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5)编制组.doc
《长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5)编制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5)编制组.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 言近年来,长春市各级政府对旅游发展都非常重视,特别是2005年市委十届七次会议上确定旅游业为长春市五大重点产业之一,旅游业在长春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2009年,长春市共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84.5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9.7%,旅游业已成为长春市经济新的增长点。为了适应新的发展机遇与新的发展要求,对接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吉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东北地区振兴规划(2007年国务院批复)等新的规划要求,指导长春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长春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全面构建旅游目的地系统,特对长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20)进行
2、修编,制定本规划。为了适应新的发展机遇与新的发展要求,2007年3月通过向社会公开招标,确定上海奇创旅游景观设计有限公司为规划编制单位,与长春市旅游局组成规划编制组,开始编制长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了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规划成果,长春市旅游局邀请了来自国家旅游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委员会、中国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等等旅游界知名专家对规划大纲、初稿、终稿等阶段成果进行三次专家评审论证,保证了规划的科学性。邀请吉林省旅游局、长春市规划局等省市相关领导对规划进行把关,保证规划的对接与实施。并多次征询长春市辖区(市)县旅游主管领导的意见,保证规划的共识与实施落实。此
3、外,在通过多次专家评审的基础上,2010年4月至5月,长春市旅游局又通过网上公示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规划编制组对规划成果进行再度完善,最终形成长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5)(以下简称规划)编制成果。规划充分分析长春旅游发展各方面的背景资料、资源特色、客源市场条件,总结提炼长春旅游发展存在的优势,剖析长春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导向,明确了未来十六年长春旅游发展的总体定位和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国际生态旅游名城”为长春市旅游发展的总体定位。区域分级定位方面,在吉林省的定位是“吉林省旅游的中心城市和旅游集散中心”,在东北的定位是“东北旅游集散枢纽和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之一”,在国家的定
4、位是“中国北部生态休闲度假第一城”(以“三城两都”为支撑,即森林度假城、电影娱乐城、汽车休闲城、中国滑雪之都、中国消夏之都),在世界的定位是“东北亚著名旅游城市”。 规划形象定位为“滑雪之都 消夏名城”,以此来整合长春“汽车城”、“电影城”、“森林城”、“科技文化城”等城市品牌。规划确定“品牌驱动、产业融合、区域联动、城市-旅游一体化”为长春旅游发展的四大战略;构筑“两轴三带四组团”的空间格局,打通三条旅游环线,明确长春市辖十个区市县、四个开发区的旅游发展定位、重点旅游产品及项目建设,对长春市八个重点旅游区进行了重点规划。规划产品以“冰雪体验”和“消夏休闲”为两大抓手,重点发展“冰雪体验、消夏
5、休闲、伪满遗迹、汽车休闲、电影娱乐、森林生态度假”六大旅游产品。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规划对长春旅游发展涉及的产业要素进行了系统规划,并对涉及的近二十个相关部门在旅游发展中的职责进行了分工协作。此外,规划还对区域旅游合作、旅游交通与基础设施、资源环境保护、支持保障系统、近期行动计划等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统筹的安排。 长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5)编制组2010年10月长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5)编制领导小组名单组 长: 王学战 长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副 组 长: 徐毅夫 长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郝丽萍 长春市旅游局局长王 金 长春市旅游局副局长于国廷 原长春市旅游局副局长阮
6、少华 长春市旅游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邵大明 长春市旅游局副局长成员单位: 长春市旅游局长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长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长春市文化局长春市规划局长春市园林绿化局长春市林业局长春市农业委员会长春市环境保护局长春市交通局长春市水利局长春市民族事务委员会长春市商务局长春市体育局长春市气象局长春市会展办公室长春市伊通河管理委员会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长春市旅游局长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5)编制课题组名单课题组负责人:王大悟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奇创旅游咨询运营机构首席规划师洪清华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奇创旅游咨询运营机构总裁课题组成员:孟
