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三级上册《我的雨量器》教学设计.doc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级上册《我的雨量器》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三级上册《我的雨量器》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的雨量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实际测量降水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制作雨量器的过程申,学生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3.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会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在测量降水量的过程中发现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教学重点】会制作简单的雨量器,会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在测量降水量的过程中发现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实际测量降水量,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进行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尺子;大饮料瓶或其他透明大塑料瓶、浇花用的喷壶。
2、教师准备:下雨时的录像片段、雨量器、(每组一个)、水、水槽、烧坏、雨量器的构造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谈话:下雨是我们经常经历的二种天气现象,大家经历过什么样的下雨天?咱们一起来说一说吧。2.学生回忆并交流,充分汇报。二、学习新课:探究活动:活动一:认识雨量器。1.谈话:看来,同学们经历过的下雨天可真不少,老师前段时间录制了一次下雨的场景,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2.师播放正在下雨时的情景,学生观看。3.谈话:观看了这场雨大家想说点什么?4.学生对雨进行感觉上的描述。5.谈话:大家从好多方面进行了描述,你有什么闽问题要问吗?6.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雨
3、量大小及”类似的问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降水量-呢?”当然,对“降水量”这个词语学生可能不太熟悉,提不出“怎样准确知道降水量这一问题,但只要学生能提出这场雨到底下得有多大?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遭雨下得有多大?”等问题即可。)7.谈活:对呀,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这场雨下的有多大呢?那么,谁能来说一说,这场雨下得到底有多大?如果大家没注意观察,我可以再播放一次录像(教师再次播放刚才的录像)。8.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凭经验描述雨量大小。(要充分让学生发表意见)9.谈话:还是人多智慧大,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办法,应用了很多对比参照描述雨量的大小,但你们认为你
4、们的说法精确吗?10.学生肯定会认识到自己的说法只是推测。是不精确的;这时教师再继续引导:有没有办法能让我们准确地知道降水量呢?11.学生讨论、支流。12.最后,引导学生达成共识:使用专门的仪器、把雨量测出来,从而引到对“雨量器”的研究上来。(目的是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各自发表见解,学生要说的办法可能很多,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讨论,善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13.谈话:看来,用专门的仪器对雨进行测量,这种办法大家认为最好。用什么仪器?怎样研究?相信大家一定义有了主意,那就先说给小组同学听一听;再说给老师和其他同学听一听吧。小组内、小组之间、师生间交流,引导学生
5、想到将降入容器申的雨水进行测量是较准确测知降两量的方珐。(小组交流,便于相互取长补短,她给每个学生提供发言的视会,使学生能通过交流,自已找到解决闷题的办法。)14.谈话:大家所说的下雨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降落雨水的多少,我们称为降水量。我国劳动入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一种专门测量降雨量的仪器叫雨量器。在前边的材料桌上的就是雨量器,每个小组的组长来取一个。小组同学一起来观察、研究:它是什么样的?怎样正确地使用它?(让学生了解雨量器是我国人民发明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5.学生取仪器,并分组观察、研究。16.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讨论、你们小组发现雨量器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特点)你怎样正确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的雨量器 青岛 小学 科学 三级 上册 雨量器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3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