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doc
《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 本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眉 山 市 规 划 和 建 设 局眉山市黑龙滩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二OO七年七月项目名称: 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委托单位: 眉 山 市 规 划 和 建 设 局眉山市黑龙滩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承编单位: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等级: 甲 级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编号: 0 2 1 0 8 2院 长: 樊 晟 MBA、高工、注册规划师总工程师: 毛 刚 博士、高工、注册规划师院规划成果专用章:编制完成时间:2007年8月编制单位: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负责人: 刘先杰 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主审总工:
2、 黄东仆 副总风景师、所长、高级规划师工程负责人: 罗 晖 主任工程师、高级规划师、注册规划师参加编制人员:钱 洋 主任工程师、高级规划师王亚飞 园林规划师 王荔晓 工 程 师 黄 鹤 景观设计师罗朝宽 景观设计师协编单位:眉 山市 规 划 和 建 设 局眉山市黑龙滩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参加编制人员:杨 勇 眉山市政府副市长钟建国 眉山市政府副秘书长邹汝林 黑龙滩风景区管委会主任李学文 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局长张乐勤 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副局长刘德怀 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总工程师 陈瑞林 黑龙滩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唐学刚 黑龙滩风景区管委会旅游建设局局长陈世良 黑龙滩风景区管委会旅游建设局副局长杨 丽 黑
3、龙滩风景区管委会工程师前 言黑龙滩风景名胜区于198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二十余年来,风景区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在眉山市融入大成都经济圈的背景下,对黑龙滩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全面协调风景区与成都市、眉山市和黑龙滩镇的关系,满足新形势下风景区保护和发展的需要,必须编制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年1月,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黑龙滩风景区管委会面向全国进行风景区总体规划商务招标,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中标取得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权,依据我院与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黑龙滩风景区管委签订的规划委托合同,规划组于2007年1月15日开
4、始工作,2007年3月9日向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黑龙滩风景区管委汇报了规划纲要;2007年4月29日,向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黑龙滩风景区管委汇报了规划初步方案,按照眉山市规划和建设局下发的规划纪要,修改完成了规划初步方案;7月10日,由眉山市政府邀请省内有关专家学者召开了方案咨询会,按照专家意见和建议,我院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和深化,经院总工办两次审查,形成评审方案,于7月30日通过四川省建设厅组织的评审,现按照四川省建设厅议事纪要第8期要求,修改完成正式成果,如下:一、规划文件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文本附件一: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说明书附件二: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
5、基础资料汇编附件三:黑龙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专题研究二、规划图纸(1)四川省域、成都市域区位关系图(2)眉山市域、仁寿县域区位关系图(3)镇域综合现状图 120000(4)镇域统筹结构规划图 120000(5)高程分析图(含三维地形图) 120000(6)土地利用现状图 120000(7)景源评价图 118000(8)总体规划图 118000(9)核心景区规划图 118000(10)典型景观规划图 118000(11)保护培育规划图 118000(12)风景游赏与旅游设施规划图 118000(13)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图 118000(14)土地利用规划图 118000(15)交通组织规划图 11
