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松山区肉牛养殖场和育肥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
《赤峰市松山区肉牛养殖场和育肥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峰市松山区肉牛养殖场和育肥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2年赤峰市松山区肉牛养殖场和育肥场建设储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主管单位:赤峰市松山区农牧业局可研报告编制单位:赤峰市松山区农牧业局可研报告编制时间:二O一二年五月目 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1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11.2 建设规模与内容21.3 投资估算21.4 资金筹措21.5 项目建设期31.6 效益分析31.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4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市场供求分析52.1项目背景5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92.4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112.4.1产品市场供求现状11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内容及其产品方案133.1项目建设方案和内容133.2产品方案15第四
2、章 技术方案15第五章 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175.1 选址原则175.2 建设地点175.3 地理位置185.4 建设条件185.5 主要资源、基础设施条件的供需平衡分析195.6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20第六章 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23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57.1投资构成和估算257.2 资金筹措26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278.1 项目组织管理27第九章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299.1经济效益分析299.2社会效益分析299.3 生态效益评估30第十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3010.1 可行性研究结论3010.2 可行性研究建议32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
3、位1.1.1 项目名称:2012年赤峰市松山区肉牛养殖场和育肥场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类型:肉牛养殖场和育肥场储备建设项目1.1.3 主要养殖畜种:肉牛1.1.4 建设地点赤峰市松山区当铺地满族乡关家营村赤峰蒙鑫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赤峰市松山区穆家营子镇衣家营子村赤峰衣家营百合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1.5 建设单位赤峰蒙鑫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赤峰衣家营百合养殖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1.6 法人代表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 许振华 联系电话:0476-84403931.1.7 技术负责人:陈志刚(高级畜牧师),裴永志(高级畜牧师),郑伟(兽医师)1.1.8项目主管部门:赤峰市松山区农牧业局1.2
4、 建设规模与内容1.2.1改扩建牛舍改扩建牛舍2000平方米,单价0.05万元,总投资100万元。改扩建草料库房800平方米,单价0.05万元,总投资40万元。改扩建青贮池2000立方米,单价0.012万元,总投资240万元。改扩建粪污处理场200平方米,单价0.01万元,总投资2万元。1.2.2 饲草料加工设备购置饲草料加工设备4台,单价1.5万元,总投资6万元。1.3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172万元,牛舍、饲草料库房、青贮池、粪污处理场等土建工程投资166万元,饲草料加工设备6万元.1.4 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72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16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2万元。1.5 项目建设期建设
5、期为2012年-2013年。1.6 效益分析1.6.1 经济效益改扩建标准化牛舍2000平方米,可增加肉牛饲养量1000头,按每头肉牛牛收益690元计算,增加效益69万元。1.6.2 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该项目的实施,可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促进肉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肉牛产业是高附加值产业,饲养肉牛不仅可直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而且能带动加工业、种植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劳动力就业数量;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繁荣市场,扩大对外贸易。 该项目生态效益显著,饲养肉牛消耗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可减少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使秸秆变废为宝。肉牛产生的
6、粪便是优质的有机肥料,通过科学处理和利用,不仅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替代大量的化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真正做到“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业协调发展”。 随着肉牛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促使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饲草、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这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1.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4国家环保总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污染排放标准;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
7、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7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8、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9赤峰市松山区统计年鉴;10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市场供求分析2.1项目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体高,对牛肉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对牛肉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肉牛屠宰深加工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牛肉及其制品受到人们的喜爱,牛肉及其制品在人们日常肉类消费中比例逐年增加。国家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肉牛养殖产业,出台了基础母牛购牛补贴等惠农政策,将肉牛基地建设作为“菜篮子”工程重要工作之一,加大了对规模化肉牛生产的扶持力度,加快了肉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创
