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代实施方案).doc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代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代实施方案).doc(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畜产品专业合作社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代实施方案)1.1.2 项目主管单位:*畜牧兽医局1.1.3 项目建设单位:*畜产品专业合作社单位法定代表人:丁伟民(*畜产品专业合作社社长)1.1.4 项目建设地点:和布克赛尔镇二区赛尔南街1.1.5 项目建设性质:扩建项目建设期:1年(2010年)1.1.6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和目标:(1)新建牛舍640平方米;(2)挤奶厅300平方米;(3)购置挤奶器1套;(4) 建设车辆消毒池1个和绿化隔离带800平方米; (5) 污水处理池500立方米;(6)青贮池1座,200立方米通过扩建后,到20
2、12年,存栏奶牛由252头增加到376头,产奶量由500吨增加至740吨。1.1.7 项目总投资和资金筹措:本扩建项目总投资103.7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补助投资50万元,*地方及养殖专业合作社自筹53.7万元。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实施后,新增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20.83,所得税后为16.45;新增投资财务净现值(预期收益率取12)所得税前为42.96万元,所得税后为20.62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为6.52年(含建设期1年),所得税后为7.37年(含建设期1年)。项目投入运营后年平均税前利润为19.44万元,税后利润为14.58万元,总投资收益率14.58。1
3、.3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2)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下发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农办牧20083号);(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的实施意见(新政发200794号);(4)新疆自治区畜牧厅、发展改革委关于申报2010年奶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的通知(牧畜字201011号);(5)2010年自治区畜牧工作会议精神;(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7)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9)新疆维吾
4、尔自治区奶业条例;(10)塔城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1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1.4 项目综合评价从项目建设的政策面上看,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自治区政策支持方向及畜牧业发展方针,以及塔城地区、*畜牧业发展总体战略部署,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关键环节,同时得到了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畜牧厅、塔城地区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具有良好的政策优势。从项目建设的选址与布局与设备配置上看,本项目建设选址符合国家和*城镇总体布局规划要求,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能够满足防疫要求,水、电供应稳定,各项配套条件完善,饲草料资源丰富。从项目建设
5、的布局上看,生产区、管理区、废弃物处理区相隔离,布局合理,符合防疫要求,可阻断相互污染,确保人畜安全。从项目设备配置上看,设备选型和数量严格按照设计规模进行合理配置。从项目建设的作用效益来看,项目区饲草资源丰富,技术依托可靠,产品市场潜力大,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项目投资经济合理,财务上可行,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本项目的建设实施,将对提升*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促进畜牧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项目建设不仅可行,而且必要。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及意义近年来,*坚持走农牧业稳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
6、、生态立县之路,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促进全县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2010年县委九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建设富裕和布克赛尔,要巩固畜牧业主导地位,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根据这一总体思路,*因地制宜,挖掘优势产业潜力,大力实施“牧业富民”战略,加快传统畜牧业快速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不断提高畜牧业整体水平和效益,使畜牧业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巩固,为农牧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基础。2009年全县牲畜最高饲养量达74.12万头(只),年末牲畜存栏头数达51.8万头(只),其中大畜存栏头数6.01万头(只),牛存栏4.2万头,羊存栏49.44
7、万只;年内牲畜出栏数40.22万头(只),出栏率77,各类牲畜繁殖成活数45.71万头(只)。全年肉类总产量9300吨,奶产量13600吨,禽蛋类产量75吨,羊毛产量770吨,山羊绒产量31吨,畜牧业生产继续朝效益型、规模型的方向发展,带动了农牧民增收,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比重达58。长期以来,*奶牛养殖以分散养殖为主,存在养殖户饲养管理技术落后、养殖规模较小、市场信息不灵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奶农与市场、生产与技术、政府与奶农之间缺乏有效联系,奶牛业缺乏市场竞争力。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2002年兴建了*畜产品专业合作社养殖场,占地36亩,已形成了奶牛养殖小区,小区内养殖基础设施已
8、初具规模,除饲养工人外,无入住户。小区建设及设施建设按城建、畜牧部门统一规划实施,小区内实行道路硬化、通水通电、小区绿化和废弃物统一处理。通过近几年的发展,由最初的传统养殖逐步向现代化养殖转变,养殖效益突出,带动了周边地区农牧民大力发展奶牛业。目前,*畜产品专业合作社奶牛养殖小区已成为*主要的产奶区。该小区现有人员16人,其中,汉族6人,民族10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其中首要的是生产发展,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民收入水平才能提高,才能实现生活宽裕、村容整洁。增加农民收入,一是要继续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二是要开辟外部增收渠道。目前由