6、8000 (16)基础工程规划图 118000(17)近期建设规划图 118000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第二章 风景区范围与性质2第三章 风景资源评价2第四章 规划目标与发展规模4第五章 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6第六章 核心景区规划8第七章 典型景观规划8第八章 保护培育规划10第九章 风景游赏规划12第十章 游务设施规划15第十一章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16第十二章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18第十三章 基础设施工程规划19第十四章 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23第十五章 近期发展规划26第十六章 实施规划的措施建议28第十七章 附 则29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规划目的为适应黑龙滩省级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展示、利用和
7、管理要求,促进黑龙滩镇域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川西重要的水源保护地,以及省内著名的水上休闲和度假胜地,对黑龙滩风景名胜区进行总体规划修订编制。第二条 规划依据1、法律与法规城市规划法、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土地管理法、防洪法、风景名胜区条例等。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建设部,2000年1月。3、技术性文件四川省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4年。眉山市城镇体系规划,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年。第三条 指导思想将风景区定位于大成都经济圈的生态花园,贯彻“景区镇区空间分离,功能设施统
8、筹规划”的理念,通过科学规划,统筹风景区和镇域其他功能区,突出各自功能和特色,协调风景区保护和镇域开发的矛盾,实现和谐发展的目标。第四条 规划原则遵循“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1、严格保护,永续利用2、科学规划,景区、镇区统筹发展3、适当超前,丰富风景区旅游项目4、以人为本,配套基础设施第五条 规划期限近期:2007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第六条 规划重点1、创新发展模式,探索适合本风景区的发展模式,组织好本风景区居民社会布局,兼顾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利益。2、协调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科学论证确定风景区和核心景区范围,对黑龙滩镇域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协调
9、保护与开发的矛盾。3、突出主要职能,相互协调,实现共赢,合理确定风景区的职能,协调水源保护、水利和旅游之间的关系。第七条 法律效力本次总体规划的规划文件和图纸经批准后,在风景区内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两者应同时使用。第二章 风景区范围与性质第八条 风景区范围风景区总面积为106平方公里,以黑龙滩水面为中心,四周以风景资源的分布为限,北至清水至分水分路口,东至犀牛背山脊线,南至省道S106线,西至黑龙滩与龙正分界线,北端坐标东经1040226北纬 301020;南端坐标东经1040517北纬 300012;东端坐标东经1040723北纬 300309;西端坐标东经1035912北纬 300650。第
10、九条 性质黑龙滩是以“秀美、幽静”的湖光山色为主景,以灌溉、饮水、防洪为主要职能,兼具休闲度假、观光疗养、运动健身等职能的湖泊型省级风景名胜区。第三章 风景资源评价第十条 风景资源分区评价1、景观富集区指景源集中分布区域,主要包括湖区内的全岛、水库正常蓄水位水面及岸线上一定距离内有自然森林植被分布的区域,还包括具有较好观景效果的五里桥、青龙嘴、狮子山、梅桥铺、林技校、报恩寺、大坝、景家埂8处观景点观景视线所及区域。大致形成青龙嘴、白果坝、双燕子、荫溪沟4个景观集中区。2、景观伤损区指因受到人为损伤,景源分布较少的区域,现状主要是城镇、农田的区域。第十一条 景观特色评价黑龙滩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和
11、人文景观相互辉映,其中自然景观以水体景观为主题,以旖旎的湖泊、浓趣的山林、幽静的峡谷湿地为主要内容,人文景观构成风景区的重要补充,其中丰富的佛教文化和壮观的水利工程尤为突出。风景区景观突出个体约58处,景点价值较高,其景观具有“秀美、幽静”的特征,具有较高的游憩、生态、科学和开发价值,具有省际吸引力,资源潜力巨大,特色如下:1、水域景观旖旎;2、动植物景观珍稀;3、山林景观浓趣;4、湿地峡谷幽静;5、天象景观缥缈;6、内涵丰富的佛教文化;7、惠泽一方的水利工程;8、丰富多彩的民俗风物。第十二条 景观价值评价1、游憩价值黑龙(潭)滩风景名胜区的风景欣赏价值主要体现在水域风光的展示,以及依托水域开
12、展的水上运动、休闲和娱乐活动。2、生态价值风景区包含了多种生态类型,水体、湿地、森林蕴含了巨大的生态价值。风景区内物种丰富,它们的存在、遗传和选择价值很高。而风景区大量的植被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在净化空气、改善周边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3、科学价值风景区内保存有大量的珍稀动植物,极具科研价值。建库后省林业厅在青龙嘴建立了良木繁育研究所,这为风景区内科研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4、开发价值风景区凭其自身的巨大优势,提供了供广大游人观光、休闲、度假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方,体现其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第十三条 景点评价黑龙(潭)滩风景名胜区共评价出景点58个。其中无特级景点
