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综合图书馆.doc
《地下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综合图书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综合图书馆.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目 录- 1 -1 任务书- 3 -1.1 目的- 3 -1.2 工程概况- 3 -1.3 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4 -1.4 任务- 4 -1.5 设计依据- 4 -1.6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5 -2 地下空间设计规划设计- 6 -2.1 现有建筑情况- 6 -2.2 地下空间利用现状- 6 -2.3 地下空间规划- 6 -3 管片衬砌设计- 7 -3.1 设计任务- 7 -3.1.1 工程概况- 7 -3.1.2 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 7 -3.1.3 设计方法的选取- 7 -3.2 管片设计- 8 -3.3 管片荷载计算- 8 -3.3.1 初始计算参数的选取- 8 -
2、3.3.2 设计方法- 9 -3.3.3 荷载计算- 9 -3.4 验算衬砌管片的安全性- 14 -3.4.1 截面A承受正弯矩和轴力- 15 -3.4.2 截面B承受负弯矩和轴向力- 16 -3.4.3 连接缝的验算- 17 -4 盾构出入口基坑降水设计报告- 21 -4.1 降水设计的任务依据- 21 -4.2 降水地质条件和工程环境- 21 -4.2.1 地质条件- 21 -4.2.2 工程环境- 22 -4.3 降水水位和水量计算- 23 -4.3.1 基坑性质- 23 -4.3.2 各参数的确定- 23 -4.3.3 各参数计算- 24 -4.3.4 计算基坑涌水量- 25 -4.3
3、.5 井点布置- 25 -4.3.6 井管的长度的计算- 26 -4.3.7 验算- 26 -4.4 工程环境问题- 27 -4.4.1 工程环境影响监控- 27 -4.4.2 工程环境影响防治- 28 -4.4.3 降水监测与维护的有关要求- 28 -5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 30 -5.1 工程概况- 30 -5.2 编制依据- 30 -5.3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30 -5.4 土钉参数的选择- 31 -5.4.1 土压力计算- 31 -5.4.2 土钉荷载计算:- 32 -5.4.3 考虑抗拔安全系数:- 33 -5.4.4 第一排土钉计算- 33 -6 总结- 36 -致 谢-
4、37 -参考文献- 38 -附图I:土3第一组平面设计图(1)附图II:土3第一组平面设计图(2)附图III:土3第一组地下建筑立体图1 任务书1.1 目的拟建工程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综合图书馆,位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运动场和篮球场地下6处,总高度为10。分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高度均为5。其中地下一层作学生休闲室、自习室、及阅览室,地下二层学校实验室。1.2 工程概况该工程占地面积约为188.7395m(南北)219.90892m(东西),在用地范围内地形平坦,场地内除一个篮球场看台外无其它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空间,地下空间设计区域为红线以内(见图11);场地内无要保留的树木,无文物古迹的
5、拆除和保留;无地下管线及管道设备穿过,无地下防空设施或地下储库等,目前处于完全非开发状态。设计区域北面为校内主马路,南面为校外马路及7层高的住宅楼一幢,西面为运动场看台,东面为教五楼及其外小花园。教五楼为地上五层地下一层的教学楼,距东操场23左右,因而对地下施工不会有太大障碍。工程所在地区处于华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多雨。工程的建筑环境较好,无大的影响施工的其它条件,建筑场地内无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地层多为硬黏性土;地下水无侵蚀性。工程距地大东门几十米,因而交通便利,可方便的运送钢筋和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且场地水、电、气、燃料等能源供应充足,能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工程设计的规模较大,
6、又由于是在地面以下较大的空间下开挖,故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工程用地使用权属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按相关法规得到上级审批后可以建相关建筑物。由于工程在北京,所以施工对环境要求较高,本工程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对环境的保护。由于工程在北京,所以施工对环境要求较高,本工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对环境的保护。图11 拟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综合图书馆平面图1.3 工程地质水文条件拟建场地地势基本平坦。根据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在深度25m的范围内地基土主要由新近沉积和一般第四纪沉积土组成。表层主要由杂填土和黄褐色,褐黄色的新近粘性土,粉土及杂色碎石土沉积、其下地层为杂色的一般第四纪地层。地下水位为-2.0m,地下