7、畴奇创旅游咨询运营机构执行副总裁李 丹奇创旅游咨询运营机构副总裁高 冬上海奇创旅游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汤少忠上海奇创旅游景观设计有限公司项目群总监陆旭岚上海奇创旅游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先研部总监,新加坡MBAGreg Clarkson(加拿大籍)休闲旅游规划专家Larry Romanoff(加拿大籍)旅游战略规划专家毕吕贵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规划部主任,教授贾铁飞奇创旅游咨询运营机构高级咨询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黄海燕上海奇创旅游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咨询师侯存真上海奇创旅游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咨询师石 晶上海奇创旅游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咨询师陈润能上海奇创旅游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规划师黄晓璐上海奇创旅游景
8、观设计有限公司规划师王兆安上海奇创旅游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品牌形象设计师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第一条 规划修编目的1第二条规划组成部分1第三条 规划范围1第四条 规划期限1第五条 规划依据1第六条规划原则2第七条 规划技术路线2第二章 旅游基础分析2第八条 旅游资源分析2第九条 旅游资源评价3第十条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3第十一条 旅游发展优劣势(SWOT)分析3第三章 发展定位、目标与战略4第十二条 总体定位4第十三条 形象定位5第十四条 市场定位6第十五条产业定位7第十六条 发展目标7第十七条发展战略8第四章 空间发展规划8第十八条 市域旅游空间发展规划8第十九条中心城区旅游产业空间布局规划9第二
9、十条 各区(市)县及开发区旅游发展规划指引10第二十一条 重点规划旅游区11第五章 旅游产品及线路组织规划11第二十二条 旅游产品谱系规划11第二十三条四季旅游产品规划11第二十四条重点品牌旅游产品规划12第二十五条长春市内旅游产品线路组织规划12第二十六条区域旅游产品线路组织规划12第六章 旅游产业要素规划12第二十七条 旅游景区(点)规划12第二十八条旅游住宿业规划13第二十九条旅游餐饮业规划14第三十条旅游中介服务业规划14第三十一条旅游娱乐业规划15第七章 旅游商品规划16第三十二条旅游商品开发目标16第三十三条旅游商品开发总体思路16第三十四条专项旅游商品开发规划16第三十五条旅游商
10、品销售网点布局17第三十六条旅游商品监督管理17第八章 旅游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18第三十七条基础交通规划18第三十八条游憩交通规划19第三十九条旅游基础设施规划20第九章 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21第四十条旅游资源保护规划21第四十一条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2第四十二条环境影响评价24第十章 营销规划24第四十三条营销总体战略24第四十四条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25第四十五条旅游目的地品牌产品营销25第四十六条国内目标客源市场营销25第四十七条入境目标客源市场营销25第四十八条专项营销25第四十九条营销预算及用途26第十一章 区域旅游合作26第五十条区域旅游合作空间格局26第五十一条长春市与吉林市的合
11、作26第五十二条长春市与长白山的合作27第五十三条长春市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合作27第五十四条长春市与东北重要城市的合作27第十二章 支持保障系统规划27第五十五条旅游管理体制保障27第五十六条相关部门支持保障28第五十七条旅游人才保障28第五十八条数字旅游科技保障29第五十九条资金保障29第六十条政策保障30第六十一条法律法规保障31第六十二条安全与危机管理保障31第十三章 近期建设行动计划32第六十三条近期整体旅游品牌建设32第六十四条近期重点启动区域规划32第六十五条近期建设重点项目规划33第六十六条近期重点基础设施建设34第六十七条近期市辖区旅游职能部门重点工作34附 则34第一章 总
12、 则第一条 规划修编目的为了适应新的发展机遇与新的规划发展要求,指导长春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长春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全面建设旅游目的地,特对长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20)进行修编,制定本规划。第二条 规划组成部分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和规划图件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与图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规划说明书是对规划条款的说明、解释和论证。第三条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长春市的行政管辖区。包括朝阳区、南关区、宽城区、二道区、绿园区、双阳区、九台市、农安县、榆树市、德惠市十个区(县)市及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四个
13、开发区,总面积20604平方千米。第四条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09年2025年,其中:近期:2009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25年。第五条 规划依据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5-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 年10 月26日国家旅游局令第12 号),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创建指南(2003年),吉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东北地区振兴规划,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汇编(包括各区县及各行业)
14、,长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长春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1-2030),长春市旅游资源普查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国家旅游局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旅发200751号),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96号)。第六条 规划原则坚持五大原则:资源与市场双重导向原则、创新性与前瞻性原则、系统协调和整体优化
