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石膏矿南部采区设计.doc
《远程石膏矿南部采区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程石膏矿南部采区设计.doc(1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总论11.1概述11.1.1建设项目背景11.1.2项目名称31.1.3 矿区位置及交通、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31.1.4设计原则、依据51.1.5开采对象61.1.6设计范围61.2项目建设条件71.2.1资源条件71.2.2外部建设条件71.2.3开采现状71.2.4周边环境101.3建设方案111.3.1设计规模、服务年限及产品方案111.3.2主要设计方案111.4建设经济效果191.4.1建设投资概算191.4.2经济效果评估191.4.3综合评价191.5环保及安全卫生192技术经济212.1综合技术经济指标212.2组织及定员232.2.1组织机构232.2.2工作制度23
2、2.2.3定员242.2.4工资252.3投资252.3.1基建投资252.3.2流动资金252.3.3总投资252.4成本及费用252.4.1成本计算252.4.2费用262.4.3成本及税费合计262.5经济效果262.5.1年经济效果262.5.2财务分析及动态经济效果272.5.3经济评价结论273地质313.1区域地质313.2矿区地质323.2.1 矿床特征323.2.2 矿体(层)特征333.2.3 矿石质量及类型343.2.4 矿体(层)围岩和夹石353.2.5 矿体(层)淋失带363.3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373.3.1 水文地质条件373.3.2 工程地质条件433.3.3
3、环境地质条件443.3.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评价443.4 资源储量估算453.4.1 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453.4.2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453.5 设计利用资源储量464采矿494.1开采范围494.1.1矿区范围494.1.2划分井田504.1.3开采对象514.1.3设计范围514.1.5开采技术条件524.1.6开采顺序534.2采矿方法534.2.1采矿方法选择的原则534.2.2采矿方法的选择534.2.3回采工艺及设备选择544.2.4 采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74.2.5采矿主要设备表584.3矿山生产能力的确定及验证584.3.1矿山生产能力的确定584.3.2生产能力验证5
4、94.3.3 矿山服务年限604.4开拓运输系统614.4.1岩体移动范围614.4.2开拓与运输614.4.3井巷工程624.5矿井通风与防尘644.5.1通风系统644.5.2通风网络644.5.3通风工作制度644.5.4矿井通风风量及风阻计算644.5.5局部通风684.5.6通风设施694.5.7矿井防尘694.5.8井口防寒694.6矿井排水704.6.1水文地质条件704.6.2干沟河防水矿柱734.6.3底板防水矿柱744.6.4排水系统754.6.5安全措施764.7矿井供水814.8矿井供风814.9井下消防814.10基建进度计划824.10.1基建范围及基建工程量824
5、.10.2基建进度作业计划834.10.3三级矿量845矿山机械855.1设计依据855.2矿井提升运输系统855.3矿井通风系统905.3.1南部采区南翼风机选择915.3.2南部采区北翼风机选择925.3.3局部通风935.4供风系统935.5排水系统945.6供水系统955.7矿山机械设备表956总图运输966.1矿区概况966.2企业总体布置966.2.1企业组成966.2.2总平面布置966.3企业征地976.4企业运输986.4.1矿区运输方式986.4.2外部运输986.4.3运输设备986.4.4道路987电力设施997.1设计依据997.2设计规范、规程及标准997.3供电现
6、状997.4全矿用电负荷997.5供电系统1007.5.1电源1007.5.2采场供电1007.6装备水平及传动控制方式1007.7供电电压及照明1017.8电气保护,电缆选择敷设1017.9接地、防雷方式1017.10节能1018安全避灾“六大系统”1068.1安全避灾“六大系统”概述1068.1.1设计依据1068.1.2设计原则1068.1.3设计参数的确定1068.2 监测监控系统1078.2.1有毒有害气体监测1078.2.2通风系统监测1078.2.3地压监测1088.2.4视频监控1098.2.5监测监控系统数据传输与主要显示设备配置1108.3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1108.3.1
7、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1108.3.2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功能1118.3.3人员定位系统传输线路与主要设备配置1118.4紧急避险系统1118.5压风自救系统1138.6 供水施救系统1138.7 井下通信联络系统1148.7.1主干传输线路1148.7.2通讯联络系统设计方案1159其它辅助设施1179.1 给排水1179.1.1给水1179.1.2排水1179.2采暖1179.3工业及民用建筑11710消防11810.1设计依据11810.2工程概况11810.3主要防火措施11810.3.1建筑防火措施11810.3.2消防给水11810.3.3电气设备防雷与接地11910.4消防机构1
8、1910.5其它11911环境保护12011.1概述12011.1.1设计依据12011.1.2设计原则12011.2企业污染源及治理、水土保持和土地复垦12111.2.1企业环境影响及治理12111.2.2水土保持12111.2.3土地复垦12211.3矿区建设对周围地区环境的影响12211.4环保管理12311.5结论及建议12412投资概算12512.1工程概况12512.2编制概算的主要依据12512.3投资分析125附件:1、设计委托书2、吉林省通化县下四平远程石膏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吉国土资储备字201249号)3、吉林省通化县下四平远程石膏矿资源储量核实报