7、水对施工会造成影响。拟建场地土层厚度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1-1。表11 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土层类别土层厚度压缩模量泊松比容重内聚力内摩擦角极限界面摩擦力杂填土粉土细砂圆砾层中砂土 层粉质粘土层粉土地层1.67.81.92.51.00.80.75.814.827604514.848.30.270.340.270.30.30.340.3218.7519.519.926.520.52020.33727000302423.7272735352530.54080801508080801.4 任务(1)规划红线以内地下空间,画出规划图(CAD平面和立体图)。地下步行街为地下二层,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
8、高度均为5。其中地下一层作学生休闲室、自习室、及阅览室,地下二层学校实验室。(2)要求施工方法为土钉支护。设计盾构管片衬砌。(3)地下街出入口须采用明挖施工,支护采用土钉支护。相关地下街出入口,地下街宽度、高度,出入口形式及尺寸参考相关规范确定。(4)采用一种降水方法。(5)建立地下街三维空间模型。(6)编写设计报告。1.5 设计依据本次规划和设计工作的依据和执行的规范、技术标准: (1)岩土工程勘查规范 (GB50021-20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3)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GBJ38-99)(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9、5)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6)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111-98)(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7-2002)1.6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本组成员对收集的信息和学校提供的底地层的资料进行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规范和规程,对开发区用地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12。表1-2 工作量统计表工作项目单位完成工作量工程图表绘制1:1000地下一层平面图张11:1000地下二层平面图张11:1000三维立体图张1管片衬砌管片衬砌报告篇1地下支护地下支护报告篇1降水降水设计报告篇12 地下空间设计规划设计2.1 现有建筑情况中国地质大学自从50周年
10、校庆以来,学校总体规划和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学校建设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但是从现有的资源来看,还远远不能满足全校师生的需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现有的教学楼5栋,图书馆1栋,其中规模较大的教学楼只有综合教学楼、教19楼和教5。实验室都分散设置在各院系,没有一个比较综合的实验楼,不便于学校的管理和学生的学习。现可用于教学阅读和科研实验的空间小,学生自习空间尤为紧张,学校用地逐渐不能满足学生生活学习的需要。并且我校地处海淀区北四环上用地紧张,外延式拓展难度很大,而且学校地上空间的建设逐渐饱和,在这种形势下,开发占地面积较大学校南区的地下空间迫在眉睫,地下开发可以在不影响地上学生活动的基础上进行
11、,对缓解现有建筑超负荷运营的状况而言即为有利。2.2 地下空间利用现状中国地质大学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才刚刚起步,所建成的地下空间只有教19楼地下一、二层。19楼地下一层用于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地下二层建成停车库,其他楼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极为有限。2.3 地下空间规划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综合图书馆地下空间的规划用地面积达到41505.5,主要以建筑美观、功能齐全,布局合理为设计理念,所见地下建筑旨在解决学校现有教学科研空间不足的问题,并且结合我校发展长远目标,创建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的综合地下规划区,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充分结合起来以满足学校的总体规划以及学生使用的要求(见附图II
12、I)。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综合图书馆地下一层位图书馆、自习室、休闲室(见附图I),地下二层规划为实验室(见附图II),总深度为17m,地下一二层均为5m,上覆土深度为6m,总体用地长为219m,宽188m。考虑学生学习生活方便,设置出入口3个,2个安排成南北向另一个东西方向,北部出入口直接与中国地质大学主马路相连接,方便学生出入,同时考虑要与中国地质大学北区地下广场相连接的必要性主要出入口朝北设置,并且可以直接从综合楼下地下广场通过地下通道直接进入图书馆和地下二层实验室。具体设计和规划是:一层建设成为学生的阅览室、图书馆以及休闲、仔细场所,地下二层作为学校实验室在规划中把北侧主要规划为学生的教
