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边缘的“异托邦”.doc
《论城市边缘的“异托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城市边缘的“异托邦”.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城市边缘的“异托邦”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 意象;异托邦;异位;福柯 【论文摘要】:从1825年第一列蒸汽机车的开始运行,庞大的火车奔腾呼啸着入侵自然空间,火车成为现代拓展社会空间的重要力量。它的意象中渗透各种、权力关系作用,并且表现它们。文章从火车的象征意义入手,分析火车这个城市意象在时间、空间上的意义关系。 一、火车的象征意义 社会象征意义 火车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它代表着强大的入侵性、贯通性和渗透性。从1825年第一列蒸汽机车的开始运行,庞大的火车奔腾呼啸着入侵自然空间,打破原始记忆,控制和建立了近乎垄断的铁路时间,火车成为现代社会拓展社会空间的重要力量。它连结城市与城市
2、、城市与乡村,把各个城市结点连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状整体;它让空间的难以逾越渐渐变得不再重要,速度造就空间距离的大大缩短。火车的出站、进站、以及奔腾于广阔原野之中,是现代工业文明承载和流动的重要象征,也是城市向乡村扩张的意味深长的物象。世界上第一部-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恰是处于这种工业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而他们选择火车进站作为纪录对象,足以可见火车在当时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火车使不同城市空间的人如流水生产线般一批接着一批地涌向某地,从某种意义上说火车是空间生产的制造者,它使得纯粹的自然空间转向蕴含文脉、历史、等多种复合意义的生产性空间。在这种转变中,整个社会系统的资源被重新分配,工业生产与再
3、生产的扩大化成为可能。我们可以发现网状的铁路线路往往反映整个社会的经济分布状况,是社会的经济体系及其结构的直观性再现。铁路所到之处,在空间体系上构成了一个国家或一个经济共同体的基本生产关系,构成了宏观经济的空间分布。例如中国的铁路密集分布于东南部,而西北部则线路稀少,这与中国的经济结构状况是完全一致的。 个体象征性 火车的宏大诗性意义,对于个人来说,除了是一个庞大绵长而不可触摸的远方的象征,也意味着生存空间彻底改变的必经之途。对于偏远小镇的孩子来说,去看火车呼啸而过是永远都不会厌烦的事。望着没有尽头的铁轨,感受火车开过的巨大轰鸣震动,跟着火车快乐地奔跑,甚至只是静静地在铁轨旁冥想呼吸另一个新鲜
4、世界的气息这是火车带给人的力量,它是一个强大的意象,能够给人冲破现有单调空间的力量,给人内心无限丰富的时空流转体验。火车让我们充满对远方和另一种生活的希望。 二、”异托邦”-火车的空间意义 “异托邦” “异托邦”(Heterotopias),原是用语,意为脏器异位、移植。福柯把它定义为与”乌托邦”相对的一个概念,意指这样一种空间,它首先是真实的(与乌托邦的虚构性相对),具有连接其他场所的特性,以一种把一系列关系颠倒、悬置或中立化的方式,通过上述场所来命名、反映或呈现1。它与正常的空间是一种偏离的关系,同时又散布于正常空间之中,与之密切相关。它具有对抗、补偿、反场所、并置和包容等性质,渗透狂欢的
5、原始记忆和永恒时间的异位。 空间的异位 福柯对于火车有过这样的描述:”火车是一组特殊的关系”,”人们穿越它,从一个点到另一点,然后它成为过往的东西。”2火车是这样一个场所,呈网状分布,把各个空间节点连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整体。而火车上的人就存在于这样一个关系整体之中,这个整体包括火车空间、人、外在空间。空间距离与其说是空间中各个点之间的关系,不如说是各个点与我们的视角辐合和整个身体的关系。这种关系试图影响和改变置身于时空坐标点上的我们的知觉、记忆和对世界的理解。火车在此就有一种”异托邦”的意味,它连接空间中各个点,同时不断改变我们的视觉体验和时空位所,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空间,它是一种使人隔离于社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边缘 异托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