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资料现场验收交流资料.doc
《测井资料现场验收交流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井资料现场验收交流资料.doc(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测井资料现场验收交流资料目录幻灯片资料1、原始资料验收标准及解释2、按标准流程作业对数据采集的重要性3、2007年声电成像应用情况总结(质量分析会)4、声电成像资料2007年质量问题总结5、2007年偶极声波存在问题文字材料1、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2、放射性校深及声幅绘图解释标准3、射孔设计和射孔质量验收标准4、关于完井测井曲线二次验收条数评定通知5、关于测井电缆磁性记号深度标定的通知6、关于规范EILog05常规测井原图的通知7、EILOG测井系统所测曲线的滤波规定8、5700曲线质量问题阿特拉斯回复9、与解释中心有关的QHSE整合管理体系10、各项目部绘解室职能规范11、2007年靖边测井
2、资料质量要点12、关于靖边五套成像设备深度问题与建议13、长庆油田常用的测井系列14、常见岩石、矿物、流体测井骨架值15、测井解释现场需要收集的资料16、长庆油田的地层概况,标志层及各主要目的层岩性电性典型特征(油、气), 17、长庆油气田的气井、油井常用解释方法前言2008年1月17日,在“长庆油田测井质量分析、技术研讨暨2008年工作安排会议”上油田公司副总经理杨华代表油田公司对会议作了全面地总结并中对测井提出几点要求。其中第五点要从测井精度、探测深度、信息准确度出发,为测井评价提供坚实基础。第八点是要加强质量控制。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启月讲话中指出。二是要加强测井基础工作。要严
3、格采集流程,加强“三性一化”,加强测井解释数据库(知识库、数字岩心库、采集数据库)的建设,加强过程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132-2003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2003=03-18发布2003-0801实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发 布目次前言1 范围2 通则21 测井仪器、设备22 图头23 刻度24 原始图25 数据记录26 测井深度27 测井速度、深度比例及测量值单位28 重复测量29钻井液性能3单项测井原始资料质量31 双感应一八侧向测井32 高分辨率感应一数字聚焦测井(DHRI);33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34双侧向测井“35 电位、梯度电极系测井36微电极测井37
4、微球型聚焦测井38微侧向测井39邻近侧向测井310双频介电测井311 自然电位测井312 自然伽马测井313 自然伽马能谱井314 中子伽马测井315 井径测井316声波时差测井317 长源距声波测井318 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319补偿密度测井320岩性密度测井321 补偿中子测井322 电缆地层测试测井323 四背地层倾角测井324六臂地层倾角测井325井斜测井(连续测斜)326微电阻率成像测井327井周声波成像测井328核磁共振测井329脉冲中子能谱测井330热中子寿命测井33l 脉冲中子氧活化测井332声波变密度测井333 分区水泥胶结测井334磁性定位测井335 井温测井336 放射性
