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程结构.doc
《技术规程结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规程结构.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氮肥安全技术规程(一)2008-5-19 15:51【大 中 小】【打印】【我要纠错】1、总则1.1为加强小氮肥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确保安全生产,保护国家财产和职工的安全,促进小氮肥工业的发展,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制订本规程。1.2本规程以国家有关法律为依据,参考有关技术规范,结合小氮肥生产特点及多年生产中的经验和教训而制订。适用于生产合成氨、碳酸氢铵的小氮肥企业。1.3各小氮肥企业制订的企业安全技术规程、规定、操作法等,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如有抵触之处,应以本规程的规定为准。本规程的解释权属化工部。2、安全生产基本要求2.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要对企业的安
2、全生产负全面责任。企业的各部门、各级负责人都要对分管部门的安全生产负责。企业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化工部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认真执行企业所制订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本规程。2.2新职工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经安全考核合格后,方能凭安全作业证独立上岗操作。上岗工人都应做到“三懂四会”(即懂生产原理、懂工艺流程、懂设备构造;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和处理事故、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和防护器材)。2.3凡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在有效期内持证上岗作业。2.4企业必须健全安全生产指挥系统,各职能部门都要明确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安全技术部门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尽到企
3、业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及监督企业职能部门、生产部门的安全工作责任。2.5严格执行劳动纪律,班上要集中精力,服从指挥,精心操作。严禁脱岗、串岗、睡岗。不做与生产无关的事。2.6职工进入生产岗位作业,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工作服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禁穿戴非规范服装进入生产现场。女工和留长发者须把辫、发纳入帽内。进入检修和施工现场要戴好安全帽。2.7厂区内必须加强明火管理,严禁吸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作业场所,不准任意动用火和进行产生火花、高温的作业,严格按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的规定执行。2.8严禁“三违”(违反工艺纪律、违反劳动纪律、违反安全纪律)现象发生。对违章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对违章作业
4、,任何人都有权制止。因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而造成事故的,应视情节从严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因违章作业而造成事故的,应从严处理。2.9生产中遇到危及人身安全或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等紧急情况,操作人员有权先停车后报告。停车后,操作人员要详细说明紧急情况的处理和经过。待隐患消除,安全、技术部门同意后,方可开车。2.10严格执行各项工艺指标和操作规程。严禁设备超压、超温、超负荷运行。对机械运转动力设备严禁带负荷强制启动。工艺指标的更改,技术革新的采用,必须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有相应的安全措施,经厂长或总工程师批准,才能投用。2.11生产车间和岗位,不准随意启动非本人操作的设备,不准乱按电铃和灯