13、,有一级18个,占31.04%;二级20个,占34.48%;三级20个,占34.48%。第四章 规划目标与发展规模第十四条 规划目标1、近期目标对风景区范围进行立桩定界,进一步明确景区范围;改善风景区游览结构,控制风景区内接待床位规模,提升景区接待档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水体和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规划期末达到45万人次/年的游人规模,使之成为成都周边著名的水上休闲、运动健身、观光揽胜的省级风景名胜区。2、远期目标全面提升风景区设施水平和生态质量,使之成为川西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建设完善的游览、公共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区内游区外住的旅游服务体系;开发湖区东岸和南岸区域景点,形成完整
14、的资源展示利用体系;建立预测、保护、管理、监察相结合的保护管理体系,规划期末达到120万人次/年的游人规模,成为两湖一山休闲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内著名水上休闲和度假胜地。第十五条 环境容量日容量:1.4万人次/日;年容量:420万人次/年。第十六条 发展规模1、年游人规模游人规模近期(2010年):45万人次/年;游人规模远期(2020年):120万人次/年。2、床位规模近期3000床,远期10000床。3、人口规模(1)服务人口规模:近期为750人,远期为2500人。(2)居民人口规模:现状(2006年)为16057人;近期(2010年)为15885人;远期(2020年)为11373
15、人。第十七条 居民容量控制到规划期末,风景区内居民人口总数为11373人,居住人口密度为107人/平方公里。第五章 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第十八条 功能分区1、水源保护区(禁建区)本区在风景区内保护强度最高,以水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功能,为风景区内的禁建区,除保护、饮用水取水等设施外,不得建设其他设施,现有的其他设施应逐步搬迁。本区分为三块区域:进水口区域、眉山水源取水口区域、仁寿水源取水口区域,面积16.25平方公里(含区内水域),占风景区总面积的15.3%。2、风景游赏区(限建区)本区在风景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开展以旅游为主要方式的利用,以供游客水上运动、休闲观光和文化体验,为风景区内的限建区,可
16、以建设观光、游览、水上活动和小型接待等设施。分为四个景区:白果坝、青龙嘴、双燕子和荫溪沟景区,总面积为62.17方公里(含区内水域),占风景区总面积的58.7%。3、景观协调区(可建区)本区在风景区内保护和利用并重,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以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度假休闲和当地居民居住、生产、生活等社会利用为主要功能,为风景区内的可建区,本区布置在风景区北面、东面和东南面,面积27.58平方公里(含区内水域),占风景区总面积的26%。第十九条 规划结构本风景区的规划结构为“二环三区”。1、两环指规划的风景区交通大环线和小环线,大环线由环湖东路、环湖西路构成,连接整个风景区各景区及区外的旅游服务区、旅
17、游村;小环线由环湖西路和双燕子车游道构成,连接风景区西北部的双燕子景区,以及区外的光明、四新村新型社区,北部、西部旅游服务区及现代高新农业园区。2、三区指风景区内三种不同保护强度的功能区,分为以水源保护为功能的水源保护区,以水上运动、休闲观光和文化体验为功能的风景游赏区,以生态环境保护和植被恢复为功能的景观协调区。第二十条 规划布局1、出入口布局主入口为成黑快速通道与环湖西路接口处,设立风景区标志性大门,次入口一处设于大坝,一处设于S106高店东面仁寿入口。2、景区布局(1)一级景区:白果坝景区,面积17.07平方公里,以湖泊、岛屿、寺庙为主景,兼有森林、田园等景观。(2)二级景区:青龙嘴景区
18、,面积11.3方公里,以摩崖石刻、林科繁育场、珍稀植物、岛屿为主景,兼有田园、奇峰、民居等景观。(3)三级景区:双燕子景区和荫溪沟景区。双燕子景区面积13.1平方公里,以半岛、全岛、水湾、湿地为主景,兼有森林、田园、民居景观。荫溪沟景区,面积20.7平方公里,以峡谷、水景、田园为主景,兼有岛屿、秀峰、寺庙等景观。3、游务设施布局(1)旅游服务区:南部、西部和北部旅游服务区3处。(2)旅游村:林良所、林技校、壁虎岩3处。(3)服务部:大梁子山、五里桥、报恩寺、蟠龙岛、大坝码头、荫溪沟、景家埂、高山寺9处。4、居民点布局(1)搬迁型:白坭村、柳兴社区。(2)缩小型:望峨村社区、渡槽村社区、金山村社
19、区、大田村社区、高枞村社区、江山村社区。(3)控制型:大井村社区、白瞿村社区、繁荣村社区。5、管理机构(1)管理机构:眉山市黑龙滩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设于北部旅游服务区。(2)景区管理处:设于风景区北面入口附近、南部旅游服务区、分水新型社区3处,负责管理四个景区。(3)景区管理点:规划设于林良所、林技校、蟠龙岛、报恩寺、荫溪沟、梅桥铺、大梁子山、大坝码头8处。第六章 核心景区规划第二十一条 核心景区划定规划三个水源保护区、快速通道西面东风渠段两岸200米范围和486米水位线以下湖面区域(除大梁子山和蟠龙岛外)为风景区的核心景区,面积40.31平方公里,占风景区总面积的38%。第二十二条 核心景区
20、保护措施1、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包括特种经营)出让核心景区经营权。2、除资源保护和旅游观光外,不得进行其他形式的开发。3、不得安排旅宿床位和居民点,现有旅游床位和居民点必须分期逐步搬出,搬迁后的用地恢复自然生态环境。4、严禁建设与景观保护和展示无关的人为设施,现有已建设的此类设施必须拆除,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严禁任何不利于保护因素进入本区。5、限制机动交通进入本区,涉及游客安全必需的机动交通设施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按程序报批。第七章 典型景观规划第二十三条 典型景观特征1、水体景观水体景观概括为一个“秀”字。水体景观为风景区的主体景观,尤其以湖泊、岛屿和沿岸滩涂湿地著名。黑龙滩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滩 风景名胜 总体规划 文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1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