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重力坝地基稳定性分析.doc
《混凝土重力坝地基稳定性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重力坝地基稳定性分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网络教育学院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 原创优秀论文 题 目:混凝土重力坝地基稳定性分析 学习中心: 山东德州奥鹏 层 次: 专科起点本科 专 业: 水利水电工程 年 级:学 号:学 生: 指导教师: 张 静 完成日期: 2011 年09月15日 内容摘要我国已建和在建的混凝土坝的数量已居世界首位,坝基稳定是坝体安全最主要的保障。如何在工程实践中提高坝基的稳定性是目前混凝土重力坝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本着工程实践和应用的目的,就混凝土重力坝地基稳定性问题及技术处理措施进行工作研究。笔者重点从坝基开挖、固结灌浆、软弱岩层处理及防渗排水措施等方面着手,详细论述了坝基稳定性影响因素与应
2、对措施,对混凝土重力坝坝基稳定性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关键词:抗滑稳定分析;坝基开挖;固结灌浆;软弱岩层处理;防渗排水措施目 录内容摘要I引 言11 重力坝地基稳定性概述21.1 重力坝地基基础理论21.1.1 重力坝地基存在问题21.1.2 重力坝地基的处理21.2 重力坝地基稳定性调查内容21.3 重力坝地基稳定性处理措施31.4 重力坝地基稳定性处理综合评价32 坝基开挖42.1 建基岩体的利用和开挖要求42.2 坝基开挖形状42.3 坝基表面地质缺陷处理52.4 坝基开挖程序52.5 坝基爆破设计与施工52.5.1 爆破实验52.5.2 爆破施工的一般规定62.5.3 爆破施工方法63
3、坝基固结灌浆83.1 固结灌浆的目的和要求83.2 固结灌浆设计83.3 无盖重固结灌浆104 坝基软弱岩层处理114.1 坝基软弱岩层处理的必要性114.2 软弱岩层处理措施114.3 断层破碎带和软弱夹层处理方法115 防渗排水工程措施135.1 重力坝地基渗流问题及其危害135.2 控制渗流的原则135.3 防渗措施135.4 排水措施146 重力坝地基稳定性案例分析156.1 重力坝地基稳定性案例内容156.2 问题产生原因156.2.1 坝址处工程地质情况156.2.2 工程地质分析186.3 问题解决措施18结论与展望21参考文献22引 言1949年解放后到目前的六十年,是我国水电
4、事业蓬勃发展的六十年,截止目前我国的混凝土坝建设数量和规模跃居世界首位。受我国能源短缺、旱涝灾害频发、日本福岛核电站安全事故的影响,紧跟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国家能源战略形势,水电事业又被提高到国家优先发展的行列。目前,我国在西部地区较大江流的上游又陆续开工建设了一批大中型水电站,大约一半的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和其他工程一样,安全问题是大坝建设控制的核心问题。由于勘探和地基处理欠妥,法国的Malpasset大坝初次蓄水时即完全溃坝1。 根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每年的夸坝率在0.2%左右2。对于混凝土坝来讲,坝基稳定是坝体安全的最主要的保证。为了适应复杂的地基处理,总结我国以往的建坝施工经验,本文结合
5、实际案例,从实践的角度分析混凝土重力坝地基稳定性并对具体工程处理措施进行总结论述。1 重力坝地基稳定性概述1.1 重力坝地基基础理论1.1.1 重力坝地基存在问题目前世界上坝工设计中混凝土坝是主流,而混凝土重力坝是主流中的主流。我国从解放初期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的三十多年,所建成的30米以上的113座混凝土坝中,重力坝站到总数的51%。地基稳定是混凝土重力坝工程成败的关键。因不同地域、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天然地基都存在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缺陷,地基处理的难度和费用越来越高。有的工程因地基处理不当发生地基渗漏、坝体滑移、不均匀沉降甚至坝体倾覆等各种工程事故。因此,科学的分析重力坝地基的稳定性,采取高