5、同位素示踪剖面测井337 电磁流量测井338持水率测井339流体密度测井340 压力测井341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流量测井342 非集流涡轮流量测井343 集流涡轮流量测井344 40臂以上井径测井345 噪声测井346 井下超声电视测井附录A(资料性附录) 常见矿物、流体参数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 部分测井项目的深度比例、测量值单位前言本标准代替SYT 51321997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SY/T 6448-2000核磁共振成像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规范和SYT 65272002电、声成像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规范。本标准与SYT 5132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5132199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6、: 增加了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的质量要求(见33); 增加了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的质量要求(见3,18); 增加了微电阻率成像测井的质量要求(见326); 增加了核磁共振测井的质量要求(见328); 增加了分区水泥胶结测井的质量要求(见333); 删除了1997年版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K、附录L和附录M;修改了井周声波成像测井的质量要求(1997年版的322本版的327);修改了常见矿物、流体参数表(1997年版的附录G,本版的附录A);修改了部分测井项目的深度比例、测量值单位(1997年版的附录H和附录J,本版的附录B)。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
7、标准由石油测井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传之、胡新苗、张玉模、冷洪涛、傅永强。 本标准所代替标推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Y 513292、SYT 559793、SYT 5132-1997、SY/T64482000、SYT 65272002。 本标准以中文和英文两种文字出版。当英文和中文购种版本有歧义时,以中文版本为准。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要求。个标准适用于测井原始资料质量监督和检验。2 通则21测井仪器、设备测井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测井技术要求。22 图头内容齐全、准确,应包括:a)图头标题、
8、公司名、井名、油区、地区和文件号;b)井位x、y坐标或经纬度、永久深度基准面名称、海拔高度、测井深度基准面名称、转盘面高、钻台高、地面高和其他测量内容;c)测井日期、仪器下井次数、测井项目、钻井深度、测井深度、测量井段底部深度和测量井段顶部深度;d)套管内径、套管下深、测量的套管下深和钻头程序;e)钻井液性能(密度、粘度、pH值、失水)、钻井液电阻率只Rm、钻井液滤液电阻率Rmf、钻井液泥饼电阻率RwC及样品来源,以及测量电阻率时的温度;f)钻井液循环时间、仪器到达井底时间和井底温度;g)地面测井系统型号、测井队号、操作员和现场测井监督姓名;h)井下仪器信息(仪器名、仪器系列号、仪器编号及仪器
9、在仪器串中的位置等)和零长计算; i)在附注栏内标明需要说明的其他信息。23 刻度231 测井仪器应按规定进行刻度与校验,并按计量规定校准专用标准器。232 测井仪器每经大修或更换主要元器件应重新刻度。233 在井场应用专用标准器对测井仪器进行测前、测后校验,与不同仪器校验的误差容限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234按规定校准钻井液测量装置。2,4 原始图241 重复文件、主文件、接图文件(有接图时)、测井参数、仪器参数、刻度与校验数据和图头应连续打印。242 图面整洁、清晰,走纸均匀,成像测井图颜色对比合理、图像清晰。243 曲线绘图刻度规范,便于储层识别和岩性分析;曲线布局、线型选择合理,曲线交叉
