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作业规程.doc
《安全作业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作业规程.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厂区动火安全作业规程1二、厂区进入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规程10三、厂区高处安全作业规程24四、厂区吊装安全作业规程29五、厂区现场临时用电安全作业规程34六、厂区动土安全作业规程36七、厂区盲板抽堵安全作业规程40八、厂区断路安全作业规程43九、厂区设备检维修安全作业规程46十、厂区高温作业安全作业规程51一、 厂区动火安全作业规程(一)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工企业生产区域动火作业分类、安全防火要求、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化工企业生产区域易燃易爆场所的动火作业。 本标准不适用于化工企业生产区域的固定动火区作业和固定用火作业。 (二) 引用
2、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改,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J 16 - 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HG 23012 - 1999 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 HG 23014 - 1999 厂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 (三)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1. 动火作业 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赤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2. 易燃易爆场所 生产和储存的物品的场所符合GBJ16-87中火灾危险分类为甲、乙类的区域。 (四) 动火作业分类
3、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危险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三类。 1. 特殊危险动火作业 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物品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它特殊危险场所的动火作业。 2. 一级动火作业 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3. 二级动火作业 除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凡厂、车间或单独厂房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厂安全防火部门批准,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4. 遇节日、假日或其它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五) 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 一级和二级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 1.
4、 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进入设备内、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还须执行HG 23012、HG 23014的规定。 2. 厂区管廊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管理。 3. 凡盛有或盛过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进行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4. 凡在处于GBJ 16 - 87规定的甲、乙类区域的管道、容器、塔罐等生产设施上动火作业,必须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 5. 高空进行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染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
5、火灾爆炸事故。 6. 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必须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订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在地面进行动火作业,周围有可燃物,应采取防火措施。动火点附近如有阴井、地沟、水封等应进行检查、分析,并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7.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其氧含量不得超过20%。 8. 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9.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10. 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
6、不准带病使用。 11. 使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均不小于10米,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 12. 在铁路沿线(25米以内)的动火作业,遇装有化学危险物品的火车通过或停留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13. 凡在有可燃物或难燃物构件的凉水塔、脱气塔、水洗塔等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采取防火隔绝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 14. 动火作业完毕,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15. 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的安全防火要求 16. 特殊危险动火作业在符合5.1条规定的同时,还须符合以下规定。 17. 在下列情况下不准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1) 生产不稳
7、定。 (2) 设备、管道等腐蚀严重。 (3) 必须制定施工安全方案,落实安全防火措施。动火作业时,车间主管领导、动火作业与被动火作业单位的安全员、厂主管安全防火部门人员、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必须到现场,必要时可请专职消防队到现场监护。 (4) 动火作业前,生产单位要通知工厂生产调度部门及有关单位,使之在异常情况下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5) 动火作业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负责监视生产系统内压力变化情况,使系统保持不低于100毫米水柱正压。低于100毫米水柱压力应停止动火作业,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动火作业。严禁负压动火作业。 (6) 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要良好,以保证泄漏的气体能顺畅排