9、于*耕地面积少,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量少,农民依靠种植业增加收入潜力已十分有限,而大力发展养殖业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温家宝总理已明确提出要增加财政补助,支持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结合当地农村、农业、农民以及从事畜牧业生产农牧企业的实际情况,经过多方论证,决定实施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项目。这对促进*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积极、重大的现实意义。2.2 项目建设必要性2.2.1发展规模养殖小区是国家解决奶业存在问题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指出,我国奶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奶牛良种覆盖率和单产水平低,养殖方式较为落后;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
10、液态奶标识制度不落实等。并提出目前全国奶业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推进养殖方式转变,提高原料奶质量。通过发展规模养殖小区(场)等方式,加快推进养殖环节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逐步解决奶牛养殖规模小而散问题。要求农业部门抓紧制定奶牛规模化养殖标准和规范,到2012年,奶牛规模养殖的比重要有较大幅度提高。把提高原料奶质量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努力提高原料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降低菌落总数。大力推广科学饲养技术,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扩大青贮饲料生产。加快普及机械化挤奶,减少生产环节的污染。认真落实“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奶牛疫病防治,有效降低传染病、多发病发病率。加强饲养环节的技术服务,努
11、力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业务素质和进场入户服务水平。2.2.2 发展规模养殖小区,有利于促进新疆畜牧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把新疆建成一个名副其实的畜牧业大区,是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事关新疆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我区畜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彻底摆脱四季游牧和数量扩展型的传统发展模式,生产周期长、牲畜死亡率高、经济效益低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根据自治区畜牧工作会议精神及自治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当前要在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上尽快突破;要在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上尽快突破;要在着力建设饲草料基地
12、和推动牧民定居上尽快突破;要在动物防疫监督体系建设上尽快突破,确保我区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顺利推进。每个地州都要确定储备510个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项目。2.2.3 提高奶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是塔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根据塔城地区“十一五”规划,*是发展养牛业重点区域,全地区发展13万头优质荷斯坦牛养殖基地,到2010年全地区建设32个标准化养殖小区,总投资1959万元,新增产值1080万元,增加值594万元,乳品日加工量达到360吨以上。*因地制宜,挖掘优势产业潜力,大力实施“牧业富民”战略,加快传统畜牧业快速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2009年全县牲畜最高饲养量达74.12万头(只),
13、年末牲畜存栏头数达51.8万头(只),其中大畜存栏头数6.01万头(只)。全年奶产量13600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比重达58。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预测3.1 市场分析3.1.1 奶产品市场供求现状近年来,奶业在国家大力扶持下快速发展,全国奶牛存栏数、奶类产量逐年递增,乳品消费呈现增长势头。2007年我国奶业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据统计,2007年全年奶牛存栏达到1387.9万头,比上年增长1.82;奶类总产量达到3684.18万吨,比上年增长11.56。2007年全国液态奶产量1441万吨,比上年增长15.83,干乳制品产量346.45万吨,同比增长60.74。销售收入50
14、0万以上规模乳制品加工企业销售额1800亿元,比上年增长72.84。乳品加工企业利润总额6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7.01。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为29.69公斤,同比增长1.68。城镇人均乳制品消费支出160.72元,同比增长6.98。2007年乳制品进口29.87万吨,同比降低14.12,乳制品进口金额7.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33。乳制品出口13.46万吨,同比大幅增长79.71,乳制品出口2.42亿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57.45。新疆从2002年实施现代畜牧业发展战略以来的6年间,全区年内牲畜出栏由2001年的2833万头(只)增加到了2007年的4717
15、万头(只),增长66.5;平均年递增8.87。畜牧业产值由2001年的134亿元提高到了2007年的227亿元,增长69.4。2007年,全区农牧民人均增收中来自畜牧业的贡献达到了244元,占农牧民人均增收的59.08。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主导产业的地位逐步得到确立,对农牧民增收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3.1.2 奶产品市场前景分析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乳制品消费有更加广阔的前景。目前我国人均奶类产品消费只有9公斤,虽然奶类人均占有量上升很快,但与世界平均水平100公斤、发达国家平均水平300公斤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乳制品消费方面,2006年城镇居民乳品消费保持小