13、室或自习室,满足学生自习室的需求,同时东侧附带有报告厅,主入口有楼梯可直接进入一楼,同时可进入二楼大厅。一、二层可连通能满足上下合力沟通的需求。地下一层东侧主要以图书馆藏书为主,分为四个阅览室和一个专业阅览室,不同的阅览室可以规划不同学科的藏书以保证满足学生阅览的需求,北侧有学生活动中心,地大综合超市以及休息室和综合办公室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和教师办公的需求,在地下二层主要设有教室、报告厅以及一般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可以满足不同科学同时进行试验,一般实验室包括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综合实验室等,能满足学生实验要求。3 管片衬砌设计3.1 设计任务3.1.1 工程概况中国地质大学
14、(北京)地下空间施工于中国地质大学运动场,本次设计为南区和北区区间隧道的盾构区段。隧道上方为已建的国家地质图书馆。隧道穿越的主要底层为粘土层、粉土,层后厚约。地层条件较好,地下水埋深较深,为。线路为单线,基本为南北走向。盾构管片顶部距地表6m,设计起点位于线路与南区交界处。本段线路的直径为。3.1.2 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场地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表径流。水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为。设计计算时地下水位采用。由勘察报告提供的场地各地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示见表3-1。表3-1 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土层类别土层厚度压缩模量泊松比容重内聚力内摩擦角极限界
15、面摩擦力杂填土粉土细砂圆砾层中砂土 层粉质粘土层粉土地层1.67.81.92.51.00.80.75.814.827604514.848.30.270.340.270.30.30.340.3218.7519.519.926.520.52020.33727000302423.7272735352530.54080801508080803.1.3 设计方法的选取地下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工程类比设计方法、力学模型设计方法、结构可靠度设计方法、结构荷载共同作用设计方法种,但是由于目前尚无很成熟的盾构管片设计规范,因此本设计只能采用工程类比设计方法,通过已建工程和本工程的类比分析初步选定衬砌管片的
16、类型、形状、尺寸、管片系统、连接缝形式等参数,然后对其进行安全校核。管片结构设计的内力计算模型主要有层状结构模型法、有限元法和弹性方程法。层状模型法是利用计算机矩阵计算内力的方法,属于一种多静态模糊模型,不适用于手算;有限元法是以连续体理论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的高速精准计算的一种设计方法,与层状结构模型法相同,也不适用于手算;在弹性方程中,水压力被认为是垂直均载和水平均载的组合在水平方向上的地基反作用力被简化为三角形分布的可变荷载,如图3-1。31 弹性方程法计算模型3.2 管片设计根据设计要求盾构隧道内径为,不属于大直径盾构断面,因而不采用箱型管片。平板管片的抗弯刚度和强度相对较大,且管片混凝
17、土截面削弱小,对盾构推进装置的顶力具有较大的抵抗能力。故决定采用钢筋混凝土平板型管片。管片厚度与管环外径比的选择,取决于土质条件,覆盖土层的厚度,施工荷载状况,隧道的使用目的及管片施工条件等多种条件。本工程的隧道管片外径为6000mm ,所以本工程的管片厚度选择为,管片形心半径为,管片宽度取。3.3 管片荷载计算3.3.1 初始计算参数的选取3.3.1.1 管片条件 管片类型:平面型; 管片外直径: 管片的形心半径: ; 管片的宽度: 管片的厚度: 管片截面面积:; 管片的单位重度: ; 管片的弹性模量:; 管片截面的惯性矩:; 混凝土标准强度:; 混凝土允许抗压强度:; 混凝土弹性模量比:;
18、 混凝土弯矩增大率:; 钢筋允许强度:; 螺栓允许强度:;3.3.1.2 场地条件土壤条件:粘性土;土的侧压力系数:;超载:;上部土层厚度:;潜水位:;反作用系数:;水的重度;盾构千斤顶抽压力:片;工程地质与水文资料见表11。3.3.2 设计方法 盾构隧道设计主要根据设计规范,校核内力采用弹性方程法,校核衬砌安全性采用允许应力法。3.3.3 荷载计算静荷载:底部静载反作用:因为,不能获得土的成拱效果,故采用总覆土压力。(1) 隧道拱部的垂直压力:土压:水压:; 拱部侧压: 底部侧压: 侧向均载:衬砌底部水压: 侧向三角形变化荷载: 弹簧侧向位移: 反作用力:表22 内力计算公式表 荷载弯矩/轴
19、力/剪力/垂直方向均载侧向均载侧向三角形变化荷载侧向地基反作用力()000静荷载()000弹簧的侧向位移()计算结果如表32。表32 衬砌管片的内力总弯矩/总轴力/总剪力/077.02 484.07 0.00 1069.60 492.42 -29.30 2048.96 515.79 -52.09 3019.69 549.59 -63.44 40-11.87 587.43 -61.15 50-39.04 622.61 -46.27 60-56.51 649.61 -23.08 70-61.62 665.76 2.42 80-54.75 671.64 24.09 90-39.07 670.66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 建筑结构 设计 课程设计 综合 图书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