10、处清晰。244 曲线测量值应与地区规律相接近,常见矿物、流体参数参见附录A。当出现与井下条件无关的零值、负值或异常时,应重复测量,重复测量井段不小于50m,如不能说明原因,应更换仪器验证。245 同次测井曲线补接时,接图处曲线重复测量井段应大于25m;不同次测井曲线补按时,接图处曲线重复测量井段应大于50m,重复测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246 各条主曲线有接图或曲线间深度误差超过规定时,应编辑回放完整曲线,连同原始测井图交现场测井监督。247 依据测井施工单要求进行测井施工,出于仪器连接或井底沉砂等原因造成的漏测井段应少于15m或符合地质要求遇阻曲线应平直稳定(放射性测井应考虑统计起伏)。248
11、 曲线图应记录张力曲线、测速标记及测速曲线。249 测井深度记号齐全准确,深度比例为1:200的曲线不应连续缺失两个记号;1:500的曲线不应连续缺失三个记号;井底和套管鞋附近不应缺失记号。25 数据记录251 现场应回放数据记录,数据记录与明记录不一致时应补测或重新测井:252 原始数据记录清申应填写齐全,清单内容包括井号、井段、曲线名称、测量日期、测井队别和文件号,向时应标注主曲线、重复曲线和重复测井(接图用)曲线的文件号。253 编辑的数据记录应按资料处理要求的数据格式拷贝;各条曲线深度对齐,曲线间的深度误差小于o4m;数据记录贴标签标明井号、测井日期、测量井段、数据格式、文件名、记录密
12、度、测井队别和操作员及队长姓名。254 数据记录应打印文件检索目录,并标明正式资料的文件号。26 测井深度261 测井电缆的深度按规定在深度标准井内或地面电缆丈量系统中进行注磁标记。每25m做一个深度记号,每500 m做一个特殊记号,电缆零长用丈量数据;做了深度记号的电缆,应在深度标准井内进行深度校验,每1000 m电缆深度误差不应超过0.2m。 262 非磁性记号深度系统,应定期在深度标准井内进行深度校验,其深度误差符合261的规定。263 在钻井液密度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向一口井不同次测量或不同电缆的同次测量,其深度误差不超过005。264 几种仪器组合测井时,同次测量的各条曲线深度误差不超
13、过o2m;条件允许时,每次测井应测量用于校深的自然伽马曲线。265 测井曲线确定的表层套管深度与套管实际下深误差不超过o5m,测井曲线确定的技术套管深度与套管实际下深误差不应大于o1;深度误差超出规定,应查明原因。 266 不同次测井接图深度误差超过规定时,应将自然伽马曲线由井底测至表层套管,其他曲线通过校深达到深度一致。27 测井速度、深度比例及测量值单位271 不同仪器的测速应符合相关仪器技术指标要求。272 几种仪器组合测量时,采用最低测量速度仪器的测速。273 测井曲线的深度比例和测量值单位参见附录B的规定。28 重复测量281 重复测量应在主测井前、测量井段上部、曲线幅度变化明显、井
14、径规则的井段测量,其长度不小于50 m(碳氧比能谱测井重复曲线井段长度不少于10 m,核磁共振测井不少于25m,井周声波成像测井、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不少于20m),局主测井对比,重复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282 重复曲线测量值的相对误差按式(1)计算: X但亏41xloo (1) 式中: A主曲线测量位; 月重复曲线测量值; x测量值相对误差。29钻井液性能 测井前应测量钻井液的温度和电阻率,以便结合井下地质情况,合理选择电阻率测井项目。3 单项测井原始资料质量31 双感应一八侧向测井311 在仪器测量范围内,砂泥岩剖面地层在井眼规则井段测量值应符合以下规律: a)在均质非渗透性地层中,双感应一八
15、侧向曲线基本重合; b)当钻井液滤液电阻Rmf小于地层水电阻率Rw时,油层、水层的双感应一八侧向曲线呈低侵特征(有侵入情况下);c)当钻井液滤液电阻率Rmf大于地层水电阻Rw时,水层的双感应一八侧间曲线呈高侵特征,油层呈低侵或无侵特征(有侵入情况下)。312 除高、低电阻率薄互层或受井眼及井下金属物影响引起异常外,曲线应平滑无跳动,在仪器测量范围内,不应出现饱和现象。313 重复曲线与主曲线形状相同,在1m一100m范围内,重复测量值相对误差应小于5。32 高分辨率感应一数字聚焦测井DHRI321 在井眼规则井段在均质非渗透性地层中,高分辨率感应一数字聚焦测井三电阻率曲线应基本重合,在渗透层段
