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类环境影响评价(1).ppt
《农业类环境影响评价(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类环境影响评价(1).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业类环境影响评价,农业类环境影响评价,总论种植业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关注的问题 畜牧业,第一节 总论,一、农业及其相关工程项目二、农业建设项目的环境特点三、农业类开发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一、农业及其相关工程项目,二、农业建设项目的环境特点,农业建设项目对环境依赖性强,易受环境冲击。农业建设项目也会影响环境,即可是有利影响,也可是不利影响。农业建设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既有生态影响,也有污染影响。农业建设项目地域性强。农业建设项目正处于从粗放经营向精细经营的转型期。综合开发项目最能体现循环经济的理念。,三、农业类开发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1)禁止毁林毁草(场)开垦和陡坡开垦(2)禁止在生态环境敏感
2、区域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畜禽养殖场与生态敏感区域的防护距离最少不得低于500m(3)渔业资源开发要执行捕捞限额和禁渔、休渔制度(4)水产养殖要合理投饵、施肥和使用药物(5)禁止在农村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周围建设有污染物排放的项目或从事有污染的活动(6)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和农膜,防止农业面源污染,(一)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管理,1.农业资源开发规划和项目,(1)禁止荒坡地全垦耕地、严格控制炼山整地(2)在年降水量不足400mm的地区,严格限制乔木种植和速生丰产林建设(3)水资源紧缺地区,不得靠灌溉大面积推进和维持人工造林(4)草原放牧要严格实行以草定畜和禁牧期、禁牧区及轮牧制度(5)禁止采
3、集国家重点保护的生物物种资源(6)在野生生物物种资源丰富的地区,应划定野生生物资源准采区、限采区和禁采区,并严格规范采挖方式,2.林草资源规划和开发项目,(1)流域水资源开发规划要全面评估工程对流域水文条件和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2)干旱、半干旱地区要严格控制新建平原水库,将最低生态需水量纳入水资源分配方案;(3)对造成减水河段的水利工程,必须采取错傲视保护下游生物多样性;(4)兴建河系大闸,要设立鱼蟹洄游通道;(5)在发生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地下水超采的流域和区域,坚决禁止新的蓄水、引水和灌溉工程建设。,3.水资源开发规划和项目,(1)引进外来物种和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
4、估;(2)禁止在生态环境敏感区进行外来物种试验和种植放养活动;(3)严格限制在野生生物原产地进行同类转基因生物的环境释放。,4.外来物种引进和转基因生物应用,(1)建设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项目,应当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确定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类别。(2)跨行业、复合型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未作规定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际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生态影响因子特征及其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提出建议,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二)建
5、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第二节 种植业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关注的问题,一、农业开发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二、区域农业开发灌溉带来的环境问题三、区域农业开发的社会环境影响四、农药使用的环境问题五、肥料使用的环境问题,一、农业开发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区域开发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影响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危及珍稀动植物。改变区域水资源平衡,地表水和地下水水位变化,局部气候变化,带来土壤沼泽化和盐绩化、土壤沙化等间接影响。,二、区域农业开发灌溉带来的环境问题,(1)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首先要考虑水资源总量、灌溉需水量、其他需水量以及生态需水量,从全局出发进行水资源平衡测算,不能只考虑农业开发项目本身。水资
6、源平衡测算中,还应考虑农田排水对容泄区的环境影响。(2)对地下水的影响(3)引起病虫害发生和寄生虫蔓延,三、区域农业开发的社会环境影响,水权争夺移民问题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四、农药使用的环境问题,(1)不问防治对象,见药就用。(2)重治轻防,不见病虫草不施药。(3)随意加大用药浓度。(4)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农药。(5)混淆高效与高毒的概念,缺乏安全观念。,1.我国农药使用的问题,(1)植物检疫(2)抗病虫害品种(3)栽培技术控制(4)生物防治(5)化学防治,2.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五、肥料使用的环境问题,(1)有机肥利用率低,在城郊,再度利用的有机物料只占1/31/2。(2)化肥使用不平衡