6、效、实用、经济的工程手段进行地基处理,是保证混凝土重力坝工程安全的关键,也是降低工程造价和成本的有效措施。1.1.2 重力坝地基的处理地基指的是直接承受构造物荷载影响的地层,基础下面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土体或岩体称为地基。地基不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但它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地球的一部分。重力坝地基一般有岩石地基、砂砾石地基和软土地基等,其中岩石地基因地质较好、地基的稳定性比其他地基要好、处理费用相对较低等原因,应用较广。天然地基一般存在很多缺陷,经过处理后才能作为建筑物的地基使用,地基处理时要结合上部建筑物的结构形式,有时调整上部结构形式以适应其下的地基条件。地基处理的目
7、的:达到强度要求,能承受重力坝的压力;达到抗渗要求,控制渗流损失和渗透稳定;达到耐久性要求,在工程寿命期内地基安全稳定;整体性和均匀性好,满足抗滑稳定和减低不均匀沉降。 1.2 重力坝地基稳定性调查内容地基稳定性是指地基在承受建筑荷载条件下的沉降变形、深层滑动等对工程建设安全稳定的影响程度。区域环境地质调查中对地基稳定性的调查内容主要有:地基主要持力层和特殊性岩土体的分布、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工程地质特性;现有建筑物基础类型和地基稳定性情况;现有基坑类型、规模和坑壁、坑底稳定状况;不良地基岩土体在工程作用下和基坑坑壁、坑底的变形对工程建设的危害和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调查;采取的工程防治措施及其效
8、果调查。混凝土重力坝工程一般建设在河道和山谷里,库区建设前要移民安置,附近很少有相邻建筑物。混凝土重力坝底面积较大,一般建在较好的岩基上,坝基经过常规处理甚或不处理其抗压强度都能达到设计要求,坝基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滑移失稳。所以重力坝地基稳定性调查的主要内容是持力层和特殊岩体的分布、岩性、厚度与埋藏条件、工程地质特性,即地基内有无软弱夹层或缓倾角断面、基底岩体面与混凝土的摩擦系数、岩基的渗透性。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坝体的滑移稳定性。为增加混凝土重力坝地基抗滑稳定性,目前常采用的工程措施有以下几种:(1) 迎水面做成小斜面,利用水体自重提高垂直压力,增加抗滑摩擦力;(2) 将建基面开挖成向上游倾斜的
9、坡面;(3) 在坝踵下设置齿墙;(4) 设置排水系统减小扬压力;(5) 加固地基,这是最常用、有效的工程措施;(6) 适当移动坝轴线,避开不利的地质缺陷段;1.3 重力坝地基稳定性处理措施对混凝土重力坝岩石地基中的节理裂隙采用浅孔低压灌注水泥浆的方法对坝基进行加固处理(即坝基的固结灌浆),可以提高岩石地基的整体性和抗压抗剪强度,降低坝基的渗透性。坝基的防渗处理措施一般有帷幕灌浆、混凝土防渗墙、水平铺盖等措施,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帷幕灌浆,帷幕灌浆一般在坝踵附近预留的灌浆洞中进行深层高压水泥浆灌注,在一定深度内形成一道水泥浆填缝密实的防渗帷幕。当地基采用水泥灌浆效果差时采用化学灌浆,化学灌浆效果要比
10、水泥灌浆好,但是费用高。岩石地基中一般存在断层破碎带和软弱夹层等缺陷,容易导致坝体局部承载力低而产生应力集中、滑动或不均匀沉降。用换填混凝土或灌浆密实的方法处理。1.4 重力坝地基稳定性处理综合评价重力坝岩石地基经过固结灌浆、断层破碎带及软弱夹层加固、帷幕灌浆、排水等措施综合处理后,可以有效提高坝基承载力及弹性模量,减少渗流损失,降低坝底扬压力,避免发生滑动失稳或倾覆事故的发生,使地基达到设计标准,满足寿命期内的地基稳定性要求。2 坝基开挖2.1 建基岩体的利用和开挖要求混凝土重力坝对地基的要求和其他建筑物一样,要求建基面具有足够承受上部建筑物荷载的强度,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整体刚度,保证地基压
