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系统规划.doc
《电子商务系统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系统规划.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 学习要点 了解电子商务系统规划的含义、特点 掌握电子商务系统规划的方法 理解电子商务系统战略规划与战术规划内容及区别 了解电子商务系统规划报告的撰写电子商务系统的制定要服从企业的电子商务计划,在建造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企业商务模式的变更、业务流程的更新,这就要求在建设相应的电子商务系统之初,必须确定未来系统要达到的目标,并确定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整体战略、商务模式、盈利方式,最终确定电子商务的商务模型,为后续的分析、设计和开发工作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4.1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概述从电子商务的兴起至今已有很多年,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成功与失败的都不在少数,这就表明电子商务的实施过程是收
2、益与风险并存的,并不是所有的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的实施都获得了成功。为什么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的结果大不相同呢?企业怎样能避免失败呢?一般来说开展电子商务获得了成功的企业通过开展电子商务获得的收益大于其开展电子商务的成本,这说明开发实施一套成功的电子商务系统,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成本和收益分析,即一方面要考察和分析方案的市场前景、该方案的盈利方式、该方案对某些活动成本的降低等效益目标。然后还需要考察其成本目标,要考察开发、实施该方案的硬件和软件成本,分析招聘员工、训练员工和支付员工工资的成本,同时还要考虑实施该方案的推广成本和维护成本。在分析了该方案的效益和成本后,需要比较效益和成本,进行成本-效益评
3、价,就基本可以看出该项目会不会成功。电子商务是企业依托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的商务活动,技术环境的飞速发展必然使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实施存在很大的挑战。因此,在企业实施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就需要对整个过程的每个步骤的实施、何时实施都进行统筹安排,以降低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系统的风险,提高实施的成功率。4.1.1 什么是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规划指制定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规划的目的是为完成未来的某个目标而设计相关的实施步骤,其主要内容是给出达到这一目标的行动计划,要求指明行动过程中的人员组织、任务、时间及安排,并论证其可行性。 电子商务系统规划是指以支持企业开发电子商务系统为目标,确定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
4、,给定未来电子商务系统的商务模式和模型,设计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结构,说明解决方案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及其组成,选择构造这一方案的技术方案,给出方案建设的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说明方案建设的人员组织,评估方案建设的开销和收益。4.1.2 电子商务系统规划的总任务电子商务系统规划的总任务是在确定方案的目标和定位的基础上,制定出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长期发展方向和战略,决定电子商务系统在整个过程中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发展进程。1. 制定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发展战略,并且要使电子商务系统的战略目标与整个企业的战略目标协调一致起来。对于企业而言,其商务目标是为了最大限度扩大利润,增加企业收入。为了达到这项目标,就需