8、走。 (六) 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 1. 动火分析应由动火分析人进行。凡是在易燃易爆装置、管道、储罐、阴井等部位及其它认为应进行分析的部位动火时,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动火分析。 2. 动火分析的取样点,均应由动火所在单位的专(兼)职安全员或当班班长负责提出。 3. 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到动火结束。 4. 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分钟,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分钟,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如现场分析手段无法实现上述要求者,应由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签字同意,另做具体处理。 5. 使用测爆仪或其它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检测设备必须经被测对象的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格。
9、 6. 动火分析合格判定 (1) 如使用测爆仪或其它类似手段时,被测的气体或蒸汽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20%。 (2) 使用其它分析手段时,被测的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小于等于0.5%;当被测的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小于等于0.2%。 (七) 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1. 动火安全作业证为两联,特殊危险动火、一级动火、二级动火安全作业证分别以三道、二道、一道斜红杠加以区分。动火安全作业证的格式见附录。 2. 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办理程序和使用要求 (1) 动火安全作业证由申请动火单位指定动火项目负责人办理。办证人须按动火安全作业证的项目逐项填写,不得空
10、项;然后根据动火等级,按7.4条规定的审批权限办理审批手续;最后将办理好的动火安全作业证交动火项目负责人。 (2) 动火负责人持办理好的动火安全作业证到现场,检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确认安全措施可靠并向动火人和监火人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后,将动火安全作业证交给动火人。 (3) 一份动火安全作业证只准在一个动火点使用,动火后,由动火人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签字。如果在同一动火点多人同时动火作业,可使用一份动火安全作业证,但参加动火作业的所有动火人应分别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签字。 (4) 动火安全作业证不准转让、涂改,不准异地使用或扩大使用范围。 (5) 动火安全作业证一式两份,终审批准人和动火人各持
11、一份存查;特殊危险动火安全作业证由主管安全防火部门存查。 3. 动火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限 (1) 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和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为24小时。 (2) 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为120小时。 (3) 动火作业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 4. 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审批 (1) 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初审签字,经主管安全防火部门复检签字后,报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终审批准。 (2) 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初审签字后,报主管安全防火部门终审批准。 (3) 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
12、作业证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的主管领导终审批准。 (八) 职责要求 1. 动火项目负责人对动火作业负全面责任。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参与动火安全措施的制订、落实,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作业完成后,组织检查现场,确认无遗留火种,方可离开现场。 2. 独立承担动火作业的动火人,必须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并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签字。若带徒作业时,动火人必须在场监护。动火人接到动火安全作业证后,要核对证上各项内容是否落实,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若发现不具备条件时,有权拒绝动火,并向单位主管安全防火部门报告。动火人必须随身携带动火安全作业证,严禁无证作业及审批手续
13、不完备的动火作业。动火前(包括动火停歇期超过30分钟 再次动火),动火人应主动向动火点所在单位当班班长呈验动火安全作业证,经其签字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3. 监火人由动火点所在单位指定责任心强、有经验、熟悉现场、掌握消防知识的人员担任。必要时,也可由动火单位和动火点所在单位共同指派。新项目施工动火,由施工单位指派监火人。监火人所在位置应便于观察动火和火花溅落,必要时可增设监火人。监火人负责动火现场的监护与检查,随时扑灭动火飞溅的火花,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动火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监火人必须坚守岗位,不准脱岗。在动火期间,不准兼作其它工作;在动火作业完成后,要会同有关人员清
14、理现场,清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 4. 被动火单位班组长(值班长、工段长)为动火部位的负责人,对所属生产系统在动火过程中的安全负责。参与制定、负责落实动火安全措施,负责生产与动火作业的衔接,检查动火安全作业证。对审批手续不完备的动火安全作业证有制止动火作业的权力。在动火作业中,生产系统如有紧急或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停止动火作业。 5. 动火分析人对动火分析手段和分析结果负责。根据动火地点所在单位的要求,亲自到现场取样分析,在动火安全作业证上填写取样时间和分析数据并签字。 6. 执行动火单位和动火点所在单位的安全员负责检查本标准执行情况和安全措施落实情况,随时纠正违章作业。特殊危