11、载后有相对稳定的变形,沉降均匀、微量。坝体对地基的要求与其他建筑物不同之处在于对抗渗性的要求,混凝土坝的目的是阻水或蓄水,所以选择坝基还要具有抗渗性。坝基开挖包括开挖定位、开挖深度、开挖方式以及开挖安全。开挖定位和开挖深度也就是坝址的选择,要结合现场情况和地质勘探结果,应选择地质相对较好、有岩基可利用且开挖方量少的地方作为坝址。对于岩石坝基,根据规范要求4,坝高超过100m的高坝,坝基应坐落于新鲜、微风化或弱风化层下部的岩基上;50m100m的混凝土坝体,应建于微风化至弱风化中部岩基上;坝高小于50m时,坝体可建在弱风化中部至上部岩基上;对于地形较高部位的两岸坝段,岩基的要求标准可比河床部位适
12、当降低。坝基开挖方式与开挖安全属于施工范畴,施工单位要根据工期要求、成本目标、现场地质条件以及工程所在地的法律法规要求确认开挖方式,并保证施工安全。坝基开挖的主要注意事项:(1) 一定要遵循先放线后开挖的原则,防止超挖或欠挖。(2) 坝基开挖要保证边坡安全,有防止滑坡、坠石或塌方的安全措施。(3) 两岸坝段建基面一般开挖成斜面台阶型,台阶高差和位置与混凝土分分缝位置应协调一致。(4) 坝基开挖应分层进行,接近建基面时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防止超挖或扰动基底。(5) 建基面开挖轮廓应平整,高差控制在设计和规范要求范围内。(6) 在浇筑混凝土前,对建基面表层缺陷进行处理并清理干净。2.2 坝基开挖形
13、状重力坝的基坑轮廓形状主要根据设计和覆盖层地质条件确定,包括平面投影形状、横断面(垂直于坝轴线)形状和纵断面(平行于坝轴线)形状。一般岩石坝基,为了保证开挖安全并减少开挖量,坝轴线开挖形状一般为直线型,横断面为梯形。有的为了利用两岸山脊或避开两岸地质缺陷,两端或一端的坝肩轴线会设计成向上游或下游偏移的折线型。混凝土重力坝的纵断面通常开挖成斜面阶梯状,台阶面一般水平或向上游倾斜,以提高坝体的抗滑稳定性,台阶斜坡在地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放缓,有利于施工安全和坝体的横向抗滑稳定。2.3 坝基表面地质缺陷处理坝基开挖,按设计要求达到建基高程后,建基面和浅部岩体仍会出现某些地质缺陷,必须予以处理。先期
14、勘探可能堪测不到的建基面地质缺陷一般有断层破碎带、裂隙密集带、浅层溶洞等,处理方法应根据地质缺陷在坝基中的位置、形状、对强度和防渗性能的影响程度来确定。表层缺陷埋深浅,规模小,处理相对方便,一般采取明挖换填混凝土的方式进行处理,处理简便经济。2.4 坝基开挖程序混凝土重力坝通常建在岩基上,为了保证将坝体建在较完整的微风化或更好的建基面上,重力坝基坑的开挖一般较深。坝基开挖程序要遵循“先放线后开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多次校核的原则”。一般先开挖两岸,根据设计从两岸开始向河道方向逐级下挖,直至挖到坝基高程最低处。坝基开挖工艺程序为:开挖设计放线分层开挖分层校核建基面清理验收采用爆破施工时,要预留
15、保护层,采用微爆或机械施工的方式开挖到建基面,在浇筑混凝土前要清理建基面表层。岩基开挖边坡的坡度一般为1:0.51:1,建基面台阶坡度一般小于1:1.1,当开挖深度超过15米时,需设置不小于2m的马道平台。2.5 坝基爆破设计与施工因岩石比较坚硬,机械施工效率低、工期长,爆破施工是重力坝岩石地基开挖的首选方法。坝基爆破要根据当地法律法规、安全情况、地质条件、工期、设计要求来进行施工。2.5.1 爆破实验爆破实验十分重要,爆破施工前一定要进行爆破实验,科学合理的确认爆破参数。首先要确保爆破施工满足安全要求,并同时满足工程进度、质量、费用要求。爆破实验要根据当地爆破材料的资源情况、工程岩石坚硬程度
16、、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工期要求和爆破成本来确定。爆破参数包括孔径、孔深、孔距、排距、底盘抵抗线、堵塞长度、单位炸药消耗量等。当工程量较大、现场地质条件复杂时,要针对不同的岩层种类进行多种实验,确认各种岩体的爆破施工参数。施工过程中,也可根据爆破结果进行调整。爆药消耗量和施工成本密切相关,根据工程经验,露天深孔爆破的单位消耗量一般在0.10.35Kg/m3之间,露天浅孔爆破单位炸药消耗量在0.20.6Kg/m3之间5。爆破工艺程序:爆破设计爆破实验炮孔布置与施工装药爆前清场起爆安全检查清渣验收。2.5.2 爆破施工的一般规定爆破施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爆破施工属于具有一定规模、危险性大的