5、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实施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企业电子商务系统规划的目标和定位就应该同企业整体战略和企业定位一致。2明确企业的整体信息需求,制定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开发方案。制定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开发方案就是确定企业的电子商务运作模式,从盈利的目标来决定企业采取怎样的模式来获得市场利益。明确企业的获利方式、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不同的商务模式直接关系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系统所采取的策略和该方案的基本功能。而在确定了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后,需要结合企业电子商务的特点,确定企业的这一商务运作模式如何为实现,即要确定实现这一模式的各个具体组成部门的逻辑框架
6、。3根据总体开发方案要求,进行可行性分析。根据电子商务系统的实施环境、实施资源等条件,评估方案开发的成本和收益,对方案在技术上、经济上、管理上进行可行性分析,从而判断要实施的电子商务系统是否有必要,是否有可能获得成功。4制定方案实施的项目进度表及资源分配计划。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系统的每个子项目所对应的进度表,并完成各个阶段资源的分配计划。4.1.3电子商务系统规划工作的特点电子商务系统规划强调的是从战略层次或者决策层次做出的,因此在规划中对未来电子商务系统的描述是概要性的、逻辑性的,并不阐述解决方案实现的细节和技术手段。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并不强调未来系统“怎么做”,但
7、一定要明确给出解决方案未来的目标与定位,即“做什么”。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依据企业使是电子商务的目标来完成,服务于企业电子商务的整体战略。 它强调从战略层次做出规划,规划工作是面向长远的、根本性的、全局性和关键性的问题。 由于企业的商务模式是变化的,规划工作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且非结构化程度较高。它强调企业间的协作,不但强调内部环境,还强调和外部环境的信息交换和接口的规划。 规划工作不在于解决项目开发中的具体业务问题,而是为整个系统建设确定目标、战略、系统总体结构方案和资源计划,因而整个工作过程是一个管理决策过程。商务、管理和技术相结合的过程。 规划工作的工作环境是企业管理环境。 规划工作人员的
8、主体是高层管理人员(包括高层信息管理人员)。 规划工作的结果是宜粗不宜细。对资金流、信息流和实物流的综合规划,依据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目标来完成,服从于企业电子商务的整体战略。 电子商务系统规划必须纳入整个企业的发展规划,并应随企业的发展而定期更新。4.2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方法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方法可以借用信息系统的规划方法。常用方法有:战略集合变换法、关键成功因素法、企业系统规划方法。4.2.1战略集合变换法(SST)战略集合变换法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看成是一个“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如管理的复杂性、改革习惯以及重要的环境约束)等组成。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过程就是把企业
9、的目标转变为企业电子商务系统战略目标的过程。电子商务系统战略变换的第一步是识别和解释企业的战略集。描绘出企业各类人员结构,如公众、顾客、政府、持股者、债权人、雇员、经理、供应商、地区社团及竞争者等;识别每类人员的目标;对于每类人员识别其使命及战略。当企业战略初步识别后,应立即送交企业有关领导审阅和修改。SST的第二步是把企业的战略集转换成由系统的目标、系统的约束和系统的设计原则组成的电子商务系统战略集。这个转化的过程包括对应企业战略集的每个元素识别对应的电子商务系统战略约束,然后提出整个电子商务系统的结构。电子商务系统战略集的变换过程采用如下例子加以说明。1企业各类人员结构的目标描述公众(P)
10、组织目标 组织战略 战略属性 (组织战略集)雇员(E)顾客(C)政府(G) (G)持股者 (S)债权人 (Cr)经理 (M)电子商务系统目标 电子商务系统约束 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原则 (电子商务系统战略集)2企业的战略集识别企业的目标企业的战略战略性的企业属性0l:每年增加收入15(S,Cr,M)S1:开展新的业务 (01,06)A1:管理水平高(M)02:改善现金流动(G,S,Cr)S2:改进信贷情况 (01,02,03)A2:目前的经营状况不好,提高了对改革的要求(S,M)03:维持顾客对企业的好感(C)S3:重新设计产品 (03,04,05)A3:大部分管理人员有使用计算机的经验04:意识
11、到企业对社会的义务 (G,P) A4:管理权力的高度分散05:生产高质量安全可靠的产品 (C,G)A5:企业对政府协调机构负有责任06:消除生产中的隐患(G,Cr) 3电子商务系统战略集电子商务系统目标电子商务系统约束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原则MOl:提高会计速度(S2)C1:缩减电子商务系统开发资金的可能性(A2)D1:用模块设计法(C1)MO2:提供缺陷产品的信息 (S3)C2:系统必须采用决策模型和管理技术(A1,A3)D2:在每个完成阶段由模块设计提供的系统能独立使用(C1)MO3:提供新业务的信息(S1)C3:系统要同时使用外界信息和内部信息 (MO2,MO3,MO4)D3:系统要面向不同