8、建步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加快建设优势农畜产品产业带,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带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所以,继续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农业发展进程,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将畜产品加工业纳入2015
9、年远景目标发展纲要中,并强调了肉牛舍饲养殖基地建设,组建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企业的发展思路,对内蒙古肉牛产业提出了战略性发展目标,并给予政策上的全面支持。肉牛产业作为松山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已在农牧业总体规划中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和经济重点专项推进工作,并作为畜牧业产业化的突破口,引导和支持力度在逐年加大。因此,大力扶持和发展肉牛养殖,实施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不仅符合国家、地方的产业政策和同时也是行业发展长远规划所提出的要求。近年来,松山区委、政府提出了“生态兴区、工业强区、农业稳区、产业富民”的发展目标,并把肉牛养殖业列为发展松山区农村牧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
10、快发展畜牧业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肉牛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松山区是一个“以种促养、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区。近年来,由于大力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重大生态治理项目,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植被得到了恢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松山区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生产方式开始出现,农牧业已具备了从种植业主导型向种养结合型发展,从传统养殖业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快速迈进,从单一养殖业逐渐形成种养加、产供销现代产业经营模式。从市场需求、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潜力考虑,以打造肉牛产业为切入点,加速推进农牧业的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
11、营,对于加快构建松山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肉牛养殖业是松山区畜牧业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肉牛养殖基础较好、综合条件优越,近年来松山区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把发展优质高效肉牛产业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坚持“优先发展、专项推进”,通过采取“市场牵动、政策推动、科技拉动、服务促动、典型带动”等有效措施,促进了肉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全区现有肉牛养殖小区14处,肉牛养殖专业村38处,发展年出栏10头以上的肉牛大户1788户,其中年出栏50头以上的大户423户,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大户298户,年出栏300头以上的大
12、户24户; 2011年6月末全区牛存栏20.38万头,其中能繁母牛存栏10.28万头,全年出栏肉牛18万头,实现创产值16亿元,养牛户纯收入1.4亿元。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肉牛养殖场和育肥场建设项目,通过对养殖场和育肥场的牛舍、水电路防疫设施、饲草料加工贮藏设施、粪污处理设施及饲草料基地建设等一系列标准化建设,改善肉牛的饲养环境条件,提高肉牛的饲养管理水平,提高肉牛生产力。使养殖场和育肥场的疫病防治、改良配种、饲草料供应、环境保护水平得以提高,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以此肉牛产业化进程。该项目的实施,对促进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13、2.1是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牛肉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肉食和主要肉食来源,这种消费习惯很难在短期内有太大改变,养牛在我国畜牧业中确居特殊地位。特别是优质牛肉以肉质鲜美,瘦肉率高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市场供应空间大,是城乡居民主导的肉食品种。因此肉牛的综合利用有待于深入开发,肉牛产品国际市场尚须进一步开拓,养牛生产发展产景广阔。2.2.2养牛业是国家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由于放牧草食型牛羊对植被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全区实行了封山禁牧发展舍饲养殖的政策。舍饲养牛也是当地农民的传统习惯,深受农民欢迎易于接受,舍饲养牛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也满足生态建设需要。因此通过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基地,推
14、广良种化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将大力提高养牛业的规模和效益,是实现以牧补农,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2.2.3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 通过改善养牛基础设施,扩大良种母肉牛繁殖群,进行符合市场需求的肉牛育肥生产,成批量供应市场,才能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特别是肉牛的二级良繁体系建设,促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养殖大户、专业户,实现产业化经营,提高养牛业科技含量和良种覆盖率,全面提升农民的饲养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的。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该项目是赤峰市及松山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项目,项目选址地理位置优越,水电供应有
15、保障,肉牛养殖基础较好,交通运输便利,市场需求空间较大。(一)养殖基础较好肉牛产业是我区农区畜牧业传统产业,肉牛养殖历史悠久,技术成熟,近几年已发展为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产业。全区总面积5618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2.7万人。我区养牛业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全区现有肉牛养殖小区14处,肉牛养殖专业村38处,发展年出栏10头以上的肉牛大户1788户,其中年出栏50头以上的大户423户,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大户298户,年出栏300头以上的大户24户; 2011年6月末全区牛存栏20.38万头,其中能繁母牛存栏10.28万头,全年出栏肉牛18万头。(二)饲草料资源丰富