16、(有侵人情况下),测井数值符合以下规律:a)当只Rmf小于只Rw时,水层的深探测电阻率大于中探测电阻率,中探测电阻率大于浅探测电阻;b)当Rmf大于只Rw时,水层的深探测电阻率小于中探测电阻率,中探测电阻率小于浅探测电阻; c)在油层段,浅探测电阻率小于中探测电阻率,中探测电阻率小于深探测电阻率。322 重复曲线与主曲线形状相同,重复测量值相对误差应小于5。33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3,31 检查同一频率各线圈响应的一致性,由短源距到长源距,曲线应平缓过渡。332 在井眼规则的情况下: a)在均质非渗透性地层中,六条不同探测深度的曲线应基本重合; b)在渗透性地层,六条不同探测深度的曲线反映的
17、地层侵入剖面应合理。333 重复测井与主测井特征一致,重复测旦值相对误差应小于2。34双侧向测井341 在仪器测量范围内,厚度大于2m的砂泥岩地层,测井曲线在井眼规则井段应符合以下规律: a)在均质非渗透性地层中,双侧向曲线基本重合; b)在渗透层,当Rmf小于Rw时,深侧向测量值应大于浅侧向测量值;当Rmf大于Rw时,水层的深侧向测量值应小于浅侧向测量值,油层的深侧向测量值应大于或等于浅侧向测量值。342 一般情况下,在仪器测量范围内,无裂缝和孔隙存在的致密层,双侧向曲线应基本重合。343 重复曲线与主曲线形状相同,重复测量值相对误差应小于5。35 电位、梯度电极系测井351 电极系曲线进套
18、管的测量值应接近零值,长电极系干扰值应小于0.2.m。352 在大段泥岩处,长、短电极系测量值应基本相同。353 重复曲线与主曲线形状应相同,重复测量值相对误差应小于1036微电极测井361 在井壁规则处,纯泥岩层段微电位与微梯度曲线应基本重合;362 在淡水钻井液条件下,渗透层段微电位与微梯度曲线应有明显:正幅度差(微电位幅度值大于微梯度幅度值),厚度大于o3m的夹层应显示清楚。363 微电极曲线与八侧向、微侧向、邻近侧向或微球型聚焦曲线形态相似,与自然电位、自然伽马曲线有较好的相关件性。 364 重复曲线与主曲线形状相似,在井壁规则的渗透层段,重复测量值相对误差应小于10。37微球型聚焦测
19、井371 井径规则处,泥岩层微球型聚焦测共曲线与双侧向测井曲线应基本重合;在其他均质非渗透性地层中,曲线形状应与双侧向测井曲线相似,测量值和双侧向测井数值相近;在渗透层段应反映冲洗带电阻率的变化并符合地层的侵入关系。372 在高电阻率薄层,微球型聚焦测井数值应高于双侧向测井数值。373 在仪器测量范围内不应出现饱和现象。374 重复曲线与主曲线形状相似,在井壁规则的渗透层段,重复测量值相对误差应小于1038微侧向测井 曲线质量应符合3.7规定。39 邻近侧向测井 曲线质量应符合3.7规定。310 双频介电测井3101 在地层电阻率Rt大于3m、钻井液电阻率Rm大于1m情况下,47MHz仪器所测
20、曲线能反映储层含油气情况,即油气层介电常数及相位角测量值明显小于同类储层的水层测量值。3102 在Rm大于06m的情况下,200MHz仪器所测曲线能反映储层侵入带含油气情况,与47MHZ仪器所测曲线组合能反映储层的侵入特征。 3103 200MHz测井曲线与孔隙度、电阻率测井曲线有相关性,能反映地层岩性及孔隙度变化。3104 47MHz 与200MHz仪器所测两组曲线有相关性,重复曲线与主曲线形态一致,重复测量值相对误差应小于5。311 自然电位测井3111 在100m井段内,泥岩基线偏移应小于10mV。3112 在砂泥岩剖面地层,曲线应能反映岩性变化,渗透层自然电位曲线的幅度变化与Rmf/R
21、w有关: a)当Rmf大于Rw时,自然电位曲线为负幅度变化; b)当Rmf小于Rw时,自然电位曲线为正幅度变化。3113 曲线干扰幅度应小于2.5mV3114 重复曲线与主曲线形状相同,幅度大于10mv的地层,重复测量值相对误差应小于10:312 自然伽马测井3121 曲线符合地区规律,与地层岩性有较好的对应性。一般情况下,泥岩层或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地层呈高自然伽马特征,而砂岩层、致密地层及纯灰岩地层呈低自然伽马特征。3122 曲线与自然电位、补偿中子、体积密度、补偿声波及双感应或双侧向曲线有相关性。3123 重复曲线与主曲线形状基本相同,重复测量值相对误差应小于5。313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3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井 资料 现场 验收 交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7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