15、险动火、一级动火,安全员必须到现场。 7. 各级动火作业的审查批准人审批动火作业时必须亲自到现场,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确定是否需作动火分析,审查并明确动火等级,检查、完善防火安全措施,审查动火安全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7.2要求。在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签字批准动火作业。 二、 厂区进入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规程(一) 目的确保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并在紧急状态下安全撤出。 (二)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企业区域内所有受限空间作业。(三) 术语和定义1. 符合以下条件的称之为受限空间: (1) 物理条件(同时符合以下3条) 有足够的空间,让员工可以进入并进行指定的工作; 进入和撤离受到限制,不能自如
16、进出; 并非设计用来给员工长时间在内工作的。(2) 危险特征(符合任一项或以上) 存在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存在或可能产生掩埋进入者的物料; 内部结构可能将进入者困在其中(如,内有固定设备或四壁向内倾斜收拢); 存在已识别出的健康、安全风险。 2. 受限空间进入计划控制并保护人员免遭受限空间危害和管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综合计划。 3. 进入者被授权进入受限空间的人。该进入者必须了解潜在的危害、要采取的预防措施、规定的工作范围和极限、撤离和沟通程序,以及清楚与进入有关的其他人员。 4. 进入当身体任何部位越过受限空间的口径,并足以让整个身体能够进入受限空间的开口平面时的一个起始动作,就被视为
17、进入受限空间。 进入许可证5. 为控制进入受限空间而签发的书面文件。 6. 进入管理者负责核实并保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所有安全条件,有权批准进入或取消进入的人。进入管理者由油田所属单位确定。7. 监护人被指定在受限空间外负责监督进入者,并与其沟通、控制进入距离、保证满足进入许可证所规定的进入条件以及启动救援计划的人。8. 挖掘挖掘、移动或堆置土壤或类似物料,从而产生符合受限空间定义的区域。即深度大于1.2 m的,或作业时人员的头部在地面以下的。(四) 进入受限空间管理 1. 进入受限空间的原则(1) 所有人员在进入受限空间前,必须制定和实施书面受限空间进入计划(参见附录A受限空间进入计划的编制
18、指南)。 (2) 所有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必须持有有效的进入许可证。(3) 只有在没有其它切实可行的方法能完成工作任务时,才考虑进入受限空间。(4)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危害识别,列出危害因素清单,危害因素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气体危害 窒息危害 有毒有害气体 可燃气体和爆炸性气体 被淹没/埋没 机械危害 其它,如电击、温度、辐射、噪音等(5) 必须采取以下危害预防行动 评估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潜在的危害的程度; 制定措施消除、控制或隔离在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的危害; 在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检测受限空间中的气体环境; 保持安全进入的条件; 预测在受限空间里的活动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 预测空
19、间外活动对受限空间内条件的潜在影响。 按照以下次序和控制手段处理危害: 消除危害。 使风险减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在进入受限空间前,制定具体的救援计划(参见附录B救援计划制定指南),各类救援物资必须到位备用。 (6) 在进入受限空间前,相关的人员已经接受培训。(7) 进入受限空间时,监护人应将所要求的表格和记录存放在现场。包括: 安全工作许可证 受限空间进入许可证 受限空间援救计划 受限空间进入检测表 受限空间监护人/进入者名单表 受限空间进入前会议记录 适当的材料安全数据表 书面的受限空间进入计划/风险评估(8) 救援人员(每班至少有两人作为救援人员)必须在现场,当接到报警
20、时,能够实施有效救援。2. 适用原则(1) 每年对当年所有的受限空间进入计划进行评审。(2) 辨识本区域的受限空间(3) 对每个装置进行评审,确定受限空间的数量、位置,并制定出受限空间登记表。 (4) 对已辨识出的受限空间,必须实施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的危害评估,并在进入许可证中明确对这些潜在危害的预防措施。(5) 在所有受限空间进入点附近清楚地标上醒目的警告标识。(6) 隔离根据受限空间的构造选择最佳的隔离方法,这些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移除管线(物理上断开)并加装肓板。 加装肓板。 两头截止,中间排放隔离。肓板压力等级应和系统压力相匹配。肓板必须密封且有安全保护措施(如密封套、密封罩等)。肓板
21、必须上锁、挂签。3. 清理、清洗 清理、清洗受限空间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做法: 腾空空间。 清扫空间 (如冲洗、蒸煮、洗涤和漂洗)。 中和危害物。 置换。 4. 气体检测在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应检测受限空间内的气体环境。 5. 仪表校验 用于检测受限空间中气体的检测仪必须在校验有效期内。 在每次使用前、后,检查检测仪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为了验证连续检测仪的正常工作,应周期性地用其它检测仪进行比对。6. 代表性抽样 (1) 应根据受限空间结构和可能存在的危害物质制定抽样方法。应在受限空间内有代表性区域进行抽样,并特别注意人员可能工作的区域。除了最小的空间外,要对空间各个部位取样,即至少包括顶
22、端、中部和底部的抽样。测试的正常次序应当是氧含量、易燃性,然后是毒性。 (2) 应当在停止任何气体吹扫时抽样,以减少采样人员的风险和保持抽样时符合现实的环境。(3) 样品检测数据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范围方为合格。(4) 只有经过培训的人员才能取样。 7. 氧浓度标准 受限制空间内的空气质量应当与空间外的相同。氧浓度保持在19.5%到23.5%范围之间。8. 易燃性标准 应保证受限空间内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气体浓度:当其爆炸下限4时,浓度应O.5(体积);当爆炸下限4时,浓度应0.2(体积)。 9. 毒性标准 受限空间内的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指标。作业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作业 规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2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