16、幅上升态势,农村居民乳制品消费逐渐启动,带动乳品消费量持续上升,今后几年将继续保持这种增长势头。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居民的乳品消费,全社会广泛宣传和大力普及奶类营养知识,培养国民乳品消费习惯,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消费,特别是注重培养青少年消费群体。这将对奶类消费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促进我国乳制品消费的进一步增长。新疆牛奶消费市场潜力大,2006年全区人均消费牛奶76公斤,按照国家提出的每人每天喝一斤牛奶的标准计算,年人均消费应达到182.5公斤,我区人均牛奶消费量与国家标准差106.5公斤,以全区2100万人口计算,每年牛奶缺口达223.65万吨。同时,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乳制品消费市
17、场也有较大潜力,目前这些国家高档乳制品主要从俄罗斯和西欧进口,新疆应发挥地缘优势,发展外向型乳业潜力巨大。3.1.3 项目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分析2007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下发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的实施意见,提出“发展规模养殖,加快奶业标准化生产”的指导方针,并确定了乳业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区能繁母牛存栏达到280万头,良种母牛占73;荷斯坦奶牛年平均产奶量达到4.5吨,西门塔尔牛和新疆褐牛年平均产奶量达到2吨,牛奶总产量达到300万吨;到2015年,全区能繁母牛存栏达到350万头,良种母牛占80;荷斯坦奶牛年平均产奶量达到5吨,西门塔尔
18、牛和新疆褐牛年平均产奶量达到2.5吨,牛奶总产量达到450万吨;培育12个全国知名乳品龙头企业,力争创出12个全国知名品牌,把新疆建设成我国重要的奶业生产基地。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发展奶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疆草场面积4800万公顷,仅次于内蒙古、西藏,居全国第三。绿洲农业发达,饲草料种植条件好。气候也适于奶业发展。新疆奶牛总数和牛奶总产分别列全国第二位和第五位,奶牛养殖优势显著,是国内主要乳制品生产区之一。新疆有辽阔无污染的天然草地,牧区大多采用较原始的放牧方式,农区也多利用玉米、大豆、秸秆、棉粕、豆粕等农副产品作为饲料。质优价廉的绿色原料奶是新疆乳品走向全国市场的重点优势之一。3.2
19、项目竞争优势与销售预测畜牧业是新疆的传统产业,也是当今最富有活力的特色产业,又是在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最有希望的优势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畜牧业有了长足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畜牧业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低于其他行业,特别是新疆牧业产值在大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20年来一直徘徊在20左右。迄今为止,新疆畜牧业还没有摆脱传统的生产模式,还处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半封闭状态,还没有发生质的突变和形成进入国际市场的生产能力,其结果导致畜产品加工业及相关联动产业规模小、发展慢、效益差,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新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2008年,以三鹿为首的国内知名品牌的奶制品企业
20、均发现在产品中不同程度的参杂有三聚氰胺,而区内企业的产品因为奶源质量高,企业质量把关严,未发现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区内奶制品企业的市场信誉度,为区内奶制品企业进军国际国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区内奶制品企业抢占国内国际市场,必然会拉动奶源的需求量。新疆有辽阔无污染的天然草地,牧区大多采用较原始的放牧方式,农区也多利用玉米、大豆、秸秆、棉粕、豆粕等农副产品作为饲料。质优价廉的绿色原料奶是新疆乳品走向全国市场的重点优势之一。今后510年是新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区经济将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也将呈现快速增长,同时外来人口
21、的增加、小城镇建设的加快和农村市场的启动,都将促进奶类产品消费,拉动养殖业发展,且本项目有统一标准、环保、安全等特点,代表着未来奶产业生产发展的方向。第四章 项目建设场址条件4.1 项目区概况4.1.1 自然、地理条件*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塔城地区东北部,介于北纬4520-4712,东经8437-8720之间。县境东接福海县,南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与昌吉市、呼图壁县、玛纳斯县、沙湾县毗邻,西南接克拉玛依市,西以白杨河为界与额敏县、托里县相连,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北隔赛尔山与吉木乃县接壤。全县东西最长210公里,南北最宽207公里。全县总面积30589.2平方公里,约占全疆总面积的1.9
22、%。4.1.2 气候、光热条件*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属大陆性北温带干旱气候,由于纬度及地形的差异,全县分为两个大的不同气候区。北部山地气候区,包括和布克谷地在内,10的积温在2100左右,年平均气温只有3.1-3.5,无霜期短,仅135天左右;降水量除中山带以上稍多外,一般降水都在150毫米左右;积雪不稳定,有明显的冬季逆温层,有利于牲畜越冬和喜凉作物的生长,但春秋多有偏西大风,常受风灾之害。南部平原气候区,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7.0-7.3,10的积温在3300-3350之间,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达180190天;降水少,年平均降水只有88.5毫米,蒸发量大;夏季炎热,有干热风之害;冬季严寒
23、,降雪少,积雪薄,不宜种植冬小麦。4.1.3 水土资源条件(1)水资源*水资源年径流量为2.02亿立米。其中年径流量在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只有哈拉盖特、阿尔恰特、吉木格尔三条河流。发源于哈同山流入白杨河的有14条河流和沟溪。中部谷地、低山丘陵为散流灌溉区,前区渗入地下的水在本区谷地底部溢出,形成东西长约108公里的泉水溢出带,汇成五条较大支流注入和布克河。和布克河发源发于本区的霍尔茹,全长134公里,流域面积90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为3664万立方米,平均流量为0.91立方米/秒。白杨河发源于前区的丹木巴斯,全长180公里,在县内的流域面积为612平方公里。本区其它部分没有径流,只零星分布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奶牛 标准化 规模 养殖 小区 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4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