16、我区是国家500个产粮大县(区)之一,全区总耕地面积236万亩,其中水浇地80万亩,粮食及蔬菜产地已经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正常年景粮食产量6亿公斤以上,大量的粮食和丰富的农副产物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三)市场前景广阔松山区商贸服务业比较发达,区内星级宾馆、酒店、休闲娱乐设施比较完善,对优质牛肉及其产品需求量大。同时我区的育肥牛除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外,在京、津、冀、辽等省市的外埠市场也占有一定份额。 (四)区位优势明显我区处于东北、华北结合部,是沟通关内外、联接自治区东西部的枢纽和走廊,与北京、沈阳等城市较近,特别是我市建设的“三高一铁”竣工投入使用后,交通更为便利,物流更
17、为快捷。(五)服务体系健全我区已基本形成了区有农牧业技术服务中心,乡镇有畜牧站和动物防疫监督站,村有防疫技术员,业界有自我服务的养殖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的服务体系。肉牛模式化育肥等系列技术在我区得到普及和应用。全区有43家饲料加工经营企业,每年向社会提供预混料和浓缩料10万吨。有30多个兽药营销单位,可提供良好的疫病防治保障。2.4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2.4.1产品市场供求现状国内牛肉消费需求分析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对牛肉的需求增加,肉牛生产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但世界上肉牛平均出栏率为20%,头均胴体重200公斤,人均牛肉占有量10公斤左右。牛肉占肉类比例仅有30%左右。从牛肉的供需上看,世界牛肉进
18、口国意大利、独联体、日本、韩国及中东地区在牛肉需求上均有较大缺口。九十年代以来,继欧美发现疯牛病后,2001年日本也发现疯病例,由于对疯牛病地区的禁销和出口限制,预计世界市场对牛肉的需求量会继续增加。 从我国肉类消费结构看,牛肉仅占到7.8%。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饮食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追求高营养、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保健肉食品已成为趋势。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符合现代城乡人民的消费观念。牛肉又是回族群众的主要肉食之一,发展肉牛业前景广阔。 2.4.2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当前,我国的城乡结构和膳食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据专家预测,未来30年
19、我国将有70%的人口居住在城镇,人均消费粮食100公斤,人均消费动物性食品100公斤,70%的肉食依赖西部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这就给发展肉牛养殖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不仅如此,肉类消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料表明,过去10年,国际国内牛羊肉及活牛、活羊价格均提高了30%以上,牛羊肉的消费比提高了5%,而猪肉则下降了11%,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的饮食观点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追求高营养、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健康营养保健肉食品已成趋势。牛肉以适口性好,全价高蛋白肉类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而近年来我区大力推广黄牛改良工作,引进了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
20、莱等世界优良品种肉牛品种,与当地黄牛进行杂交,大量的西杂、利杂、夏杂基础母牛后代取代了原由地方品种,当地黄牛品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生产优质牛肉奠定了种群基础,也为实施本项目提供了充足的架子牛源补充。从目前宁夏肉牛发展的状况来看,牛肉产量还不能适应当前市场需求,饲养水平低下,投入大,经济效益低下,造成优良品种肉牛不能生产优质牛肉,品质较低,价格仅为国内价格的60%。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基地和合作社的带动示范作用,随管理技术、饲养水平的进步,必将使项目区牛肉品质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成本也会随之降低,因此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2.4.3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合作社屠宰的牛肉,已在北京、河
21、北等城市试销,这些市场对牛肉的需求很大,同时价格每公斤高出在我区销售的12元,扣除运杂费每吨鲜牛肉可增收1000元,在成本价格、产品质量方面,牛肉有绝对的市场竞争优势。2.4.4市场风险分析通过对牛肉市场供求关系价格走势分析后认为,该项目具有明显的竞争力,市场前景广阔。但也应该看到,该项目同时存在着市场风险。第一,风险来自生产技术的掌握。该项目技术水平先进,需要对技术人员和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否则,难以达到质量要求,影响企业收购。第二,风险来自养殖生态环境的控制。养殖小区能否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进行防治动物疾病,保证动物健康和动物卫生环境,对产品走向市场至关重要。第三,风险来自成本控制。该项
22、目前景广阔,但若产品生产成本高、价格高,与企业收购价格不相适应,销售必将发生困难,巨额投资难以收回。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内容及其产品方案3.1项目建设方案和内容3.1.1 建设规模确定的原则和依据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规模确定原则和依据 一是具备发展肉牛的生态资源,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等条件,二是有良好社会条件。有一定肉牛养殖历史,具有掌握和具备肉牛养殖技术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接受新观念,新知识能力坚强的队伍,三是认识到位,自愿并积极参与肉牛养殖的生产活动中,愿意通过肉牛养殖增加收入,改变生活水平和质量。四是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对于全区乃至周边地区发展肉牛具有示范拉动作用,通过一个肉牛
23、养殖场的生产活动,让周边农民学习到科学养殖所带来经济社会效益。五是具备良好的社会条件,交通、通讯、建设场地等社会基础条件具备。六是符合当地生产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七是养殖户具有一定的肉牛养殖场建设基础,通过国家扶持,尽快见到效益。八是养殖规模具备最佳经济和生态效益,充分利用社会、自然资源。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考虑先进性、科学性;其次,建设数量与养殖规模相配套,建设形式上当前和未来相结合,现实与发展相结合;并兼顾生产管理和疾病防控。3.1.2建设内容和方案改扩建牛舍2000平方米,单价0.05万元,总投资100万元。改扩建草料库房800平方米,单价0.05万元,总投资40万元。改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赤峰市 松山 肉牛 养殖场 育肥 建设项目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4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