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范条文说明.doc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范条文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范条文说明.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范条文说明2007年3月8日目 录1 总则12 术语33.一般规定.44 铁路75 公路.136 海港.167 河港.218 机场.24条 文 说 明1 总 则1.0.1 目前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还没有一本针对城市对外交通规划方面的规范,对外交通规划涉及的铁路、公路、海港、河港、空港等规划,主要参考各相关专业规范的标准,如铁路线两侧的安全距离参考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相关内容,机场周围的净空要求参考民用机场总体规划规范(MH50021999)相关内容,航道的等级要求参考内河通航标准(2004)相关内容。相关专业规范中主要是工程设计方面的规范,而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对外
2、交通规划是比较宏观方面的规划,有些内容在相关专业规范中没有,如200万人口的大城市,其铁路客站应该是1个还是2个,1个客站的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是多少,站前广场的用地又不是铁路用地范围等等。城市总体规划既要指导相关专业规划又要与相关专业规划协调,它们是一个系统工程,城市总体规划是一个大系统,相关专业规划则是一个子系统。为使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达到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经济适用,进一步促进城市对外交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订本规范。1.0.2 我国现行行政区划中,实行市辖县(市)的城市,其市域包含所辖县(市) 的全部行政范围(国家统计口径为“全市”),与单个城市实际的市区或规划区范围(统计口径为“
3、市区”,包括城区和郊区),其土地面积相差悬殊。如哈尔滨市,全市土地面积为53068平方公里,哈尔滨城市的市区(含郊区)为1660平方公里,而建城区仅21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仅为全市面积的1/30。因此,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就是城市对外交通的范围。作为体现规划的城市规模、布局、形态特征、对外交通需求主要与单个城市规划的市区范围关系密切。如现有的铁路枢纽所在城市,其铁路枢纽主要设施在城市的市区或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内。如规划的机场有可能不在市区范围内,但是机场应该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1.0.3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包括以下内容:确定城市对外交通发展战略和目标;确定城市对外交通中各种交通方式、
4、用地规模、控制范围和衔接方式;确定城市对外交通中的换乘枢纽等级规模和控制范围;综合考虑城市对外交通规划中重要技术、经济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1.0.4 根据国家现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2006)规定,“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近期建设规划一般为5年”。各相关专业规划的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保持一致。如现行铁路设计规范规定:“铁路设计年度应分为近、远两期”,“近期为交付运营后第10年,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第20年”。城市总体规划和铁路系统的规划建设期基本一致,其相互协调关系具有一定的阶段性。1.0.5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对外交通规划如铁路系统规划与铁路专项规
5、划,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机场规划与机场总体规划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城市总体规划把握系统的发展趋势和整体构架,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可达到指导具体项目落地的深度。1.0.6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重点应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运输体系的相关原则出发,考虑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土地资源利用、城市生态环境等要素,确定相关设施的功能定位,规模和标准。 2 术 语2.0.1 交通枢纽交通枢纽是两种及两种以上交通方式相互衔接与换乘的重要节点,为了充分发挥交通枢纽在交通中的地位和作用,应根据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合理确定交通枢纽的位置和规模,有条件时宜进行地上、地下综合开发。2.0.22.0.7 铁路术语,大部分在铁路工
6、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62-97)中已有规范表述。根据本规范需要,引用了上述标准的相关术语及其释义,并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相关术语的表述进行了调整,并增加了个别术语。2.0.8 城市外环路为了避免过境交通穿越市区,引导交通向外转移,并控制城市主城区发展规模,国内许多城市纷纷规划建设城市外环路,但城市外环路的规划建设应因地制宜,并与城市总体规划的用地规划紧密结合。2.0.9 绕城高速公路沿主城区外围设置的高速公路是疏导过境交通的主要方法之一。2.0.10 公路服务区、停车区我国公路服务设施的建设中存在布局不合理,规模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服务设施是公路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公路服务