9、告评审意见书(吉储审字201222号)4、关于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与通化安泰矿业有限公司整合的批复(通市非煤整办字20111号)5、通化安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矿许可证(证号:22050020101271200887792)6、通化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矿许可证(证号: C22050020101271200887793)7、通化县发展和改革局于2013年7月3日出具的关于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膏矿改扩建项目(南部采区)备案的通知(通县发改字201392号)8、通化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于2013年6月19日出具的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备案证明9、吉林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批复的通化县
10、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膏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吉国土院矿审字2013第45号)10、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中心吉林总队于2013年7月27日出具的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干沟河历史最高洪水位说明附图:详见初步设计图册1总论1.1概述1.1.1建设项目背景 按国土资源部等十二部委局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41号)和通化市矿产资源开发勘查开发整合实施方案要求,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通化安泰矿业有限公司自愿整合为一户企业,一个法人主体,整合后矿山名称为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膏矿。原通化县安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膏矿准采区属石膏矿南部勘探区西缘
11、矿段(核实报告为西部采区)和北部详查区北部矿段(核实报告为北部采区)。原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膏矿准采区属石膏矿老房子采区(核实报告为中部采区)和鑫源采区(核实报告为南部采区)。矿山范围内根据断层、干沟河为界划分三个采区,北部采区、南部采区、西部采区。以F1断层北侧、干沟河东侧的矿区范围划分为北部采区;以F1断层南侧、干沟河东侧的矿区范围划分为南部采区;以干沟河西侧、F1断层南侧划分为西部采区。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017号)坚持“一个矿体原则上只能有一个开采主体”的原则,实施
12、整合的矿山,严格程序,按照“先关闭、后整合”的原则,依法注销其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对于整合后的矿山,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可投入生产。整合后北部采区为北部详查区北部矿段,生产规模15万吨/年,服务年限6.1。整合后西部采区为南部勘探区西缘矿段,生产规模5万吨,服务年限12.4年。整合后南部采区为原鑫源采区和原老房子采区,生产规模5万吨,服务年限11.7年。矿山整合后任何一个采区首先开采结束后,严禁停止井下正常排水作业。根据国家有关要求矿山履行“三同时”程序,矿山委托长春黄金设计院编写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膏矿(南部采区)的初步设计。通化市聚源地
13、质矿产勘察公司于2012年12月编写的吉林省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膏矿2012年度矿山储量年报,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共采出矿量16.001万吨,损失矿量4.514万吨;其中:老房子采区采出矿量8.5万吨,损失矿量2.398万吨;鑫源采区采出矿量7.501万吨,损失矿量2.116万吨。矿山已于2013年4月7日到通化市国土资源局储量年报进行备案,并通化市国土资源局出具了关于吉林省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膏矿2012年度矿山储量年报审查意见的备案证明(通市国土资储年报备字201346)。整合前通化县安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属安泰一井已于2013年5月末恢复完,井下积水刚排净;安泰二井因整合
14、矿山一直没有进行生产,只进行排水作业。1.1.2项目名称 (1)项目名称: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膏矿(南部采区)(2)项目类型:改、扩建工程(3)企业性质:私营企业1.1.3 矿区位置及交通、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1)矿区位置及交通矿区隶属吉林省通化县大安镇,位于通化市55方位,直距22.50Km,距通化-白山公路北约3Km,交通便利。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2610351261245北纬:414720414936交通位置图(2)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矿区位于龙岗山脉东南侧的低山地区,北部有龙岗山脉,南部为老岭山脉。区内最高山峰为海拔972.40m,最低侵蚀基准面为海拔440m,一般山峰在海拔6
15、00m左右,最大相对高差522.40m,属低山区,本区属浑江水系,切割深度较大,沟谷一般呈“U”和“V”字型。区内具明显的北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最低气温在一月达-32.1,最高气温在7月达36;平均年降雨量8001000mm,主要集中在7、8月。每年3月解冻,11月封冻,最大冻土深度1.13m,风力一般2-3级。另外,本区除冰雪融化时和雨季水量较充足外,其它一般水量缺乏,沟谷中的溪流时隐时现。本区生产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玉米、大豆等。劳动力充足,有二十万伏高压线在矿区西部通过,居民生活和工业用电方便。1.1.4设计原则、依据1.1.4.1设计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对矿