7、,沿海地区高,西部地区较低,相当一部分地区过量施肥现象严重。(3)施用化肥结构不合理,磷肥偏低,钾肥明显不足。(4)肥料利用率不高,撒施、表施现象较为普遍,损失严重,导致环境污染。,1.肥料施用的问题,(1)对土壤的影响造成土壤酸化、养分不平衡,影响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化肥中的有害成分因长期积累而污染土壤。(2)对水环境的影响氮磷流失加剧、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地下水氮素污染,危害人体健康。(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有利于酸雨及酸沉降的形成,引起土壤酸化,加速温室气体的释放。(4)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农产品中重金属和硝酸盐积累,影响到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2.化肥的环境影响,(1)推广成熟的施肥技术
8、,提高化肥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2)加强农业推广体系建设,改进对农民的技术服务支持,提高化肥和有机肥的率用量。(3)在污染区域实施流域综合管理计划,统一规划面源污染控制政策,设立执行部门进行小流域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4)建立、完善监测体系,监测农田环境质量;开展全国范围的面源污染现状调查,为制定政策提供可靠信息;积极推广成熟的高效施肥等。,3.污染的控制对策,第三节 畜牧业,一、产业政策和行业环境管理二、工程分析三、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四、环境影响评价要点五、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关注的问题,一、产业政策和行业环境管理,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1.产业政
9、策,2.行业环境管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动物防疫和人畜共患病控制食物安全草原保护,禁止在以下区域建设畜禽养殖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城市和城镇中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二、工程分析,1.场址的选择,遵循节约用地,不占良田,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选择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便于排污的地方建设;在城镇周围建场时,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不能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10、应选择位于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一)饲养场(养殖场)的建设,1.场址的选择,出于畜禽安全考虑,场界距离交通干线不少于500m;距居民居住区和其他畜牧场不少于1000m,距离畜产品加工成1000m左右。场界与禁止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m。贮存设施的位置必须远离各类功能地表水体(距离不得小于400m),并应设在养殖场生产及生活管理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和侧风向处。,2.畜禽场的布局,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尽量节约用地,少占或不占耕地;合理利用地形地势,解决挡风防寒、通风采光、防暑降温,有效地利用原有道路、供水、供电线路和原有建筑物等,创造有利的养殖环境、卫生防疫条件和生
11、产连续,以达到提高生产率、减少投资、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全面考虑畜禽粪尿和废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与种植业、沼气生产和蚯蚓养殖等结合在一起;养殖场应尽量一次建成投产,必须采用分期建场时,应做好各期规划,使后期工程建设不影响前期已投产的防疫和生产。各区应从上风向到下风向、从坡上到坡下依次布置;各个功能区之间的间距不少于50m,并有防疫隔离带或墙。,3.畜禽舍建筑,保温与隔热通风换气排水与防潮采光和照明,4.公共卫生设施,(1)场界与场内的防护设施(2)畜禽场的供水设施(3)排水设施(4)粪便和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设施需做防渗处理(5)场区绿化(6)水源保护取水口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内,不
12、得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取水点附近两岸20m以内,不得有厕所、粪坑、污水坑以及垃圾堆等污染源。,1.不同家禽、家畜的排粪尿量,一般来说,牛平均每天排粪2535kg,马1520kg,猪12kg,绵羊13kg,鸡150g。家畜粪便学,1999。,(二)粪尿产生量,2.家畜、家禽粪便产生量的计算,粪产生量(t)=个体日产粪量(kg)饲养期(d)饲养数(头、羽)10-3尿产生量(t)=个体日产尿量(kg)饲养期(d)饲养数(头、羽)10-3,2.1 区域性计算方法,2.家畜、家禽粪便产生量的计算,不直接计算家畜产粪量,而是将养殖量折算成1头猪的量30只蛋鸡折算为1头猪60只肉鸡折算为1头猪1头奶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环境影响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8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