7、设施分为服务区、停车区和公共汽车停车站。停车区的布设主要考虑间距因素。2.0.11 海港、码头按功能可分为商港、工业港和专业港、旅游客运港、渔港、军港等。按自然区位条件可分为海岸港、河口港等。按重要性可分为枢纽港口、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等。3 一 般 规 定3.0.1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目标城市对外交通规划布局和城市建设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合理的城市对外交通规划布局,正确处理与城市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结合系统规划合理确定在城市中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布局,如铁路的规划与建设应结合国家铁路网规划、城市规划和其他交通规划统筹考虑;公路的规划与建设应结合
8、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相应的公路网规划和其他交通规划进行布局;海港规划应结合国家海港总体规划和港口布局规划统筹考虑;机场的规划与建设应结合全国民用机场的总体规划,并控制好规划机场的净空,统筹考虑周边土地规划建设。3.0.3 城市对外交通规划布局3.0.3.1 海港、河港规划港口运输的特点是运量大、运费低,特别适于大批量、长距离的物资运输。因此,有条件进行港口运输的地方,应予充分利用,特别是年吞吐量较大的港区,其它运输方式(高速公路、铁路)应为港口物资集疏运服务,以扩大港口运输的服务范围。1. 随着城市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形态逐渐向外扩张,原在老城区的老港区等级偏低,设备陈旧,效益较低,安全
9、性差,影响周围城市景观与环境,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原客运站客运能力不断下降,在高速公路发达的沿海地区,有的城镇客运站从客运市场中退出。需要将老港区置换为生活岸线和景观绿地。老港区的改造与置换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互协调。2. 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石油化工、油库等危险品码头,矿石、煤、建材等散货码头,应远离市区,并应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随着城市的扩展,这类码头原在郊区又变成了建成区,应当采取环保措施,在这类码头周围规划绿化带,避免对周围城市居民的影响。3.0.4 城市对外交通枢纽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大,交通枢纽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条仅仅是一般性规定,其用地规模和标准还有待于城市交通发展的进一步实践。
10、根据国内外成功经验,交通枢纽的换乘要便捷,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交通枢纽的作用。3.0.6 线路交叉规定铁路与道路、公路交叉。对客货共线旅客列车最高时速160公里及以下的铁路,按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规定设置立体交叉;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和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按设计规范(暂行规定)规定必须设置立体交叉。立体交叉处的铁路净空标准,应符合铁路现行设计规范规定的不同条件下的建筑限界标准,以保证铁路和运输安全。现将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146.2-83)、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文)第1.0.9
11、条、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40号)第1.0.8条、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4157号文)第1.0.7条和200km/h客货共线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建筑限界(暂行)(铁科技函2004157号文)等规范、规定的不同条件下建筑净空高度和宽度(最高、最宽部位尺寸)标准摘录列表3.0.6。表3.0.6 铁路与建筑净空高度与宽度标准建筑限界净空高度标准(米)净空宽度标准(米)注电力内燃电力或内燃1、本表数据适用直线地段2、曲线加宽按相关规定计算3、双层集装箱建筑限界适用于时速200公里及以下的客货共线铁路既有线改造或新建时速160公里及以下客货共线铁
12、路基本建筑限界隧道建筑限界桥梁建筑限界6.555.50.6.006.00单线4.88,双线8.88(时速160km,双线9.08)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基本建筑限界桥、隧道建筑限界7.507.305.506.00双线9.28(单线4.88)开行双层集装箱的铁路基本建筑限界桥、隧道建筑限界7.967.766.056.70同以上两项标准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及新建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电力牵引)建筑接近限界基本尺寸(亦适用于桥、隧)7.25(动车组)双线9.88(单线4.88) 交叉口是影响公路通行能力的关键。根据相交公路的等级和交通量情况,对交叉口形式进行了具体的规定,确保交
13、叉口与路段的通行能力相匹配。为了保证整个道路系统的安全畅通,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相交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形式。城市规划区内一级公路是交通量相对比较大的公路,在与城市主干路相交时,最好采用立体交叉形式,即使一时不能采用立交,规划上也要按立交形式进行用地控制;与城市次干路、支路相交时,由于交通量不是很大,有条件可采用分离式交叉形式,也可采用平面相交形式,但要采用信号灯进行控制。4 铁 路4.0.1 铁路规划4.0.1.1 经国务院审议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交运2004159号文),对我国铁路网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技术装备等提出了全面规划。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
14、0万公里,并进一步调整枢纽及客货运设施布局。城市规划与国家铁路网规划关系密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铁路,既是国家铁路网的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对外交通的组成部分,因此,城市规划区内的铁路规划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国家铁路网规划在城市对外交通系统中统筹考虑,满足总体规划的需求,并与其他专项规划相适应。4.0.1.5 铁路规划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本规范中对铁路经过城市时设施布局考虑因素作出了一般规定。此外,应处理好铁路与城市道路、公路、通航河流交叉及铁路安全保护范围。4.0.3 铁路枢纽根据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对枢纽条文的规定和说明,“铁路枢纽是位于路网的交汇点或端点,由客运站、编组站、其他