5、光信号,不准高声怪叫和乱敲、乱丢杂物等,维护正常生产秩序。2.12不准在机器、设备、管道上放置和烘烤衣服和其它杂物,讲究文明生产。2.13生产装置的安全附件必须齐全可靠。防护栏杆、地坑、窖井、地沟、爬梯、螺旋输送器设备等的安全防护设施应处于完好状态,正确安放,不得随意移动。如确因工作需要而移动、变更,必须采取临时安全措施。待工作完毕后及时复原。安全部门应督促设备管理部门定期检查,确保安全可靠。2.14各种工艺设备,如机电、仪表、开关、管道和阀门等要按顺序统一编号,以防误操作。设备名称、位号等要用油漆写于醒目部位。管道应以油漆标明流向。设备管道、阀门的漆色应符合设备管道涂色的规定。2.15机动车
6、辆进入化工生产区域必须配带阻火器。厂区限速1015千米时,进入厂门及弯道、仓库限速为5千米时,厂区应设限速、限高标志。自行车不准骑入生产区和车间。2.16保持厂区、车间道路和消防通道的畅通无阻,路旁不得堆放杂物和废弃设备。做好环境的清洁卫生工作。2.17搞好生产岗位清洁卫生和文明生产,维护保养好设备,努力消除生产中的跑、冒、滴、漏,使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做到安全运行。2.18每位职工应懂得防火、防爆、防毒的一般安全技术知识及消防、防护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掌握人身急救的方法。2.19严格交接班制度。做到交班清,接班明,开好交接班会。生产记录如实填写,岗位记录与报表要整洁。2.20生产区域内严禁
7、安排住宿。亲友、小孩不准进入生产车间和岗位,外来人员和临时工必须佩戴参观证或临时工作证。2.21化工生产中发生事故时,应沉着冷静,服从生产指挥人员统一指挥,积极处理,努力消除事故或不使事故扩大漫延。发生重大爆炸、火灾、设备事故、重伤及死亡事故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2.22设备存在重大缺陷和严重事故隐患,应禁止使用。运转设备的检修和清理工作,必须在停机采取可靠安全措施后进行。2.23企业应编制事故预案,并按事故预案,定期组织职工演练。2.24企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证的职工从事与职业禁忌证相关作业。2.25企业生产现场应按安全标准化的规定着色并采用有关标志。2.26企业应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改善安全
8、管理和安全技术,消除隐患,不断提高设备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及职工防范事故的能力。3、工艺操作3.1原料3.1.1煤3.1.1.1煤的堆超过3米,堆放期一般不宜超过三个月,应定期测量煤堆上、中下三层不同方位煤层的温度。当温度达到50.C时,要加强监测,达60.C时应采取措施及时处理,防止煤层自然。原煤进厂要进行煤质分析,对挥发物、硫分和水分含量较高的煤应设置多孔通风篓,防止煤堆自燃着火。3.1.1.2贮煤场的地下不得辅设电缆、采暖管道和可燃、易燃液体及气体管道。3.1.1.3堆煤厂房应采用非燃烧的材料建造,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煤堆顶部距房顶不宜小于1.9米,墙壁要有足够的耐压强度。煤场应备有一定的消
9、防器材。3.1.1.4煤场的各边坡面倾斜度应为4045度,煤场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4米,堆与堆的最小间距应不小于2米。3.1.1.5取煤时,禁止挖空煤堆底脚。发现边坡有裂缝、有疏松预兆,应迅速处理至正常坡度,方可重新装车。3.1.1.6碳化煤球岗位要双人作业,不能使用漏气的罐;发现碳化罐阀口漏气要停止装球,及时进行检修,谨防中毒和爆炸。3.1.1.7利用变换气碳化,装球运行前及切气出球前,都要用蒸汽(也可用氮气、纯净二氧化碳等其他惰性气体)进行置换,防止罐内变换气和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3.1.1.8进入碳化罐内检修,碳化罐必须与系统有效隔离,要办理入罐许可证,防止中毒、窒息、爆炸等事故发生3