16、产地质资源开发建设的方针政策,落实国家对矿产资源、土地等有关法规,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2)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建设项目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3)认真执行国家对基本建设的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努力做到少投入,多产出,设计中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和设备,减少建设资金。(4)认真贯彻环境保护法,对生产中产生的对环境有污染的废气、废水、废渣进行妥善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三同时”要求。(5)处理好建设与生产的关系,保证矿山正常生产。1.1.4.2 设计依据(1)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吉林总队于2012年3月编制
17、的吉林省通化县下四平石膏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吉林省国土资源厅于2012年7月25日批复的吉林省通化县下四平远程石膏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吉国土资储备字201249号);(3)吉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于2012年7月12日批复的吉林省通化县下四平远程石膏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吉储审字201222号);(4)通化市非煤炭矿产资源整合领导小组于2011年10月20日签发的关于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与通化安泰矿业有限公司整合的批复(通市非煤整办字20111号);(5)通化安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矿许可证(证号:22050020101271200887792,有效
18、期:2010.12.1-2016.1.1);(6)通化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矿许可证(证号: C22050020101271200887793,有效期:2010.12.23-2017.6.23);(7)通化县发展和改革局于2013年7月3日出具的关于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膏矿改扩建项目(南部采区)备案的通知(通县发改字201392号);(8)通化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于2013年6月19日出具的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备案证明;(9)吉林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批复的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膏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吉国土院矿审字2013第45号);(10)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
19、中心吉林总队于2013年7月27日出具的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干沟河历史最高洪水位说明;(11)石膏矿地下开采安全技术规范(AQ2015-2008);(12)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行业标准、安全规程等;(13)现场收集的有关资料。1.1.5开采对象设计开采对象为矿区范围内南部采区(原鑫源采区)资源及中部采区(原老房子采区)资源。1.1.6设计范围设计范围为根据吉林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批复的通化县远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石膏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评审意见(吉国土院矿审字2013第45号)的矿区范围内,原鑫源采区(整合后南部采区)155m中段至125m中段间上层石膏矿,原老房子采区(整合后南
20、部采区)210m中段至230m中段间上层石膏矿,下层石膏矿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1.2项目建设条件1.2.1资源条件矿层赋存在馒头组上部含膏岩段上部,韵律层的特征(自下而上)为灰紫色微薄层状粉砂岩灰紫色微薄层状含粉砂粉屑白云质石膏矿层灰绿色纹层状粉屑白云岩或膏质白云岩灰紫红色微层状泥质石膏矿层。整合后南部采区资源储量644万吨,留设保安矿柱矿量357.09万吨,设计利用资源储量80.39万吨。1.2.2外部建设条件(1)供水矿区生产供水采用井下涌水,生活用水打井取水。(2)供电由大安镇变电所引出10KV架空线路LGJ-70至矿区,全长10km。(3)交通运输矿区隶属吉林省通化县大安镇,位于通化市
21、55方位,直距22.50Km,距通化-白山公路北约3Km,交通便利。1.2.3开采现状1.2.3.1原鑫源采区原鑫源采区于1996年建矿,截止2010年底,累计动用量249.65kt,其中采出量189.73Kt,损失量59.92Kt,采矿回采率:76%80%,采矿损失率:20%24%,2011年动用量100.09kt,其中采出量95.24kt,损失量18.41kt,实际回采率83.8%。南部采区位于干沟河东翼。(1)开拓采用中央主、副斜井开拓。设有主、副斜井,主副斜井采用“X”字型布置形式,主、副斜井均采用一段提升。主斜井井口中心坐标:x=4630083,y=46515680,z=449.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远程 石膏 南部 采区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5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