15、车站和各种为运输服务的设施以及连接线路所组成的整体。”是铁路运输的中枢。因此, 有两条及以上铁路引入的城市和路网端点的大城市,一般应考虑设置铁路枢纽。我国现有主要枢纽75个,衔接线路方向3个及以上枢纽有66个占88%。结合运营需要、工程条件和城市规划,铁路枢纽有各种不同的布置形式。现有枢纽和地区的布置形式有一站枢纽、三角形枢纽、十字形枢纽、顺列式枢纽、环形枢纽、尽端式枢纽和组合式枢纽等,大体概括了枢纽布置的基本类型。由于铁路枢纽内设施多、投资大、涉及面广,有必要结合城市发展进行专项规划。4.0.4 铁路线路铁路线路按其用途主要分为正线、联络线、专用线等,按性质和技术标准,可分为高速铁路、城际铁
16、路以及国铁级、级、级、级铁路等。城市对外交通规划时,铁路线路的等级和主要技术标准,是反映规划铁路的主要技术特征和工程要求,也是城市规划确定铁路用地控制范围的主要技术依据。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线路的平、纵断面标准是铁路规划的主要技术特征。国家现行铁路设计规范对线路平纵断面标准及选用,包括相关设计参数(如缓和曲线、竖曲线、插直线和坡度减缓值等)的选用范围和条件等均有详细规定。应结合城市用地条件参照执行现行规范。现行规范对各类铁路的线路平面曲线半径、纵断面限制坡度等基本标准可参照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2004报批稿)有关规定: (1)铁路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各级铁路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
17、度(公里/小时)铁路等级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140、120120、100、80注:、级铁路另有规定。(2)线路平面线路平面曲线半径取值范围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公里/小时)16014012010080曲线半径(米)250050002000400016003000120025008002000最小曲线半径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公里/小时)16014012010080最小曲线半径(米)工程条件一般地段200016001200800600困难地段16001200800600500(3)线路纵断面线路限制坡度最大值()铁路等级地形地别平原丘陵山区平原丘陵山区牵引种类电力6.012.015.
18、06.015.020.0内燃6.09.012.06.09.015.0铁路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及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根据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和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的线路平面和纵断面标准见下表:铁路曲线半径和坡度标准项 目规 定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公里/小时)200公里/小时客货共线200250公里/小时客运专线350公里/小时高速铁路常用曲线半径(米)4500700055008000800012000最小曲线半径(米)3500V=200km/h 22007000200V250k
19、m/h 4000线路最大坡度()符合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的有关规定不应大于20一般条件不大于12,困难条件不宜大于20铁路线路用地及两侧设绿化隔离带,应符合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1-2005)附录C“”铁路建设用地”的规定和铁路绿色通道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4551号文)。4.0.5 铁路客运站4.0.5.1 客运站的设置,与城市性质和人口规模、以及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关。其中以城市人口规模与客运站设置的关系最为密切。中小城市一般设中间站兼办客货运业务;大城市或有特殊要求的中小城市也可专设客运站。根据统计,我国现有100个主要客运站,其中设于省会城市的3
20、9个,设于其他重要城市的61个。其中城市人口50万人及以上的共有75个,占75%。一般人口规模50万人以上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及著名旅游城市,宜考虑要设置客运站。我国目前设置2个或以上客运站的城市有12个。其中80%的城市人口规模为300万人及以上。大城市市区范围大,设置2个或2个以上客运站,可避免客流过分集中,方便旅客乘车。国外大城市一般引入干线方向较多,设有多个客运站,且靠近市中心,旅客乘车十分方便。随着对外铁路通道和客流的增加,我国大城市将适当增加不同服务类型的客运站是今后发展趋势。4.0.5.2 铁路客运站的位置,应以方便旅客乘车为原则。中小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相对集中,客运站一般可设于城
21、市一侧。大城市客运站一般宜设在距城市中心区23公里的地方。我国目前大多数客运站设在市区内,如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郑州、济南等。客运站伸入市区,方便了旅客乘车,缓解了市内交通压力。4.0.5.4 客运站站前广场由站房平台、旅客车站专用场地及城市综合交通网的站、点等部分组成,其功能主要解决铁路旅客的集散。铁路旅客车站场地规模按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50226)结合城市建设的实际确定。4.0.6 铁路货运站和货场4.0.6.1 大城市和枢纽所在城市的货运量大,货源相对分散,因此需要设置若干个货运站和货场办理货运作业,以满足城市货物运输的需要。例如,广州设有8个货场,武汉设有7个货场,哈尔滨、
22、北京、上海、昆明等均设有56个货场。根据调查,哈尔滨等26个枢纽城市的86个货运站和货场的位置,按目前城市范围,约75%在市区范围,25%在郊区。从规划和发展考虑,新建货场宜设于市区外围。4.0.6.2 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先进运输方式。我国目前铁路办理集装箱作业的车站分为集装箱中心站和集装箱办理站。根据规划,我国将在直辖市、主要省会及港口等建设18个集装箱中心站,其他大城市、大型港口和口岸城市建设40个集装箱办理站。4.0.7 铁路编组站、工业站、港湾站编组站主要为铁路网车流的集散、改编作业服务,同时也为所在城市地方车流集散服务,是城市对外交通运输设施之一。编组站一般设于铁路枢纽所在城市,其规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对外 交通 规划 规范 条文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2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