10、.1.1.9开加热器冷凝水阀和放空阀,操作位置要适当,防止烫伤。3.1.1.10皮带运输机应装设紧急停车装置。严禁在皮带运输机上行走或坐卧休息。禁止在皮带运输机上任意放置器具、材料、物件。穿越皮带运输机时,应从设置的“过桥”上通过。清理皮带上杂物或排除故障必须停机,并切断电源、挂警示牌(按钮停车不算有效断电)。3.1.1.11原料进入粉碎机前,应有消除杂物的吸铁装置,以防损坏制造煤球(棒)的设备。3.1.1.12严禁在煤球成型机两辊轮间捣捅物料。在清理鼠笼粉碎机进,必须拉开电源闸刀,挂上警告牌,并取下保险丝,确保安全。3.1.1.13在清理石灰窑吊车地坑时,必须切断电源,取下电气保险丝,并在此
11、坑作业上方横插安全杠,防止吊罐坠落伤人。3.1.1.14去窑顶作业时,必须两人以上,佩戴防毒面具,注意站在上风侧,严防CO中毒。3.1.1.15进入窑内作业,必须办理入罐作业许可证,佩戴防毒面具,并严格监护。3.1.1.16进窑底检查或向齿轮加油时,必须与班长、窑工联系,并使用长嘴油壶。3.1.2重油3.1.2.1重油贮罐应远离明火和能散发火花的地方,离厂房及其它生产装置15米以上,贮罐间距不应小于最大罐径的12.3.1.2.2重油贮罐的贮油量应控制在容积的90以内,其油位应低于消防泡沫剂进口400毫米。3.1.2.3重油贮罐必须设有良好的加热装置,一般以低压蒸汽保持长期均衡供热,罐内油温控制
12、在7080.C,最高温度不得超过90.C.3.1.2.4油罐必须有准确可靠的液位指示,并应设置高限报警装置。3.1.2.5油罐区必须安装独立避雷针,禁止采用在罐壁上焊接避雷装置。重油罐必须有可靠的接地装置。3.1.2.6取样和检测口处,应使用软金属衬垫,以免撞击产生火花。装卸油过程中禁止取样和检测。3.1.2.7重油罐区严禁烟火,应设置警告牌,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应设置符合规定的事故防火围堤。3.1.2.8重油贮罐的基础外露部分、装卸栈台、安全梯、管架及保温材料,均不得使用可燃材料。3.1.2.9各油罐顶部严禁无关人员攀登,不许在罐顶行走。3.1.2.10重油汽车槽车的装油鹤管与缓冲罐之间的防
13、火间距应大于5米。3.1.2.11水路运输重油码头的设置按交通部港口工程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消防设施应符合炼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中的规定。3.1.2.12以天然气作原料或燃料的企业,应设有油水分离器及高限报警装置,并能及时排放。为稳定气体压力应设有缓冲罐等稳压装置。3.1.2.13新管线或检修后的管线引入天然气前,必须用惰性气体置换至氧含量低于3。3.2空分3.2.1空分车间周围300米以内,不应设置大型汽车库、乙炔发生器和其它会产生碳氢化合物及氮氧化物装置;禁止设置可燃物品仓库;禁止倾倒电石渣或堆放电石。3.2.2.空分车间应建造在主导风向上风侧的厂边缘区;空分装置的空气进口管口距地面
14、高度不得小于10米。3.2.3分馏塔、氧压机、氧气管道和氧气瓶充填系统严禁被油沾污。开车生产前或检修后开车,必须对系统的管道、设备、阀门、仪表等进行严格的脱脂。3.2.4严格执行润滑油使用规定,定期清除设备和管道中的积炭,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3.2.5要严格控制空冷器、下塔和主塔液位,定期排放油水,防止冻结切换或换热器及膨胀机械带液等事故的发生。3.2.6定期分析原料空气、液空、液氧中的乙炔和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全物、油类等含量。如超过工艺指标,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使之达到指标,否则须停车处理。3.2.7分馏塔的保冷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性物质,装填前要严格检查,防止混入任何易燃物质;保冷
15、材料填装前应进行干燥处理。3.2.8分馏塔、氧压机、氧气管道等的静电接地装置必须完全可靠。3.2.9严格控制氧气在管道中的流速,以减少静电的产生,氧气在碳钢管中的最大流速如下表:(略)3.2.10禁止向室内排放液氮、液空、液氧应在安全地点排放或进行回收。3.2.11氮、氧气柜应设高度标尺和高低限位报警装置。应经常检查钟罩,使其升降灵活。3.2.12高低压流程的空分装置,应有防止高压窜入低压的措施,在低压设备上应装防爆板。3.2.13严格控制氮气纯度;其产品氮气(N2)99.99,富氮气含氮量(N2)为99.9。防止氧含量升高与原料气混合发生爆炸。3.2.14为使空分设施安全运行,必须严格执行安