12、类型的管理者 (A4,C4)MO4:提供对企业目标实现水平的预期信息(O)C4:系统必须提供在不同聚合水平上的不同报告(A4)D4:系统应当考虑使用者意识到的需要(A1,A3,A4)MO5:及时和精确地提供目前运行情况的相关信息(A2)C5:系统要有能力产生除了管理信息以外的别的信息(MO6)D5:系统应具有实时应答能力(MO7,03)MO6:产生协调机构要求报告MO7:产生必要的信息,支持对顾客请求的快速响应2.5.2关键成功因素(CSF)法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最初由洛克特l979提出,可用来帮助进行信息系统规划和需求分析。分析好关键成功
13、因素,不仅可以确保企业拥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且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1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 每个企业都存在着对该企业成功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称为关键成功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总是与那些能确保企业具有竞争能力的方面相关的。在不同类型的业务活动中,关键成功因素会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在同一类型的业务活动中,在不同时间内,其关键成功因素也会不同。关键成功因素与过去用于信息系统规划的“重要绩效指标”不一样。这些因素不是应用在所有企业中的一系统标准。相反,它们是针对特定时间和特定情境的。所课内部的关键成功因素,是针对企业内部的活动而言的,例如改良产品质量,或者降低存货成本等。至于外在的关键成功因素,
14、则与企业的对外活动有关,例如与其他公司联系或者获取对方的信贷等。一般来讲,关键成功因素有5个基本来源:基于行业的因素,基于竞争策略、行业地位及地理位置的因素,基于环境的因素,基于一些暂时性的因素,基于管理职能的因素。决定大部分行业成败与否的因素通常有三至六个。对于不同的企业关键成功因素是不一样的,如:信息系统开发公司关键因素可能有:产品革新、销售人员素质、技术服务、产品易学易用、广泛良好的营销网络。而对于汽车销售企业,关键因素可能就是:企业形象、制造成本、销售网络的高效性、燃料价格、售后及维修服务。识别关键成功因素所用的工具是树枝因果图。2关键成功因素法的主要分析步骤关键成功因素与企业规划密切
15、相关。企业战略规划要描绘企业的期望目标,关键成功因素则提供了达到目标的关键和需要的测量标准。一个企业要获得成功,就需要对关键成功因素进行认真的和不断的度量,并时刻注意对这些因素的调整。主要分析步骤如下:了解企业(或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识别所有成功因素,可采用树状图,画出影响战略目标的各种因素以及影响这些因素的子因素。确定关键成功因素,对所有成功因素进行评价,根据企业现状与目标确定出关键成功因素,可采用德尔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识别性能指标与标准,即给出每个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与测试标准。应用例子:任务说明书:内容包括任务、目标、和关键成功因素。任务:电子商务系统目标:123关键成功因素:
16、123例:某电器公司的任务说明书任务:通过网上电器产品的销售,为投资者谋取最大回报。电子商务系统目标:1.华北各省占的市场份额2.每年销售额至少增长83.每年利润增长94.发展和保持家用电厨具业务占总销售的30关键成功因素:1.有效管理产品发送渠道;2.选择高质量的供货3.提供适当的信息4.客户满意5.雇员的积极性6.成功开发新产品3关键成功因素法的应用和优缺点 关键成功因素法在帮助确定企业关键成功因素和信息系统关键成功因素方面都收到较好效果,与下面要阐述的企业系统规划法不同,CSF法更加重视重点突破。关键成功因素分析可析可让高层管理者利用他们至关重要的信息来清楚地表明自己的需要。在这种分析可
17、用于由下而下的管理结构中,越低层的管理者越难清楚表明哪些是必须做的事情。因此关键成功因素法在高层应用一般效果好,因为每一个高层管理者日常总在考虑什么是企业的关键因素,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一般不大适合,因为中层管理者面临的决策大多数是结构体的,其自由度小,对他们最好应用其他方法。 关键成功因素法已得到广泛应用,其目的是确定电子商务系统策略的最重要因素。并键成功因素法的焦点是策略问题,它的价值在于能有效地支持计划,一方面由于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分析有助拓宽管理视野,另一方面因为此方法可以为随后的结构性分析作好准备。因此,关键成功因素法受到高层管理者的欢迎。但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分析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