17、施工工艺,爆破施工一定要取得当地公安部门的批准,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方案经过有关专家评审通过后再进行施工。爆破施工的一般规定有:(1) 爆破材料的采购、存储、使用要符合有关规定,保证安全。(2) 布孔施工要按着规定的参数实施,孔深、孔径、角度和方向要符合设计要求,布孔完毕要检查校核是否和设计相符并进行修正。(3) 爆孔装药要根据每孔设计的装药量、品种、雷管段别,核对无误后进行装药;禁止用石头、金属等坚硬物堵塞,以防远抛伤人。(4) 爆破前要进行安全清场,确认爆破区安全后再实施爆破。(5) 起爆后必须对爆破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出的盲炮处理完毕、经爆破负责人许可后方可允许进场清理,撤销警戒。
18、(6) 爆破施工的警戒安全距离一般不小于300m。(7) 爆破施工要注意公害防护,应采取措施防止或降低飞石、震动、噪音与粉尘等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保证周围设施和人员的绝对安全。2.5.3 爆破施工方法岩石爆破基本方法一般包括裸露爆破法、炮眼爆破法、药壶爆破法及洞室爆破法等方法。因为炮眼爆破施工简单,易于控制,成孔速度快,属于最常用的是爆破法。炮眼爆破法根据炮孔的深度大小又分为浅孔爆破和深孔爆破。对开挖起爆存在时差的爆破称为梯段爆破。当坝基开挖深度较大时一般采用深孔梯段爆破,对于开挖深度不大的基岩可采取浅孔爆破。为了达到一定的质量目标,按着炮孔起爆时间顺序和作用方式,炮眼爆破又分为齐发爆破、微
19、差爆破、小抵抗线宽孔距爆破、微差挤压爆破、欲裂爆破、光面爆破等各种方法。坝基开挖一般采用微差顺序爆破法和小抵抗线宽孔距爆破,这两种方法施工相对安全,施工速度快,开挖成型好。对于开挖边界的爆破,一般采用光面爆破或欲裂爆破。这两种爆破方法装药量少,对钻孔精度要求高。钻孔间距与角度方向一定要满足规范精度要求,药包尽量置于炮孔中部位。3 坝基固结灌浆3.1 固结灌浆的目的和要求固结灌浆就是采用灌浆设备将水泥浆低压灌入岩石裂隙,对浅部岩石基础进行加固处理的方法。固结灌浆的目的是提高基础岩体的整体性和抗剪、抗压强度;提高坝基密实性,减少渗流量,从而降低坝底扬压力,固结灌浆是提高坝基稳定性的重要措施。固结灌
20、浆一般在混凝土坝体浇筑前进行,其中帷幕上游坝体以外区域的灌浆应在基础部位浇筑完后进行,有利于提高固结灌浆效果。固结灌浆时要控制好灌浆压力,防止压力过大扰动坝体基岩或破坏盖重,中国人在越南承建的某混凝土坝,在坝基固结灌浆过程中,就因为灌浆压力过大,超过设计规定,造成混凝土盖重开裂,并掀动了底部自然岩基。灌浆压力在无混凝土盖重时一般控制在0.20.4MPa,有盖重时为0.40.7MPa,具体情况要根据混凝土盖重和设计确定。3.2 固结灌浆设计固结灌浆设计的内容主要是参照地质勘探和灌浆实验数据,确定固结灌浆的范围、深度、布孔方式及灌浆施工技术参数。固结灌浆的范围要根据现场的地质情况和坝基的受力状况确
21、定。当基岩整体性和密实性较好时,灌浆可只在坝基局部和上游和下游应力较大的部位进行;当岩基软弱、裂隙较多、可灌性强时,应对整个坝基范围全部做固结灌浆处理,并适当向坝基上下游范围延伸。特别是在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和防渗帷幕的上游,根据开挖揭示的地质缺陷与坐标位置,进行局部加强固结灌浆。固结灌浆钻孔深度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混凝土坝的设计计算结果确定。固结灌浆不同于帷幕灌浆,固结灌浆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坝基的力学指标,提高抗滑和抗剪性能,属于浅层灌浆。灌浆深度一般控制在58m,局部加强部位可适当加深。在防渗帷幕的上游,固结灌浆沿帷幕灌浆线进行加深处理,能够起到辅助防渗帷幕的作用。灌浆孔平面布置,一般为梅花
22、形或方格形(如右图3-1)。灌浆孔钻孔方向尽可能垂直于裂隙面,但为了保证灌浆安全和施工方便,倾角也不能太大。灌浆孔的间距尽量相等,一般控制在34m。图3-1 固结灌浆孔布置图固结灌浆施工的其他设计参数还包括灌浆材料的选择、浆液配比、灌浆压力等。灌浆材料一般为水泥,也有少量用化学浆液的。固结灌浆最常用的是纯水泥浆液,纯水泥浆液施工工艺简单,技术成熟。灌浆压力P是保证灌浆质量的主要指标,压力大小可根据公式(3.1)计算:P=P0+MD+krgh (3.1)公式中 P0-岩基表层允许压力,Pa,可通过表3-15查询;D-灌浆段以上岩层厚度,m;M-灌浆段以上每增加1m所能增加的灌浆压力,Pa/m,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重力坝 地基 稳定性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