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及专业群建设.doc
《48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及专业群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8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及专业群建设.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一)现有基础及优势1行业背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水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状况与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水利发展的步伐与全国改革发展的形势、治水观念和水利管理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不相适应;水利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抗击干旱和洪涝灾害的能力仍然较弱,工程性、季节性、区域性、水质性缺水等水失衡现象仍较普遍,水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依然突出,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特别是水利资源本身丰富的湖北省,省内江河湖库众多,但近些年来,旱、涝灾害频繁,防灾减灾能力薄弱,水利设施严重老化。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
2、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明确提出要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鄂发20111号)也发出了大兴水利的明确信号,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新政策、新举措,预示湖北省水利改革发展又将迎来新的春天。两个指导文件的发出,奏响了水利行业发展的最强音,水利行业在长江流域、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而行业的发展必须具备相对应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同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明确了“十二五”电力开发基调:优先开发水电。水电被放在“十二五“电力发展的第一位。水利水
3、电建设的加快发展,需要大量掌握水利水电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多年来的办学实践以及当前水利水电建设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必然使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迎来更大的发展。2人才需求水利水电行业在长江流域、湖北省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而行业的发展必须具备相对应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湖北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针对近年来水旱灾害暴露出的水利突出薄弱环节,要求把加强水利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尽快启动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工程建设,并把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列为国务院审批的国家级专项规划之一。
4、“十二五”期间,围绕水利发展八大目标,我国将着力增强水旱灾害应对与综合防御能力、水资源合理调配与高效利用能力、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能力、科学治水与依法管水能力。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水利部将加快实施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确保2012年年底前完成规划确定的2209条中小河流的重要河段治理任务,加快西南地区“润滇”“泽渝”“兴蜀”“滋黔”一期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实施中型水库建设规划,启动实施小(2)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和全国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规划,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完成30处以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发展有效灌溉面积800万亩。为确保这些
5、目标的顺利实施,需要大量的水利专业人才,特别是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一线人才。同时,根据湖北省水利厅1015年远景人才需求的预测,我省对大专学历层次毕业生的需求,平均每年需补充1600人。再加上基层水利单位的用人,每年需求量应在2000人以上,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今后10年内都有着稳定的社会需求。根据近几年的数据和项目计划可以预测,未来5年,水利系统需要高级技能型人才10万人左右,湖北省需求量为1万人左右。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设置符合国家和湖北省水利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3专业现有基础与特色(1)专业基本情况我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6、专业于1959年建校时设立并开始招生,是我院设立最早的专业之一,也是我院重点专业之一。2003年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开始招收普通高职生。2010年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被省教育厅批准为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同年被水利部批准为水利职业教育示范专业;以及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设岗专业。根据水利水电行业岗位群的需要,于2008年初步确立了水利工程实验与检测方向、资料及档案管理方向、国际工程方向、安全工程方向等四个不同的专业方向,使该专业的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逐步建立了以就业为中心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我院立足湖北省,面向全国水利水电建筑行业,依托长江水利委员会,是一所特色
7、鲜明,具有浓厚水利文化的高职技术学院,本专业近三年平均在校生为1100人,第一志愿上线率均为100%,毕业生就业范围广,遍布在全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各大工程局、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武警水利水电部队、二滩国际监理公司、西北咨询公司等监理单位、长江委勘测设计院等企事业单位,一直以来本专业就业率都保持在98%以上。良好的素质和技能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我院高度重视本专业的建设,我们将以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以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宗旨,以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素质教学全面贯通的
8、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强化系统管理,保障人才培养总体目标的实现。我们坚信,在水利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的推动下,争取把本专业办成特色鲜明、起示范带头作用的专业。(2)专业优势与特色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加强实训环境和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优势。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过水利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综合分析得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岗位群及各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目标,结合水利水电生产活动的特殊性,确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以“模块菜单
9、、工学交替”为特征的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果通过近两年的建设,在专业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本专业已建设完成水工建筑物和水利工程施工技术2门院级精品课程,其中水工建筑物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已建成水工混凝土质量监测、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国际工程索赔、水利工程施工试验与检验、水利水电堤坝工程实验检测与无损检测技术、档案管理学、水利水电工程资料整理汇编、机械安全工程、建筑工程安全技术与管理等10余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水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水工建筑材料、水工建筑结构、工程力学、工程招投标等8门网络课程。按照
10、“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改革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手段,摆脱学科教育的束缚,强调理论和实际的紧密结合,积极探索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打破学科界限,以应用性、实践性、职业性、复合性为特色,突出专业,注重应用,强化实践,并据此组织编写高职实用教材。同时注意追踪现代科技信息,与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标相适应,传授新思想、新技术、新工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全面素质。专业教学团队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坚持“校企合作、专兼结合、重点培养、加强引进”的原则,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重点抓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了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
11、师和从行业、企业聘请的行业专家、技术骨干构成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保证。目前本专业专任教师34人,其中双师素质教师24人,骨干教师5人,兼职教师22人,专业带头人1名,湖北省教育厅批准聘任的“楚天技能名师”1名。实践教学条件优良通过几年的建设,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条件优良。目前有10个校内实践教学场所,与企业共建有1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50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顶岗实习的需要,特别是校外实习基地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同时也为企业选择人才打下了基础, 我校“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12、。同时充分利用学院的设计院开展对外业务形成的实践资源优势,教师和学生参与设计院承担的长江流域区内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等工程设计、监理项目,增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为本专业的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提供大量的实际工程案例,也为培养师资队伍提供良好的训练基地。初步建立起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促进了人才培养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行“双证书”教育,提高学生技能素质专业知识和各种技能、素质教育相结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思