15、原则、适度弹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特色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第七条 规划技术路线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运用比较分析法、国际案例对比分析法以及SWOT分析法等系统分析方法,对长春旅游发展进行全面判断。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构建长春旅游发展战略架构,其中,静态架构是固定不变的中远期战略规划,包括定位、目标、发展战略及旅游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等;动态架构是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的近期实施规划,包括产品规划、项目规划、营销规划。最后,从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实施保障的角度,进行资源环境保护规划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支持保障系统规划和近期建设行动计划。第二章 旅游基础分析第八条 旅游资源分析依据长春市旅游资源普查报告,长春市
16、的旅游资源单体总量有4040个,涉及8个主类(占全国8个主类的100%),27个亚类(占全国31个亚类的87.10%),94种基本类型(占全国155种基本类型的60.65%)。从长春市旅游资源地域积聚来看,呈现四大旅游资源集聚区的分布特征:都市中心旅游资源集聚区、市东南大黑山绵延带旅游资源集聚区、市东北松花江沿岸旅游资源集聚区、市西北辽金文化与湿地旅游资源集聚区。第九条 旅游资源评价类型评价:长春旅游资源类型丰富,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自然气候资源得天独厚;二是生态资源潜质优良;三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厚重独特;四是节庆会展旅游资源品牌突出;五是产业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六是东北民俗文化资源独具特色;七
17、是休闲度假旅游资源组合好且具有较高品质。等级评价: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长春优良级资源单体有771个,其中,五级旅游资源单体40个,四级旅游资源单体110个,三级旅游资源单体621个。由此可见,长春旅游资源等级较高。特色评价:从全国来看,长春冰雪、森林、伪满遗迹等旅游资源较有特色;从东北区域来看,长春电影、汽车、雕塑等旅游资源较有特色;从吉林省来看,作为吉林省省会城市,旅游要素配套资源丰厚。第十条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客源市场结构:长春国内客源中省内游客约占50%,东北三省市场份额占70%以上。入境游客主要客源地为日韩、港澳台地区和德国,占总入境游客数量的7
18、5%。季节特征:随着长春冰雪节和长春消夏节的连年举办,长春冬季游客接待量逐年上升,夏季持续高涨,出现了冬夏两旺的局面。群体出游特征:以家庭或亲朋结伴的方式居多,其次为个人旅行、单位组织、旅行社组织。消费特征:游客在长春的旅游花费中,长途交通费最高,其次是住宿、餐饮、购物和娱乐。第十一条 旅游发展优劣势(SWOT)分析1优势(1) 区位优势:位于东北及东北亚地理中心,是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可进入性强。 (2) 资源优势:四季分明,气候独特,休闲度假资源丰度高、市场激发潜力巨大。(3) 政策优势:长春市政府重视旅游发展,设立旅游发展基金,并给予系列优惠政策。(4) 城市发展优势:瓦萨国际滑雪节、亚
19、洲冬季运动会、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赛事及展览活动举办等带来的系列优势,以及城市绿化覆盖面积高、城市规划建设空间结构清晰、布局合理等带来的系列优势。2劣势(1) 城市旅游形象模糊,认识不统一。(2) 城市品牌没有转化为旅游品牌,旅游知名度低。(3) 旅游配套服务不健全,国际、国内航线少。(4) 旅游发展资金约束较大,营销力度不够。(5) 旅游人才资源结构性短缺,高端人才严重不足。3机遇(1) 世界及中国旅游旺盛发展的机遇。(2) 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机遇。(3) 东北区域旅游合作发展、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实施的机遇。(4) 吉林省旅游业进入发展快车道的机遇。(5) 长春市建设繁
20、荣长春、和谐长春、开放长春、美丽长春的机遇。4挑战(1) 东北冰雪旅游产品同质化竞争的挑战。(2) 东北及省域知名旅游品牌对长春的挑战。(3) 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第三章 发展定位、目标与战略第十二条 总体定位国际生态旅游名城以长春市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背景,彰显森林城、电影城、汽车城、雕塑城的城市品牌特色,核心打造冰雪体验游、消夏休闲游两大产品,突出旅游集散(吉林省旅游集散中心、东北旅游集散枢纽)、旅游目的地一站式服务、城市居民公共游憩三大功能,最终将长春建设成为集吉林省旅游中心城市和旅游集散中心、东北旅游集散枢纽和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之一、中国北部生态休闲度假第一城和东北亚著名旅游城市等为
21、一体的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其中,中国北部生态休闲度假第一城以“三城两都”(森林度假城、电影娱乐城、汽车休闲城、中国滑雪之都、中国消夏之都)为支撑。第十三条 形象定位1.形象定位滑雪之都 消夏名城“滑雪”和“消夏”是长春的两大特色资源,而冰雪体验和消夏休闲两大产品是长春主推的核心旅游产品,以“滑雪之都 消夏名城”为总体形象,能突显长春城市的品牌与特色。2.形象Logo设计标志的基本骨架来自于雪花图形,同时,雪花与长春市花君子兰六瓣相吻合,将君子兰抽象为雪花的背景,并统一为绿色,彰显长春作为森林城市的生态特色。此外,在设计上,把雪花演化为六个欢呼的人形,围成一圈,敞开怀抱迎接世界来宾,既表现了长春城
22、市的宽容和大气精神,又传达出长春人民的团结和向上。整个标志集冰雪长春、消夏长春、花香长春、欢乐长春四位于一体,简洁而内涵丰富。第十四条 市场定位1国内客源市场定位(1)客源市场区域分级定位一级市场(基础市场):近期为东北三省、环渤海经济圈;中远期为东北三省、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二级市场(拓展市场):近期为长三角、珠三角、山西、河南、四川、内蒙等;中远期为山西、河南、四川、内蒙、陕西、湖北等。三级市场(机会市场):国内其他地区。(2)目标客源群体细分定位东北区域:自驾车旅游、家庭休闲度假、银发旅游、科普教育旅游、修学旅游、商务会奖旅游。环渤海区域:避暑度假、冰雪旅游、自驾车旅游、商务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 发展 总体规划 2025 编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1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