16、全操作指标,并安装以下报警联锁装置:压缩机终端出口压力;供油装置输出油压;压缩机轴承温度;增速器轴承温度;增速器回油温度;转子轴位移;膨胀机转速;断冷却水报警。3.3造气3.3.1煤气化3.3.1.1煤气炉停车打开炉盖时,必须先点火,开吸引蒸汽(空气)防爆。观察炉面时,人的身体必须侧偏,并用手臂将脸部遮住,防止烧伤。当打疤或停炉时,炉口应放安全网罩。3.3.1.2下灰结束后,发出指示信号,上、下联系好,确认无问题时,方可封炉口开车。3.3.1.3夹套锅炉和废热锅炉汽包必须装置安全阀。禁止在夹套锅炉和汽包之间的连通管上装阀门。3.3.1.4汽包蒸汽出口阀在开车前应检查,确保处于全开状态。凡关汽包
17、放空阀,必须先开出口阀;凡关汽包出口阀,必须先开放空阀。3.3.1.5夹套锅炉和废热锅炉汽包水位应保持在1223的高度,并设有低限报警装置。一旦断水未经自然冷却,严禁加水。3.3.1.6保持炭层高度及炉温稳定,严格控制半水煤气中氧含量0.5,当氧含量达到1时,必须立即停炉检查处理。3.3.1.7应经常检查下行煤气阀、吹风阀的启闭情况。下行煤气阀和吹风阀应有安全联锁装置,防止因阀门失灵引起氧含量增高或爆炸事故发生。3.3.1.8煤气下行管、灰斗和炉底空气管道必须安装爆破片,爆破片必须装防护罩。3.3.1.9空气鼓风机跳闸,必须按照紧急停炉处理,并立即打开炉盖、点火。3.3.1.10造气操作岗位应
18、设有断水报警装置,并要经常检查洗涤塔水封溢流情况,以防断水造成事故。3.3.1.11气柜应设有容积指示仪、高低限位报警器、低限与罗茨鼓风机联锁停车装置。3.3.1.12气柜应装有放空装置和独立杆的避雷装置,应有气柜进、出口安全水封;水封放水操作应两人同行,并戴好防毒面具;一人操作,一人监护,以防中毒。3.3.1.13气柜停用时,进出口水封应加强封水检查,防止跑水。如长期停用还应在排水阀后加装盲板。3.3.1.14气柜检修时需用贫气(COH28,O21)置换合格,加盲板与生产系统隔绝后,方可打开放空阀或人孔,在确认放空阀畅通后,才能缓慢放水,控制放水速度以防气柜抽瘪。3.3.1.15变换气柜投产
19、开车或大修后开车用贫气置换合格后才能送入变换气;严禁用变换气置换气柜中的空气。3.3.1.16电动葫芦必须指定专人操作,安装、维修、使用、管理必须严格按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执行。3.3.1.17电动葫芦运行时,严禁用吊斗载人,吊斗下方严禁站人。3.3.1.18严禁各台煤气炉同时吹风,以免引起回收气体燃烧不完全而发生爆炸事故。3.3.1.19回收吹风气时,燃烧炉上段温度必须750.C,吹风气才能进入燃烧炉,以免发生爆炸。3.3.1.20严格控制余热锅炉汽包的正常水位在1223处,并定期冲洗液位计。3.3.1.21当余热锅炉入口烟气温度450.C时,必须保持蒸汽过热器有蒸汽流动,以防蒸汽过热器烧坏
20、。3.3.1.22燃烧炉重新点火前,先开鼓风机对整个系统进行吹排,并分析O220后才能进行点火。3.3.1.23吹风阀要采取双阀或增装蝶阀,造气岗位主要液压阀要安装阀位指示。3.3.2重油气化3.3.2.1严格控制入气化炉氧油比例在0.850.90之间,避免超温、过氧或炉温下跌。3.3.2.2.开车进料顺序应先通蒸汽,再通重油。当确定蒸汽、重油入炉后,立即通氧气。3.3.2.3在加减负荷时,严格遵守“加量先加油,减量先减氧”的操作程序。3.3.2.4喷嘴冷却水必须设置事故水箱,并保持水箱满液位。装拆喷嘴过程中,喷嘴未离开炉子不能断冷却水。3.3.2.5新喷嘴安装前,必须做好脱脂工作。3.3.2
21、.6开车前,文氏管、分离器及洗涤塔等设备,必须用氮气进行置换,分析氧含量0.5方可投料开车。3.3.2.7为防止煤气或重油倒入氧气管发生爆炸,氧气管必须安装止逆阀和加氮保护装置。应在加氮管上装止逆阀,并设二关一开阀门,即两头有二个阀门关死,中间放空阀打开。3.3.2.8为使气化系统安全运行,必须装置有:入炉重油流量低限、超低限报警联锁停车装置,仪表空气低限报警装置,气化炉超压报警装置,煤气中氧含量超标报警装置,煤气出急冷室温度超高报警装置,喷嘴冷却水出口超温报警装置。3.3.2.9气化系统联锁装置中,重油入炉阀、氧气入炉阀、煤气出口总阀应选用气开式调节阀;蒸汽入炉阀、氮保护进口阀、重油回路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技术规程 结构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2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