18、点,其中一个是它需要有专门技能及有远见的调查人员从高层管理者那里整理出公司的关键成功因素,另一个是管理者与管理顶层越远,就越难有效利用关键成功因素法的分析结构。2.5.3企业系统规划方法BSP企业系统规划(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法是一种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的结构化方法,它由美国的IBM公司在20世纪60年代末创造并逐步发展起来的。这里所说的“企业”,也可以是非盈利性的单位或部门。BSP法主要基于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支持企业运营的思想,是把企业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的全过程,BSP方法所支持的目标是企业各层次的目标,实现这种支持需要许多子系统。
19、它是先从企业目标开始,自上而下识别系统目标,识别企业过程,识别数据,然后再自下而上设计系统,以支持目标。 1BSP法的目标BSP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企业做出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用以支抚育企业短期和长期的信息需要,而且此规划将作为整个企业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具体目标有:为管理者提供一种形式化的、客观的方法,明确建立信息系统的优先顺序。为具有较长生命周期的系统建设、保护系统的投资做准备。通过提供响应用户需求的系统,改善企业部门和用户之间的关系。BSP的作用是,确定出未来电子商务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20、。2BSP法的基本原则 电子商务系统必须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基于这种思想,可以将BSP看成是一个战略目标集的转化过程,即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成电子商务系统所对应的系统的战略目标。电子商务系统的战略应当表达出企业的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一般认为,在任何一个企业内同时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管理层:战略管理层、策略管理层和操作管理层。不同层次的管理活动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框架,并据此来定义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应该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信息。由于缺乏系统击规划,信息的不一致性存在于很多企业中。为了保证信息的一致性,有必要制定相关信息一致性的定义、技术实现及安全性的策略与规程。 电子商务系统应
21、该经得起组织企业和管理体制变化。根据电子商务系统所开发的系统应具有可变更性或环境变更的适应性,即应有能力在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变化中发展自己而不受到大的冲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BSP采用定义企业过程的概念与技术,这种技术使该系统独立于组织企业中的各种因素,即与具体的组织体系和具体的管理职责无关。电子商务系统应是先“自上而下”识别,再“自下而上”设计 。BSP对电子商务系统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上而下”地识别系统目标、企业过程、企业有关数据,和“自下而上”地分步设计系统,这样既可以解决根据解决方案开发的电子商务系统难以一次设计完成的困难,也可以避免自下而上分散设计可能出现的数据不一致问题、重
22、新系统化问题和相互无关的系统设计问题。3BSP方法步骤项目的确立:定义企业目标,即在各管理层需的一致的看法,明确企业的方向,使信息系统直接支持这些目标。准备工作阶段准备工作包括如下内容: 首先应成立一个规划小组。规划小组应当由企业负责人牵头。 明确规划的方向和范围。 制定BSP工作计划 制定调查日程表和调查提纲。动员开始阶段调研识别企业过程企业过程是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的集合。这些决策和活动是管理企业资源及完成业务过程所需要的,它为电子商务系统对企业的支持奠定长期基础。识别企业过程是BSP方法的核心。识别企业过程可对企业如何完成其目标有个深刻的了解,可以帮助确定电子商务系统的功能,可以为
23、定义电子商务系统信息结构提供基本依据。识别过程结束应有以下的文件输出: 过程的流程图。 每一过程的简单说明。定义数据类一个数据类是指为支持一个或多个企业过程所需的一大类数据,在这一步骤中定义了某些资源通过企业部门时要被管理的所有数据。识别数据类的目的在于了解企业目前的数据状况和数据要求,为定义电子商务系统信息结构提供依据。它将所有的数据分成若干大类。为企业提供稳定的、共享的数据模型。识别企业数据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企业实体法。企业实体法可用矩阵表示,数据类列于水平方向,实体在垂直方向列出。实体法和企业过程法可分别进行,然后互相参照,归纳出数据类。 另一种识别数据的方法是企业过程法。它利用已识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商务 系统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701387.html