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 平面设计.doc
《834 平面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34 平面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授课时间2009年3月18日1,2节授课方式课堂授课授课学时No. 82学时授课题目第8讲:平面线形设计目的与要求:1了解平面线形设计基本原则2掌握平面线形组合类型及要求3. 掌握S型曲线计算方法重点与难点:重 点:1. 平面线形要素组合形式 2. S型曲线计算方法 难 点:1. S型曲线计算方法授课内容摘要:第3章 平面设计 3.5平面线形设计平曲线线形设计一般原则;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平曲线的最小长度;S型曲线计算方法参考文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3道路勘测设计. 张雨化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教 具课 件PPT课件习
2、题作 业作业: 计算题1课后小结:3.5 平面线形设计第8讲:2学时3.5.1 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原则(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均衡, 并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各级公路不论转角大小均应敷设曲线,并尽量地选用较大的圆曲线半径。当公路转角过小时,应设法调整平面线形,当不得已而设置了小于7的转角时,必须设置足够长的平曲线。(3)两同向曲线间应设有足够长度的直线,不得以短直线相连。否则,应调整线形,使之成为一条单曲线或复曲线,也可以运用回旋线组合成卵形、C形、复合形等曲线。(4)两反向曲线间夹有直线段时,以设置不小于最小直线长度的直线段为宜。否则,应调整线形或运用回旋线而组合成
3、S形平曲线。(5)曲线线形应特别注意技术指标的均衡性与连续性。(6)应避免连续急转弯的线形。3.5.2 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与衔接1直线与曲线的组合直线与曲线在平面线形设计中往往是交替运用的,为保证线形设计质量,需要直线与曲线的组合与过渡应协调匀顺。平曲线的半径及其设计使用长度应与邻近的直线长度相适应。长直线容易导致高速行车,所以,长直线的尽端应避免使用小半径的曲线,当直线长度500m时,宜有500m;而较短的直线与小半径的平曲线连在一起,频繁转弯,造成驾驶员操作紧张,此时的曲线不宜太小,当500m时,宜有(m)。直线和曲线组合得当,将提高道路线形设计质量和汽车行驶质量。良好的平面线形应保证其自
4、身的协调以及与周围的环境协调。 2曲线与曲线的组合(1)复曲线。复曲线是指半径不同的两同向圆曲线径相连接的组合形。各级公路构成圆曲线应符合的条件为:当小圆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小圆半径大于表3.5.1中所列半径, 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 A 小圆曲线按规定设置相当于最小回旋线长的回旋线时,其大圆与小圆的内移值之差不超过0.10m。B 计算行车速度V80km/h时, 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比小于 1.5。 C 计算行车速度80km/h时, 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比小于2。表3.5.1 复曲线中的小圆临界曲线半径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二三四设计速度(km/h)120100
5、8010080608060403020临界曲线半径(m)210015009001500900500900500250130-(2)回头曲线 图3.5.1 回头曲线三、四级公路越岭线路段,因地形、地质条件等的限制,采用自然展线难以达到要求时,所设置的回头形状的曲线称作回头曲线。回头曲线一般由主曲线和两个副曲线组成,主曲线为一条转角接近、等于或大于180的圆曲线;副曲线在路线的上、下线各设置一个,一般为圆曲线在主、副曲线之间一般以直线连接,如图3.5.1所示。两相邻回头曲线之间,应争取有较长的距离。该值见表3.2.1。回头曲线前后的线形应有连续性,两头以布设过渡性的曲线为宜,设置限速标志,并采取保
6、证同时良好的技术措施。回头曲线的技术指标见表3.5.2。表3.5.2 回头曲线极限指标主线设计速度(kmh)403020回头曲线设计速度(kmh)35302520圆曲线最小半径(m)40302015回旋线最小长度(m)35302520超高横坡度()6666双车道路面加宽值(m)2.52.52.53.0最大纵坡()3.53.54.04.53平面线形的组合图3.5.2 基本型(1)基本型按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 , 如图3.5.2。基本型中的回旋线参数、圆曲线最小长度都应符合有关规定。两回旋线参数可以相等,构成对称基本型;也可以根据地形条件设计成不相等的非对称型平曲线。为使线形连续协
7、调性, 宜将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之长度比设计成1:1:1;当曲线半径较大,平曲线较长时,也可以将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之长度比设计成1:2:1等组合形式。如果旋线圆曲线回旋线之长度比按1:1:1设计,缓和曲线长度和圆曲线半径有下面关系: 如果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之长度比按1:2:1设计,缓和曲线长度和圆曲线半径有下面关系: (2)S 型定义:两个反向圆曲线用回旋线连接的组合。图3.5.3 S型使用条件:S型相邻两个回旋线参数与宜相等。当采用不同的参数时, 与之比应小于2.0, 有条件时以小于 1.5 为宜。S型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不宜过大, 宜为:式中:大圆半径(m); 小圆半径(m)。在型曲线上, 两个
8、反向回旋线之间不宜设直线,不得已插入直线时, 必须尽量地短, 其短直线的长度或重合段的长度应符合下式: (m) 式中:反向回旋线间短直线或重合段的长度,m; 、回旋线参数。 如果中间直线长度超过要求很多, 就不能认为型曲线,而视为两个独立的基本型的曲线了。(3)卵型定义: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型式称为卵型, 如图3.5.4所示。图3.5.4 卵型使用条件: 大圆必须把小圆完全包含在内,而却不是同心圆;延长两相邻圆曲线的圆弧不能相互交叉;连接的回旋线不是由回旋线的原点开始,而是曲率为的部分。设计使用条件:卵型上的回旋线参数应满足回旋线最小参数的规定, 同时宜在下列界限之内: 式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834 平面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8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