13、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懂市场经济、懂法律、具有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在业务方面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获得较强的职业能力,学生毕业时取得学历证书及水利职业资格相应岗位证书,使双证获取率在95%以上。通过“双证书”教育,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在第一、二、三届全国水利高等职业院校的“水利工程CAD”、“识图与预算”竞赛项目中,我院学生荣获了“识图与预算”的一、二等奖、“水利工程CAD”三等奖(共计获奖25人次)。产学结合工作成效显著,赢得社会广泛赞誉秉承“以技术服务贴近行业和社会,以服务质量获得行业和社会认同”的理念,学院充分发挥“行业性”和“属地性”优势,积极利用
14、学院的人才和教学资源,为水电行业和当地区域经济提供教育培训、技术支持和支援服务,赢得了社会广泛声誉。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在建设与改革过程中,面向水利行业,联合水利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了7名水利工程生产一线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参与专业建设。近年来,本专业先后选择了一批施工技术水平高、技术装备先进、管理科学规范的生产企业与之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7个。外聘长江勘测设计院、长江委陆水水利枢纽管理局、通城县水电局等单位的20名生产一线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长期参与本专业的教学,与长江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院、长江委陆水水利枢纽管理局、汉
15、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城县水电局、武汉市江夏区水务局等单位联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校企联合进行生产科研和技术攻关,专业教师在合作过程中积极开展技术咨询工作,为企业服务。根据长江流域水利建设需要,学院承担了大量的技术研究和服务工作,如“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贵州双河口水电站监理”、“岳阳长江干堤除险加固监理”、“四川乌东德水电站移民调查”、“陕西安康黄石滩水库工程监理”“湖北蕲春牛皮坳长江干堤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监理”、“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监理”等,其中由我院50多名师生共同完成的“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重庆项目,得到国家“三峡办”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教学研究与
16、实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承担的设计、施工与建设监理项目数10个;教材建设成果显著:本专业教师作为第一主编编著教材6部、作为副主编或参编编写教材43部;积极开展教学方法与工程技术的研究:本专业教师共发表科研与教研论文44篇。4问题与差距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及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以下不足:(1)教学实验、实习、实训条件方面还需加强建设,以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和岗位群技能培养的需求。(2)与企业合作开发的力度不够,生产性实训开发项目偏少,顶岗实习和岗前培训建设有待加强。(二)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
17、展的决定、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二一一年一月十二日)中大力发展水利事业的精神为契机,根据水工岗位紧缺人才的要求和高职教育的特点,坚持行业、企业、毕业生、业内教育专家、专业教师“五方论证”的形式,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加强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利用水利行业职业教育示范专业和湖北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带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水利工程造价、
18、工程监理等专业群的建设。通过3年的改革与建设,使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建设达到行业内一流水平,成为水利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水利行业技术服务与职业技能培训中心。2具体目标 (1)深化校企合作,形成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树立和企业“人才共建、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理念,和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共同带动专业建设。与中水集团各工程局、长江水利委员会、武警水电部队、葛洲坝集团以及长江流域各大水利单位密切合作,使合作融入专业建设全过程。(2)突出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职业道德培养。充分发挥由行业
19、企业、毕业生、业内教育专家、专业教师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通过面向水利行业相关企业岗位,分解技能基础能力、工程综合能力及行业管理能力,在现有“模块菜单、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按照“贴近项目、贴近生产、贴近技术、贴近工艺”要求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建设体现工学结合特色课程建设,在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的课程建设中引进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共同研制与开发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保持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设施与行业、企业技术发展同步。三年内使水利工程施工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专业核心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2
20、门专业核心课程实施工学结合的理实一体化课程。(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学院原有实训基地为基础,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成具有专项技术实训能力、模拟仿真功能和校内综合实训能力的实训场(室)。在校内生产性实训环节按照行业标准和规范要求严格质量管理,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求新精神和专业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按照“互利互惠、合作共建”的建设思路,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5)加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专兼结合“工程型”专业教学团队。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双师型教师达到90%以上,尤其是实训环节上大量引进企业一线教师,使双师结构、双师素质趋向合理,同时加强对专业
21、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使教学团队的专业建设能力进一步提高。(6)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发展,不断提升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服务能力。响应国家和湖北省大力发展水利事业的号召,充分利用现有的优质资源,为水利行业、长江流域各水利部门提供职工培训;和武汉地区水利单位紧密合作、资源共享;为周围高校中相关专业提供技术支持。(三)主要建设内容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推行“模块菜单、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图3-1-1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开发流程图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针对专业的岗位能力、工作任务调研和学生学习情况、用人单位意见进行跟踪调查,形成调研工作报告,在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
22、革,从而构建适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开发流程见图3-1-1。通过水利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综合分析得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岗位群及各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目标,结合水利生产活动的特殊性,确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 “模块菜单、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图3-1-2)。职业技能模块校内外实习能力拓展模块顶岗实习素质教育基础模块 校内专项训第一学年初 级 工准技术员技 术 员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图3-1-2 “模块菜单、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模块菜单、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技术为主线,以工作项目为载体,工作任务为内容,职业能力培养为
23、目标。其运行机制为:第一学年在校内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思想素质、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加强对水利工程的认识和理解;校内实验实训紧贴工程实际,针对某一具体工程项目进行专项实验和实训,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提高专业基础技能,达到“初级工”的水平;第二学年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将课本抽象的理论知识化为具体的工程项目,校内实训室与校外实训基地相互补充,校内实验实训进行单项练习,校外实训紧跟工程技术前沿,将课堂搬到工程现场,将工程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由学校“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担任指导老师,实现综合实训、现场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核心技能;达到“准技术员”的水平;第三学年,将专业理论知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8 水利水电 建筑工程 专业 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5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