扩大,举办各类专场广场文艺晚会、书画、舞蹈、器乐表演等,抓住“寓教于乐”的主题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浓厚兴趣达到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城市和谐建设的作用意义。 故对于城市广场和广场文化的调查研究,也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西
14、山区政府广场调查 西山区政府广场也被大家叫做金碧广场,位于昆明市二环西路兴苑路上,西山区政府前。广场有五个出入口,属于集会游行广场,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 设施,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西山区政府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在进入广场的大门的左右两边设置有两个小树林,提供居民乘凉休息的安静空间,而在广场正门入口中央,为广场的中心景观,两边分别设有三个景观柱,正前方则为一个下沉式喷泉,主要起营造广场气氛作用。中间则放置了个扇形广场,广场的西北角主要作为健身区,设有健身器材。广场正对面就是
15、西山区区政府,这样体现了政府大楼的雄伟。广场正中央设有镶嵌式的景观灯,将整个广场分 为东西两面。东面主要为休息区,休息区内设有宣传栏,座椅等供市民休息的设施,而在整 个广场的西面主要为活动区,设有大片开阔空地,主要用于市民们游行集会等集体活动。 该广场的特点有如下几个: (一)“以人为本”西山区政府广场与周围的住户相融合,该广场的公共空间和现在的城市肌理充分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是一种用起来得心应手、充分而适意。西山区政府广场的使用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古典的广场一般没有绿地,以硬地或建筑为主;西山区 政府广
16、场则出现大片的绿地,并通过巧妙的设施配置和交通,竖向组织,实现广场的“可达性”和“可留性”,强化广场作为公众中心“场所”精神。该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1、广场有足够的铺装硬地供人活动,同时也应保证不少于广场面积25%比例的绿化地,为人们遮挡夏天烈日,丰富景观层次和色彩。2、广场中有坐凳、饮水器、公厕、电话亭、小售货亭等服务设施,而且还要有一些雕塑、小品、喷泉等充实内容,使广场更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只有做到设计新颖、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才能充分满足广大市民大到高雅艺术欣赏、小到健身娱乐休闲的不同需要。3、广场交通流线组织要以城市规
17、划为依据,处理好与周边的道路交通关系,保证行人安全。除交通广场外,其他广场一般限制机动车辆通行。4、广场的小品、绿化、物体等均 应以“人”为中心,时时体现为“人”服务的宗旨,处处符合人体的尺度。如飞珠溅玉的瀑布、此起彼伏的喷泉、高低错落的绿化,让人呼吸到自然的气息,赏心悦目,神清气爽。(二)地方特色原则:西山区政府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首先西山区政府广场突出了其地方社会特色,也就是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该广场中碧鸡雕塑就充分体现了昆明的地方特色。相传,在很古的时候,明镜般的 滇池中,有匹金光闪闪的神马,若它与凡马交配,就会生出雄骏的“滇池驹”,能日行500里;这匹神马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社会学 商业 步行街 社会调查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8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